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弯道超车)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综合复习卷(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暑假弯道超车)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综合复习卷(一)(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7.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4 14:0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暑假弯道超车)综合复习卷(一)-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老书法家小心翼翼地揩(kǎi)拭着这幅珍藏的作品上的灰尘。
B.“豁喇(lǎ)喇”的翻书声骤停,弟弟被窗外的花吸引了目光。
C.比赛的失误让他遭受质疑,也让他这几年一直在低谷徘徊(huí)。
D.揿(qìn)下快门的那一瞬,湛(zhàn)蓝的天空下旖旎的风光被记录下来。
2.下列好词摘抄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3.下列句子中,歇后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对于今年的篮球赛,我们本来志在夺冠,可没想到自开赛后,球队是“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太让人失望了。
B.今年的计算机编程大赛,小明又拿了第二名,比赛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围上来向他询问成绩,他说道:“还不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C.姐姐看我拿着她心爱的水晶球,严肃地说:“我们可‘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你可要轻手轻脚一些,要是弄坏了,我可饶不了你!”
D.大姐出了个好主意帮家里渡过了难关,可谓是“梁山伯的军师——无(吴)用”啊!
4.下列词语的古今义对应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郎中——医生 客官——顾客 B.墨客——文人 伙计——同伙
C.店家——老板 榜文——公告 D.客舍——旅店 钱铺——银行
5.读名著,品形象。五(1)班学生在课下积极交流自己对经典人物的看法.请你根据以下三则信息依次判断人物,正确的一项是( )
A.林黛玉 关羽 孙悟空 B.王熙凤 关羽 唐僧
C.王熙凤 张飞 唐僧 D.林黛玉 张飞 唐僧
6.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盾之坚 坚固 B.誉之曰 荣誉
C.溺而不返 返回 D.守株待兔 守候
二、填空题
7.根据语境,看拼音写字词。
(1)2019年12月17日,第一sōu( )国产háng( )母山东舰入列。从此,我国神shèng( )liáo( )阔的海疆有了更坚强地守护。
(2)修路架桥,绿化美化,石家庄的面mào( )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xiǎng( )受着城市建设的zhǎn( )新成果。
(3)对于坚强的人,每一次打击都是一次duàn( )liàn( )。
8.按要求做题。
委拖 欺负 慈详 ( )面朝天 养尊处( )
牲畜 亨乐 瞄准 ( )然起敬 跃跃欲( )
(1)将词语补充完整。
(2)圈出词语中的三个错别字,并依次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积累与运用。
(1)童真童趣是“童孙未解供耕织, ”的天真纯朴;也是“牧童归去横牛背, ”的怡然自得。
(2)送别之情是“临行密密缝, ”里母亲对即将远行的游子的深切爱意与担忧;也是“孤帆远影碧空尽, ”中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
(3)家国情怀是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 , ”对朝廷收复失地的殷殷期盼;是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 ”的欣喜若狂;更是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 ”的铮铮誓言。
(4)我们常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作恶的人,无论如何也不会逃脱法律的制裁。正如《左传》中所说:“ ,必自毙。”为了不成为一个漠视道德的人,我们应懂得廉耻,因为《朱子语类》有云:“人有耻, 。”
三、句子训练
10.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仿写句子)
11.江上雾很大。曹操一定不敢出兵。(加上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12.仿照句子的表达特点,根据情境仿写句子。
这个体操运动员在高低杠上的动作真灵巧,就像敏捷的猴子在树干间攀援、穿行。
情境:灯光倒映在湖中。
仿写句子:
四、诗词曲鉴赏
【赏读诗文】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3.这首诗的绝妙之处在于以花落、 、鸟鸣等动景,衬托出月夜春山的 。下列诗句也采用这种写法的是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4.下列对诗中加点的“闲”字的理解,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闲”是空闲的意思,诗人因空闲而去欣赏桂花飘落。
B.“人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当时诗人内心闲静,连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都被觉察到了。
C.一个“闲”字呈现出一幅夜幕下清冷、悠远的山谷静态图。
五、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
①武松乘着酒兴, 走上冈子来,见一个破落的山神庙,见这庙门上贴着一张印信榜文。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转身再回酒店,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
②存想了一回,只顾前去。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力气,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材料二】
“《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金圣叹
15.【材料一】节选自 (作者)的 ,它与 、 、 并称为“四大名著”。
16.《水浒传》中的108好汉都有“绰号”,武松的绰号是“行者”,我还知道“豹子头”是( ),宋江的绰号是“( )”。
17.有人认为“武松很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也有人认为“武松很要面子,有些鲁莽,不听别人善意的劝告”,你的观点是什么?请结合材料阐述理由。
18.联系【材料一】,说说你对【材料二】的理解。
了解先烈的英雄事迹,感受生命的真谛,激励自己成长。班级决定根据下边的《红岩》(片段)组织一场话剧表演,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红岩(节选)
①敌人从叛徒口里知道了江竹筠是地下党的地委委员。中美合作所的特务为了从她口里得到需要的东西,一个多月来,一直没有中断过对她的严刑审讯。
②“你说不说?到底说不说?”传来特务绝望的狂叫,混合着恐怖的狞笑。接着渣(zhā)滓(zǐ)洞又坠入死一般的沉寂中。“上级的姓名、住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住址,我也知道……这些都是我们党的秘密,你们休想从我口里得到任何材料!”江姐沉静、安宁的语音,使人想起了她刚被押进渣滓洞的那天,她在同志们面前微笑着,充满胜利信心的刚毅神情……“谅你一个女共产党员,还制服不了?你不愿意讲,好嘛,我们帮你打开嘴巴,来人!”接着传来一阵狼嚎似的匪徒的狂吼。
③夜□在深沉的痛苦□担心与激动中□一刻一刻地挨过。星光黯淡了,已经是雄鸡报晓的时刻。在那斑斑血迹的墙壁上,江姐的身影消失了。大概她从倒吊的屋脊上,被松了下来……
④“现在愿意说了吗?”魔影狂乱地移动着。“不!”微弱的声音传来,依然是那样的平静。“十指连心,考虑一下吧!说不说?”没有回答。铁锤高高举起。墙壁上映出沉重的黑色阴影。
⑤“钉!”人们仿佛看见绳子紧紧绑着她的双手,一根竹签对准她的指尖……血水飞溅……
⑥“说不说?”没有回答。“不说?拔出来!再钉!”江姐没有声音了,她的头低垂着,凌乱的头发下面是一张惨白的脸,她的双手早已血肉模糊……但她的眼神里仍然充满着坚定的力量。人们感到连心的痛苦,像竹签钉在每一个人心上……
(有删改)
19.演员阅读后,对文中加点词语还不理解。请你帮他们解释。
(1)绝望——
(2)刚毅——
20.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将片段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25个字以内。
答:
21.小语同学想给画波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  )
A.。 、 、 B., 、 , C.! , 、 D., , ,
22.扮演江姐的演员拿不准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该怎样表演。请你为她设计语气和神态,并说明理由。
答:
23.如果为江姐这一人物的宣传海报中画上一种植物,你认为哪种植物最能体现她的品质?为什么?
答:
六、书面表达
24.习作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请你按照要求,通过具体事例来写一个人。
题目:这人真________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如“这人真能干”“这人真傻”“这人真有意思”等等;2.运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具体事例来反映人物的特点;3.书写工整,不少于4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校名。
《(暑假弯道超车)综合复习卷(一)-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D D D B B B
1.D
【详解】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辨析。
A.揩(kǎi)试——kāi;擦拭。
B.豁喇(lǎ)喇——lā;拟声词。形容急速而猛烈的声音。
C.徘徊(huí)——huái;犹豫不决。
故选D。
2.D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的辨析。
A.——跃跃欲试;
B.——板凳;
C.——骏马。故选D。
3.D
【详解】本题考查歇后语。
D.“梁山伯的军师——无(吴)用”,形容某人或某物没有用处,是贬义。而句中说大姐出的主意帮家里渡过难关,是赞扬大姐的主意好、有作用,该歇后语与语境不符,运用错误。
故选D。
4.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古今义辨析。
B.伙计:在旧社会,常用来称呼店员、伙夫、马夫等男性服务人员。同伙:多指一起做坏事的人(贬义)。“伙计”和“同伙”的含义不匹配。
故选B。
5.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名著人物识别。
第一则信息:
从“绰号‘凤辣子’”“职务贾府大管家”“性格八面玲珑、能言善辩……”等,符合《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形象 。林黛玉多是柔弱、敏感,与这些特征不符,所以第一空是王熙凤。
第二则信息:
“青龙偃月刀”“赤兔马”“过五关斩六将”,这些都是《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标志性元素,张飞武器等与之不同,所以第二空是关羽。
第三则信息:
“西天取经万里路”“历经磨难……不改初衷”,契合《西游记》中唐僧的经历,孙悟空主要是保护唐僧、本领高强等,所以第三空是唐僧。
故选B。
6.B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字词解释。
B.“誉之曰”意思:称赞他的盾说。誉:称赞。
故选B。
7. 艘 航 圣 辽 貌 享 崭 锻 炼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字词。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结合语境,知道要写什么汉字,然后写出正确的汉字,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1)书写时要注意“艘”“航”“辽”容易写错;
(2)书写时要注意“貌”“享”“崭”容易写错;
(3)书写时要注意“锻”“炼”容易写错。
8.(1)仰 优 肃 试
(2)拖——托 详——祥 亨——享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和字形易错字。
(1)仰面朝天:脸朝上平躺着或向后摔倒的样子。
养尊处优:生活在富贵安逸的环境中。
肃然起敬: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跃跃欲试:形容急切地想尝试。
(2)“委拖”的“拖”错误,应为“托”(“委托”指托付、请人代办);
“慈详”的“详”错误,应为“祥”(“慈祥”形容和善、安详的神态);
“亨乐”的“亨”错误,应为“享”(“享乐”指享受安乐、快乐)。
9. 也傍桑阴学种瓜 短笛无腔信口吹 意恐迟迟归 唯见长江天际流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初闻涕泪满衣裳 不破楼兰终不还 多行不义 则能有所不为
【详解】本题考查对古诗和名言的识记。
(1)书写时注意“傍”“桑”“笛”“信”的正确写法。
(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出自宋代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意思: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书写时注意“意”“唯”“流”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遗”“南”“望”“初”“涕”“满”“裳”“楼”的正确写法。
(4)书写时注意“能”的正确写法。
10.云散了,就像睡醒了在闲逛似的。鱼游了,就像在水里玩耍似的。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这是一道句子仿写题,需从句式结构、修辞手法、情感表达角度分析。
“……了,就像……似的。……了,就像……似的”,前后并列,结构对称。运用拟人(“睡醒”赋予花人的动作),让事物活泼、生动。通过轻快的描述,传递对自然事物的喜爱、对自由状态的感知。
挑生活中灵动的事物(如草、云、虫、鱼等),贴合自然、活泼的语境。套用“……了,就像……似的”,保持结构一致。给事物赋予人的行为、状态,让句子有童趣。
示例:草绿了,就像穿上新衣似的。云飘了,就像在赶路似的。
11.因为江上雾很大,所以曹操一定不敢出兵。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前句“江上雾很大”是客观环境描述,后句“曹操一定不敢出兵”是基于该环境得出的结论,二者构成因果关系(前因后果)。可用的关联词有:“因为……所以……”“由于……因此……”等。
示例:由于江上雾很大,因此曹操一定不敢出兵。
12.灯光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银蛇在湖面游动。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解答该题先要读一读例句,明确句式特点。句子“这个体操运动员在高低杠上的动作真灵巧,就像敏捷的猴子在树干间攀援、穿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体操运动员动作的敏捷灵巧,形象贴切。然后根据情境“灯光倒映在湖中。”找到要描写的事物,通过比喻和动态描写展现特点,写完后再读一读,确保语句通顺,贴切自然。例:灯光倒映在湖中,就像璀璨的星星在银河里欢快地跳动、玩耍。
13. 月出 静 C 14.B
【导语】王维《鸟鸣涧》以动衬静,匠心独运。桂花飘落、山鸟惊鸣的细微动态,反衬出春山月夜的深邃空寂。“闲”字点睛,既写身闲,更显心静,物我两忘。全诗营造出空灵禅境,体现诗人“诗中有画”的至高境界,是唐代山水田园诗静美意境的典范之作。
13.本题考查古诗文内容理解及写作方法。
(1)可以从诗的主要内容来理解。诗的第一句“人闲桂花落”,“人闲”说明周围很安静,没有人在打扰,桂花轻轻落下来,这种动作是很轻的,就像在一个安静的房间里,一片树叶落下都能听到一样;第二句“夜静春山空”,“夜静”和“空”两个词直接告诉我们,晚上很安静,整个山里好像什么都没有,很空旷。这种静的感觉就像整个世界都在休息一样;第三句“月出惊山鸟”,月亮出来了,本来很安静的山里,突然亮了,把鸟儿都惊醒了。这里的“月出”是一个动作,月亮出来的时候,光线的变化让鸟儿觉得奇怪,所以它们开始动起来;最后一句“时鸣春涧中”,鸟儿被惊醒后,就时不时地在山涧里叫几声。虽然有鸟鸣声,但反而让整个山更显得安静了,就像在一个很安静的房间里,突然听到外面的虫子叫了几声,反而觉得周围更安静了。 整首诗通过这些动的场景,比如花落、月亮出来、鸟儿叫,来反衬出山里的静。就像在一个安静的夜晚,一点点声音都能被放大,让人觉得周围更安静了。这种写法很巧妙,让读者能感受到山里的宁静和美好。综上分析,这首诗的绝妙之处在于以花落、月出、鸟鸣等动景,衬托出月夜春山的宁静。
(2)诗里写到了“人闲桂花落”,桂花轻轻落下来,这是动的;“月出惊山鸟”,月亮出来把鸟儿惊醒了,这也是动的;还有“时鸣春涧中”,鸟儿在山涧里叫,这还是动的。但是,这些动的东西反而让整个山显得更安静了,就像在一个很安静的夜晚,听到一点点声音,反而觉得周围更静了。本首诗使用了以动衬静的写作方法。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话写的是瀑布从很高的地方飞快地流下来,就像银河从天上落下来一样。这里主要是在写瀑布的壮观,没有静的感觉,所以不是这种写法。
B.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这句话写的是黄四娘家的花很多,把树枝都压低了。这里主要是写花的多,也没有静的感觉,所以也不是这种写法。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句话写的是月亮照在松树之间,清清的泉水从石头上流过。月亮照下来是静静的,泉水流也是轻轻的,虽然有动的场景(泉水流),但整体上让人感觉很安静。使用了以动衬静的写作方法。
故选C。
14.本题考查古诗文字词句理解及古诗意境。
这首诗中“闲”字是理解整首诗意境的关键。从整首诗来看,它描绘的是一个静谧的春夜山谷景象。诗中“人闲桂花落”一句,“闲”字并非单纯指空闲,而是体现出一种宁静的心境。诗人以“人闲”开篇,暗示周围没有人事的纷扰,内心处于一种悠然的状态,正因如此,他才能敏锐地察觉到桂花轻轻飘落的细微声响。这种静谧的氛围与后文“夜静春山空”相呼应,“空”字进一步强化了山谷的空灵与宁静,而“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则以鸟鸣之声衬托出山谷的幽静。
A.“闲”被解释为“空闲”,认为诗人是因为有空闲时间才去欣赏桂花飘落。然而,这种理解较为表面。诗中并没有提到诗人是特意去欣赏桂花,而是通过“人闲”表达出一种宁静的心境。诗人的心境是闲适的,这种心境让他能够敏锐地察觉到周围细微的变化,比如桂花的飘落。因此,该选项的理解不够深入,没有抓住“闲”字所传达的内在心境。表述不恰当。
B.“人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诗人内心闲静,连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都被觉察到了。这一选项抓住了“闲”字的核心含义。诗中“人闲”与“夜静春山空”相互呼应,“夜静”强调了环境的安静,“春山空”则进一步描绘出山谷的空灵与静谧。在这种宁静的环境中,诗人的心境也变得闲适,能够感知到桂花落下的声音,这种对细微声音的感知恰恰体现了诗人内心的闲静。因此,该选项的表述最为恰当,它准确地理解了“闲”字所传达的诗人内心的宁静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敏锐感知。
C.虽然“闲”字确实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但“清冷”一词并不准确。诗中并没有体现出“清冷”的情感色彩,而是通过“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展现出一种生机与活力,以鸟鸣之声衬托出山谷的幽静。因此,该选项的理解不够全面,忽略了“闲”字所传达的诗人内心的情感以及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表述不恰当。
故选B。
15. 施耐庵 《水浒传》 《红楼梦》 《西游记》 《三国演义》 16. 林冲 及时雨 17.我认为武松很勇敢,因为他明知山中有老虎,却无惧无畏,最终打死了老虎。 18.【材料一】中武松读榜文知有虎后,虽内心存想却仍前去,展现其倔强勇敢;打虎时慌张折棒又丢棒,尽显真实反应。这正印证了【材料二】,金圣叹所言《水浒》人物各有独特性情、气质、形状与声口,武松形象鲜明立体。
【导语】这篇阅读材料通过《水浒传》经典片段与金圣叹评语的组合,巧妙构建了文学鉴赏的多维空间。材料一展现武松打虎的戏剧性场景,既呈现了动作张力,又暗藏心理描写,完美诠释了“武十回”的叙事艺术。金圣叹的评点则提供了人物塑造的理论框架,二者形成“文本-评论”的互文关系。四道题目设计由浅入深,从文学常识到人物分析,最后升华为文学批评,符合“信息提取-个性解读-理论观照”的认知逻辑,充分考察了学生的文本细读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15.本题考查作家作品和四大名著。
材料一描述了武松在景阳冈打虎前后的情节,这是《水浒传》中非常经典且广为人知的故事片段,因此可以判断出材料一节选自施耐庵的《水浒传》,它与 《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 并称为“四大名著”。
16.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在《水浒传》中,林冲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身长八尺,人称“豹子头”。这个绰号形象地描绘了林冲的外貌特征,同时也暗示了他武艺高强、勇猛威武的特点。
宋江为人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在江湖上声望极高。每当有人遇到困难,他总是及时伸出援手,给予帮助,就像久旱后的及时雨一样,所以被称为“及时雨”。
17.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
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是认为武松勇敢还是认为他爱面子且鲁莽。然后从材料中找出能支持自己观点的语句,如武松的心理活动、行为表现等,结合这些具体内容详细阐述理由,做到有理有据。
示例:我认为武松很勇敢。材料中武松读了印信榜文知端的有虎,虽内心存想,但最终“只顾前去”,面对凶猛的老虎毫不退缩,敢于凭借自身力量与之搏斗,这种在危险面前毫不畏惧、勇往直前的行为充分展现了他的勇敢。
18.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理解。
【材料一】中第①段“欲转身再回酒店,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体现了武松倔强、好面子的性情,他不愿被人耻笑,哪怕明知有虎也决定继续前行,这种独特的性情使他在众多人物中脱颖而出。
【材料一】中第②段打虎时“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力气,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原来慌了,正打在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这一系列动作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武松打虎时的紧张、慌乱以及他独特的应对方式,与他人不同,凸显出他独特的行事风格,印证了【材料二】中“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的说法。
19. 失望,一点希望也没有。文中指特务想从江姐口中得到情报是没有一点办法了。 刚强坚毅。文中指江姐对革命坚贞不屈。 20.江姐在特务严刑拷打下,严守党的秘密,宁死不屈。 21.B 22.语气:微弱却很坚定。神态:强忍痛苦,神情镇定,平静(文中词语)。理由:江姐虽然遭受着非人的折磨,但她对革命的理想并未改变,因此既要表现出她遭受严刑拷打后虚弱的状态,也要表现出她内心的坚定。 23.红梅。红梅不畏严寒、傲雪怒放,可以用来形容江姐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
【导语】这篇《红岩》节选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强烈的对比手法,展现了革命者江竹筠(江姐)在酷刑下的坚贞不屈。文本以特务的“绝望”狂吼反衬江姐“刚毅”的平静,通过“竹签钉指”等具象化描写,将革命者的精神力量具现为可感的生命体验。文中环境描写(如“星光黯淡”)与人物神态(“凌乱的头发”“惨白的脸”)形成张力,在残酷中凸显信仰的崇高。最后“竹签钉在每一个人心上”的隐喻,实现了英雄精神从个体到集体的升华。
19.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1)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句子“传来特务绝望的狂叫,混合着恐怖的狞笑。”这里的“绝望”指特务在某种情境下,意识到自己的计划、逃脱或者某种期望即将落空,从而发出的充满无望和挫败感的叫声。由此可知,绝望:没希望,断绝希望,毫无希望。一般指对某种事物完全失去了信心。
(2)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句子“那天,她在同志们面前微笑着,充满胜利信心的刚毅神情……”这个句子中“刚毅”指那天,江姐面对困难或挑战时,展现出的坚定和勇敢,她的态度积极,充满了对胜利的信念,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微笑,这种刚毅的神情体现了她内心的强大和对成功的渴望。由此可知,刚毅:刚强坚毅。文中指江姐对革命坚贞不屈。
2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先梳理段落主要人物(江姐、特务)、核心事件(特务审讯,江姐拒供),提取关键行为(严刑审讯、坚守秘密),去除细节(如审讯场景、用刑过程描述),整合为简洁语句,控制在25字内,突出主要情节。
示例:江姐遭特务严刑审讯,始终坚守党的秘密。
21.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应用。
结合第③段所给句子,“夜”一句话没有说完,中间短暂停顿,后面使用逗号;“痛苦”和“担心”属于并列关系,中间使用顿号隔开,“担心与激动中”一句话没有说完,后面使用逗号。
故选B。
22.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
结合文章第④自然段句子,抓住关键词句“微弱的声音传来,依然是那样的平静。”可知尽管遭受酷刑,身体虚弱,但是江姐并不畏惧和退缩,仍然坚定的相信革命,因此朗读时需要语气坚定,声音可适当微弱。脸上的神态也需要坚定刚强。
2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积累,想象如果为江姐这一人物的宣传海报中画上一种植物,你认为哪种植物最能体现她的品质,并说明原因。如:通过阅读可知,江姐具有坚韧顽强、坚定不屈的品质。可据此选一种植物。
示例:我认为是红梅。红梅傲立寒冬,在冰天雪地中绽放,不惧严寒、坚韧不屈。江姐面对敌人酷刑,如红梅抗风雪,坚守信仰、忠贞不渝,红梅的高洁、无畏,恰如江姐的精神,以柔弱之姿彰显钢铁意志,用傲雪绽放诠释对革命的赤诚。
24.例文:
这人真热心
在我们小区,有这样一位叔叔,大家都说他热心肠,这人真热心!
叔叔身材中等,皮肤黝黑,脸上总是挂着和蔼的笑容,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仿佛藏着无尽的热情。他平时穿着朴素,但整个人却透着一股精神劲儿。
记得有一次,小区里的电梯突然出了故障,停在了半空中。当时正值下班高峰期,很多居民都被困在了不同的楼层,大家心急如焚。这时,叔叔得知消息后,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情,匆匆赶到现场。他先是安抚大家的情绪,让大家不要慌张,然后迅速联系了物业和维修人员。在等待维修人员的过程中,叔叔一直守在电梯旁,时不时地和被困的居民聊聊天,缓解他们的紧张。
维修人员来了之后,叔叔又主动帮忙打下手,递工具、搬东西,忙得不亦乐乎。经过一番紧张的抢修,电梯终于恢复了正常运行。当被困的居民们安全走出电梯时,都对叔叔竖起了大拇指,纷纷表示感谢。叔叔却笑着说:“这没啥,大家邻里邻居的,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还有一回,小区里的一位老奶奶不小心在楼梯上摔倒了。叔叔正好路过,他赶紧跑过去,小心翼翼地把老奶奶扶了起来,关切地询问老奶奶有没有受伤。得知老奶奶的腿有些疼后,叔叔二话不说,背起老奶奶就往附近的诊所走去。到了诊所,叔叔又是挂号,又是找医生,忙前忙后,直到老奶奶的家人赶来,他才放心地离开。
在叔叔的影响下,我们小区的氛围变得越来越好,大家互帮互助,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叔叔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热心肠,他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们小区的每一个角落。我真希望能有更多像叔叔这样热心的人,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一、审题。本次习作要求以“这人真 ”为题写一个人,需要先补充完整题目,如“这人真能干”“这人真傻”“这人真有意思”等,明确要突出的人物特点。要通过具体事例来反映人物特点,运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如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同时,要注意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400字,且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校名。
二、立意。通过描述人物的具体事例,展现人物独特的性格特点或品质,表达对人物的赞美、敬佩、喜爱等情感,或者从人物身上得到某种启示,引发读者对生活中类似人物或现象的思考。
三、写作思路。
开头:可直接表明要写的人物以及他的特点,引起读者兴趣。
中间:围绕人物的特点,选取具体事例进行详细描述。事例要具有代表性,能够充分体现人物的特点。在描述事例的过程中,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
结尾: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