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第一学期隽新学校七年级
学业质量发展期中阶段性训练语文科问卷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
积累和运用(共24分)
一、
(5小题,1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蝉蜕(tu1)
徘徊(hu1)
酝酿(niang),
混(hn)为一谈
B.匿(ni)笑
粗犷(kung)
黄量(yrin)
恍(hung)然大悟
C.搓捻(nin)
菜哇(q1)
靴(bi)谷
小心翼翼(y1)
D.竦峙(zhi)
偶傥(dng)
贮蓄(chǔ)
咄(duo)咄逼人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沐浴不假思索感概浑为一谈
B.淡移谈笑风声豫亮各得其所
C.癍痪绿树成阴徘徊人声顶沸
D.决别名列前茅搓捻居心叵测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小王在“新生教育”活动中表现非常优秀,他获得年级的表彰真是令人喜出望外。
B.班里每个人各每其所,擅长管理的小李成了班长,成绩优异的小张成了学习委员。
C.开学新生教育活动结束后,同学们与老师打成一片,老师的办公室经常人迹罕至。
D.杨老师是一个非常认真负责的数学老师,如果有人不交作业,她一定会盛气凌人。
4,下列句子中,设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p
A.为了防止青少年不再沉迷手机游戏,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B.据初步测算,2022年元旦假期,广东省共接待游容大约1111.5万人次左右。
C。我市上下齐心协力,城起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高潮,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
D.首届院士科学大课堂在某少年宫启动,科学种子得到广泛播撒和有效普及。
5。为了弘扬“李亲敬老”的传统羡德,七年1班组织一次斑会活动,请你帮忙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一:杨老师是七年1班的语文老师,即将年满六十退休。现在班级要在班会活动中
赠杨老师一副对联,你建议选下面的哪一副?简述理由。(3分)
七年级语文科问卷第1页共8页
对联1:人活古稀非为易
福在心田实乃安
对联2:诗文蓉香漫乡里
桃李天下,芬芳
选
,理由:
(2)任务二:请你从括号中选出更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2分)
你来到办公室,见到杨老师说:“杨老师,您好!我们拟邀请您来七年1斑参与‘幸亲敬老'
班会活动.您深受同学们的喜爱,期待您_①(莅临、光临)指导1届时我们一定②一一〈洗
耳恭听、不耻下问)。”
⑥
②」
(3)任务三:活动结束后,你回家时看见有位老爷爷红灯时欲过马路,你会怎样劝说他?(3分)
二、(1小题,8分)
6.古诗文默写(8分)
(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限选四题作答。)(4分)
①旧月之行,
。(《观沧海》曹操)
②
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⑨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④
,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王湾)
⑤
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逄李龟年》杜甫)
回乡书何处达?
。(《次北固山下》王湾)
(2)某同学收巢了描写景物的诗句,请你根据批注,完成表格。(4分)
题目
作者
诗句
批注
《观沧海》
曹操
树木丛生,百草李茂
树木葱芝,百草繁盛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①
大漠荒凉,月色接冷
《峨眉山月歌》
李白
②
青山吐月,月影入江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46分)
三、(5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9题。(8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性,不亦君子乎?”
(《学而》)
首于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诛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七年级语文科问卷第2页共8页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 C
解析:A项“徘徊(huí)”应为“huái”,“混(hǐn)为一谈”应为“hùn”;
B项“粗犷(kuàng)”应为“guǎng”,“恍(huóng)然大悟”应为“huǎng”;
D项“竦峙(zhì)”正确,“倜傥(dǎng)”应为“tǎng”,“贮蓄(chǔ)”应
为“zhù”。
2. D
解析:A 项“感概”应为“感慨”;B 项“谈笑风声”应为“谈笑风生”,“潦亮”
应为“嘹亮”;C项“人声顶沸”应为“人声鼎沸”。
3. B
解析:A项“喜出望外”指意外之喜,与“表现优秀获表彰”语境不符;C项“人
迹罕至”形容荒凉,与“同学与老师打成一片”矛盾;D项“盛气凌人”含贬义,
与“认真负责”的老师形象不符。
4. C
解析:A项“防止不再沉迷”否定不当;B 项“大约”与“左右”重复;D项“科
学种子得到普及”搭配不当。
5.(1)选对联 2
理由:对联 2“诗文馨香”契合杨老师语文教师身份,“桃李天下”象征其育人
成果,适合退休赠联;对联 1“古稀”指七十岁,与六十岁退休不符。
(2)①莅临 ②洗耳恭听
(3)示例:爷爷您好,红灯时过马路很危险呢,咱们等绿灯亮了再走,既安全
又遵守交通规则,您说对吧?
二、古诗文默写(8分)
6.(1)
①若出其中
②枯藤老树昏鸦
③闻道龙标过五溪
④潮平两岸阔
⑤岐王宅里寻常见
⑥归雁洛阳边
(2)
| 《夜上受降城闻笛》 | 李益 |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
| 《峨眉山月歌》 | 李白 |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
三、阅读与鉴赏(46分)
7. C
解析:A 项“从心所欲”的“从”是“顺从”,“从之”的“从”是“跟随”;B
项“为人谋”的“为”是“替”,“为师”的“为”是“成为”;C 项“其”均指
代“这”;D项“三省”的“三”是“多次”,“三人行”的“三”是“几”。
8.(1)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2)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8. D
解析:“三军可夺帅也”未在选文中出现,且该句强调“志不可夺”,与“正确对
待得失”无关。
10.(1)①担任 ②离开
(2)接受了。仆御后来“自抑损”,变得克制谦逊,晏子察觉后问明原因,最终
推荐他做了大夫,可见其听从了妻子的劝诫。
11.(1)重阳节
(2)表达了作者对故园的思念、对战争的厌恶,以及身处战乱中无法归家的凄
凉之情。
四、现代文阅读(30分)
(一)《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12. B
解析:“他仿佛已看见……”是父亲的想象,并非比喻修辞。
13.(1)感动 (2)欢天喜地 (3)橘子成熟时 (4)偷摘橘子
13. 朗读设计:重音落在“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上,语
速轻快,停连在“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前稍作停顿。
理由:突出橘子花的繁茂与生机,传递作者的喜爱与感动。
14. 橘子花象征父亲的教诲与故乡的记忆,虽父亲已逝,但他的正直品格和故
乡的温馨一直留在“我”心中,影响“我”的一生。
(二)《马兰花》
16. C
解析:“精明能干”于文无据,麻婶女儿的行为体现的是诚信与感恩。
17. 运用比喻修辞,将落叶比作断了线的风筝,渲染萧瑟氛围,烘托马兰花去
医院时沉重的心情,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18. ①善良热心:帮麻婶忙,探望病中的麻婶;②正直诚信:不趁麻婶病危要
钱;③隐忍宽容:对丈夫的抱怨默默忍受。
19. ①第一次流泪:因丈夫的指责感到委屈;②第二次流泪:收到麻婶女儿的
信,为麻婶的诚信和女儿的感恩而感动;③第三次流泪:为人间真情而感慨。
五、写作(50分)
20. 略。按中考标准评分,需补全题目,围绕“相信”展开叙事,体现真情实
感。
附加题(8分)
21.(1)《山海经》《鉴略》《天演论》
(2)鲁迅认为儿童应读有图画、符合天性、能带来快乐的书,反对枯燥的说教
读物。
(3)鲁迅主张“顺其自然”的儿童教育观,如《五猖会》中批判父亲强迫背书
的行为,强调尊重儿童天性,反对束缚与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