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应用题专项训练】(含解析)第1-9单元-数学二年级下册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暑假应用题专项训练】(含解析)第1-9单元-数学二年级下册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05 17:1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暑假应用题专项训练】第1-9单元-数学二年级下册人教版
1.小哪吒统计了他们班里图书角中各类图书的数量,记录结果如下。
文史类:正正正正正正 科普类:正正正 动漫类:正正正正
(1)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表。
图书种类 文史类 科普类 动漫类
本数
(2)图书角中( )数量最多。
(3)如果要新添一些图书,你建议添加_______(填图书种类),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二(1)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每人只选一种)
种类 苹果 桃 梨 香蕉
人数 正正正正一 √√√ √√√ √√√ ○○○ ○○ ▲▲▲ ▲▲▲ ▲▲
(1)把记录的结果填在下表中。
种类 苹果 桃 梨 香蕉
人数(人)
(2)最喜欢吃( )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吃( )的人数最少。
(3)如果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调查,那么二(1)班一共有( )人。
(4)如果你去为班级买水果,根据调查情况应多买( ),请说明理由?
3.根据要求圈一圈并填空,在横线上列出算式。
10里面有( )个5。
算式: 。
4.根据要求圈一圈并填空,在横线上列出算式。
把12个笑脸图案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 )个。
算式: 。
5.把12个气球平均分给若干个小朋友。如图表示平均分给3人,每人4个。还可以怎样平均分?请你像这样试着画一画,圈一圈,填一填。(气球没有剩余)
6.下面图形中,哪些是对称的?
① ② ③ ④
7.图中哪几座小房子是由①号房子平移得到的?
①号房子怎么平移得到④号房子?
①号房子怎么平移得到⑥号房子?
8.二年级组织去春游,二(1)班师生共40人,每辆车可以坐5人,需要几辆车?
9.牛奶不仅能补钙,还能提高免疫力。李阿姨去超市买牛奶,甲、乙两种牛奶哪种更便宜?每瓶便宜多少钱?
10.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为了让学生了解航天方面的知识,学校购买了42本与航天有关的书籍,平均分给二年级7个班,每个班分到多少本?
11.李大爷在果园摘了25筐苹果、28筐桃子,把它们全部运走,已经运走了18筐,还有多少筐没运走?
12.二(1)班为运动员买来了12千克苹果和9千克桔子,准备把这些水果装进3个箱子里,平均每箱要装多少千克?
13.
14.国庆节,超市开展了促销活动。现在每袋比原来便宜多少元?
15.丽丽准备了买6枝康乃馨的钱,现在商场有促销活动,她怎样买更划算?请说明你的想法。
购买7枝及以上,每枝优惠1元。
16.参加二年级男子组100米比赛的有30名同学,现在要给他们分组,每组最多8人,至少要分成多少组?
17.如果把4盆白月季、3盆红月季和2盆紫月季摆成一个圆形造型。这些花最多可以摆成几个这样的造型?
白月季花 30盆
红月季花 28盆
紫月季花 19盆
18.
(1)乐乐想做成,这些能做成几个?
(2)乐乐想做8个,还差几个○?
19.一根绳子长600米,第一次用去了120米,第二次用去了300米,两次共用去多少米?
20.李叔叔带600元钱买下面两件物品够吗?
21.世纪佳华超市部分商品的价格如下。
商品 果冻 软面包 饼干 蛋卷
价格 9元/500克 5元/500克 8元/500克 7元/500克
李阿姨买了2千克饼干和500克蛋卷,一共花了多少钱?
2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23.甲、乙、丙、丁在比较他们的身高,甲说:“我最高。”乙说:“我不最矮。”丙说:“我没有甲高,但还有人比我矮。”丁说:“我最矮。”实际测量表明,只有一人说错了,那么,身高从高到低排序是?(有推理过程)
24.诚诚、勤勤、立立、达达四人中有一个人打碎了花瓶。老师问:“谁干的?”诚诚说:“不是我干的。”勤勤说:“是达达干的。”立立说:“是勤勤干的。”达达说:“不是我干的。”这四人中只有一个人没说真话,那么花瓶是谁打碎的?
《【暑假应用题专项训练】第1-9单元-数学二年级下册人教版》参考答案
1.
(1)30;15;20;
(2)文史类;
(3)科普类;科普类图书数量最少,需要补充(答案不唯一)
【分析】(1)正字每一笔表示1本,数一数。
(2)比较各类书数量即可求解。
(3)可以添加比较少的书籍。合理即可。
【详解】(1)
图书种类 文史类 科普类 动漫类
本数 30 15 20
(2)30>20>15
图书角中文史类数量最多。
(3)如果要新添一些图书,我建议添加科普类(填图书种类),原因:科普类图书数量最少,需要补充(答案不唯一)。
2.(1)21;9;5;8
(2)苹果;梨
(3)43
(4)苹果;喜欢吃苹果的人最多
【分析】(1)一个正字代表5,再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分别数出苹果、桃、梨和香蕉的数量,完成统计表。
(2)比较喜欢吃各种水果人数的多少,找出最多和最少的人数完成填空。
(3)求喜欢吃各种水果的人数之和,即是二(1)班一共多少人。
(4)根据喜欢各种水果的情况,多买一些同学们最爱吃的水果,写出自己的见解。
【详解】(1)填表如下:
种类 苹果 桃 梨 香蕉
人数(人) 21 9 5 8
(2)21>9>8>3
最喜欢吃苹果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吃梨的人数最少。
(3)21+9+5+8=43(人)
如果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调查,二(1)班一共有43人。
(4)答:如果为班级买水果,根据调查情况应多买苹果,因为喜欢吃苹果的人最多。
3.圈一圈见详解;
2;
10÷5=2(个)
【分析】根据题意,求10里面有几个5,也就是每5个圈一个圈(为一份),圈了几个圈就是有几个5(几份),用总数量÷每份的数量=份数。
【详解】由分析得:
10里面有2个5。
算式:10÷5=2(个)。
4.圈一圈见详解;
3;
12÷4=3(个)
【分析】在分物体时,每份分得同样多是平均分。用总数量÷平均分成的份数=每份的数量。由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得:
把12个笑脸图案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3个。
算式:12÷4=3(个)。
5.见详解
【分析】根据题意,12个气球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12÷2)个气球;12个气球平均分给6人,每人分(12÷6)个气球;据此画图,圈一圈,并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平均分给2人,12÷2=6(个),每人分6个气球;
平均分给6人,12÷6=2(个),每人分2个气球。
(答案不唯一)
6.见详解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① ② ③ ④
所以②和④是对称的。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掌握和运用。
7.见详解
【分析】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移动的图形运动。平移后图形的位置改变,形状、大小、方向不变。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旋转前后图形的位置和方向改变,形状、大小不变。再分清楚图中的方位,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答:据分析可知③号和⑥号的小房子是由①号小房子平移得到。
①号房子向右平移,再旋转得到④号房子。
①号房子向右平移,再向下平移得到⑥号房子。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图形旋转和平移运动的掌握。
8.8辆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二(1)班师生的总人数除以每辆车可以坐的人数,等于需要几辆车,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40÷5=8(辆)
答:需要8辆车。
9.
甲;2元
【分析】根据题意,分别用买牛奶花的钱数除以买的瓶数,计算出每瓶的钱数,再比较大小,将每瓶的钱数相减就是便宜的钱数。
【详解】甲:18÷3=6(元)
乙:40÷5=8(元)
6<8
8-6=2(元)
答:甲牛奶更便宜,每瓶便宜2元钱。
10.6本
【分析】每个班分到的本数=学校购买书籍的总本数÷平均分的班级个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42÷7=6(本)
答:每个班分到6本。
11.35筐
【分析】先用苹果的筐数+桃子的筐数算出苹果和桃子的总筐数,再根据减法的意义,苹果和桃子的总筐数-运走的筐数=剩余的筐数,列出算式算出答案即可解答。
【详解】25+28-18
=53-18
=35(筐)
答:还有35筐没有运走。
12.
7千克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加法计算出苹果和桔子的总重量,再用总重量除以要装的箱子数量,即可求出平均每箱装的重量。
【详解】(12+9)÷3
=21÷3
=7(千克)
答:平均每箱要装7千克。
13.29盆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每行摆的盆数和摆的行数相乘,求出一共摆了多少盆,再减去浇了的盆数,就是剩下没浇的盆数。
【详解】7×8-27
=56-27
=29(盆)
答:还剩29盆没浇。
14.1元
【分析】从题干可知:现在36元可以买4袋,用总价÷数量=单价,根据除法的意义,用36÷4即可得出每袋瓜子优惠后的价钱。再用原来每袋瓜子的价钱减去优惠后的价钱,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10-36÷4
=10-9
=1(元)
答:现在每袋比原来便宜1元。
15.购买7枝康乃馨会更划算。因为相同的价格下,7只康乃馨的数量更多。
【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康乃馨的枝数×每枝康乃馨的价格=购买康乃馨的总金额,先算出购买6枝康乃馨需要的金额。再用康乃馨的枝数×(每枝康乃馨的价格-每枝优惠的价格)=优惠后购买康乃馨的总金额,算出购买7枝康乃馨需要的金额。比对两种方式所用金额,若购买6枝的价格小于购买7枝康乃馨的价格,则购买6枝更划算;若购买6枝的价格大于或等于购买7枝康乃馨的价格,则购买7枝更划算。
【详解】6×7=42(元)
7×(7-1)
=7×6
=42(元)
可知购买6枝康乃馨和购买7枝康乃馨的总金额一样,则购买7枝康乃馨会更划算,因为相同的价格下,7只康乃馨的数量更多。
16.
4组
【分析】根据题意,用总人数÷每组最多的人数=满人的组数……剩余的人数,有剩余人数,满人的组数加1,即可解答。
【详解】30÷8=3(组)……6(人)
3+1=4(组)
答:至少要分成4组。
17.7个
【分析】由题意可知:用白月季花的盆数除以每组的盆数,求出的商即是白月季花能分的组数;用红月季花的盆数除以每组的盆数,求出的商即是红月季花能分的组数;用紫月季花的盆数除以每组的盆数,求出的商即是紫月季花能分的组数;把这三种月季花能分的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找出分的最少的组,即是这些花最多可以摆成的造型数;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得:
30÷4=7(组)……2(盆)
28÷3=9(组)……1(盆)
17÷2=8(组)……1(盆)
7<8<9
答:这些花最多可以摆成7个这样的造型。
18.(1)7个;
(2)2个
【分析】
(1)根据题意可知,做一个需要5个○,要求乐乐可以做成几个,用○的总数量÷做成一个需要○的数量,商就是最多能做成的个数;
(2)根据题意,先用做一个需要○的数量和要做的个数相乘,求出一共需要多少个○,再减去现有○的数量,就是还差的数量。
【详解】(1)38÷5=7(个)……3(个)
答:这些能做成7个。
(2)5×8-38
=40-38
=2(个)
答:还差2个○。
19.420米
【分析】根据加法的意义,用第一次用去的长度加上第二次用去的长度即可求出两次共用去的长度,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20+300=420(米)
答:两次共用去420米。
20.不够
【分析】根据题意,分别将两件物品的价格估算成与之接近的整百数,相加计算出总价格和600元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426元看成400元;208元看成200元;价格都估小了。
400+200=600(元)
426+208>600
答:李叔叔带600元钱买这两件物品不够。
21.39元
【分析】根据1千克=1000克可知1千克里面有2个500克,所以2千克里面有4个500克,再根据乘法的意义,先算出买2千克饼需要多少钱,再加上500克蛋卷的价钱即可。
【详解】2千克里面有4个500克
8×4+7
=32+7
=39(元)
答:一共花了39元钱。
22.一共买了多少千克的水果?
6千克
【分析】由题意可知,妈妈买了1千克的苹果,2千克的桃,还买了500克荔枝和2500克西瓜,根据这些信息提出的问题是,妈妈一共买了多少千克的水果,那就把这些水果的质量加起来即可,不过在计算时,首先要把单位换算统一,根据1000克=1千克,进行单位换算,然后列出加法算式即可解决此题。
【详解】一共买了多少千克的水果?
2500+500=3000(克)
3000克=3千克
1+2+3=6(千克)
答:一共买了6千克的水果。
【点睛】熟练掌握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3.乙甲丙丁;过程见详解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丁没有说错,因为如果丁说错了,这四个人就没有最矮的了,从这一点展开讨论,逐步推理出结果,再把四人的身高从高到低排序即可。
【详解】假设丁没有说错,则乙也没有说错。
那么甲和丙两人中有一人说错了;
假设甲说对了“我最高”,那么丙也说对了“我没有甲高,但还有人比我矮”,所以此假设不成立;可得出甲说错了,那么丙就说对了。
答:四个人的身高从高到低排序是:乙、甲、丙、丁。
【点睛】本题考查逻辑推理,假设其中一人说错,分析其他三人说话的真假情况,进行判断。
24.勤勤
【分析】找出四人中,说法矛盾的两人,然后假设其中一人说的不是真话,据此即可推出谁说的是假话。勤勤和达达的话是矛盾的,所以可以假设勤勤说的是假话,或者假设达达说的是假话,据此解答。
【详解】假设勤勤没说真话,即不是达达干的,其他人说的是真话,诚诚说不是他干的,达达说不是他干的,立立说是勤勤干的,符合题意,即花瓶是勤勤打碎的。
答:花瓶是勤勤打碎的。
【点睛】本题考查了逻辑推理问题,可用假设法解决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