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汇报人:孙老师
汇报班级:X级X班
5.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5.2 第4课时 利用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目录
壹
学习目标
贰
新课导入
叁
新知探究
肆
随堂练习
伍
课堂小结
第壹章节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掌握去分母的方法,完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2. 会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2正确地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3. 通过总结概括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进一步体会解方程过程中的化归思想.
第贰章节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用到了哪几个步骤? 需要注意什么?
2.说出下列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1)2,3 (2)6,8 (3)3,4,8
第叁章节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探究一:解方程: 。
解:去括号,得 。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
方程两边都除以 ,得 。
利用去分母解方程
1
合作探究
解法二:
去分母,得 4(x+14)=7(x+20).
系数化为1,得 x=-28.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3x=84.
去括号,得 4x+56=7x+140.
把分数化成整数计算更简单!
思考1: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种解法比较好?
思考交流
思考2: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步骤?与同伴进行交流。
方法总结: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要通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的系数化为 1 等步骤,把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转化”成 x = a的形式。
例1 解方程:
×30
×30
×30
典例精析
解:去分母,得 6(x + 15) = 15 - 10(x - 7)。
去括号,得 6x + 90 = 15 - 10x + 70。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16x = -5。
方程两边同除以 16,得 。
如果先去括号呢?
练一练
1. 解方程: 。
解:去分母,得 3(x - 3) - 2(x+1) = 1。
去括号,得 3x - 9 - 2x - 2 = 1。
移项,得 3x - 2x = 1 + 9 + 2。
合并同类项,得 x = 12。
1. 去分母时,应将方程的左右两边同乘分母的
;
2. 去分母的依据是 ,去分母时
不能漏乘 ;
3. 去分母与去括号这两步分开写,尽量不要跳步,
防止忘记变号.
最小公倍数
等式的基本性质 2
没有分母的项
方法总结
例2 火车用 26 秒的时间通过一个长 256 米的隧道 (即从车头进入入口到车尾离开出口),这列火车又以同速 16 秒的时间通过了长 96 米的隧道,求火车的长度。
解:设火车的长度为 x 米,列方程得
解得 x = 160.
答:火车的长度为 160 米.
方法总结:火车过桥问题中,火车行驶的路程等于桥的长度加上火车的长度。
去分母解方程的应用
2
练一练
1.有一个关于教室人数的回答:“在所有学生中,除了 在学数学, 在学音乐,以及 沉默无言的学生以外,还有 3 名学生在探讨问题.”到底有多少人在教室里呢
分析:
学数学人数+学音乐人数+沉默无言人数+探讨问题人数=总人数
解:设教室里共有 x 人.
去分母(方程两边乘以 28),得
-3x=-84.
系数化为 1,得
答:教室里共有 28 人.
根据总人数一定,列得
x=28.
移项及合并同类项,得
14x+7x+4x+84=28x.
第肆章节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
1.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并求解:
(1)一个数的与3的差等于最大的一位数,求这个数.
解:设这个数为x
x-3=9
去分母,得 x-21=63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x=84
答:这个数为84
【选自教材P145 习题5.2 第2题】
(2)小颖栽种了一株高为40cm的树苗,在栽种后的一段时间内,树苗每周长高约5cm. 按照这样的速度,大约几周后树苗长高到1m ?
解:设大约x周后树苗长到1m
0.4+0.05x=1
去分母,得 8+x=20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x=12
答:大约12周后树苗长高到1m.
(3)某商店规定:购买超过15000元的物品可以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顾客可以先付3000元,以后每月付1500元,直至利清. 王叔叔想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价值19500元的电器,他需要用多长时间才能付清尾款?
解:设他需要x月才能付清尾款
3000+1500x=19500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1500x=16500
方程两边都除以1500得 x=11
答:他需要11周才能付清尾款.
(4)为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七(1)班同学对学校周边所有社区开展“社区垃圾分类知识宣讲”综合实践活动,采取分组进社区宣讲的方式,每组进入一个社区. 若5名同学为一组,则剩余7名同学;若7名同学为一组,则缺少9名同学. 此次活动一共多少名学生,学校周边多少个社区?
解法一 设学校周边有x个社区
5x+7=7x-9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2x=-16
方程两边都除以 -2,得 x =8
学生人数=5×8+7=47
答:活动一共47名学生,学校周边8个社区.
解法二 设一共有y名学生
社区数==8
答:活动一共47名学生,学校周边8个社区.
去分母,得 7(y-7)=5(y+9)
去括号,得 7y-49=5y+45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2y=94
方程两边都除以 2,得 y =47
2.解方程
(1)
解: 去分母,得 2(7x-5)=3
去括号,得 14x-10=3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14x=13
方程两边都除以 14,得 x =
【选自教材P145 习题5.2 第5题】
(2)
解: 去分母,得 4(2x-1)=3(5x+1)
去括号,得 8x-4=15x+3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7x=7
方程两边都除以 -7,得 x =-1
(3)
解: 去分母,得 3x-42=9x-2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6x=40
方程两边都除以 -6,得 x =-
(4)
解: 去分母,得 2x-5(3-2x)=10
去括号,得 2x-15+10x=10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12x=25
方程两边都除以 12,得 x =
(5)
解: 去分母,得 2(2x+1)-(5x-1)=6
去括号,得 4x+2-5x+1=6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x=3
方程两边都除以-1,得 x =-3
(6)
解: 去分母,得 2x+14=28-14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16x=14
方程两边都除以 16,得 x =
3.小川今年6岁,他的祖父72岁. 几年后小川的年龄是他祖父年龄的.
解 设x年后小川的年龄是他祖父的
(72+x)=6+x
答:16年后小川的年龄是他祖父年龄的.
去分母,得 72+x=24+4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3x=-48
方程两边都除以-3,得 x =16
【选自教材P146 习题5.2 第12题】
第伍章节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解一元一次方程
去分母的注意事项:
方程两边同时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时,注意:①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项;
②分子要是多项式,去分母后,注意给分子添括号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①去分母;②去括号;②移项;③合并同类项;④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汇报人:孙老师
汇报班级:X级X班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