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科期未测试题
说明:1.本试题包括28道题。满分90分,测试时间为60分钟。
2,请认真填写答题卡的相关内容。单顷选择题答案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非
选择题答案请用,黑色字迹的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进均不得分。)
1.清末魏源所写的《筹海篇》指出:“三元里之战,以区区义兵围夷酋,歼夷兵;广东‘捐
战舰者皆义民,两擒夷舶于台湾,火攻夷船于南澳者亦义民’。”材料所指的事件
A.体现了清政府领导有方
B.得到了总理衙门的支持
C.打击了英国的侵略气焰
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2.姚莹对印度、尼泊尔入藏的交通要道进行探讨,建议清政府加强防务;徐继畲撰写《瀛寰
志略》系统介绍欧美各国的发展情况。这体现了
A.中西方思想文化融为一体
B.列强侵略势力逐渐深入中国腹地
C.知识分子已找到救国之路
D.民族危机推动了解世界思潮兴起
3.某学者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
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是
A.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
B.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
4.《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记录了一艘外国军舰在中国的际遇。这一事件的历史背景是
1884年9月,一艘参加过轰击基隆,又在企图驶入闽江时被中国炮台打伤的军舰
“加利桑尼亚尔”号开到香港船坞,船坞中的中国工人罢工,拒绝修理。
A.英国割占九龙司
B.中法战争爆发
C.义和团运动兴起
D.三国千涉还辽
5.梁启超曾说:“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由此可知,“甲午战败”之后
A.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
B.清政府在台湾设立行省
C.京师同文馆正式成立
D.中华民族意识逐渐增强
6.1895一1913年,外国资本在中国开办的水电、纺织、食品及其他各类工厂己达97家,资
本额多达5028.9万元。与此现象相关的是
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列强侵略方式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C.封建自救运动宣告失败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八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
7.题7图是小明整理的读书笔记,由此可知“
”处应为
1891年,康有为在
時
1896年,梁启超
软間
1897年,严复主
广州创办“万木草
主持创办《时务
堂”,著书立说。
報
8O CEX PAO
持创办《国闻
报》,作为改良
派的“喉舌”
报》,宣传西学。
共同作用:
题7图
A.有力反抗外来侵略
B.宣传维新变法的思想
C.推动革命时代到来
D.促进义和团运动兴起
借
8.时事漫画具有针砭时事的社会批判功能。题8图所示漫画旨在说明《辛
借债
丑条约》的签订
借负
借债
A.促进苏俄革命经验传播
B.掀起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C.加重了中国百姓的负担
D,推动了清政府学习西方
题8图
9.“上联: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下联: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该
对联歌颂的是
A.孙中山
B.关天培
C.康有为
D.梁启超
10.1922年,《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一文中指出:“辛亥革命战争有两个意义,一个
是反对满洲帝政之民主运动,一个是反对外力压迫之自强运动。”这一认识强调辛亥革命
A.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七六五
第
第第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食食矣
系条中
C.拉开中国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序幕
有省有
第中中第背
D.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膏
11,题11图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部分条文,这些条文反映的思想是
百器
由之之
A.司法独立
自
享有左
权华
由由
B.民主自由
各项之
鑫
C.分权制衡
民建
度
全
D.民生主义
12.题12图为1915年创刊的某刊物目录(节选)。该刊物
题11图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民心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巩固儒家学说的地位
现代文明史
敬告音年
D.号召学习民主和科学
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
法兰西人与近代文明
陈独秀
涵
蕘
陈独秀
题12图
八年级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