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课件:第17课安塞腰鼓(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课件:第17课安塞腰鼓(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4 17:0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陕西安塞是全国知名的文化大县,民间艺术博大精深,安塞腰鼓——“天下第一鼓”更是天下闻名。
这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的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它源远流长,已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它风格独特,独具魅力,象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充满原始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它融舞蹈、歌曲、武术于一体,具有队形多变,刚劲豪放的特点。今天安塞腰鼓已走出黄土高原,它以其粗犷奔放的形象传遍全国。安塞腰鼓安 塞 腰 鼓刘 成 章精读跟读选读再读刘成章,当代诗人、散文家,陕西人。《安塞腰鼓》获鲁迅文学奖,被选入《中国当代散文精华》。 背诵跟读:读准字音
读准节奏——读出流畅美一、读准字音
骤zhòu雨 瞳tóng仁 燥zào热 磅礴pángbó
亢kàng奋 恬tián静 晦huì暗 震撼hàn
束缚fù 羁jī绊 冗rǒng杂 烧灼zhuó
淋漓línlí 颤zhàn栗 愈锤chuí愈烈
戛jiá然而止 二、懂得解释:
亢奋:
昏暗:
羁绊:
冗杂:
叹为观止:
戛然而止:极度兴奋。昏暗,文中是迷惘糊涂的意思。缠住使人不能脱身,阻拦。繁杂。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形容声音突然中止。三、读准节奏
文章气势恢宏,句子铿锵激越,表现了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
朗读时要注意节奏的变化,要有豪情,细节方面注意摹仿录音,把握轻重音、音量、语速、语气和语调的变化。再读:进入情景——读出画面美安 塞 腰 鼓鼓响前鼓响时鼓停时一(1—4):二(5—27):三(28—30):语速较慢, 语调沉稳有力沉稳安静,积蓄力量安 塞 腰 鼓鼓响前鼓响时鼓停时一(1—4):二(5—27):三(28—30):语速较慢, 语调沉稳有力语速较快, 语调高昂激越沉稳安静,积蓄力量气势恢弘,热烈磅礴 1、鼓点、舞姿和鼓声引起人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2、巨大的鼓声,产生巨大的力量。
3、浑厚的黄土高原生养了元气淋漓的后生。
4、舞姿和鼓点的壮美,带动生命奔腾升华。戛然而止,寂静沉思语速舒缓, 语调轻柔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使人想起: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
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
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 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隆隆的鼓声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厚重的黄土高原元气淋漓的后生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精读:感悟主旨——读出力量美《安塞腰鼓》是一篇用雄浑激越的鼓点敲出的优美豪放的诗章,是一曲旺盛的生命和磅礴力量的热情颂歌。
作者通过一群朴实得像红高粱一样的茂腾腾陕北后生在黄土高原上展现的壮阔、雄浑、激越、豪放的腰鼓场面的描写,赞美了陕北高原人们粗犷、豪迈、开朗的性格特征,抒发了对力与美的歌颂,对鲜活的、强盛的生命的赞美,让人感悟到从黄土高原所产生的壮阔、豪放的气慨和精神,催人奋进,给人震撼与鼓舞。小结归纳选读:品味语言——读出音乐美铿锵的短句
激昂的排比
疾猛的节奏
飞扬的想像
丰富的修辞语言特色鼓点 流苏 脚步 瞳仁 风姿骤雨 旋风 乱蛙 火花 斗虎急促 飞扬 蹦跳 闪射 强健比喻排比:节奏感强,渲染动感形象,再现安塞腰鼓的形象美、力量美。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 忘情了,没命了! 例:(句内排比,增强气势)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例:(段间排比,层层推进,一气呵成;
虚写想像,写意传神,飞扬灵动。)例: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排山倒海,气势磅礴
感情强烈,激昂奔放。)例:……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反复赞叹,思路清晰,节奏鲜明)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反义对比,突出强调。)例:拓展引申1、背诵你认为精彩的语句,并摘抄在笔记本上。
2、你还了解哪些独特的艺术形式,仿照你喜欢的句子,把它描述出来。扭秧歌作 业1、学习课文,使用排比、反复、比喻的修辞手法,运用短句,进行合理的想像,描写一个令你难忘的场面,l00字左右。
2、课外收集有关安塞腰鼓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