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第三章 人的免疫调节与稳态
重点突破练(三) 特异性免疫应答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一、选择题
1.下图为人体免疫细胞参与免疫反应的机制图解,其中①表示抗原,②③表示物质,④~⑦代表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A.③是糖蛋白,能特异性识别①
B.人体内的细胞④能合成、分泌细胞因子
C.④是辅助T细胞
D.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时,⑦快速分泌②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D [分析题图中的①~⑦依次是抗原、抗体、辅助T细胞表面的受体、辅助T细胞、B细胞、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因此③是糖蛋白,能特异性识别①,A正确;人体内的细胞④能合成、分泌细胞因子,B正确;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时,⑦快速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分泌②,D错误。]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2.如图所示是特异性免疫的部分环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巨噬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具有特异性,T细胞能识别抗原
B.在特异性免疫中,巨噬细胞具有摄取、处理和提呈抗原的作用
C.如图中T细胞将进行增殖和分化并发挥免疫效应,则图示T细胞可能为细胞毒性T细胞
D.如图中T细胞将分泌细胞因子,则图示T细胞属于辅助T细胞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A [在特异性免疫中,巨噬细胞能摄取、处理和提呈抗原,但是没有特异性,A错误,B正确;在细胞免疫中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后发挥免疫效应,C正确;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辅助T细胞都能分泌细胞因子,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3.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抵御流感病毒需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参与
B.机体消灭侵入人体细胞内部的病原体主要依靠细胞免疫
C.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能识别被病毒侵染的细胞并将其裂解
D.B细胞和浆细胞均能产生抗体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D [病毒侵入人体时,人体先是通过体液免疫阻止病毒的扩散,然后通过细胞免疫将被病毒侵染的细胞裂解、死亡,使抗原得以暴露,因此人体抵御流感病毒需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参与,A正确;机体消灭侵入人体细胞内部的病原体主要依靠细胞免疫,B正确;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能识别靶细胞(被病毒侵染的细胞)并将其裂解,C正确;只有浆细胞能产生抗体,D错误。]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4.麻风分枝杆菌是可以引起麻风病的一种细菌,可通过接触和飞沫传播,下列关于人体第一次接触麻风分枝杆菌后发生的反应,正确的是( )
A.人体唾液及体液中的溶酶体对麻风分枝杆菌有一定的杀伤作用
B.麻风分枝杆菌侵入人体后会被吞噬细胞吞噬,此过程主要与细胞质膜的功能特点有关
C.消灭寄生于细胞内的麻风分枝杆菌,既需要细胞免疫参与,也需要体液免疫参与
D.该免疫过程中产生抗体的浆细胞,来自机体B细胞和记忆B细胞的增殖、分化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C [溶酶体是一种细胞器,存在于细胞中,唾液及体液中含有的是溶菌酶,A错误;麻风分枝杆菌侵入人体后会被吞噬细胞吞噬,此过程主要与细胞质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有关,B错误;消灭寄生于细胞内的麻风分枝杆菌,需要细胞免疫释放出靶细胞中的抗原,再由抗体与其特异性结合,C正确;人体第一次接触麻风分枝杆菌,浆细胞来自B细胞的增殖、分化,D错误。]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5.下列关于人体免疫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病原体入侵机体,在特异性免疫发挥作用时,非特异性免疫已经发挥了作用
B.同一种抗原可刺激机体发生细胞免疫,也可刺激机体发生体液免疫
C.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病原体,从而产生相应的抗体
D.免疫细胞通过其表面的受体识别病原体的分子标签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C [病原体入侵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都起作用,非特异性免疫先起作用,A正确;同一种抗原可刺激机体发生细胞免疫,也可刺激机体发生体液免疫,B正确;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C错误;免疫细胞通过其表面的受体识别病原体的分子标签,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6.(多选)如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A.图中实线表示体液免疫,虚线表示细胞免疫
B.图中甲、乙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C.记忆细胞能识别抗原与记忆细胞细胞质膜表面的蛋白质有关
D.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会引起记忆细胞、浆细胞的细胞周期变短
√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BD [图中物质戊可与抗原结合,为抗体,故实线表示体液免疫;虚线代表的免疫结果为丙细胞裂解、死亡,故虚线表示细胞免疫,A正确。图中甲细胞为辅助T细胞,辅助T细胞可特异性识别抗原;乙细胞为浆细胞,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B错误。记忆细胞能识别抗原与记忆细胞的细胞质膜表面的受体即蛋白质有关,C正确。浆细胞不具有增殖、分化的能力,不具有细胞周期,D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7.(多选)某种病毒侵入人体后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免疫反应(X为有关物质),下列各种分析正确的是(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A.该病毒侵入机体后,细胞毒性T细胞的细胞周期可能会变短
B.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X物质,X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脂质
C.T细胞成熟于胸腺,它可分化成细胞毒性T细胞
D.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出现坏死
√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AC [抗原刺激细胞毒性T细胞后,细胞毒性T细胞会加快增殖、分化,故细胞周期变短,A正确;X物质位于细胞质膜上,其化学本质一般是蛋白质,B错误;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可分化成细胞毒性T细胞,C正确;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D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8.(多选)某人注射白喉毒素疫苗和感染白喉杆菌后,体内抗体的产生情况如图所示。据图推测不合理的是( )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A.注射疫苗后细胞毒性T细胞产生的抗体较少
B.感染白喉杆菌后记忆B细胞产生大量抗体
C.注射白喉毒素疫苗后人体内产生了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D.感染白喉杆菌后,记忆B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产生抗体的B细胞
√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ABD [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A、B符合题意;注射疫苗后机体产生了相关的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C不符合题意;感染白喉杆菌后,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D符合题意。]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9.(多选)某研究小组发现了胎盘生长因子抗体——PLGF抗体,该抗体与肿瘤内的胎盘生长因子结合,阻断了胎盘生长因子与毛细血管结合的通路,削减了对肿瘤的养分供给,癌细胞的分裂速度减缓,低于免疫系统杀死癌细胞的速度,使肿瘤明显缩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内只有癌变的细胞内存在原癌基因
B.PLGF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与分泌需多种细胞器的参与
C.癌细胞容易转移,是由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增多,细胞之间的润滑作用增强
D.该抗体与肿瘤内的胎盘生长因子结合属于体液免疫
√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BD [正常细胞内也存在原癌基因,A错误;PLGF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与分泌需多种细胞器的参与,B正确;癌细胞容易转移,是由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C错误;由抗体发挥免疫效应属于体液免疫,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二、非选择题
10.(13分)树突状细胞(DC细胞)在免疫反应中有摄取、处理和提呈抗原的功能。请回答下列问题:
(1)DC细胞受到病毒、细菌等外来物质刺激后,可通过__________方式将其摄取并进行处理、提呈,由此推测DC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的功能与__________细胞类似。
胞吞
吞噬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2)DC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其通过细胞外特定的结构与T细胞表面相应的受体结合,激活T细胞内的信号分子,从而引起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T细胞被激活后所表现出的免疫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C细胞具有长的突起,其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增殖、分化为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或分泌细胞因子引起B细胞增殖、分化(4分)
增大了与T细胞的接触面积,利于DC细胞传递抗原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解析] (1)根据题中信息可知,特异性免疫中与DC细胞功能相似的是吞噬细胞,可通过胞吞的方式将抗原摄入细胞内进行处理、提呈。(2)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可能会增殖、分化为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发生细胞免疫;也可能通过产生细胞因子引起B细胞的增殖、分化。(3)DC细胞可以摄取、处理和提呈抗原,其长的突起增大了与T细胞的接触面积,利于DC细胞传递抗原。
(教师用书独具)
1.如图是免疫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部分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免疫过程为体液免疫
B.物质Ⅰ具有促进细胞D分裂、分化的作用
C.物质Ⅰ属于免疫活性物质而物质Ⅱ不属于
D.图中有3种细胞能够对病菌进行特异性识别
√
A [图中所示免疫过程中,物质Ⅱ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因此物质Ⅱ为抗体,由此可判断该免疫过程为体液免疫,A正确;图中物质Ⅰ为细胞因子,其能够促进B细胞分裂、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细胞D为浆细胞,B错误;细胞因子和抗体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C错误;辅助T细胞和B细胞均能够对病菌进行特异性识别,抗原提呈细胞能够识别病菌,但没有特异性,浆细胞不能识别病菌,D错误。]
2.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既各有其独特的作用,又能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下列关于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体液免疫的过程中需要辅助T细胞传递抗原
B.病毒进入细胞之前,常由体液免疫降低病毒的感染力
C.细胞免疫发挥作用后,常需要抗体来协助消灭抗原
D.体液免疫针对细菌病原体,细胞免疫针对病毒病原体
√
D [在体液免疫的过程中需要辅助T细胞传递抗原,A正确;病毒进入细胞之前,常由体液免疫降低病毒的感染力,B正确;在细胞免疫发挥作用后,释放出的抗原常需要抗体来协助消灭,C正确;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别针对体液中和宿主细胞中的病原体发挥作用,D错误。]
3.科研人员设计了一段DNA序列并导入人体细胞,该序列仅与癌细胞内的特定蛋白结合以启动相关基因的表达,表达产物可“命令”淋巴细胞杀死癌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过程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该过程为体液免疫
C.基因表达产物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及运输
D.细胞毒性T细胞杀死癌细胞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
B [由题意可知,基因的表达产物可“命令”淋巴细胞杀死癌细胞,说明该过程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正确;该过程“淋巴细胞杀死癌细胞”,主要是细胞免疫,B错误;基因表达产物是癌细胞产生的分泌蛋白,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及运输,C正确;细胞毒性T细胞杀死癌细胞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正确。]
4.为了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某研究小组将细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草药灌胃)、空白对照组(蒸馏水灌胃)和阳性对照组(免疫增强剂A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
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实验组小鼠吞噬细胞的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这一结果至少可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非特 异性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体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2)研究还发现:实验组小鼠的T细胞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近。这一结果说明:该草药可能通过提高小鼠的T细胞含量来增强其特异性免疫功能。通常,在细胞免疫过程中,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可产生__________因子,受到抗原刺激的__________细胞可在该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__________,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识别并与被病原体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可使之裂解死亡
细胞
B
抗体
[解析] (1)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2)经过抗原的刺激后,T细胞分化形成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识别并与被病原体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3)在体液免疫中,抗原可刺激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使受抗原刺激的B细胞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和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过程,而小部分形成记忆B细胞。
5.研究发现,进入人体的抗原,大部分只有在辅助T细胞的作用下才能激活B细胞,这类抗原称为胸腺依赖抗原(如细胞、病毒);少数抗原(如细菌的脂多糖、荚膜多糖等)不需要辅助T细胞的辅助,可直接激活B细胞,这类抗原称为胸腺非依赖抗原。请回答下列问题:
(1)抗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胸腺依赖抗原进入人体后,辅助T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不需要辅助T细胞的辅助,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诱发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
分泌细胞因子
记忆细胞能迅速识别抗原,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3)某胸腺非依赖抗原进入人体后,人体的免疫应答过程:胸腺非依赖抗原→__________→__________→抗体,抗体与该抗原结合,形成__________,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
B细胞
浆细胞
沉淀
[解析] (1)抗原是指可诱发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2)由体液免疫过程可知,胸腺依赖抗原进入人体后,辅助T细胞的作用是分泌细胞因子,增强B细胞的作用;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发生二次免疫,不需要辅助T细胞的辅助,其机制是记忆细胞能迅速识别抗原,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3)由体液免疫过程可知,某胸腺非依赖抗原进入人体后,直接刺激B细胞,使其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最后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重点突破练(三)
1 2 3 4 5 6 7 8 9
D A D C C BD AC ABD BD
10.(除注明外,每空3分,共13分)(1)胞吞 吞噬 (2)增殖、分化为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或分泌细胞因子引起B细胞增殖、分化(4分) (3)增大了与T细胞的接触面积,利于DC细胞传递抗原
1.分析题图中的①~⑦依次是抗原、抗体、辅助T细胞表面的受体、辅助T细胞、B细胞、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因此③是糖蛋白,能特异性识别①,A正确;人体内的细胞④能合成、分泌细胞因子,B正确;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时,⑦快速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分泌②,D错误。
2.在特异性免疫中,巨噬细胞能摄取、处理和提呈抗原,但是没有特异性,A错误,B正确;在细胞免疫中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后发挥免疫效应,C正确;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辅助T细胞都能分泌细胞因子,D正确。
3.病毒侵入人体时,人体先是通过体液免疫阻止病毒的扩散,然后通过细胞免疫将被病毒侵染的细胞裂解、死亡,使抗原得以暴露,因此人体抵御流感病毒需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参与,A正确;机体消灭侵入人体细胞内部的病原体主要依靠细胞免疫,B正确;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能识别靶细胞(被病毒侵染的细胞)并将其裂解,C正确;只有浆细胞能产生抗体,D错误。
4.溶酶体是一种细胞器,存在于细胞中,唾液及体液中含有的是溶菌酶,A错误;麻风分枝杆菌侵入人体后会被吞噬细胞吞噬,此过程主要与细胞质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有关,B错误;消灭寄生于细胞内的麻风分枝杆菌,需要细胞免疫释放出靶细胞中的抗原,再由抗体与其特异性结合,C正确;人体第一次接触麻风分枝杆菌,浆细胞来自B细胞的增殖、分化,D错误。
5.病原体入侵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都起作用,非特异性免疫先起作用,A正确;同一种抗原可刺激机体发生细胞免疫,也可刺激机体发生体液免疫,B正确;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C错误;免疫细胞通过其表面的受体识别病原体的分子标签,D正确。
6.图中物质戊可与抗原结合,为抗体,故实线表示体液免疫;虚线代表的免疫结果为丙细胞裂解、死亡,故虚线表示细胞免疫,A正确。图中甲细胞为辅助T细胞,辅助T细胞可特异性识别抗原;乙细胞为浆细胞,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B错误。记忆细胞能识别抗原与记忆细胞的细胞质膜表面的受体即蛋白质有关,C正确。浆细胞不具有增殖、分化的能力,不具有细胞周期,D错误。
7.抗原刺激细胞毒性T细胞后,细胞毒性T细胞会加快增殖、分化,故细胞周期变短,A正确;X物质位于细胞质膜上,其化学本质一般是蛋白质,B错误;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可分化成细胞毒性T细胞,C正确;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D错误。
8.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A、B符合题意;注射疫苗后机体产生了相关的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C不符合题意;感染白喉杆菌后,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D符合题意。
9.正常细胞内也存在原癌基因,A错误;PLGF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与分泌需多种细胞器的参与,B正确;癌细胞容易转移,是由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C错误;由抗体发挥免疫效应属于体液免疫,D正确。
10.(1)根据题中信息可知,特异性免疫中与DC细胞功能相似的是吞噬细胞,可通过胞吞的方式将抗原摄入细胞内进行处理、提呈。(2)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可能会增殖、分化为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发生细胞免疫;也可能通过产生细胞因子引起B细胞的增殖、分化。(3)DC细胞可以摄取、处理和提呈抗原,其长的突起增大了与T细胞的接触面积,利于DC细胞传递抗原。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重点突破练(三) 特异性免疫应答
一、选择题
1.下图为人体免疫细胞参与免疫反应的机制图解,其中①表示抗原,②③表示物质,④~⑦代表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③是糖蛋白,能特异性识别①
B.人体内的细胞④能合成、分泌细胞因子
C.④是辅助T细胞
D.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时,⑦快速分泌②
D [分析题图中的①~⑦依次是抗原、抗体、辅助T细胞表面的受体、辅助T细胞、B细胞、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因此③是糖蛋白,能特异性识别①,A正确;人体内的细胞④能合成、分泌细胞因子,B正确;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时,⑦快速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分泌②,D错误。]
2.如图所示是特异性免疫的部分环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巨噬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具有特异性,T细胞能识别抗原
B.在特异性免疫中,巨噬细胞具有摄取、处理和提呈抗原的作用
C.如图中T细胞将进行增殖和分化并发挥免疫效应,则图示T细胞可能为细胞毒性T细胞
D.如图中T细胞将分泌细胞因子,则图示T细胞属于辅助T细胞
A [在特异性免疫中,巨噬细胞能摄取、处理和提呈抗原,但是没有特异性,A错误,B正确;在细胞免疫中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后发挥免疫效应,C正确;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辅助T细胞都能分泌细胞因子,D正确。]
3.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抵御流感病毒需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参与
B.机体消灭侵入人体细胞内部的病原体主要依靠细胞免疫
C.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能识别被病毒侵染的细胞并将其裂解
D.B细胞和浆细胞均能产生抗体
D [病毒侵入人体时,人体先是通过体液免疫阻止病毒的扩散,然后通过细胞免疫将被病毒侵染的细胞裂解、死亡,使抗原得以暴露,因此人体抵御流感病毒需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参与,A正确;机体消灭侵入人体细胞内部的病原体主要依靠细胞免疫,B正确;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能识别靶细胞(被病毒侵染的细胞)并将其裂解,C正确;只有浆细胞能产生抗体,D错误。]
4.麻风分枝杆菌是可以引起麻风病的一种细菌,可通过接触和飞沫传播,下列关于人体第一次接触麻风分枝杆菌后发生的反应,正确的是( )
A.人体唾液及体液中的溶酶体对麻风分枝杆菌有一定的杀伤作用
B.麻风分枝杆菌侵入人体后会被吞噬细胞吞噬,此过程主要与细胞质膜的功能特点有关
C.消灭寄生于细胞内的麻风分枝杆菌,既需要细胞免疫参与,也需要体液免疫参与
D.该免疫过程中产生抗体的浆细胞,来自机体B细胞和记忆B细胞的增殖、分化
C [溶酶体是一种细胞器,存在于细胞中,唾液及体液中含有的是溶菌酶,A错误;麻风分枝杆菌侵入人体后会被吞噬细胞吞噬,此过程主要与细胞质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有关,B错误;消灭寄生于细胞内的麻风分枝杆菌,需要细胞免疫释放出靶细胞中的抗原,再由抗体与其特异性结合,C正确;人体第一次接触麻风分枝杆菌,浆细胞来自B细胞的增殖、分化,D错误。]
5.下列关于人体免疫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病原体入侵机体,在特异性免疫发挥作用时,非特异性免疫已经发挥了作用
B.同一种抗原可刺激机体发生细胞免疫,也可刺激机体发生体液免疫
C.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病原体,从而产生相应的抗体
D.免疫细胞通过其表面的受体识别病原体的分子标签
C [病原体入侵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都起作用,非特异性免疫先起作用,A正确;同一种抗原可刺激机体发生细胞免疫,也可刺激机体发生体液免疫,B正确;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C错误;免疫细胞通过其表面的受体识别病原体的分子标签,D正确。]
6.(多选)如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实线表示体液免疫,虚线表示细胞免疫
B.图中甲、乙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C.记忆细胞能识别抗原与记忆细胞细胞质膜表面的蛋白质有关
D.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会引起记忆细胞、浆细胞的细胞周期变短
BD [图中物质戊可与抗原结合,为抗体,故实线表示体液免疫;虚线代表的免疫结果为丙细胞裂解、死亡,故虚线表示细胞免疫,A正确。图中甲细胞为辅助T细胞,辅助T细胞可特异性识别抗原;乙细胞为浆细胞,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B错误。记忆细胞能识别抗原与记忆细胞的细胞质膜表面的受体即蛋白质有关,C正确。浆细胞不具有增殖、分化的能力,不具有细胞周期,D错误。]
7.(多选)某种病毒侵入人体后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免疫反应(X为有关物质),下列各种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病毒侵入机体后,细胞毒性T细胞的细胞周期可能会变短
B.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X物质,X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脂质
C.T细胞成熟于胸腺,它可分化成细胞毒性T细胞
D.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出现坏死
AC [抗原刺激细胞毒性T细胞后,细胞毒性T细胞会加快增殖、分化,故细胞周期变短,A正确;X物质位于细胞质膜上,其化学本质一般是蛋白质,B错误;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可分化成细胞毒性T细胞,C正确;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D错误。]
8.(多选)某人注射白喉毒素疫苗和感染白喉杆菌后,体内抗体的产生情况如图所示。据图推测不合理的是( )
A.注射疫苗后细胞毒性T细胞产生的抗体较少
B.感染白喉杆菌后记忆B细胞产生大量抗体
C.注射白喉毒素疫苗后人体内产生了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D.感染白喉杆菌后,记忆B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产生抗体的B细胞
ABD [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A、B符合题意;注射疫苗后机体产生了相关的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C不符合题意;感染白喉杆菌后,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D符合题意。]
9.(多选)某研究小组发现了胎盘生长因子抗体——PLGF抗体,该抗体与肿瘤内的胎盘生长因子结合,阻断了胎盘生长因子与毛细血管结合的通路,削减了对肿瘤的养分供给,癌细胞的分裂速度减缓,低于免疫系统杀死癌细胞的速度,使肿瘤明显缩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内只有癌变的细胞内存在原癌基因
B.PLGF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与分泌需多种细胞器的参与
C.癌细胞容易转移,是由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增多,细胞之间的润滑作用增强
D.该抗体与肿瘤内的胎盘生长因子结合属于体液免疫
BD [正常细胞内也存在原癌基因,A错误;PLGF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与分泌需多种细胞器的参与,B正确;癌细胞容易转移,是由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C错误;由抗体发挥免疫效应属于体液免疫,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0.(13分)树突状细胞(DC细胞)在免疫反应中有摄取、处理和提呈抗原的功能。请回答下列问题:
(1)DC细胞受到病毒、细菌等外来物质刺激后,可通过__________方式将其摄取并进行处理、提呈,由此推测DC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的功能与__________细胞类似。
(2)DC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其通过细胞外特定的结构与T细胞表面相应的受体结合,激活T细胞内的信号分子,从而引起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T细胞被激活后所表现出的免疫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C细胞具有长的突起,其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题中信息可知,特异性免疫中与DC细胞功能相似的是吞噬细胞,可通过胞吞的方式将抗原摄入细胞内进行处理、提呈。(2)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可能会增殖、分化为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发生细胞免疫;也可能通过产生细胞因子引起B细胞的增殖、分化。(3)DC细胞可以摄取、处理和提呈抗原,其长的突起增大了与T细胞的接触面积,利于DC细胞传递抗原。
[答案] (除注明外,每空3分,共13分)(1)胞吞 吞噬 (2)增殖、分化为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或分泌细胞因子引起B细胞增殖、分化(4分) (3)增大了与T细胞的接触面积,利于DC细胞传递抗原
(教师用书独具)
1.如图是免疫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部分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免疫过程为体液免疫
B.物质Ⅰ具有促进细胞D分裂、分化的作用
C.物质Ⅰ属于免疫活性物质而物质Ⅱ不属于
D.图中有3种细胞能够对病菌进行特异性识别
A [图中所示免疫过程中,物质Ⅱ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因此物质Ⅱ为抗体,由此可判断该免疫过程为体液免疫,A正确;图中物质Ⅰ为细胞因子,其能够促进B细胞分裂、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细胞D为浆细胞,B错误;细胞因子和抗体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C错误;辅助T细胞和B细胞均能够对病菌进行特异性识别,抗原提呈细胞能够识别病菌,但没有特异性,浆细胞不能识别病菌,D错误。]
2.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既各有其独特的作用,又能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下列关于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体液免疫的过程中需要辅助T细胞传递抗原
B.病毒进入细胞之前,常由体液免疫降低病毒的感染力
C.细胞免疫发挥作用后,常需要抗体来协助消灭抗原
D.体液免疫针对细菌病原体,细胞免疫针对病毒病原体
D [在体液免疫的过程中需要辅助T细胞传递抗原,A正确;病毒进入细胞之前,常由体液免疫降低病毒的感染力,B正确;在细胞免疫发挥作用后,释放出的抗原常需要抗体来协助消灭,C正确;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别针对体液中和宿主细胞中的病原体发挥作用,D错误。]
3.科研人员设计了一段DNA序列并导入人体细胞,该序列仅与癌细胞内的特定蛋白结合以启动相关基因的表达,表达产物可“命令”淋巴细胞杀死癌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过程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该过程为体液免疫
C.基因表达产物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及运输
D.细胞毒性T细胞杀死癌细胞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B [由题意可知,基因的表达产物可“命令”淋巴细胞杀死癌细胞,说明该过程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正确;该过程“淋巴细胞杀死癌细胞”,主要是细胞免疫,B错误;基因表达产物是癌细胞产生的分泌蛋白,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及运输,C正确;细胞毒性T细胞杀死癌细胞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正确。]
4.为了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某研究小组将细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草药灌胃)、空白对照组(蒸馏水灌胃)和阳性对照组(免疫增强剂A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
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实验组小鼠吞噬细胞的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这一结果至少可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还发现:实验组小鼠的T细胞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近。这一结果说明:该草药可能通过提高小鼠的T细胞含量来增强其特异性免疫功能。通常,在细胞免疫过程中,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可产生__________因子,受到抗原刺激的__________细胞可在该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__________,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解析] (1)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2)经过抗原的刺激后,T细胞分化形成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识别并与被病原体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3)在体液免疫中,抗原可刺激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使受抗原刺激的B细胞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和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过程,而小部分形成记忆B细胞。
[答案] (1)机体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2)识别并与被病原体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可使之裂解死亡 (3)细胞 B 抗体
5.研究发现,进入人体的抗原,大部分只有在辅助T细胞的作用下才能激活B细胞,这类抗原称为胸腺依赖抗原(如细胞、病毒);少数抗原(如细菌的脂多糖、荚膜多糖等)不需要辅助T细胞的辅助,可直接激活B细胞,这类抗原称为胸腺非依赖抗原。请回答下列问题:
(1)抗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胸腺依赖抗原进入人体后,辅助T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不需要辅助T细胞的辅助,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胸腺非依赖抗原进入人体后,人体的免疫应答过程:胸腺非依赖抗原→__________→__________→抗体,抗体与该抗原结合,形成__________,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
[解析] (1)抗原是指可诱发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2)由体液免疫过程可知,胸腺依赖抗原进入人体后,辅助T细胞的作用是分泌细胞因子,增强B细胞的作用;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发生二次免疫,不需要辅助T细胞的辅助,其机制是记忆细胞能迅速识别抗原,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3)由体液免疫过程可知,某胸腺非依赖抗原进入人体后,直接刺激B细胞,使其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最后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
[答案] (1)可诱发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
(2)分泌细胞因子 记忆细胞能迅速识别抗原,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3)B细胞 浆细胞 沉淀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重点突破练(三) 特异性免疫应答
(本套共10小题,共35分。第1~5小题,每小题2分;第6~9小题,每小题3分;第10小题13分。)
一、选择题
1.下图为人体免疫细胞参与免疫反应的机制图解,其中①表示抗原,②③表示物质,④~⑦代表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③是糖蛋白,能特异性识别①
B.人体内的细胞④能合成、分泌细胞因子
C.④是辅助T细胞
D.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时,⑦快速分泌②
2.如图所示是特异性免疫的部分环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巨噬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具有特异性,T细胞能识别抗原
B.在特异性免疫中,巨噬细胞具有摄取、处理和提呈抗原的作用
C.如图中T细胞将进行增殖和分化并发挥免疫效应,则图示T细胞可能为细胞毒性T细胞
D.如图中T细胞将分泌细胞因子,则图示T细胞属于辅助T细胞
3.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抵御流感病毒需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参与
B.机体消灭侵入人体细胞内部的病原体主要依靠细胞免疫
C.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能识别被病毒侵染的细胞并将其裂解
D.B细胞和浆细胞均能产生抗体
4.麻风分枝杆菌是可以引起麻风病的一种细菌,可通过接触和飞沫传播,下列关于人体第一次接触麻风分枝杆菌后发生的反应,正确的是( )
A.人体唾液及体液中的溶酶体对麻风分枝杆菌有一定的杀伤作用
B.麻风分枝杆菌侵入人体后会被吞噬细胞吞噬,此过程主要与细胞质膜的功能特点有关
C.消灭寄生于细胞内的麻风分枝杆菌,既需要细胞免疫参与,也需要体液免疫参与
D.该免疫过程中产生抗体的浆细胞,来自机体B细胞和记忆B细胞的增殖、分化
5.下列关于人体免疫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病原体入侵机体,在特异性免疫发挥作用时,非特异性免疫已经发挥了作用
B.同一种抗原可刺激机体发生细胞免疫,也可刺激机体发生体液免疫
C.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病原体,从而产生相应的抗体
D.免疫细胞通过其表面的受体识别病原体的分子标签
6.(多选)如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实线表示体液免疫,虚线表示细胞免疫
B.图中甲、乙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C.记忆细胞能识别抗原与记忆细胞细胞质膜表面的蛋白质有关
D.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会引起记忆细胞、浆细胞的细胞周期变短
7.(多选)某种病毒侵入人体后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免疫反应(X为有关物质),下列各种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病毒侵入机体后,细胞毒性T细胞的细胞周期可能会变短
B.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X物质,X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脂质
C.T细胞成熟于胸腺,它可分化成细胞毒性T细胞
D.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出现坏死
8.(多选)某人注射白喉毒素疫苗和感染白喉杆菌后,体内抗体的产生情况如图所示。据图推测不合理的是( )
A.注射疫苗后细胞毒性T细胞产生的抗体较少
B.感染白喉杆菌后记忆B细胞产生大量抗体
C.注射白喉毒素疫苗后人体内产生了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D.感染白喉杆菌后,记忆B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产生抗体的B细胞
9.(多选)某研究小组发现了胎盘生长因子抗体——PLGF抗体,该抗体与肿瘤内的胎盘生长因子结合,阻断了胎盘生长因子与毛细血管结合的通路,削减了对肿瘤的养分供给,癌细胞的分裂速度减缓,低于免疫系统杀死癌细胞的速度,使肿瘤明显缩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内只有癌变的细胞内存在原癌基因
B.PLGF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与分泌需多种细胞器的参与
C.癌细胞容易转移,是由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增多,细胞之间的润滑作用增强
D.该抗体与肿瘤内的胎盘生长因子结合属于体液免疫
二、非选择题
10.(13分)树突状细胞(DC细胞)在免疫反应中有摄取、处理和提呈抗原的功能。请回答下列问题:
(1)DC细胞受到病毒、细菌等外来物质刺激后,可通过__________方式将其摄取并进行处理、提呈,由此推测DC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的功能与__________细胞类似。
(2)DC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其通过细胞外特定的结构与T细胞表面相应的受体结合,激活T细胞内的信号分子,从而引起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T细胞被激活后所表现出的免疫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C细胞具有长的突起,其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