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年级/册次 二年级/下 单元 2单元
单元教学设计
内容简介 教材内容编排 《场景歌》老师护学生,学生爱老师;老师教学生,学生敬老师是校园生活的经典主题之一。《树》竞选班干部是学生学校生活的一部分,如何推荐自己,如何让自己为班集体付出自己的力量,是现代人才所应具备的素养。“我选我”,这是多么简单的三个字。但是,说出这句话,是需要勇气的,特别是小学生。《拍手歌》 是许多人在上学阶段所经历的事儿,除了特殊情况外,迟到的原因无非就是贪睡、做事磨蹭而引起的。《语文园地二》“我的发现”主要是让发现“熟字加偏旁”的识字方法和汉字的构字特点“我会认”应该是与“我的发现”结合在一起教学的,老师还可以在巩固、检查认读和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扩展运用,引导学生口头组词,比一比谁组得多,增强其成就感。 “我会读”:是在学习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也可以引导学生说出类似的词语。 “学习查字典”:是一项新的教学内容,教学这部分内容之前要提醒学生准备好字典。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首先要明白部首的含义。要让学生大体上知道,为了查字方便,字典把部首相同的字归为一类,把这个相同的部首放在这一类字的前面,称为部首。查字典的时候,先找到部首,再找要查的字,就比较容易了 课程标准要求 内容教学要点字词识写◎能结合图画识字学文,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 ◎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语言积累◎背诵《场景歌》《树之歌》《拍手歌》《田家四季歌》。 ◎背诵关于中华美德的名言,初步了解大意。阅读理解◎阅读《十二月花名歌》,初步了解正月至腊月中每月开花的花名和特点。 ◎初步了解不同树木的基本特点和四季农事,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感受农民的辛勤劳作和丰收的喜悦,体会大自然的丰富美妙,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懂得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初步建立部首的概念。实践活动◎了解量词的不同用法,能在生活情景中恰当运用量词。
语文要素进阶(可作思维导图截图) 四、教材解读表格教材解读表格 分类具体内容内容简说教学要点课 文场景歌这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在诵读中欣赏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的数量词表达方式。朗读儿歌,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了解数量词,并运用数量词来表达不同的事物。树之歌这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等11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朗读、背诵儿歌,利用形声字特点掌握木字旁的8个生字; 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拍手歌本文以儿童熟悉的拍手游戏为活动形式,串起了8种动物的生活场景,呈现了动物之间、人与动物之间和谐共处的场景。朗读儿歌,了解“隹”“鸟”偏旁表义的特点,用部件归类法识字;感受动物生活的快乐,产生保护动物的意识。田家四季歌这首儿歌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绘了农民一年的农事活动,赞美了农家人的辛勤劳动,抒发了他们收获的喜悦。朗读、背诵课文,了解田家四季农事,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2课时语 文 园 地 二查字典由儿歌、部首查字法的步骤要领和查字典练习3个部分组成。通过练习,会查7个生字,引导学生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提高主动识字的意识和能力。懂得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初步建立部首的概念,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认识7个生字;朗读、背诵“日积月累”中的经典名句,初步了解大意; 阅读儿歌,了解十二月花事,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日积月累编排了3个出自经典的名句,丰富学生的积累。我爱阅读按照时间顺序,以一首儿歌《十二月花名歌》表现农历时序和每个月花的特点。
人文主题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围绕“自然中的场景、事物”这一人文主题。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掌握本单元要求会认、会写的字。认识能用部件归类法识字,能结合图画识字学文,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语言运用:背诵关于中华美德的名言,初步了解大意。 思维能力:懂得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初步建立部首的概念。了解量词的不同用法,能在生活情景中恰当运用量词。 审美创造:了解正月至腊月中每月开花的花名和特点。初步了解不同树木的基本特点和四季农事,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感受农民的辛勤劳作和丰收的喜悦,体会大自然的丰富美妙,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学习目标 【单元核心目标】 1.以大自然中的真实场景与事物,用喜闻乐见的歌谣形式,在多种语境支持下读准字音、认识并会写教材规定的生字词,能在真实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了解并恰当使用数量词,并用部件归类法识字,学会部首查字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5首歌,积累3句谚语及3句名言。 3.在了解不同树木的基本特点、学习有关动物及认识四季农事中,体会大自然的丰富美妙,感受农民辛苦分享其喜悦。
重难点 本单元重难点: (1)本单元重点放在识字写字上。鼓励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要把识字、写字与朗读指导有机结合。 (2)本单元还安排了学习“部首查字法”。其中较难的两个步骤是:一是确定字的部首并查出部首在检字表的页码,二是数清除去部首外的剩余笔画。要把查字典真正落实到用字典查字的实践之中。让学生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提高识字的意识和能力。
学情分析 一、 识字与写字 掌握了一定的识字量具备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如借助拼音、看图、联系上下文猜字等)。 对汉字的构字规律(如象形、会意、形声)有初步感知,尤其是对形声字的构字特点开始有意识。 基本掌握常用笔画和偏旁部首,具备一定的书写基础,能按笔顺规则书写简单汉字。 接触过查字典(音序查字法),对工具书有初步认识。 二、 朗读与看图说话 能借助拼音较流利地朗读课文,基本做到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 对儿歌、韵文(如本单元的“歌”体课文)的节奏和韵律有感知,喜欢朗读。 具备初步的看图能力,能说出图中主要事物。 看图说话训练: 提供表达支架:如“我看到图上有……(地点),有……(事物),它们在……(状态/动作)”,“在……(地点),……(事物)怎么样”。 强调观察顺序和方法。鼓励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词语(量词、名词、形容词)进行描述。从单幅图到多幅图(如《田家四季歌》的四季图),练习按顺序连贯讲述。结合课文内容提问,引导学生将图与文对应。 三、 口语交际 (结合单元主题的潜在发展点) 本单元提供的契机: 丰富的主题内容: “场景”、“树木”、“动物”、“农事”都是学生感兴趣且有话可说的话题。 合作学习需要: 查字典、朗读、看图说话等活动都需要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表达欲望激发: 学生对大自然和这些主题事物有天然的亲近感,容易激发表达的欲望。 学情特点: 乐于表达,尤其是关于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事物。能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和问答。倾听习惯有待加强,容易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打断别人。表达可能不够完整、清晰,逻辑性不强。词汇量相对有限。
教学思路(分大任务小任务,每个小任务由布置活动去完成,注意设置真实情境活动) 学习主题: 计划(9-11 )课时
大任务:在“自然之歌”的韵律中发现汉字构字规律,提升自主识字能力,感受自然之美与汉字之妙。
任务一 开启宝盒,初探“密语” (1)课时(单元导语)
活动1 组建探险小队
活动2 开启探寻之旅
活动3
任务二 畅游“歌谣乐园”,初识探秘内容 (6-7)课时
活动1 “场景”小站 (《场景歌》)
活动2 “树木”王国 (《树之歌》)
活动3 “动物”乐园 (《拍手歌》)
活动4 “农事”田野 (《田家四季歌》)
活动5
活动6
任务三 举办一场“自然密语”博览会 (2 )课时
活动1 朗读展示会
活动2 发布探寻结果大会
活动3
活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