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阅读训练】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课外阅读专项(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暑假阅读训练】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课外阅读专项(一)(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0.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4 14:1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暑假阅读训练】课外阅读专项(一)-语文二年级下册统编版
1.我能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刺猬的四(肢 枝)很短,跑起来很快。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刺猬不仅用硬刺(保护 保卫)自己,还用它来搬东西呢!
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bēi bèi)着瓜溜走了。
(1)选择( )里正确的读音或字词,用“√”画出来。
(2)这篇短文有( )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有( )句话。
(3)文章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_________”画出来。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鸟,飞出去了
①我画了一个漂亮的鸟笼(lóng),鸟笼里住着一只可爱的小鸟。
②“小鸟,小鸟,唱支歌吧!”小鸟低下头,不理我。
③“小鸟,小鸟,跳个舞吧!”小鸟歪过头,不睬(cǎi)我。
④为什么不高兴呢?小鸟,我多么想看到你快乐!
⑤哦,妈妈不带我上街,把我关在家里,我也会哭鼻子呢!
⑥我拿起橡皮,把鸟笼上的围栏一根根擦掉。
⑦小鸟飞出去了,唱着歌儿,飞向蓝蓝的天空。
2.读第1自然段时,如果要强调鸟笼里住着一只什么样的小鸟,应该重读哪个词语?用“○”在文中圈出来。
3.读画“________”句子,你能体会到“我”( )的心情。(填序号)
A.期待 B.兴奋 C.好奇
4.“我”想让小鸟唱歌、跳舞,小鸟却不理睬“我”,是因为( )。(填序号)
A.小鸟不喜欢唱歌、跳舞
B.小鸟的妈妈不带它上街,它很伤心
C.小鸟被困在鸟笼里,失去了自由,心中很难过
5.“我”为什么拿起橡皮,把鸟笼上的围栏一根根擦掉?
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享受森林
①樱樱很想有一天能到森林里去玩。
②爸爸指着门前花园里的一棵棵小樟树苗说:“看,这里就有一片森林。”
③“什么呀,那只不过是两瓣小小的叶芽嘛!”
④“只要你心里有它们,经常去护理,要不了几年
⑤樱樱不怎么相信,但她相信爸爸。所以,樱樱每天从门前走过,都要去看看那些小樟树苗。泥土干了,她就浇水;长出了杂草,就把杂草拔掉;刮大风了,她为小樟树苗绑上一根竹子;寒流来了,就在小樟树苗四周铺些稻草……
⑥过了一年又一年,小樟树苗跟樱樱一起长大。
⑦到樱樱读二年级的时候,小樟树苗已经有两个樱樱那么高了。看,樟树茂盛、繁密的枝丫,编织出一大片嫩绿色的阴凉。
(1)联系上下文,为“护理”选择符合文中意思的选项。
①配合医生治疗,观察和了解病人的病情,并照料病人的饮食起居。
②保护管理,使不受损害。
(2)樱樱是怎样护理小樟树苗的,用“——”画出相关的句子,并把有关动词“〇”出来。
(3)想象再过几年,人们会怎样享受樱樱的森林?
几年后,樱樱的森林长得越来越茂盛了。孩子们 ;年轻人 ;老人们 。
7.阅读图书的封面和部分目录,完成练习。
(1)填一填。
这本书的书名是:《 》
(2)这本书的主人公是 ( )
A.大林和小林 B.中麦伯伯 C.国王
(3)亮亮想读《拍卖》,他应该从第 页开始读。
读短文,完成练习。
受伤的小鸟
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鸟。看它可怜的样子,我便把它捡 (jiǎn)回了家。这只小鸟长着一张又长又尖的嘴巴,头上有一撮(cuō)儿红色的毛,背上、尾巴上的羽毛是黑色的,腹(fù)部的羽毛是灰色的,可好看了!
妈妈下班回来看见小鸟,高兴地对我说:“这是一只啄(zhuó)木鸟。它能够捕食树洞里的害虫,人们称它‘树医生’。”
我听了,心想,原来是一只益(yì)鸟啊!等它的伤养好后,我一定送它回大自然,让它继续给树治病。
8.这篇短文有 个自然段。受伤的小鸟是一只 ,因为它能够 , 所以人们称它“ ”。
9.用“_____”在短文中画出描写小鸟样子的句子。
10.根据句意,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填序号)
“原来是一只益鸟啊!”中的“益”字的意思是( )
① 增加。 ②利,有好处的。 ③更。
11.朗读画“ ”的句子时,要读出 的语气。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猴戴眼镜
小猴看见妈妈戴着眼镜读书、写字,奶奶戴着眼镜补衣服,它问是什么道理,妈妈和奶奶回答说:“戴上眼镜看得清楚。”
一天,小猴戴起了妈妈的眼镜,哟,模模糊糊;再戴上奶奶的眼镜,头昏眼花,差点摔一跤。它生气地说:“妈妈和奶奶骗我!”
猴妈妈知道了,对小猴解释说:“奶奶年老了,戴老花眼镜;妈妈戴的是近视眼镜。”
事情往往是这样,对别人适合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适合。
12.本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 句话。
1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妈妈适合戴 眼镜,奶奶适合戴 眼镜。
(2)小猴戴妈妈的眼镜的感觉是 ,戴奶奶的眼镜的感觉是 。
14.这篇短文说明的道理是什么,请在正确的答案后面打“√”。
(1)小猴不能戴奶奶的眼镜。(  )
(2)小猴不能戴妈妈的眼镜。(  )
(3)对别人适合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适合。(  )
15.我们班有近视的同学吗?你想对他(她)说些什么?
小鲤鱼跳龙门(节选)
①有一个小村庄,远处都是连接着的青山,近处一( )山的山脚下,有一( )小河,河边种满了杨柳,几棵桃树正吐出鲜红的花朵。燕子在麦田上像箭一样低低掠过,一下子又飞得很高。蝴蝶和蜜蜂在花丛中穿梭飞舞,一会儿几只蜻蜓落到小河边的一丛葛蒲叶子上,有几条小鲤鱼游过来,望望水面上的蜻蜓又游开了。
②有一条领头的小鲤鱼在河中间叫他们:“你们快来,我告诉你们一( )好消息。”
③小鲤鱼们都围拢来问:“什么好消息?”
④这条领头的金色小鲤鱼说:“我刚才试了试,我能跳过那座小桥啦。”
16.选择合适的量词,填到文中的括号里(填序号)。
①条 ②个 ③座
17.选文第1自然段描写了哪些小动物?用“○”圈出来。
18.“好消息”指( )
A.小鲤鱼能跳过那座小桥了。 B.小鲤鱼找到好吃的食物了。
19.第1自然段中画线句子将燕子比作 ,说明了 。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水娃娃回家
①金色的太阳照耀(yào)着雪山,叮咚,水娃娃从雪山上跳了下来。
②水娃娃顺着山往下跑,她看见了一条欢快的小溪,小鹿喜欢在小溪里洗澡,想请水娃娃留下来。小鹿说:“我给你红花,我给你绿草……”水娃娃回答说:“谢谢你,可是我想念我的海洋妈妈!”
③水娃娃继续向前跑,她看见了一条宁静的河流,青蛙喜欢在河里游泳,想请水娃娃留下来。青蛙说:“我给你荷叶,我给你荷花……”水娃娃回答说:“谢谢你,可是我想念我的海洋妈妈!”
④水娃娃继续向前跑,她看见了一个美丽的湖泊,青鱼喜欢在湖泊里戏水,想请水娃娃留下来。青鱼说:“我给你卵石,我给你水草……”水娃娃回答说:“谢谢你,可是我想念我的海洋妈妈!”
⑤水娃娃跑呀跑,跑呀跑,终于回到了海洋妈妈温柔的怀抱。
20.按要求写词语。
写近义词:宁静——( ) 写反义词:温柔——( )
21.照样子写词语。
例:欢快的小溪
的雪山 的海洋
22.水娃娃在回家的路上走过了哪些地方?遇到了哪些朋友?请你结合短文内容,完成下面关于地点和人物的填空。
23.水娃娃还可能经过什么地方?会遇到谁?照样子,写一写。
水娃娃继续向前跑,她看见了 , 喜欢在 ,想请水娃娃留下来。
《【暑假阅读训练】课外阅读专项(一)-语文二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1.(1)肢 保护 bēi
(2) 2/二 8/八
(3)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
【导语】这篇短文以生动活泼的笔触描绘了刺猬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文章结构清晰,分为两个自然段:首段细致刻画刺猬的生理特点,运用“钢针”“老鹰爪子”等比喻形象展现其防御机制;次段通过“夏夜偷瓜”的典型场景,趣味性地展示其生存智慧。语言风格兼具说明文的准确性和记叙文的画面感,“蜷成一团”“背着瓜溜走”等动作描写尤为传神。整体而言,这是一篇优秀的科普小品文,在有限的篇幅内既完成了知识传递,又赋予了小动物鲜明的个性特征。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及选词填空。
肢:人的胳膊、腿,也指某些动物的腿。
枝:由植物的主干上分出来的茎条。
第①段“刺猬的四(肢 枝)很短,跑起来很快。”这个句子描述刺猬奔跑,显然是指腿,因此选填“肢”,表示动物的四肢。故选“肢”。
保护:尽力照顾,使不受损害。
保卫:保护,使不受侵犯。
第①段“刺猬不仅用硬刺(保护 保卫)自己,还用它来搬东西呢!”这个句子中描述了刺猬用硬刺防止自己受到伤害,这是一种防御性的行为,且对象是“自己”,范围较小。因此,选填“保护”更符合刺猬用硬刺防御自身的情境。故选“保护”。
背:读bèi,释义:1、上身后部与胸腹相对的部分。2、(~儿)某些物体的反面或后部。3、姓。4、用背部对着,跟“向”相对。 5、离开。 6、躲避;瞒。7、背诵。8、违反;不遵守。9、朝着相反的方向。 10、偏僻,冷淡。11、〈口〉不顺利;运气不好。12、听觉不灵。读bēi,释义:1、人用背(bèi)驮(tuó)东西;用肩膀挎。2、负担,承受。 3、〈方〉指一个人一次背的量。
第②段“一翻身就背(bēi bèi)着瓜溜走了。”这个句子描述了刺猬通过打滚将硬刺扎进瓜皮,使瓜固定在背上,从而“背着”瓜移动。这里的“背”是动词,读bēi,指用身体承载物体。故选“bēi”。
(2)本题考查数自然段及句子。
数自然段的方法是识别段落首行的缩进(通常空两格)或段落间的空行分隔 ,具体可通过画辅助线、逐行观察空格或借助标点符号辅助判断。 根据这个方法可知,这个文段共有2个自然段。
数句子(一共有几句话?)让孩子记住只有句号、感叹号、问号、省略号能数进去,其它标点符号一概不能数。看到这四个符号,先圈出来,再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就有几句话。根据方法数第一自然段的标点符号可知共有8个句号,没有其它表示一个句子的符号。因此这个自然段共有8句话。
(3)本题考查找寻中心句。
第①自然段“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这个句子是文章的中心句。后文围绕刺猬的外形特点(硬刺、四肢)和行为(自我保护、搬东西)展开,均说明其“有趣”。
2. 3.A 4.C 5.因为“我”看到小鸟不快乐,想到自己也会因为被妈妈关在家里而哭鼻子,明白了小鸟非常渴望自由。
【导语】这篇短文以儿童视角展开,通过“我”画鸟笼、观察小鸟不快乐,到联想自身被关的感受后擦掉围栏让小鸟自由的情节,借“鸟笼”隐喻束缚,以简洁的对话和心理描写,传递出对自由的向往与同理心,画面感强,语言稚嫩却蕴含深刻的人文关怀。
2.本题考查朗读重音的把握。
第①自然段“鸟笼里住着一只可爱的小鸟”,“可爱”是修饰小鸟、体现其特质的关键形容词,重读它能强调小鸟的模样,契合“强调鸟笼里住着一只什么样的小鸟”的要求。从第①段“一只可爱的小鸟”这句可知,“可爱”是描述小鸟特征的核心词,所以确定重读“可爱”。
3.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第④段句子“我多么想看到你快乐”,“多么想”体现出“我”渴望、期盼小鸟快乐的心理。“期待”指对未来的未知的某个时刻或者事物产生一种憧憬、向往,与句中“我”盼望小鸟快乐的心情契合;“兴奋”侧重于激动、高兴的情绪,句中未体现;“好奇”是对事物感兴趣、想探究,也不符合。
故选A。
4.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第①段提到小鸟被关在鸟笼里,第⑤段“我”通过自身被关的经历类比,意识到“被困”会导致不快乐,第⑥段“把鸟笼上的围栏一根根擦掉”后,第⑦段小鸟“唱着歌儿飞向天空”,说明自由让它快乐。因此,小鸟不理睬是因为被困鸟笼失去自由而难过。
故选C。
5.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第⑤段“妈妈不带我上街,把我关在家里,我也会哭鼻子呢”是核心依据,“我”通过换位思考,意识到鸟笼的束缚让小鸟不快乐,因此用擦掉围栏的方式让它自由。
示例:因为“我”看到小鸟不理睬“我”、不快乐,通过联想自己被关在家里的感受,意识到小鸟是因为被困鸟笼失去自由而难过,所以擦掉围栏让它重获自由,希望它快乐。
6.(1)②
(2)樱樱每天从门前走过,都要去看看那些小樟树苗。泥土干了,她就浇水;长出了杂草,就把杂草拔掉;刮大风了,她为小樟树苗绑上一根竹子;寒流来了,就在小樟树苗四周铺些稻草……
看看 浇水 拔掉 绑上 铺
(3) 在树下做游戏 在树下聊天 在树下乘凉
【导语】这篇短文通过樱樱和樟树苗的成长故事,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主题。文章结构清晰,从“向往森林”到“创造森林”的转变自然流畅。语言充满童趣,如“两瓣小小的叶芽”等描写生动形象。通过父女对话和樱樱的日常护理行为,传递了“用心培育才能收获美好”的生活哲理。时间跨度处理得当,用"过了一年又一年"自然过渡,最终呈现出一幅充满希望的绿色画面。文本特别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既能培养爱护自然的意识,又能学习细致观察的写作方法。
【详解】(1)本题考查分析词语含义。
从文中第⑤段“樱樱每天从门前走过,她就浇水;长出了杂草;刮大风了,她为小樟树苗绑上一根竹子,就在小樟树苗四周铺些稻草……”这些具体行为可以看出,樱樱对小樟树苗所做的浇水、除草、绑竹子、铺稻草等都是为了保护和管理小樟树苗,让其不受杂草、大风等侵害,健康成长,所以“护理”在这里的意思是“保护管理,使不受损害”。故选②。
(2)本题考查找关键句。
文中第⑤段“樱樱每天从门前走过,都要去看看那些小樟树苗。泥土干了,她就浇水;长出了杂草,就把杂草拔掉;刮大风了,她为小樟树苗绑上一根竹子;寒流来了,就在小樟树苗四周铺些稻草……”可知,此句详细描述了樱樱护理小樟树苗的具体行为。“看看”是樱樱护理小樟树苗的起始动作,“浇水”是满足小樟树苗对水分的需求;“拔掉”杂草是为了保障小樟树苗能充分吸收养分和阳光;“绑上”竹子是在大风天气为小樟树苗提供支撑,防止其被吹倒;“铺”稻草则是在寒流来临时,为小樟树苗保暖,减少低温对其造成的伤害。这些动词体现了樱樱护理小樟树苗时的用心和细致。
(3)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
结合不同年龄段人群特性,孩子活泼爱玩、年轻人活力好社交、老人喜静求舒适。同时考虑森林可提供清新空气、自然景观、动植物资源等功能,在此基础上发挥合理想象,设想他们在森林中可能开展的活动,让描述贴合实际又生动有趣。
示例:几年后,樱樱的森林长得越来越茂盛了。孩子们在林间捉迷藏、捡树叶做标本,年轻人于林畔露营烧烤、玩飞盘游戏,老人们在树下打太极、品茶闲谈。
7.(1)大林和小林
(2)A
(3)18
【导语】这是一道典型的图文结合型阅读练习题,设计颇具巧思。题目通过书籍封面和目录页创设真实阅读情境,将检索信息、理解内容等阅读能力考查自然融入其中。三个小题由浅入深:先考查基本信息提取,再涉及人物关系判断,最后落脚具体章节定位,体现能力梯度。特别是将目录页作为阅读材料,既检验学生实用类文本阅读能力,又暗含“通过目录快速定位内容”的阅读策略指导。题干语言简洁明确,选项设计紧扣文本特征,充分展现了“考查能力而非记忆”的命题理念。
【详解】(1)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从图片中可知书名是《大林和小林》,作者是张天翼。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从图片中可知书名是《大林和小林》,因此主人公就是大林和小林。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所给目录,《拍卖》后面的页码是18页,因此亮亮想读《拍卖》,他应该从第18页开始读。
8. 3/三 啄木鸟 捕食树洞里的害虫 树医生 9.这只小鸟长着一张又长又尖的嘴巴,头上有一撮儿红色的毛,背上、尾巴上的羽毛是黑色的,腹部的羽毛是灰色的,可好看了! 10.② 11.高兴
【解析】8.本题考查数自然段和短文的理解。
每个自然段的开头都会空两格,这是区分自然段的主要标志。阅读短文内容符合这样的段落有3个,故本文有3个自然段。
根据第二自然段妈妈下班回家看见小鸟,高兴的对我说:“这是一只啄木鸟。它能够捕食树洞里的害虫,人们称它‘树医生’。”可知。受伤的小鸟是一只啄木鸟,因为它能够捕食树洞里的害虫,所以人们称它“树医生”。
9.本题考查对关键句段的理解。
根据第一自然段第一二句“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鸟。看它可怜的样子,我便把它捡回了家。”可知第一自然段第三句“这只小鸟长着一张又长又尖的嘴巴,头上有一撮儿红色的毛,背上、尾巴上的羽毛是黑色的,腹部的羽毛是灰色的,可好看了!”。描写的是小鸟的样子,所以把这一句在短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10.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根据第二自然段第二句话“它能够捕食树洞里的害虫,人们称它‘树医生’。”所以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话“我听了,心想:原来是一只益鸟啊!”中的益意思是利,有好处的,所以选择序号②。
11.本题考查对关键句段的理解。
根据第二自然段第二句话“它能够捕食树洞里的害虫,人们称它‘树医生’。”可知“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话“我听了,心想:原来是一只益鸟啊!”要读出高兴的语气,因为我捡回的鸟是能够捉害虫的鸟。
12. 4/四 2/二 13. 近视 老花 模模糊糊 头昏眼花 14.(3)√ 15.平时要注意保护眼睛呀,看书写字时保持正确姿势,少看电子屏幕,还要定期检查视力,让眼睛得到足够的休息哦。
【导语】这篇短文通过小猴戴妈妈和奶奶眼镜的经历,讲述适合别人的东西不一定适合自己的道理。故事简单易懂,用小猴的行为和感受作比,生动形象,最后点明主旨,适合向读者传递“不要盲目模仿他人,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这一启示。
12.本题考查数自然段和句子。
自然段是文章中表达意思的基本单位,它有明显的标志,就是"换行空格":每个自然段的开头都重新起一行,而且空两格。故短文共有4个自然段。句子以句号、问号、感叹号等终结性标点为标志。第二自然段中,“它生气地说:‘妈妈和奶奶骗我!’”以感叹号结尾,是一个完整句子;“再戴上奶奶的眼镜……差点摔一跤”以句号结尾,是第二个完整句子,故共2句话。
13.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1)从文中第③段“猴妈妈知道了,对小猴解释说:‘奶奶年老了,戴老花眼镜;妈妈戴的是近视眼镜。’”可知,通过猴妈妈直接的解释,明确了妈妈和奶奶所戴眼镜的类型,妈妈适合戴近视眼镜,奶奶适合戴老花眼镜。
(2)根据文中第②段“一天,小猴戴起了妈妈的眼镜,哟,模模糊糊;再戴上奶奶的眼镜,头昏眼花,差点摔一跤”可知,此句直接描述了小猴戴上妈妈和奶奶眼镜后的感受,小猴戴妈妈的眼镜的感觉是模模糊糊,戴奶奶的眼镜的感觉是头昏眼花。
1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从文中第④段“事情往往是这样,对别人适合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适合”可知,这句话是全文主旨句,直接点明文章想表达的道理,故(3)正确。而(1)“小猴不能戴奶奶的眼镜”和(2)“小猴不能戴妈妈的眼镜”只是故事中的具体现象,并非文章要传达的核心道理,因此不选。
15.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
结合文章内容,写出自己要对近视同学说的话,合理即可。
示例:你近视了,要注意保护眼睛,看书和写字时保持正确姿势,控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定期检查视力。找到适合自己的护眼方法,才能让眼睛更舒服呀!
16.③ ① ② 17.燕子 蝴蝶 蜜蜂 蜻蜓 小鲤鱼 18.A 19. 箭 燕子飞行的速度很快
【导语】这篇《小鲤鱼跳龙门》节选营造出清新优美的乡村水畔图景。开篇描绘青山、小河、杨柳、桃树等自然景物,搭配燕子、蝴蝶等活泼生灵,画面灵动鲜活。领头小鲤鱼带来能跳过小桥的好消息,引发同伴好奇,充满童趣。文字简洁质朴又生动形象,以细腻笔触勾勒出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小世界,易引发读者对美好情境的向往。
16.本题考查对量词的掌握。
①条:用于形容细长的事物。
②个:用于表示单个的人或事物。
③座:用来计量较大的、固定的物体。
山: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可以搭配为:一座山,故选③。
小河:指水流较小、宽度较窄的河流,通常不适宜大型船只航行。可以搭配为:一条小河,故选①。
消息:传出或听到的有关人或事物的情况。可以搭配为:一个好消息,故选②。
17.本题考查寻找关键词语。
从第①段“燕子在麦田上像箭一样低低掠过,一下子又飞得很高。蝴蝶和蜜蜂在花丛中穿梭飞舞,一会儿几只蜻蜓落到小河边的一丛葛蒲叶子上,有几条小鲤鱼游过来,望望水面上的蜻蜓又游开了。”可知,第1自然段描写了动物有:燕子、蝴蝶、蜜蜂。蜻蜓、小鲫鱼。
18.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从第④段“这条领头的金色小鲤鱼说:‘我刚才试了试,我能跳过那座小桥啦。’”可知,“好消息”指小鲤鱼能跳过那座小桥了。
故选A。
19.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句子的分析。
句子将燕子比作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箭的特点是速度快、直线飞行且锐利,通过这样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展现出燕子在麦田上飞行时迅速、轻盈且直来直往的状态,让读者能更直观地感受到燕子飞行时的动态美和速度感,说明了燕子飞行速度之快,动作之敏捷。
20. 安静 暴躁 21. 美丽 广阔 22.河流 湖泊
青蛙 青鱼 23. 一个宽阔的池塘 鸭子 池塘里嬉戏
【导语】这篇童话以简洁明快的文字,讲述水娃娃归乡之旅。用重复叙事(遇小溪、河流、湖泊被挽留)构建故事,借小鹿、青蛙、青鱼的挽留,凸显水娃娃对海洋妈妈的执着。语言活泼,如“跳”“跑”等动词,赋予水娃娃童真,也传递出坚持与思念的美好,适合低龄读者感受童话魅力与情感力量。
20.本题考查写近义词和反义词。
宁静:指环境、心情等安静、平和,没有声响和纷扰。它的近义词有:安静、寂静、静谧等。
温柔: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性情、态度温和柔顺,也可形容环境、事物给人的温和感受。它的反义词有:粗暴、凶狠、暴躁等。
21.本题考查词语仿写。
先分析“欢快的小溪”中“欢快”是形容小溪特点的形容词,且与小溪的动态、给人的感受契合。对于“雪山”,可从外观(颜色、形态 )、给人的感觉等选形容词;“海洋”可从规模、气势、给人的印象等选形容词,要贴合事物特征,让词语与事物搭配自然。
示例:洁白的雪山、浩瀚的海洋
22.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概括和理解。
从文中第③段“水娃娃继续向前跑,她看见了一条宁静的河流”可知,水娃娃在离开小溪后遇到的地点是河流 ,所以第一行第二个空填“河流”;再依据第④段“水娃娃继续向前跑,她看见了一个美丽的湖泊”,能确定接下来的地点是湖泊,第一行第三个空填“湖泊”。
由第③段“青蛙喜欢在河里游泳,想请水娃娃留下来”,可知在河流处遇到的朋友是青蛙,第二行第二个空填“青蛙”;根据第④段“青鱼喜欢在湖泊里戏水,想请水娃娃留下来”,可知在湖泊处遇到的朋友是青鱼,第二行第三个空填“青鱼”。
23.本题考查拓展性思维。
先回顾短文里水娃娃遇到小溪、河流、湖泊的行文模式,都是先写看到的地方,接着点明喜欢在这地方活动的动物,再写动物想留水娃娃。然后从自然水体(像池塘、瀑布等 )和对应喜欢在此活动的动物(如鸭子、鱼儿等 )去联想,保证语句通顺、符合逻辑,模仿原文结构创作。
示例:水娃娃继续向前跑,她看见了一方清澈的池塘,鸭子喜欢在池塘里嬉戏,想请水娃娃留下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