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解析:材料强调大运河修建克服诸多技术难题,体现古代人民的
智慧,解析关键字为体现智慧。
2.C;解析:目录中“求诛与纳谏”“魏征”等信息,与唐太宗善于纳
谏的特点相符,解析关键字为唐太宗纳谏。
3.C;解析:“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形象描绘了唐都长
安布局规整的特点,解析关键字为长安布局。
4.C;解析:颜真卿《祭侄文稿》追叙的是安禄山叛乱时的抵抗,对应
的史事是安史之乱,解析关键字为安史之乱。
5.D;解析:《步辇图》描绘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求婚使者,体现唐代
开明的民族政策,解析关键字为民族政策。
6.B;解析:玄奘西行撰写《大唐西域记》,记载印度历史文化,为重
建印度史提供重要依据,解析关键字为玄奘《大唐西域记》。
7.B;解析:僧一行制定《大衍历》,组织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解析
关键字为僧一行成就。
8.C;解析:宋朝崇文抑武政策削弱了军事力量,导致与少数民族政权
战争屡屡败北,解析关键字为崇文抑武影响。
9.A;解析:材料强调各政权虽对立但都认同中国,体现中华民族的认
同感,解析关键字为民族认同感。
10.B;解析: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英勇抗击金军,体现爱国精神,解
析关键字为岳飞抗金。
11.C;解析:元朝在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设澎湖巡检司管辖,③处为
台湾地区,解析关键字为澎湖巡检司。
12.B;解析:材料反映元朝时期各民族在生活习俗等方面逐渐融合,体
现民族交融发展,解析关键字为民族交融。
13.A;解析:北宋江浙丝织业发达、“苏湖熟,天下足”及南宋南方财
政收入占比高,均表明南方经济繁荣,解析关键字为南方经济。
14.C;解析:宋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是商品经济发展的
重要佐证,解析关键字为交子与商品经济。
15.D;解析: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罗盘应用于航海、火铳是火药武器,
均属于宋元时期科技成就,解析关键字为宋元科技。
16.A;解析:明太祖废除丞相,政务集中到皇帝手中,导致朱元璋需勤
政处理大量事务,解析关键字为废除丞相的影响。
17.B;解析:时间轴反映从魏晋九品中正制到明清科举制的选官制度变
化,解析关键字为选官制度演变。
18.D;解析:李自成起义提出“均田免粮”口号,明确涉及土地和赋税
问题,解析关键字为李自成起义口号。
19.D;解析:清朝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军机处的演变,体现君主专制不
断强化,解析关键字为君主专制强化。
20.A;解析:明清时期引进美洲作物、中外商品贸易频繁,反映全球性
经济互动,解析关键字为全球性经济互动。
21.(1)A:隋朝;B:行省制度;C: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解
析:三省六部制创立于隋朝,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二者均旨在加强中央
集权。
(2)因素:市民阶级产生,经济富足,有独立价值追求和审美趣味;史
实:宋词繁荣(或活字印刷术发明、《清明上河图》问世等);解析:
根据材料二概括因素,结合宋朝文化成就举例。
(3)《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是一部综合性科技著作,被誉为“中国
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解析:选择《天工开物》,说明作者及评价,
体现其科技价值。
22.(1)特点:对外交往频繁,影响深远(如推动日本改革),文化融合
性强;解析:从日本改革和乐舞融合分析唐朝对外交往特点。
(2)行业:海外贸易;机构:市舶司;解析:材料二体现海外贸易兴盛,
宋代设市舶司管理。
(3)根本目的:宣扬国威,加强对外联系;发明:指南针;解析:郑和
下西洋旨在宣扬皇权威望,指南针为航海提供技术支持。
(4)指挥者:戚继光;性质: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战争;解析:戚继光
抗倭是反抗日本倭寇侵略的正义之战。
(5)政策:闭关锁国;影响:对西方殖民侵略有一定抵制作用,但导致
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解析:材料五反映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双重影
响。
23.示例: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东南地区,1662 年郑成功
收复台湾,1684 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对台湾的管辖;西
南地区,1653 年顺治册封“达赖喇嘛”,1727 年雍正设驻藏大臣,1793
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稳定西藏秩序,巩固西南边疆;解析:
选取东南和西南地区史实,论述清朝对边疆的管辖措施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