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都区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试题(卷)
历
史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书写在试题上答案无效。
斯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
:
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
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标志着“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
从.开国大典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三大改造
2.为更好的在国旗上体现新中国的性质与精神,政协筹委会公开征集国旗设计图案,并从应征
的数千件作品中精心挑选了38种国旗草案,编印了“国旗图案参考资料”。这38幅作品的
底色均为红色,其中31种图案都用星星表示中国共产党与解放军。经过与会代表的热烈讨
论,最终将五星红旗草案修改后作为国旗图案。国旗制定的过程充分说明了()
A.新中国的建立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B.政治协商会议发扬民主的良好氛围
C.广大人民群众拥护新政权的热情高涨
D.《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3.“这场战争居然打败了美国这个气势汹汹、不可一世的世界头号强国,显示了已经站起来
扬
的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力量,一扫中国近代以来的耻辱。”这场战争是(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人民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4.从下表可以得出,一五计划的实施(
时间
原煤
钢
布
粮
1952年
6149万吨
135万吨
38.3亿米
16392万吨
1957年
13100万吨
535万吨
50.5亿米
19505万吨
A.使我国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
B.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C.使我国迈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D.使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下面是李华同学整理的“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学习笔记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细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
型的宪法。
1982年颁布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
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此后,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
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
2020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
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
以上法制建设历程说明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C.我国法制建设不断健全与完善,体现了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八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八下历史期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B D B C A B D C D C A C B A
二、非选择题
16.(1)①屠呦呦。(2 分)20 世纪 70 年代初,我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
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
大贡献,屠呦呦获得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答出任意一点得 2 分)
②袁隆平(2 分)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对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
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
题也有重要贡献。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答出任意一点得 2 分)
(2)③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
建成投产,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等。
(答出任意一点得 2 分)
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 分)
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 分)
17.(1)特点:在新解放区实行;有计划、有准备地进行;依法进行;分批进行;保护富农;
涉及领域广等。(答出任意一点得 2 分)
影响: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 2000 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
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
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答出任意一点得 2 分)
(2)问题:小农经济无法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需要。(2 分)
解决: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
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2 分)
(3)变化: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 分)
原因:我国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人民公社体制的束缚,激发了农民的
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
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等。(答出任意一点得 2 分)
(4)作用:从根本上冲破了传统思想束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最终确立奠定了理
论基础。(2 分)会议:中共十四大。(2 分)
18.(1)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 分)
态度:敌视态度。(2 分)
(2)万隆会议。(2 分)“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成为不同社
会制度下亚非国家之间架设友好相处的桥梁;加强了新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答
出任意一点得 2 分)
(3)“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 分)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
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答出任意一
点得 2 分)
(4)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外交人员的不懈努力;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答出任意两点得 4 分)
19.(1)制度成果:图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图二: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图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 分)
意义:图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其核心意义在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并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答出任意一点得 2 分)
图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
济、社会、文化权利。这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答出任意一点得 2 分)
(2)意义: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 20 世纪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香港、
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
一步;同发展的新纪元;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 为解决国际同类问题提供了新的范
例。(答出任意两点得 4 分)
“中国智慧”的理解: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
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为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答
出任意两点得 4 分)
(3)观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道路符合国情,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选择的史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南方谈话,中共二十大召开。
论述:“文化大革命”给国家造成了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
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
决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化的伟大征程。针对姓“资”还是姓“社”问题带来的困扰,1992 年,邓小平发表南
方谈话,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2021 年,我国实现
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2022 年,中共二十大为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道路,充分立足于我国国情,并不断创新,体现了
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评分说明:给出恰当的观点得 2 分;论述过程中围绕基本史事有理有据,任意一点得 2 分共 6
分;结构完整得 1 分,共 9 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清晰、
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