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应用题专项训练】(含解析)第1-8单元-数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暑假应用题专项训练】(含解析)第1-8单元-数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88.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05 17:1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暑假应用题专项训练】第1-8单元-数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
1.如图,怎样移动下面三个图形,使它们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写出一种平移的过程。
2.有一个七位数,最高位和最低位上的数字都是5,万位上的数字是4,任意相邻三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都是11,这个七位数是多少?读作什么?
3.用三个9和三个0组成符合下面条件的六位数。(只读一个0的六位数写出两个即可)
(1)只读一个0。
(2)读两个0。
(3)一个0也不读。
4.小马虎读数时,把一个数的十万位和百万位上的数调换了位置,读成了四千八百五十三万二千五百零一。原来的数应该怎么读?怎么写呢?
5.用4张数字卡片8和4张数字卡片0摆出符合要求的八位数。
(1)一个“零”都不读出来的数。
(2)读出两个“零”的数。
6.食堂买来160袋大米和128袋面粉。每袋大米25千克,每袋面粉40千克。买来的面粉比大米多多少千克?
7.玉露香梨是隰(xí)县特产之一。开心果园有260棵玉露香梨树,去年平均每棵收获玉露香梨64千克。今年预计平均每棵比去年多收获16千克,今年预计一共收获玉露香梨多少千克?
8.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王小乐决定通过跑步来锻炼身体。他每天早上跑步6分钟,跑了720米,照这样坚持跑15天,他一共能跑多少米?
9.芬芬想出门旅游,如果每天旅游的路程是420千米,大约需要33天完成,芬芬旅游的总路程是多少千米?
10.蓝洋动物园的门票价格规定如下:
购票人数 1~40 41~80 80以上
票价 25元/人 22元/人 20元/人
长阳小学四年级同学去动物园游玩,一班有37人,二班有42人,三班有39人。
(1)每个班分别购票,各需要多少元?
(2)三个班合起来购票,一共需要多少元?
11.山西省沁州黄小米是我国四大名米之一,它形体金黄,味道香美,营养丰富,曾在广州交易会和印度国际博览会上赢得好评。李叔叔家今年收获536千克小米,他用线下和直播两种方式销售。
线下售价:21元/千克 直播售价:19元/千克
(1)线下卖出了320千克,收入多少元?
(2)如果剩下的在直播时全部售出,直播的收入是多少元?
12.豆腐是一种营养丰富又历史悠久的食材,安徽淮南市是豆腐的发明地。杨公小学师生开展了豆腐制作体验活动。其中三个小组制作豆腐的情况:一组38人,每人制作7块豆腐;二组32人,每人制作7块豆腐;三组38人,每人制作5块豆腐。
(1)一组和二组一共制作了多少块豆腐?(用两种方法解答)
(2)一组比三组多制作了多少块豆腐?
13.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修一条公路,甲队从东向西修,每天修650米;乙队从西向东修,每天修750米。两队同时开始,25天后两队还相距138米。这条公路长多少米?
14.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是“冰墩墩”,残奥会吉祥物是“雪容融”。学校各买了25个“冰墩墩”和“雪容融”毛绒玩具,一共花了多少元钱?
15.水果店运来32筐橘子,每筐28千克;又运来68筐水蜜桃,每筐28千克。水果店运来橘子和水蜜桃共多少千克?(用两种方法解答)
16.走遍天涯,洪洞是家。“五一”小长假期间,河南的李叔叔和王叔叔同时同地开车来洪洞大槐树寻根问祖,李叔叔开车的速度是101千米/时,王叔叔开车的速度是90千米/时,4小时后,李叔叔到达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此时王叔叔离大槐树寻根祭祖园还有多远?
1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70°,它的一个底角是多少度?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35°,它的顶角是多少度?
18.苗苗想做一个三角形的风筝,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48厘米和23厘米,第三条边长度与这两条边其中的一条长度相同,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19.有一块等腰三角形的花圃,一条边长60米,另一条边长120米。这个花圃的周长是多少米?
20.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缩短12厘米,就成了一个梯形,且这个梯形下底是上底的4倍。它的上、下底分别是多少厘米?
21.小明家在2街与2大道的交叉路口,如果用(2,2)→(2,3)→(2,4)→(3,4)→(4,4)→(5,4)表示小明从家到商店的一条路径,那么你能用同样的方式写出小明从商店回家的路径吗?(至少写三种)
22.下面是某小学教学大楼的平面图,以层数为行,每层的教室为列。
(1)用数对表示二年级各班的位置。
(2)表示林峰他们班位置的数对是(x,4),林峰可能在哪几个班?
(3)数对(4,x)可以表示哪几个班的位置?
23.实验小学周一举行升国旗仪式,下面是同学们集合时各个班级的位置。
(1)四年级一班和三年级二班所在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分别是 和 。
(2)表示某班位置的数对(x,4),可能是哪个班?
(3)表示某班位置的数对(5,y),可能是哪个班?
《【暑假应用题专项训练】第1-8单元-数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参考答案
1.将图形①先向左平移5格,再向上平移3格;将图形③先向左平移10格,再向下平移1格。
【分析】图形的平移是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条直线方向平行移动一定距离的过程,它们的形状、大小、方向都不改变,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先根据目的地与图形开始的位置关系确定行走的方向,根据图上格子的数量确定要走的格数。
【详解】
根据图示可知,将图形①先向左平移5格,再向上平移3格;将图形③先向左平移10格,再向下平移1格。
(答案不唯一)
2.5245245;五百二十四万五千二百四十五
【分析】百万位(第1位):已知最高位是5,故第1位为 5。万位(第3位):已知是4,故第3位为 4。根据相邻三位和为11:第 1、2、3 位和为11,所以5+第2位+4=11,所以第2位=2。第 2、3、4 位和为 11,所以2+4+第4位=11 ,所以第4位=5。第 3、4、5 位和为11,所以4+5+第5位=11,所以第5位=2。第 4、5、6 位和为 11 → 5+2+第6位=11,所以 第6位=4。个位(第7位):已知最低位是5,故第7位为 5。验证最后三位:第 5、6、7 位和为 2+4+5=11,符合条件。
根据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即可写出此数;根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即可读出此数。
【详解】答:一个七位数,最高位和最低位上的数字都是5,万位上的数字是9,其余数位上的数字都是0,这个数写作5245245,读作:五百二十四万五千二百四十五。
3.(1)只读一个0:900990;909090(答案不唯一);(2)读两个0:900909;(3)一个0也不读:999000;909900
【分析】读数时,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解答这类题时要充分利用这两个规律。
【详解】(1)只读一个0(答案不唯一):900990读作:九十万零九百九十
909090读作:九十万九千零九十;
(2)读两个0:900909读作:九十万零九百零九
(3)一个0也不读:999000读作:九十九万九千
909900读作:九十万九千九百
4.四千五百八十三万二千五百零一;45832501
【分析】整数的读法是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多位数的写法(1)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2)哪个数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哪个数位上写0。先把错误的数写出来,再调换十万位和百万位上的数,再写出和读出正确的数。
【详解】四千八百五十三万二千五百零一写作48532501,交换十万位和百万位上的数写作:45832501,读作:四千五百八十三万二千五百零一。
答:原来的数读作:四千五百八十三万二千五百零一;写作:45832501。
5.(1)88880000
(2)80808080
【分析】根据题意,明确大数的读法,亿以内数的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依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1)88880000读作:八千八百八十八万
一个“零”都不读出来的数:88880000(答案不唯一)
(2)80808080读作:八千零八十万八千零八十
读出两个“零”的数:80808080(答案不唯一)
6.
1120千克
【分析】用每袋大米的重量乘大米的袋数,求出大米的总重量。用每袋面粉的重量乘面粉的袋数,求出面粉的总重量。再将两个重量相减求差。
【详解】128×40-160×25
=5120-4000
=1120(千克)
答:买来的面粉比大米多1120千克。
7.20800千克
【分析】去年平均每棵收获玉露香梨64千克+今年预计平均每棵比去年多收获16千克=今年平均每棵收获玉露香梨多少千克,再乘260棵即为所求。
【详解】(64+16)×260
=80×260
=20800(千克)
答:今年预计一共收获玉露香梨20800千克。
8.10800米
【分析】已知:每天早上跑720米,照这样坚持跑15天,用720乘15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详解】(米)
答:他一共能跑10800米。
9.13860千米
【分析】已知笑笑每天旅游的路程(速度)是420千米,旅游需要的时间是33天,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可得芬芬旅游的总路程。
【详解】420×33=13860(千米)
答:芬芬旅游的总路程是13860千米。
10.(1)一班需要925元;二班需要924元;三班需要975元
(2)2360元
【分析】(1)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已知1~40人每人票价是25元,41~80人,每人票价是22元,据此列式解答。
(2)先求出三个班的总人数,由于总人数超过80人,所以每人票价是20元,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1)37×25=925(元)
42×22=924(元)
39×25=975(元)
答:每个班分别购票,一班需要925元,二班需要924元,三班需要975元。
(2)(37+42+39)×20
=118×20
=2360(元)
答:三个班合起来购票,一共需要2360元。
11.(1)6720元
(2)4104元
【分析】(1)单价×数量=总价,那么用线下每千克的售价乘320,可以计算出线下卖出的一共收入多少元;
(2)先用536减去320计算出有多少千克小米需要直播售出,再乘19计算出直播的收入是多少元;据此解答。
【详解】(1)21×320=6720(元)
答:收入6720元。
(2)(536-320)×19
=216×19
=4104(元)
答:直播的收入是4104元。
12.(1)490块;(2)76块
【分析】(1)方法一:根据题意,可以用每组的人数乘每人制作的豆腐块数分别算出一组、二组各制作了多少块豆腐,再相加求出一共制作了多少块豆腐。
方法二:用一组的人数加二组的人数,算出两组一共有多少人。再用总人数乘每人制作的块数就是两组一共制作了多少块豆腐。
(2)每组的人数乘每人制作的豆腐块数分别一组、三组各制作了多少块豆腐,再用一组制作的豆腐块数减去三组制作的豆腐块数,就是一组比三组多制作了多少块豆腐。
也可以用先算出一组比三组每人多制作几块豆腐,再用人数乘每人多制作的块数,就是一组比三组多制作了多少块豆腐。这种方法计算简便,这里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详解】(1)方法一:38×7+32×7
=266+224
=490(块)
方法二:(38+32)×7
=70×7
=490(块)
答:一组和二组一共制作了490块豆腐.
(2)38×7-38×5
=38×(7-5)
==38×2
=76(块)
答:一组比三组多制作了76块豆腐。
13.35138米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650加上750,求出甲乙两队每天修路的长度之和,再乘25,就是两队25天修路的长度之和,最后加上相距的138米,就是这条公路的总长度;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计算如下:
(650+750)×25+138
=1400×25+138
=35000+138
=35138(米)
答:这条公路长35138米。
14.2500元
【分析】求一共花了多少钱,已知“冰墩墩”和“雪容融”的单价和要购买的数量,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分别求出“冰墩墩”和“雪容融”的价钱,再相加即可求出一共所花的价钱,计算过程中可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详解】25×59+25×41
=25×(59+41)
=25×100
=2500(元)
答:一共花了2500元。
15.2800千克
【分析】方法一:由于两种水果每筐的重量相同,用每筐的重量乘运来水蜜桃和橘子的框数和,即等于运来橘子和水蜜桃总共的重量,据此即可解答。
方法二:橘子每筐的重量乘运来橘子的筐数等于运来橘子的重量,水蜜桃每筐的重量乘运来的筐数等于运来水蜜桃的重量,然后把运来橘子的重量加运来水蜜桃的重量即等于运来两种水果总共的重量。
【详解】方法一:
28×(32+68)
=28×100
=2800(千克)
答:水果店运来橘子和水蜜桃共2800千克。
方法二:
28×32+28×68
=28×(32+68)
=28×100
=2800(千克)
答:水果店运来橘子和水蜜桃共2800千克。
16.44千米
【分析】因为李叔叔到达大槐树,用李叔叔开车的速度乘行驶的时间求出出发地到大槐树的距离;用王叔叔开车的速度乘行驶的时间求出已经行驶的距离;最后用两地的距离减去王叔叔已经行驶的距离,即可求出王叔叔离大槐树寻根祭祖园还有多远。
【详解】
(千米)
答:王叔叔离大槐树寻根祭祖园还有44千米。
17.55度;110度
【分析】等腰三角形特征:两底角相等,依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用180°减顶角度数后,再除以2求一个底角;用180°减2个底角的和求出顶角。
【详解】(180°-70°)÷2=110°÷2=55°
答:它的一个底角是55度。
180°-2×35°=180-70°=110°
答:它的顶角是110度。
18.119厘米
【分析】任意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边。如果第三条边是23厘米,23+23<48,23厘米、23厘米、48厘米的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如果第三条边是48厘米,23+48>48,23厘米、48厘米、48厘米的线段能围成三角形。将这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相加,即可算出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详解】23+48+48
=71+48
=119(厘米)
答: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119厘米。
19.300米
【分析】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三角形任意两边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长度之差小于第三边,依此确定出等腰三角形花圃的腰长,然后再将花圃三条边的长度加起来即可。
【详解】假设60米为腰长,60米+60米=120米,即60米不能为腰长
120+60>120,120-60<120,即腰长为120米
120+120+60=300(米)
答:这个花圃的周长是300米。
20.上底4厘米;下底16厘米
【分析】根据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缩短12厘米,就成了一个梯形,且这个梯形下底是上底的4倍可知,缩短的长度是梯形上底的(4-1)倍,用缩短的长度除以这个倍数即可求出梯形上底的长度,再乘4即可求出梯形下底的长度,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2÷(4-1)
=12÷3
=4(厘米)
4×4=16(厘米)
答:它的上底是4厘米,下底是16厘米。
21.见详解
【分析】根据“小明家在2街与2大道的交叉路口,如果用(2,2)→(2,3)→(2,4)→(3,4)→(4,4)→(5,4)表示小明从家到商店的一条路径”可知道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时前面的数表示几街,后面的数表示几大道;然后再选择好返回的路径用数对表示即可(答案不唯一)。
【详解】第一种:(5,4)→(5,3)→(5,2)→(4,2)→(3,2)→(2,2);
第二种:(5,4)→(4,4)→(4,3)→(3,3)→(3,2)→(2,2);
第三种:(5,4)→(4,4)→(4,3)→(4,2)→(3,2)→(2,2)(答案不唯一)。
22.(1)二(1)班:(5,1);二(2)班:(6,1);二(3)班:(1,2);二(4)班:(2,2)
(2)五(3)班;五(4)班;六(1)班;六(2)班;六(3)班;六(4)班
(3)一(4)班;三(2)班;四(4)班;六(2)班。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通常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一般情况下,确定第几列时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时从前往后数。表示列的数在前,表示行的数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数对加上小括号。
【详解】(1)二(1)班:(5,1);二(2)班:(6,1);二(3)班:(1,2);二(4)班:(2,2)。
(2)表示林峰他们班位置的数对是(x,4),说明林峰在第4层,林峰可能在五(3)班、五(4)班、六(1)班、六(2)班、六(3)班、六(4)班。
(3)数对(4,x)说明在第4列,可以表示一(4)班、三(2)班、四(4)班、六(2)班。
23.(1)(1,3);(2,2)
(2)可能是六年级四班或六年级三班或六年级二班或六年级一班或五年级三班。
(3)可能是五年级三班或五年级二班或二年级二班或二年级一班。
【分析】(1)从题目给的示意图可见,按“(列数,行数)”的方式记坐标:四年级一班位于第3行第1列,坐标是(1, 3)。三年级二班位于第2行第2列,坐标是(2, 2)。
(2)数对( x, 4 )可能是哪几个班,第4行(行数为4)从左到右依次是: 六年级四班、六年级三班、六年级二班、六年级一班、五年级三班。 因此 ( x, 4 ) 可能表示以上五个班中的任意一个。
(3)数对( 5, y )可能是哪几个班,第5列(列数为5)从下到上依次是:(5, 1)二年级一班,(5, 2)二年级二班, (5, 3)五年级二班,(5, 4)五年级三班,故 ( 5, y ) 可能是这四个班中的任意一个。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1)(1,3);(2,2)
(2)可能是六年级四班或六年级三班或六年级二班或六年级一班或五年级三班。
(3)可能是五年级三班或五年级二班或二年级二班或二年级一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