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四学制)六年级上11《书湖阴先生壁》(其一)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五四学制)六年级上11《书湖阴先生壁》(其一)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4 14:3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需要
书湖阴先生壁
1课时
新课导入
什么是题壁诗?
题壁诗通常由诗人有感而作,或有所寄托,然后题写在墙壁上。 从载体来说,这里所说的墙壁又可分为寺壁、石壁、殿壁、楼壁等。
新课导入
我们学过哪些题壁诗,你还记得吗?谁来背一背。
题西林壁
[宋]苏轼
题临安邸
[宋]林升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书湖阴先生壁》。
2.能发现《书湖阴先生壁》最后两句诗的表达特点,并能说出其他类似的诗句。
夯实基础
情境听读
1.注意字词读音。2.注意断句和节奏。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夯实基础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诵读正音


夯实基础
解读诗题
书湖阴先生壁
书写,题写。
杨骥(字德逢)的别号。杨骥是王安石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邻居。
湖阴先生家的屋壁。
诗题的意思:题写在湖阴先生屋壁上的诗。
怎么读?
夯实基础
知人论世
王安石
(1021—1086)
王安石,字介甫,世称临川先生,宋代改革家、思想家和文学家。我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作有1500余首,很有特色。
夯实基础
知人论世
写作背景:
王安石晚年闲居在南京紫金山麓的半山园,常跟附近居民来往,相处得很友好。湖阴先生,便是其中的一位。
这一年夏初时节,诗人又到湖阴先生家做客,对这里的环境景色十分欣赏,随口吟成这首诗,应主人请求,题写在庭院屋壁上。
书湖阴先生壁
问题探究
自主探究
探究任务
借助课文注释,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话说说本诗的大意。
注释
①[湖阴先生]杨骥(字德逢)的别号。杨骥是王安石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邻居。
②[苔]青苔。
③[畦]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
④[排闼]推开门。闼,小门。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问题探究
成果展示
借助课文注释,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话说说本诗的大意。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经常、常常。
青苔。
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
湖阴先生亲手栽种。
推开门。闼,小门。
茅屋常被主人打扫,干净得不生青苔,院内一排排的花木都是主人亲手种植的;院外,一条溪流环抱着绿油油的农田,两座青山仿佛推开屋门把那翠色送到了眼前。
问题探究
情境诵读
在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古诗大意。
问题探究
赏析古诗,重点发现第三、四句诗的特点,说说类似的诗句。
1.默读古诗,分析诗歌中景物的特点,感悟诗人情感。
2.自由讨论第三、四句诗在结构上的特点,说说类似的诗句。
3.小组选派代表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引导、总结。
合作探究
探究方法
探究任务
问题探究
探究活动
默读古诗,分析诗歌中景物的特点,感悟诗人情感。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前两句写了湖阴先生家哪里的景色?有什么特点?
清洁
幽雅
通过欣赏庭院中的景色,你认识了一位怎样的湖阴先生?
院内之景
勤劳 爱整洁 有生活品位
问题探究
探究活动
默读古诗,分析诗歌中景物的特点,感悟诗人情感。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诗歌后两句写了湖阴先生家哪里的景色?想象画面,发现景色的特点。
自然幽雅
院外之景
拟人化的动态
生动可爱
极富情趣
两山相对的态势
赋予了青山动感
自然环境对居于此地的人友好亲近
问题探究
探究活动
默读古诗,分析诗歌中景物的特点,感悟诗人情感。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院内之景
院外之景
清洁幽雅
自然幽雅
表达了诗人对湖阴先生品性、情趣的赞赏。
问题探究
探究活动
感受诗句的特点,说说类似的诗句。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第三、四句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两两相对
你还能说说类似的诗句吗?
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字数相等
结构相同
意思相关
对偶
问题探究
诵读指导
带着你的理解和体会,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吧。
全诗都可以用较为舒缓、闲适的语气来读,读出湖阴先生居所的清幽之感。
读后两句时,节奏可适当放慢,读出诗中的自然田园之美。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课堂小结
清洁幽雅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自然幽雅
高雅品性
拟人
对偶
院内之景
院外之景
拓展延伸
译文:
花山寺是因鲜花繁多、美丽而得名,来到这里才发现,不见鲜花,只见杂草丛生。
鲜花栽种的培养和修枝很重要,要勤奋努力,要知道,花是很容易凋零的,而杂草却是很容易就蔓延生长的。
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名的题壁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对这首的理解。
题花山寺壁
[宋] 苏舜钦
寺里山因花得名,
繁英不见草纵横。
栽培剪伐须勤力,
花易凋零草易生。
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古诗《书湖阴先生壁》。
2.依据诗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课后作业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书湖阴先生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