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人体内环境的稳态重点突破练(二)稳态的调节(课件+练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人体内环境的稳态重点突破练(二)稳态的调节(课件+练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7-07 09:27:10

文档简介

重点突破练(二) 稳态的调节
(本套共12小题,共45分。第1~7小题,每小题2分;第8~10小题,每小题3分;第11小题12分;第12小题10分。)
一、选择题
1.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启动三条调节途径:①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②血糖作用于下丘脑,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参与内脏活动的调节)支配胰岛B细胞;③兴奋的迷走神经促进相关胃肠激素释放,这些激素作用于胰岛B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和②均增强了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
B.②和③均体现了神经细胞与内分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①和③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均为体液调节
D.血糖平衡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2.冬泳是一项深受大众喜爱的体育运动。冬泳时人体会启动一系列调节机制,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人在水中感觉冷,此时散热量大于产热量
B.人体内激素③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主要是机体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的结果
C.冬泳过程中胰岛素的分泌量会增多,促进④摄取葡萄糖的过程,保证能量的供应
D.图中下丘脑通过交感神经作用于胰岛细胞的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
3.如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饮水过少时,激素d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肾小管细胞和集合管细胞
B.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的a→c→d→e属于体液调节
C.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是通过a→b→e来实现的,属于神经调节
D.体温调节过程中分泌激素的结构包括下丘脑、胸腺、肾上腺和甲状腺
4.如图表示寒冷环境中人体的体温调节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的含义可以是汗液分泌减少,毛细血管舒张
B.如果乙表示激素的作用,则涉及的主要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C.如果丙表示相关骨骼肌的活动,则骨骼肌通过战栗主要增加无氧呼吸的强度
D.寒冷环境中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炎热环境中机体散热量大于产热量
5.为了探究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某科研工作者将多只体重相近、生存状况相似的小鼠平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切除下丘脑,乙组正常手术但不切除下丘脑,然后将两组小鼠同时置于寒冷环境中。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选取多只小鼠的目的是避免个体差异造成的偶然性误差
B.该实验中对乙组进行手术属于控制无关变量
C.甲组小鼠能感觉到寒冷,产热加快
D.甲组小鼠的排尿量大于乙组
6.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对激素分泌的三种调节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方式甲中的靶腺体为甲状腺,则下丘脑的活动受靶腺体分泌的激素的负反馈调节
B.抗利尿激素、性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符合图中方式乙
C.兴奋在M处单向传递,抑制性神经递质传到突触后膜时膜外钠离子将大量内流
D.方式丙中激素的释放为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内分泌腺属于效应器
7.如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等因素可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抗利尿激素作用于结构丙,可增加尿液的生成量
C.抗利尿激素在结构甲细胞中合成,由结构乙释放,并随血液流向全身
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8.(多选)选取同种、年龄与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若干只,实施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等分成四组,分别注射激素及生理盐水30天,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中大鼠的性别、年龄、初始体重是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有一定影响
B.该实验需要切除大鼠的胰腺和下丘脑以排除内源性激素的干扰
C.实验结果表明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均能促进大鼠的生长
D.实验结果表明胰岛素与生长激素拮抗作用的效应大于它们单独作用之和
9.(多选)如图是下丘脑通过垂体对机体部分器官的调节示意图,其中A、B、C、D代表的是激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C是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并释放
B.图中B是促甲状腺激素,如果缺碘,该激素的分泌量会减少
C.图中A是生长激素,具有促进骨生长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
D.图中D是促性腺激素,如大量口服雌激素,卵巢会萎缩
10.(多选)下图表示人体内分泌系统的部分结构和调节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活动
B.受到寒冷刺激时,激素B、C分泌增加,促进机体新陈代谢
C.血糖浓度变化时,激素D的分泌只受下丘脑的调控
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垂体合成、分泌的激素E增加
二、非选择题
11.(12分)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按其发病机理可分为如下两种:
Ⅰ型:胰岛功能减退、分泌胰岛素减少所致,也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Ⅱ型: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引起的,也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青少年型糖尿病属于Ⅰ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机体细胞对葡萄糖的__________________出现障碍,使血糖浓度维持较高水平。请据所学知识推测,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初期,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与正常人相比会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有些肥胖者体内的胰岛素和血糖含量均偏高,原因之一是这些人体内的细胞表面__________明显减少,由此导致的糖尿病属于__________(填“Ⅰ”或“Ⅱ”)型糖尿病。
(3)当血糖浓度下降时,下丘脑接受葡萄糖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最终作用于胰岛______________细胞,胰岛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该过程与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12.(10分)下丘脑是间脑的组成部分,是调节内脏活动及内分泌活动的中枢。如图所示为下丘脑参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分析可知,下丘脑产生______________两类信息分子来调节机体生命活动,从而实现内环境稳态。
(2)若图中的“信号刺激”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则推测“信号刺激”是________________。若图中“信号刺激”为血糖浓度过高,则正常情况下,胰岛中的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会增加,该激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丘脑后部是体温调节的整合部位,能调整机体的__________过程,使体温保持在一定水平。腺体A分泌的激素只能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其原因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重点突破练(二) 稳态的调节
一、选择题
1.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启动三条调节途径:①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②血糖作用于下丘脑,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参与内脏活动的调节)支配胰岛B细胞;③兴奋的迷走神经促进相关胃肠激素释放,这些激素作用于胰岛B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和②均增强了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
B.②和③均体现了神经细胞与内分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①和③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均为体液调节
D.血糖平衡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C [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通过①②③三条途径使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故①和②均增强了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A正确;途径②中迷走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途径③中迷走神经作用于相应内分泌细胞促进相关胃肠激素释放,均体现了神经细胞与内分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正确;途径①中血糖浓度过高时,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这种调节方式属于体液调节,途径③中血糖浓度过高时,迷走神经促进相关胃肠激素释放,这些激素作用于胰岛B细胞,该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错误;血糖平衡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D正确。]
2.冬泳是一项深受大众喜爱的体育运动。冬泳时人体会启动一系列调节机制,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人在水中感觉冷,此时散热量大于产热量
B.人体内激素③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主要是机体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的结果
C.冬泳过程中胰岛素的分泌量会增多,促进④摄取葡萄糖的过程,保证能量的供应
D.图中下丘脑通过交感神经作用于胰岛细胞的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
A [冬泳时,人虽在水中感觉冷,但体温相对稳定,此时散热量等于产热量,A错误;③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垂体和下丘脑的调节,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运输到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不会过高,因此,人体内激素③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主要是机体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的结果,B正确;冬泳过程中,机体需增加产热,此时胰岛素分泌会增多,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贮存葡萄糖,保证机体能量的供应,C正确;题图中下丘脑通过交感神经作用于胰岛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此时胰岛细胞为反射弧中效应器的一部分,故涉及的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D正确。]
3.如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饮水过少时,激素d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肾小管细胞和集合管细胞
B.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的a→c→d→e属于体液调节
C.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是通过a→b→e来实现的,属于神经调节
D.体温调节过程中分泌激素的结构包括下丘脑、胸腺、肾上腺和甲状腺
D [图示表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过程,其中a→c→d→e只涉及体液调节,a→b→c→d→e涉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a→b→e只涉及神经调节。饮水过少时,激素d抗利尿激素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肾小管细胞和集合管细胞,A正确;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的a→c→d→e属于体液调节,B正确;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是通过a→b→e来实现的,属于神经调节,C正确;胸腺不参与体温的调节,D错误。]
4.如图表示寒冷环境中人体的体温调节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的含义可以是汗液分泌减少,毛细血管舒张
B.如果乙表示激素的作用,则涉及的主要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C.如果丙表示相关骨骼肌的活动,则骨骼肌通过战栗主要增加无氧呼吸的强度
D.寒冷环境中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炎热环境中机体散热量大于产热量
B [甲过程要减少散热,因此甲可以表示汗腺分泌减少和毛细血管收缩,A错误;寒冷条件下,乙过程要增加产热,因此乙可表示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B正确;骨骼肌战栗时主要增加有氧呼吸的强度,而不是无氧呼吸的强度,C错误;机体温度保持相对恒定的原因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所以外界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外界温度高时,机体产热少、散热也少,D错误。]
5.为了探究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某科研工作者将多只体重相近、生存状况相似的小鼠平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切除下丘脑,乙组正常手术但不切除下丘脑,然后将两组小鼠同时置于寒冷环境中。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选取多只小鼠的目的是避免个体差异造成的偶然性误差
B.该实验中对乙组进行手术属于控制无关变量
C.甲组小鼠能感觉到寒冷,产热加快
D.甲组小鼠的排尿量大于乙组
C [实验时每组选取多只小鼠,取平均值,可以防止因个体差异造成误差,A正确;根据题干分析,“甲组切除下丘脑,乙组正常手术但不切除下丘脑”,故该实验中乙组进行手术属于控制无关变量,B正确;甲组小鼠下丘脑被切除,失去体温调节中枢,产热不会加快,C错误;甲组小鼠下丘脑被切除,则抗利尿激素不能合成,排尿量大于乙组,D正确。]
6.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对激素分泌的三种调节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方式甲中的靶腺体为甲状腺,则下丘脑的活动受靶腺体分泌的激素的负反馈调节
B.抗利尿激素、性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符合图中方式乙
C.兴奋在M处单向传递,抑制性神经递质传到突触后膜时膜外钠离子将大量内流
D.方式丙中激素的释放为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内分泌腺属于效应器
A [如果方式甲中的靶腺体为甲状腺,则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A正确;性激素由性腺分泌,肾上腺素由肾上腺分泌,二者都不是由垂体释放的,因此性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都不符合图中方式乙,B错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冲动在M处的传递是单向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时,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细胞仍处于静息状态,不会形成动作电位,不会有钠离子的大量内流,C错误;方式丙中,下丘脑中的神经系统将兴奋传至内分泌腺,内分泌腺分泌某种激素,这是一个神经调节过程,没有体液调节,D错误。]
7.如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等因素可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抗利尿激素作用于结构丙,可增加尿液的生成量
C.抗利尿激素在结构甲细胞中合成,由结构乙释放,并随血液流向全身
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B [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食物过咸等因素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A正确;抗利尿激素作用于结构丙(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可减少尿液的生成量,B错误;抗利尿激素由结构甲下丘脑细胞分泌后暂时贮存于结构乙垂体后叶,由垂体后叶释放后随血液流向全身,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C正确;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D正确。]
8.(多选)选取同种、年龄与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若干只,实施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等分成四组,分别注射激素及生理盐水30天,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中大鼠的性别、年龄、初始体重是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有一定影响
B.该实验需要切除大鼠的胰腺和下丘脑以排除内源性激素的干扰
C.实验结果表明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均能促进大鼠的生长
D.实验结果表明胰岛素与生长激素拮抗作用的效应大于它们单独作用之和
BD [无关变量对实验有影响,A正确;该实验需要切除大鼠的胰腺和垂体以排除内源性激素的干扰,B错误;实验结果表明注射胰岛素和生长激素时大鼠的体重较注射生理盐水时的体重有所增加,C正确;实验结果表明胰岛素与生长激素协同作用的效应大于它们单独作用之和,D错误。]
9.(多选)如图是下丘脑通过垂体对机体部分器官的调节示意图,其中A、B、C、D代表的是激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C是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并释放
B.图中B是促甲状腺激素,如果缺碘,该激素的分泌量会减少
C.图中A是生长激素,具有促进骨生长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
D.图中D是促性腺激素,如大量口服雌激素,卵巢会萎缩
CD [题图中C是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经神经垂体释放,A错误;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缺碘甲状腺激素分泌量会减少,而题图中B是促甲状腺激素,根据反馈调节,B的分泌量会增多,B错误;题图中A是生长激素,具有促进骨生长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C正确;题图中D是促性腺激素,如大量口服雌激素,对腺垂体和下丘脑的抑制作用加强,使得腺垂体释放的促性腺激素减少,卵巢会萎缩,D正确。]
10.(多选)下图表示人体内分泌系统的部分结构和调节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活动
B.受到寒冷刺激时,激素B、C分泌增加,促进机体新陈代谢
C.血糖浓度变化时,激素D的分泌只受下丘脑的调控
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垂体合成、分泌的激素E增加
CD [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活动,A正确;寒冷刺激时,激素B、C分泌增加,促进机体新陈代谢,B正确;激素D为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血糖浓度变化时,胰岛的分泌可直接受血糖浓度的调节,C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合成、垂体分泌的E抗利尿激素增加,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1.(12分)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按其发病机理可分为如下两种:
Ⅰ型:胰岛功能减退、分泌胰岛素减少所致,也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Ⅱ型: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引起的,也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青少年型糖尿病属于Ⅰ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机体细胞对葡萄糖的__________________出现障碍,使血糖浓度维持较高水平。请据所学知识推测,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初期,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与正常人相比会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有些肥胖者体内的胰岛素和血糖含量均偏高,原因之一是这些人体内的细胞表面__________明显减少,由此导致的糖尿病属于__________(填“Ⅰ”或“Ⅱ”)型糖尿病。
(3)当血糖浓度下降时,下丘脑接受葡萄糖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最终作用于胰岛______________细胞,胰岛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该过程与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解析] (1)胰岛素能够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贮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所以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机体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贮存出现障碍,使血糖浓度维持较高水平。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使细胞外液渗透压持续偏高,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导致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增加。(2)胰岛素只有与靶细胞质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有些肥胖者体内胰岛素和血糖含量均偏高,说明胰岛B细胞没有受损,但血糖的调节出现障碍,其原因之一是这些人体内的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明显减少,由此导致的糖尿病属于Ⅱ型糖尿病。(3)当血糖浓度下降时,下丘脑接受葡萄糖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最终作用于胰岛A细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胰岛属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该过程与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不同。
[答案] (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2分)(1)摄取、利用和贮存(2分) 增加 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使细胞外液渗透压持续偏高,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导致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增加(4分)
(2)胰岛素受体 Ⅱ (3)A 效应器 不同
12.(10分)下丘脑是间脑的组成部分,是调节内脏活动及内分泌活动的中枢。如图所示为下丘脑参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分析可知,下丘脑产生______________两类信息分子来调节机体生命活动,从而实现内环境稳态。
(2)若图中的“信号刺激”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则推测“信号刺激”是________________。若图中“信号刺激”为血糖浓度过高,则正常情况下,胰岛中的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会增加,该激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丘脑后部是体温调节的整合部位,能调整机体的__________过程,使体温保持在一定水平。腺体A分泌的激素只能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其原因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题图分析可知,下丘脑可产生神经递质和激素两类信息分子,通过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调节机体的稳态。(2)下丘脑有调节水盐平衡的功能,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可通过下丘脑和垂体的相关活动,使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有利于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当血糖浓度过高时,正常情况下,胰岛中的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会增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贮存葡萄糖,使血糖浓度降低。(3)下丘脑后部是体温调节的整合部位,能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稳定于一定水平。腺体A分泌的激素只能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是因为只有靶细胞的细胞质膜上才有能与该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答案] (每空2分,共10分)(1)神经递质和激素
(2)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贮存葡萄糖 (3)产热和散热 只有靶细胞的细胞质膜上有能与该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重点突破练(二)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D B C A B BD CD CD
11.(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2分)(1)摄取、利用和贮存(2分) 增加 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使细胞外液渗透压持续偏高,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导致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增加(4分) (2)胰岛素受体 Ⅱ (3)A 效应器 不同
12.(每空2分,共10分)(1)神经递质和激素 (2)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贮存葡萄糖 (3)产热和散热 只有靶细胞的细胞质膜上有能与该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1.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通过①②③三条途径使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故①和②均增强了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A正确;途径②中迷走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途径③中迷走神经作用于相应内分泌细胞促进相关胃肠激素释放,均体现了神经细胞与内分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正确;途径①中血糖浓度过高时,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这种调节方式属于体液调节,途径③中血糖浓度过高时,迷走神经促进相关胃肠激素释放,这些激素作用于胰岛B细胞,该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错误;血糖平衡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D正确。
2.冬泳时,人虽在水中感觉冷,但体温相对稳定,此时散热量等于产热量,A错误;③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垂体和下丘脑的调节,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运输到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不会过高,因此,人体内激素③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主要是机体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的结果,B正确;冬泳过程中,机体需增加产热,此时胰岛素分泌会增多,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贮存葡萄糖,保证机体能量的供应,C正确;题图中下丘脑通过交感神经作用于胰岛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此时胰岛细胞为反射弧中效应器的一部分,故涉及的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D正确。
3.图示表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过程,其中a→c→d→e只涉及体液调节,a→b→c→d→e涉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a→b→e只涉及神经调节。饮水过少时,激素d抗利尿激素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肾小管细胞和集合管细胞,A正确;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的a→c→d→e属于体液调节,B正确;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是通过a→b→e来实现的,属于神经调节,C正确;胸腺不参与体温的调节,D错误。
4.甲过程要减少散热,因此甲可以表示汗腺分泌减少和毛细血管收缩,A错误;寒冷条件下,乙过程要增加产热,因此乙可表示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B正确;骨骼肌战栗时主要增加有氧呼吸的强度,而不是无氧呼吸的强度,C错误;机体温度保持相对恒定的原因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所以外界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外界温度高时,机体产热少、散热也少,D错误。
5.实验时每组选取多只小鼠,取平均值,可以防止因个体差异造成误差,A正确;根据题干分析,“甲组切除下丘脑,乙组正常手术但不切除下丘脑”,故该实验中乙组进行手术属于控制无关变量,B正确;甲组小鼠下丘脑被切除,失去体温调节中枢,产热不会加快,C错误;甲组小鼠下丘脑被切除,则抗利尿激素不能合成,排尿量大于乙组,D正确。
6.如果方式甲中的靶腺体为甲状腺,则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A正确;性激素由性腺分泌,肾上腺素由肾上腺分泌,二者都不是由垂体释放的,因此性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都不符合图中方式乙,B错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冲动在M处的传递是单向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时,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细胞仍处于静息状态,不会形成动作电位,不会有钠离子的大量内流,C错误;方式丙中,下丘脑中的神经系统将兴奋传至内分泌腺,内分泌腺分泌某种激素,这是一个神经调节过程,没有体液调节,D错误。
7.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食物过咸等因素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A正确;抗利尿激素作用于结构丙(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可减少尿液的生成量,B错误;抗利尿激素由结构甲下丘脑细胞分泌后暂时贮存于结构乙垂体后叶,由垂体后叶释放后随血液流向全身,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C正确;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D正确。
8.无关变量对实验有影响,A正确;该实验需要切除大鼠的胰腺和垂体以排除内源性激素的干扰,B错误;实验结果表明注射胰岛素和生长激素时大鼠的体重较注射生理盐水时的体重有所增加,C正确;实验结果表明胰岛素与生长激素协同作用的效应大于它们单独作用之和,D错误。
9.题图中C是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经神经垂体释放,A错误;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缺碘甲状腺激素分泌量会减少,而题图中B是促甲状腺激素,根据反馈调节,B的分泌量会增多,B错误;题图中A是生长激素,具有促进骨生长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C正确;题图中D是促性腺激素,如大量口服雌激素,对腺垂体和下丘脑的抑制作用加强,使得腺垂体释放的促性腺激素减少,卵巢会萎缩,D正确。
10.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活动,A正确;寒冷刺激时,激素B、C分泌增加,促进机体新陈代谢,B正确;激素D为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血糖浓度变化时,胰岛的分泌可直接受血糖浓度的调节,C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合成、垂体分泌的E抗利尿激素增加,D错误。
11.(1)胰岛素能够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贮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所以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机体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贮存出现障碍,使血糖浓度维持较高水平。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使细胞外液渗透压持续偏高,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导致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增加。(2)胰岛素只有与靶细胞质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有些肥胖者体内胰岛素和血糖含量均偏高,说明胰岛B细胞没有受损,但血糖的调节出现障碍,其原因之一是这些人体内的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明显减少,由此导致的糖尿病属于Ⅱ型糖尿病。(3)当血糖浓度下降时,下丘脑接受葡萄糖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最终作用于胰岛A细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胰岛属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该过程与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不同。
12.(1)由题图分析可知,下丘脑可产生神经递质和激素两类信息分子,通过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调节机体的稳态。(2)下丘脑有调节水盐平衡的功能,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可通过下丘脑和垂体的相关活动,使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有利于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当血糖浓度过高时,正常情况下,胰岛中的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会增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贮存葡萄糖,使血糖浓度降低。(3)下丘脑后部是体温调节的整合部位,能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稳定于一定水平。腺体A分泌的激素只能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是因为只有靶细胞的细胞质膜上才有能与该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9张PPT)
第二章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重点突破练(二) 稳态的调节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一、选择题
1.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启动三条调节途径:①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②血糖作用于下丘脑,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参与内脏活动的调节)支配胰岛B细胞;③兴奋的迷走神经促进相关胃肠激素释放,这些激素作用于胰岛B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和②均增强了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
B.②和③均体现了神经细胞与内分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①和③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均为体液调节
D.血糖平衡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C [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通过①②③三条途径使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故①和②均增强了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A正确;途径②中迷走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途径③中迷走神经作用于相应内分泌细胞促进相关胃肠激素释放,均体现了神经细胞与内分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正确;途径①中血糖浓度过高时,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这种调节方式属于体液调节,途径③中血糖浓度过高时,迷走神经促进相关胃肠激素释放,这些激素作用于胰岛B细胞,该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错误;血糖平衡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D正确。]
2.冬泳是一项深受大众喜爱的体育运动。冬泳时人体会启动一系列调节机制,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A.人在水中感觉冷,此时散热量大于产热量
B.人体内激素③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主要是机体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的结果
C.冬泳过程中胰岛素的分泌量会增多,促进④摄取葡萄糖的过程,保证能量的供应
D.图中下丘脑通过交感神经作用于胰岛细胞的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A [冬泳时,人虽在水中感觉冷,但体温相对稳定,此时散热量等于产热量,A错误;③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垂体和下丘脑的调节,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运输到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不会过高,因此,人体内激素③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主要是机体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的结果,B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冬泳过程中,机体需增加产热,此时胰岛素分泌会增多,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贮存葡萄糖,保证机体能量的供应,C正确;题图中下丘脑通过交感神经作用于胰岛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此时胰岛细胞为反射弧中效应器的一部分,故涉及的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3.如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A.饮水过少时,激素d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肾小管细胞和集合管细胞
B.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的a→c→d→e属于体液调节
C.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是通过a→b→e来实现的,属于神经调节
D.体温调节过程中分泌激素的结构包括下丘脑、胸腺、肾上腺和甲状腺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D [图示表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过程,其中a→c→d→e只涉及体液调节,a→b→c→d→e涉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a→b→e只涉及神经调节。饮水过少时,激素d抗利尿激素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肾小管细胞和集合管细胞,A正确;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的a→c→d→e属于体液调节,B正确;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是通过a→b→e来实现的,属于神经调节,C正确;胸腺不参与体温的调节,D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4.如图表示寒冷环境中人体的体温调节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A.甲的含义可以是汗液分泌减少,毛细血管舒张
B.如果乙表示激素的作用,则涉及的主要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C.如果丙表示相关骨骼肌的活动,则骨骼肌通过战栗主要增加无氧呼吸的强度
D.寒冷环境中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炎热环境中机体散热量大于产热量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B [甲过程要减少散热,因此甲可以表示汗腺分泌减少和毛细血管收缩,A错误;寒冷条件下,乙过程要增加产热,因此乙可表示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B正确;骨骼肌战栗时主要增加有氧呼吸的强度,而不是无氧呼吸的强度,C错误;机体温度保持相对恒定的原因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所以外界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外界温度高时,机体产热少、散热也少,D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5.为了探究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某科研工作者将多只体重相近、生存状况相似的小鼠平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切除下丘脑,乙组正常手术但不切除下丘脑,然后将两组小鼠同时置于寒冷环境中。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选取多只小鼠的目的是避免个体差异造成的偶然性误差
B.该实验中对乙组进行手术属于控制无关变量
C.甲组小鼠能感觉到寒冷,产热加快
D.甲组小鼠的排尿量大于乙组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C [实验时每组选取多只小鼠,取平均值,可以防止因个体差异造成误差,A正确;根据题干分析,“甲组切除下丘脑,乙组正常手术但不切除下丘脑”,故该实验中乙组进行手术属于控制无关变量,B正确;甲组小鼠下丘脑被切除,失去体温调节中枢,产热不会加快,C错误;甲组小鼠下丘脑被切除,则抗利尿激素不能合成,排尿量大于乙组,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6.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对激素分泌的三种调节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A.若方式甲中的靶腺体为甲状腺,则下丘脑的活动受靶腺体分泌的激素的负反馈调节
B.抗利尿激素、性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符合图中方式乙
C.兴奋在M处单向传递,抑制性神经递质传到突触后膜时膜外钠离子将大量内流
D.方式丙中激素的释放为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内分泌腺属于效应器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A [如果方式甲中的靶腺体为甲状腺,则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A正确;性激素由性腺分泌,肾上腺素由肾上腺分泌,二者都不是由垂体释放的,因此性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都不符合图中方式乙,B错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冲动在M处的传递是单向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时,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细胞仍处于静息状态,不会形成动作电位,不会有钠离子的大量内流,C错误;方式丙中,下丘脑中的神经系统将兴奋传至内分泌腺,内分泌腺分泌某种激素,这是一个神经调节过程,没有体液调节,D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7.如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A.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等因素可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抗利尿激素作用于结构丙,可增加尿液的生成量
C.抗利尿激素在结构甲细胞中合成,由结构乙释放,并随血液流向全身
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B [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食物过咸等因素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A正确;抗利尿激素作用于结构丙(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可减少尿液的生成量,B错误;抗利尿激素由结构甲下丘脑细胞分泌后暂时贮存于结构乙垂体后叶,由垂体后叶释放后随血液流向全身,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C正确;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8.(多选)选取同种、年龄与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若干只,实施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等分成四组,分别注射激素及生理盐水30天,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A.该实验中大鼠的性别、年龄、初始体重是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有一定影响
B.该实验需要切除大鼠的胰腺和下丘脑以排除内源性激素的干扰
C.实验结果表明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均能促进大鼠的生长
D.实验结果表明胰岛素与生长激素拮抗作用的效应大于它们单独作用之和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BD [无关变量对实验有影响,A正确;该实验需要切除大鼠的胰腺和垂体以排除内源性激素的干扰,B错误;实验结果表明注射胰岛素和生长激素时大鼠的体重较注射生理盐水时的体重有所增加,C正确;实验结果表明胰岛素与生长激素协同作用的效应大于它们单独作用之和,D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9.(多选)如图是下丘脑通过垂体对机体部分器官的调节示意图,其中A、B、C、D代表的是激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A.图中C是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并释放
B.图中B是促甲状腺激素,如果缺碘,该激素的分泌量会减少
C.图中A是生长激素,具有促进骨生长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
D.图中D是促性腺激素,如大量口服雌激素,卵巢会萎缩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CD [题图中C是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经神经垂体释放,A错误;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缺碘甲状腺激素分泌量会减少,而题图中B是促甲状腺激素,根据反馈调节,B的分泌量会增多,B错误;题图中A是生长激素,具有促进骨生长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C正确;题图中D是促性腺激素,如大量口服雌激素,对腺垂体和下丘脑的抑制作用加强,使得腺垂体释放的促性腺激素减少,卵巢会萎缩,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0.(多选)下图表示人体内分泌系统的部分结构和调节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A.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活动
B.受到寒冷刺激时,激素B、C分泌增加,促进机体新陈代谢
C.血糖浓度变化时,激素D的分泌只受下丘脑的调控
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垂体合成、分泌的激素E增加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CD [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活动,A正确;寒冷刺激时,激素B、C分泌增加,促进机体新陈代谢,B正确;激素D为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血糖浓度变化时,胰岛的分泌可直接受血糖浓度的调节,C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合成、垂体分泌的E抗利尿激素增加,D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二、非选择题
11.(12分)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按其发病机理可分为如下两种:
Ⅰ型:胰岛功能减退、分泌胰岛素减少所致,也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Ⅱ型: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引起的,也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青少年型糖尿病属于Ⅰ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机体细胞对葡萄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障碍,使血糖浓度维持较高水平。请据所学知识推测,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初期,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与正常人相比会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摄取、利用和贮存(2分) 
增加
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使细胞外液渗透压持续偏高,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导致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增加(4分)
(2)研究发现,有些肥胖者体内的胰岛素和血糖含量均偏高,原因之一是这些人体内的细胞表面_____________明显减少,由此导致的糖尿病属于__________(填“Ⅰ”或“Ⅱ”)型糖尿病。
(3)当血糖浓度下降时,下丘脑接受葡萄糖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最终作用于胰岛______________细胞,胰岛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该过程与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胰岛素受体

A
效应器
不同
[解析] (1)胰岛素能够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贮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所以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机体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贮存出现障碍,使血糖浓度维持较高水平。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使细胞外液渗透压持续偏高,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导致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增加。(2)胰岛素只有与靶细胞质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有些肥胖者体内胰岛素和血糖含量均偏高,说明胰岛B细胞没有受损,但血糖的调节出现障碍,其原因之一是这些人体内的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明显减少,由此导致的糖尿病属于Ⅱ型糖尿病。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3)当血糖浓度下降时,下丘脑接受葡萄糖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最终作用于胰岛A细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胰岛属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该过程与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不同。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2.(10分)下丘脑是间脑的组成部分,是调节内脏活动及内分泌活动的中枢。如图所示为下丘脑参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由图分析可知,下丘脑产生________________两类信息分子来调节机体生命活动,从而实现内环境稳态。
(2)若图中的“信号刺激”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则推测“信号刺激”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图中“信号刺激”为血糖浓度过高,则正常情况下,胰岛中的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会增加,该激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神经递质和激素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贮存葡萄糖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3)下丘脑后部是体温调节的整合部位,能调整机体的____________过程,使体温保持在一定水平。腺体A分泌的激素只能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其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产热和散热
只有靶细胞的细胞质膜上有能与该激素
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解析] (1)由题图分析可知,下丘脑可产生神经递质和激素两类信息分子,通过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调节机体的稳态。(2)下丘脑有调节水盐平衡的功能,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可通过下丘脑和垂体的相关活动,使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有利于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当血糖浓度过高时,正常情况下,胰岛中的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会增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贮存葡萄糖,使血糖浓度降低。(3)下丘脑后部是体温调节的整合部位,能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稳定于一定水平。腺体A分泌的激素只能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是因为只有靶细胞的细胞质膜上才有能与该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