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第二课时 耳和听觉 课件(共17张PPT+内嵌视频5个)2025-2026学年生物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6.1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第二课时 耳和听觉 课件(共17张PPT+内嵌视频5个)2025-2026学年生物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7-05 09:03:41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第二课时 耳和听觉
导入新课
人从外界接受的各种信息中,听觉信息的数量仅次于视觉信息
前庭
半规管
咽鼓管
鼓室
鼓膜
听小骨
耳郭
外耳道
外耳
内耳
中耳
耳蜗
耳的结构
探究新知
耳的功能
耳郭
外耳道
外耳
耳郭
外耳道
收集声波的作用
帮助辨别声音的来源方向
将耳郭收集的声波传到中耳
防止外物侵入和保护中耳
鼓膜
听小骨
鼓室
咽鼓管
中耳
鼓膜
听小骨
鼓室
产生振动
传导振动
与咽鼓管相通
咽鼓管
锤骨
砧骨
镫骨
听小骨
使鼓膜内、外的气压维持平衡
鼓膜、听小骨受到损伤,会导致传导性耳聋
前庭
半规管
耳蜗
位听神经
内耳
耳蜗
半规管
前庭
听觉感受器
位觉感受器
耳蜗、听觉中枢或听觉神经受到损伤,会导致神经性耳聋
听觉的形成
听觉的形成
声源
声波

听觉中枢
听神经
声波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听神经
产生听觉
产生振动
传导振动并放大
耳蜗
听觉感受器
传递冲动
传递声波
不同。我们在听自己说话或唱歌的录音时,会觉得那声音不像是自己的;但是别人听起来,能确认这就是你本人的声音。这是因为我们在说话时,所发出的声波有一部分通过头骨直接传递到耳,所以我们平时听到自己的声音是混合的,跟完全通过空气传播所听到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拓展:声波的传导方式
气传导
骨传导
声波经外耳、中耳,传入耳蜗的途径
声波传入内耳的正常途径,传音效率最高
声波可通过颅骨直接传入内耳
骨传导对正常听觉并无实际意义
把自己说话的声音录下来再放给自己听,与你平时听自己说话的声音是否相同?
拓展实验
1.遇到巨大声响时,我们应如何保护自己?
要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同时双手堵耳,使鼓膜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以免震破鼓膜。
2.耳道内耳垢较多时,正确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不要使用火柴棒、发夹等尖锐的器具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和鼓膜。
3.鼻咽部有炎症时,会对耳造成影响吗?
鼻咽部的病菌可能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因此,要及时就诊,以免引起中耳炎。
保护耳和听觉
什么是噪声?对人有哪些危害?
学生活动
影响人们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叫做噪声。如果突然暴露在极强的噪声下,鼓膜会破裂,甚至会因此失去听觉。
耳聋的原因:
(1)传导性耳聋:外耳道堵塞、鼓膜瘢痕化和听小骨运动障碍。
(2)感音性耳聋:耳蜗或听觉神经受损。
(3)中枢性耳聋:听觉神经和大脑皮层病变。
其他感觉
(1)嗅觉
鼻腔内嗅黏膜
基本气味
樟脑味
麝香味
花卉味
薄荷味
乙醚味
辛辣味
腐腥味
(2)味觉
味蕾
舌乳头
基本味觉
咸味
酸味
甜味
苦味
(3)冷、热、痛、触、压等感觉
皮肤中的感觉神经末梢
耳的结构
听觉形成
耳及听觉的保护
耳和听觉
盘点收获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内耳结构的是( )
A.半规管 B.前庭 C.鼓膜 D.耳蜗
2.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应将口微微张开,其目的是( )
A.使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避免鼓膜受损伤
B.减缓紧张情绪
C.避免呕吐
D.进行深呼吸,以适应气压变化
3.听觉形成过程中感受刺激的结构是( )
A.耳蜗 B.鼓膜 C.听觉中枢 D.半规管
C
A
A
达标检测
(1)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听到铃声陆续走到教室。请用图中字母及箭头写出听觉形成过程的途径:
_______________。
(2)在听觉形成过程中,听觉的感受器是在[ ]________。
(3)一位战士的耳被炮声震聋,损伤部位最可能是[ ]________。
A
B
C
D
E
F
A→B→C→D→F
D
耳蜗
B
鼓膜
4.如图是人的耳和脑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