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3 神经系统支配下的运动 教案(表格式)初中生物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6.3 神经系统支配下的运动 教案(表格式)初中生物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7-05 10:5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神经系统支配下的运动
1.通过对运动系统组成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认同人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通过学习运动的实现过程,使学生能阐明运动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
3.通过观察模型、体验动作形成过程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概括、合作交流、推理分析等能力。
4.关注体育运动与健康,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重点:1.运动系统的组成。
2.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产生运动。
难点:认识人的运动中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并能阐明运动与其他系统的联系。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关节的图片。 教师:小明上体育课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伤到了胳膊,到医院去检查,医生说他是关节脱位。小明想:关节是什么呢 关节脱位又是怎么回事呢 你能根据图片帮助小明解释一下吗 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本节内容。
二、问题引导 探究新知 (一)运动系统的组成 1.多媒体展示人运动时的图片,讲述:人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基础,运动的结构基础便是运动系统。 2.指导学生体会屈肘动作:手臂前伸,握拳,屈肘。并思考这个动作是靠哪些结构完成的。 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1~22页,认识“人体骨骼示意图”“关节示意图”和“已除去部分皮肤的鸡翅”。 提出问题: (1)运动系统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2)骨与骨之间是如何连接的 (3)关节由几部分结构组成 这几部分结构对关节有什么作用 (4)骨骼肌可以分为几部分 (5)关节存在于人体的哪些部位 (6)在进行体育运动时,有些关节容易受伤,应当怎样保护它们 (7)关节对骨的运动有什么意义 (8)骨、关节和肌肉在结构上有什么关系 三者如何配合产生运动 4.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内容,观察教材示意图,组内讨论。 5.小组展示,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成员相互补充。师生共同归纳,形成共识。 (1)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2)骨与骨之间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三种:头部颅骨的各骨之间多以骨缝相连,不能活动;椎骨之间以椎间盘相连,活动范围小;其他骨之间多以关节相连。 通过亲自完成具体的动作,获得感性认识,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关节主要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其中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通常覆盖着关节软骨。关节周围由关节囊包裹着,内部形成密闭的关节腔;关节腔内有滑液,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4)骨骼肌由两部分组成,中间较粗的部分称为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称为肌腱。 (5)关节存在于骨与骨相连接的部位。 (6)保护措施:充分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运动强度应适当,以及佩戴运动护具等。 (7)关节使骨运动更加灵活。 (8)三者相连:骨与骨通过关节相连,肌肉附着在骨骼上,肌肉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产生运动。 (二)神经系统支配下的运动 1.教师指导学生做屈肘、伸肘动作,体会屈肘和伸肘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 提出问题: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是如何配合完成屈肘和伸肘动作的 2.学生结合教材回答: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3.教师指导学生体会双手自然下垂和双手同时提重物,感受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师生共同总结: 双手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处于舒张状态; 双手提重物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处于收缩状态。 4.教师提出问题: (1)运动是如何产生的 (2)运动系统完好,躯体就能产生动作吗 5.学生思考,组内讨论,汇报,补充,形成共识;师生共同归纳: (1)骨的位置变化会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支配骨骼肌的神经传导神经冲动使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2)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的参与。运动的能量供应,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6.用简易材料制作一个用来演示肌肉收缩牵动骨运动的模型,请同学们分析模型的设计思路。 (三)体育运动与健康 1.教师:体育锻炼的益处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接受,对人体有哪些好处 2.如果锻炼或运动方法不当,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你知道常见的运动损伤有哪些吗 讨论交流,展示发言,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 以常见动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探究欲望。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深学生对骨、关节和骨骼肌协作关系的理解,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相统一的。 加强学生对基础概念的理解。
3.学生讨论,结合教材回答: (1)体育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运动系统的营养,也能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敏度。对于青少年来说,适当的体育运动还能促进肌肉的发育和身高的增长,增强体质。 (2)常见的运动损伤:关节脱位、骨折、韧带或肌肉拉伤等。 追问:在运动时我们如何有效避免运动损伤呢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5页相关内容,共同归纳有效避免运动损伤的方法: 运动前进行热身活动、合理安排运动量、准确掌握技术要邻、使用必要的运动护具等。 锻炼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资料分析能力。
三、巩固运用 拓展提升 1.李大爷长期膝关节肿胀、疼痛、行走困难,导致膝关节行走功能丧失,需要置换人造关节,是膝关节哪部分结构长期受到磨损、破坏所致的 2.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而我们在运动中起着支点作用的是什么结构 学生交流、思考后回答: 1.关节软骨。 2.关节。
第三节 神经系统支配下的运动
  本节课利用媒体资源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落实以问题为中心的理念,使整个教学过程以问题为线索,环环相扣,层层深入,逐步拓展学生思维,挖掘学生的潜力。 通过制作模型的探究活动,使学生理解了运动产生过程,培育了学生自主学习、勤于思索、乐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