河南省新乡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新乡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3 22:19:43

文档简介

2024一2025学年高二期未(下)测试
近来,美学界针对“无人美学”问题进行讨论,批评一些文艺审美现象丧失“人的美学”本性
和缺少人文关怀,严重背离了美学本体精神。文学界也针对文学中的“情义危机”现象展开讨


论。我们真切期待坚守“文学是人学”的根本立场,自觉把“坚持追求真善美”作为文学的永恒价
值导向,自觉把“有益于世道人心”作为文学的发展旨归,这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文学“正道”。
考生注意:
(摘编自赖大仁《有益于世道人心是文学的“正道”》)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材料二: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文学是一种二雏的存在。文学除了是个人的,它还是社会的,文学家在用自己的思想和情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感影响社会。优秀的文学,从个人独特的体验出发,超越个体,成为面对社会的思想者与发言
者。文学是关乎世道人心的,它的每个表达,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受众。这是文学与生供来的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品质,改变不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文学属于社会的道理,本来很明白,但这些年变得不那么清晰了。这是对西方现代派文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和艺术的简单化理解造成的。19世纪后期以来的西方现代派文学艺术的确转向了个人化自
材料一:
我,转向生理性的欲望表达,学术上称之为“非理性主义思潮”,我们对此应该有正确的评价,而
文学在其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历来崇尚大胆创造,体现创新精神,但并非所有的创新追求都
不是简单模仿。
值得肯定和提倡,比如有的育目追求标新立异、新奇怪异,以至于迷失了根本的文学方向和本体
“文学的公共性”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中国正在迅速发展,社会生
性意义。这就要求文学在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更加注重“守正创新”,坚守文学的本质性价值
活的各个方面都在迈向现代化。在人的审美经验和文学表达中,一方面,社会的现代化过程所
追求。
造成的挤压,导致人与人之间隔膜感的加深和情感焦虑;另一方面,作为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
有学者认为,文学写作不只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行动”。前者体现为一种文本写作过
力量,文学应发挥出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凝结和认同的功能,这是在社会的现代化过
程,后者意味着要创造思想意义和作用于社会生活。法国作家萨特说过,文学虽然是自由的写
程中文学最重要的价值。它是个人和社会在情感上实现交流、在文化上和心理上相互认同的最
作,但是应当介入生活,起到千预现实的作用。这些都在强调文学写作的独特意义。其实从宽
重要的媒介。
19世纪,德国著名的艺术史家格罗塞曾说:“无论什么时代,无论什么民族,艺术都是一种
泛理解而言,无论何种写作行为都会有某种意义,但需要着重提出来讨论的是文学的本体性意
社会的表现,假使我们简单地拿它当作个人的现象,就立刻会不能了解它原来的性质和意义。”
义,这跟人们对文学特性及其价值功能的理解有关,对此存在不同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追求。人
这启发我们,作家的自我意识中不可能没有公众意识,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和深度“包孕天下”。
们对文学本体特性及其意义价值的认识,大致形成了两大文学观念系统。
无论他是否愿意,只要他是一个真正的作家,他总是以代言人的身份在场。
一种是语言艺术本体观念,认为文学的本质特性是语言艺术。按照这种文学观念,文学作
更应该看到的是,当下中国正处在一个空前巨变的时代。而这场巨变的重要使命之一,还
为语言艺术,本身就具有形式美学或艺术美意义。另一种可统称为人文精神本体观念,其认为
是鲁迅所说的“立人”的问题,即造就新型的现代化的中国人。而要造就一代新型中国人,关键
从根本上来说“文学是人学”,即文学以艺术审美方式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思想情感,蓝含丰富
的一点,是促成灵魂深处的变革,社会风尚的变苹,也就是世道人心的变革,这就需要文学的
的审美意味与人文精神,引人向善向美和引领时代风尚。从历史观点来看,文学表现人文精神
引导。
是不嘶演变的。古典人文主义重视表现理性精神,看到文学艺术可以窝教于乐、净化人心,可以
(摘编自凸凹《文学关乎世道人心》)
经国济世、美善救化、陶冶性情,有助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现代人文主义重视社会变革和人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自由解放,张杨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
A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创新,但在创新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与文学的本质性价值追求方
俄国作家屠格淫夫说过:“所有的时代都一样,文学不可能仅仅是艺术,同时存在着比艺术
向不一致的现象。
的要求更崇高的利益。”这就启示我们,把文学作为艺术来对待和重视其艺术性并不错,然而归
B.从宽泛的角度来说,只要是写作行为就会有意义,只不过,这种意义体现的不一定是文学
根到底文学不只是艺术形式,更在于它所承载的真善美价值,这是更值得重视的,
的本体性意义。
当今时代引人关注的还有现代科技引入文学所带来的创新创造,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
C.文学是艺术形式中的一种,但不应仅限于此,我们更应注重其所承载的真善美价值,这一
能等不断介入文学生产,促进网络文学、多媒介文学等不断创新发展,这当然有不可忽视的积极
点毋庸置疑。
意义。不过它可能给文学生产的速度、数量、文本容量以及艺术新鲜感等带来新突破,却未必能
D,在当代的中国文化建设中,要想造就一代新型中国人,文学引导世道人心的变革是其唯一
相应带来审美意义增值和文学品质提升。
可行的途径。
【高二语文第1页(共8页)】
【高二语文第2页(共8页)】
。■
请在各题目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题无效
请在各题目答题区城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城的答题无效
2024一2025学年高二期末(下)测试
16.(6分)
8.(4分)
语文答题卡
考生号
注意事项:
填涂说明
专花制
1答题前,考生务必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
姓名x×

正确填涂
号、考场号和座位号,无误后将条形码粘贴在“贴
条形码区”,并将本人学校、姓名、考生号、考场号

和座位号填写在相应位置。
错误填涂

2.答题时,必须使用0.5卒米的黑色曼水签字笔书
E门Cx]cO]
[◆门[0们E=3

9.(6分)
17.(6分)
写;作图时,可用2B船笔,笔逵要清晰;选择题填
涂时,必须用2B铅笔按 图示规范填涂。
(1)
3.必须在题号所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整区
此栏考生禁填

域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纸上答题无效。
缺考标记口
座位号x
(2)
4.保持答题卡清洁、完整,严禁折叠,严禁在答题卡
上作任何标记,严禁使用涂改液和修正带。
缺考考生由监考员贴条形码,并用2B铅
9
笔填涂上边的缺考标记。
18.(5分)
选择题
1 CAJ CB]CC3 CD3
CE]CF门CG]CH
e
2[A门CB]EC][D
古代诗文阅读
11CAJ CBJ CC]CD
语言文字运用
6EA门CB]CC]CD]
12CA3 CB]CC3 C0]

7 CAJ CB]CC]CD]
15CAJ C8]CCJ CDJ
13.(8分)
请在各题目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题无效
(1)(4分)
19.(4分)
4.(4分)

(2)(4分)
20.(4分)
5.(6分)
14.(3分)
21.(4分)

10字

10字
请在各题目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题无效
请在各题目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题无效
请在各题目答藤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题无效
【高二语文答题卡第1页(共2页)】
请在各目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题无效
请在各题目答题区城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避无效
请在各题目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题无效
23.(60分)
题目:
最(民字数(提(示线
请在各题目箸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题无效
请在各题目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威的答题无效
请在各避目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威的答题无效
【高二语文答题卡第2页(共2页)】2024一2025学年高二期末(下)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
1.D(“文学引导世道人心的变革是其唯一可行的途径”分析有误。根据材料二中“关键的一点,
是促成灵魂深处的变革,社会风尚的变革,也就是世道人心的变革,这就需要文学的引导”可
知,“世道人心的变革”只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2.A(“人们有语言艺术本体和人文精神本体两种观念,这使得人们对文学特性及其价值功能理
解不同”因果颠倒,根据材料一“这跟人们对文学特性及其价值功能的理解有关,对此存在不
同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追求。人们对文学本体特性及其意义价值的认识,大致形成了两大文学
观念系统”可知,“人们对文学特性及其价值功能理解不同”应是“语言艺术本体和人文精神本
体两种观念”的原因,而不是结果)》
3.D(D项所说的是创作的结构技巧,没有体现文中所说“文学的公共性”的要素)
4.①“行动”指作家的创作要有思想意义,能起到干预现实的作用:②“更崇高的利益”指文学承
载的真善美价值。(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5.①都认为文学具有社会属性。②都认为文学要以“立人”为使命。(每点3分,意思答对即可,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的情给分)》
6.C(“因为怕打扰贾老师”说法错误,根据后文“我想参加革命…”“我想参加共产党!”可知,
江涛所说的事情是重要的神圣的事情,此事对他关系重大,他不知如何表达,所以在门口犹犹
豫豫)
7.D(“‘眼角含着泪花’虽体现了残酷斗争带给江涛的痛苦”理解错误,根据文中“他被群众的热
情感动了,眼角含着泪花,脑子里透出一线黎明的熹微的光亮”等内容可知,此时江涛只有激
动与感动,因此这个“泪花”不是痛苦的体现,而是激动的泪水)
8.①与开头“运涛‘出走”形成照应,交代运涛出走的原因,使小说结构完整。②信中叙述了运
涛离家后的人生经历,展现了运涛思想的进步,进一步刻画出了运涛的形象特点。③信中运
涛的革命经历和豪情壮志激励着江涛坚定地走上革命道路,从而深化主题。(每点2分,答出
任意两点给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的情给分)
9.①家里和家乡的事让他深有感触,如朱老巩的死、爷爷下了关东、父亲和冯老兰打了三场官司
的事,他牢记于心,明白了现实的黑暗,决心要向罪恶的黑暗势力进攻。②哥哥运涛的影响,
运涛积极投身革命,经常和贾老师接头,这些行为他都看在心里,记在心上,这深深影响了江
涛的思想。③贾老师对江涛的培养,贾老师是一位革命者,指导江涛革命,并且与他谈心,送
革命书籍给他,让他明白革命的道理,提高了他的思想认识。(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
亦可酌情给分)
10.BDF[(原文标点)若一因前制,修故业,而无有所改,是与继前王而王者无以别。]
11.C(“奚补于化哉”中的“于”是介词,“对于”的意思;“外欺于张仪”中的“于”是表被动的介词,
“被”的意思)》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