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三章人的免疫调节与稳态第一节第2课时特异性免疫应答课件+学案+作业+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三章人的免疫调节与稳态第一节第2课时特异性免疫应答课件+学案+作业+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7-07 09:49:27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特异性免疫应答
一、特异性免疫应答
1.概念:机体针对某种______________,由特异性免疫细胞参与的免疫应答。
2.参与细胞:主要是__________。
3.抗原提呈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
4.体液免疫
(1)概念:主要通过产生______实现免疫应答的方式称为体液免疫。
(2)过程:当病原体(如细菌)初次侵入人体时,一方面,病原体的______会与B细胞表面特定的______相结合;另一方面,_______细胞经__________细胞(如吞噬细胞)提呈抗原等过程激活后,会分泌________作用于___细胞。上述过程促进了B细胞活化并增殖、分化为____细胞和_______细胞。其中,____细胞的寿命比较短,可产生______以对抗相应的病原体;_______细胞寿命比较长,在____________再次入侵时,它们能迅速活化、增殖和分化,形成大量的____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及时清除病原体。
5.细胞免疫
(1)概念:主要通过_______实现免疫应答的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2)过程:当外界病原体(如病毒)初次侵入人体时,__________细胞(如吞噬细胞)向_______细胞提呈抗原,激活的_______细胞分泌________等作用于___________细胞;同时,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也能向细胞毒性T细胞提呈抗原。上述过程刺激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_细胞和_______细胞。_________________细胞寿命较短,可以与________结合,使________肿胀、溶解,以致死亡;_______细胞寿命比较长,在____________再次侵入细胞时,能迅速活化、增殖和分化,形成大量_________________细胞,及时攻击相应的被感染细胞。
6.免疫系统的功能:______、______、______。
二、免疫制剂
1.免疫制剂是指依据________原理,人工生产的具有______作用的生物制品,接种后可使机体获得相应的免疫力。
2.人工主动免疫是通过人工接种的方法向机体输入____________(如______),刺激机体主动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主要用于疾病的特异性预防。
3.通过给机体注射含____________的免疫血清或__________等免疫制剂,使机体及时获得特异性免疫力的免疫方式称为人工被动免疫。
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相互关系
免疫调节和神经调节、体液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辅助T细胞合成并分泌细胞因子。 (  )
2.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 (  )
3.细胞毒性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 (  )
4.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需要通过细胞免疫使靶细胞裂解,再通过体液免疫将释放出来的抗原消灭。 (  )
5.信号分子与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  )
 体液免疫
1.过程
2.病原体再次入侵时的免疫反应
(1)记忆B细胞的特点: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并由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寿命长、对相应抗原十分敏感。
(2)二次免疫反应: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3)二次免疫特点:反应快、反应强烈,在抗原再次入侵时,能快速、高效地产生大量抗体,将抗原清除,如图所示。
(1)B细胞活化的条件
(2)通常情况下,一个B细胞只针对一种特异性病原体,活化、增殖后只产生一种特异性的抗体。
(3)抗原提呈过程的实现与细胞质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4)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变化,如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
1.如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E细胞具有识别抗原的功能,一个B细胞可增殖产生不同的抗体
B.M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可增殖分化形成E细胞
C.E细胞接触被病原体入侵的靶细胞,可导致靶细胞裂解
D.体液免疫不能对侵入人体的病毒发挥相应的作用
2.如图表示某一健康人注射疫苗前后的不同时间采血所测得的抗体水平(箭头表示疫苗注射时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与d时间所注射的疫苗不同
B.d时间是再次接种引发的二次免疫反应
C.产生甲、乙抗体的浆细胞不同
D.不同种类的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可能有较大的差异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比较
1.细胞免疫——靠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来“作战”
病毒只有侵入细胞才能增殖,有些致病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等,也是寄生在细胞内。病原体一旦进入细胞内部,就要靠细胞免疫来起作用。
(1)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需要靶细胞、辅助T细胞等的参与。
(2)细胞免疫过程中作用于细胞毒性T细胞的细胞因子,主要由辅助T细胞分泌,细胞毒性T细胞也可分泌细胞因子。
(3)细胞免疫过程中细胞因子的作用: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4)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并使其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后,很多时候仍然需要体液免疫过程中的抗体来进一步清除抗原。
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
项目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参与 细胞 B细胞、抗原提呈细胞、辅助T细胞、浆细胞、记忆B细胞等 靶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抗原提呈细胞、辅助T细胞、记忆T细胞、巨噬细胞等
作用 对象 侵入内环境的抗原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自身突变细胞和来自异体的移植组织、器官等
作用 方式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举例 外毒素 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
联系 二者各有其独特的作用,又相互配合。 ①对内环境中的抗原及其释放的外毒素: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②对进入细胞内的抗原:细胞免疫先发挥作用,将抗原从靶细胞中释放出来,再由体液免疫将其彻底清除; ③若机体无胸腺或T细胞,则细胞免疫不存在,体液免疫也将大部分丧失。
3.与免疫有关的细胞的比较
名称 来源 功能
吞噬 细胞 造血干细胞 吞噬异物,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
B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识别抗原,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辅助 T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识别抗原,分泌细胞因子
细胞 毒性 T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成熟;记忆T细胞 识别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分化为记忆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使其裂解死亡,暴露病原体
浆细胞 B细胞或 记忆B细胞 产生和分泌抗体
记忆 细胞 B细胞或细胞毒性T细胞或记忆细胞 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抗原再次入侵时,能迅速增殖、分化为相应的效应细胞
有关免疫细胞的易错点
(1)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情况:浆细胞不具有分裂、分化能力;B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都能进行分裂、分化。分裂、分化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细胞分化只是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识别抗原问题:浆细胞没有识别功能;抗原提呈细胞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其他淋巴细胞都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3)结构与功能问题:抗原识别过程与细胞质膜上的糖蛋白(受体)有关,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体现了细胞质膜的信息交流功能。靶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3.人体内细胞免疫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甲、乙和丙表示相应的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巨噬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产生的
B.巨噬细胞中,溶酶体参与处理病原体,并将其降解为多肽
C.乙为辅助T细胞识别抗原的受体分子,也就是相对应的抗体分子
D.丙物质中含有白细胞介素,可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
4.如图为某免疫细胞X发挥免疫功能裂解靶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X细胞表面只有针对一种抗原的受体
B.X细胞表面的受体也能识别游离在内环境中的抗原
C.X细胞起源于骨髓并在其中成熟
D.X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引起靶细胞的裂解属于体液免疫
“三看法”辨别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免疫学的应用
1.疫苗
(1)作用:预防病原体入侵引起的传染病。
(2)适用对象:具有潜在患病概率的健康人。
(3)疫苗种类
①常规疫苗: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
②基因工程疫苗:将抗原特异性基因作为目的基因,通过基因工程获得的疫苗。
③DNA(核酸)疫苗:接种的核酸疫苗在人体内表达抗原特性物质,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2.人工主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
比较 项目 人工主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原理 抗原刺激机体主动产生特异性免疫力 提高或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
获得 方式 抗原入侵获得;注射疫苗获得 用抗体、细胞因子等免疫活性物质进行免疫增强疗法
适用 对象 健康人 患者或疑似患者
5.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三位发现丙型肝炎病毒的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对此做出的贡献。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让我们可以通过血液检测来避免出现输血后的肝炎,也使得丙型肝炎的抗病毒药物得以迅速发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丙型肝炎检测的依据之一是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B.侵入肝细胞的丙型肝炎病毒,需要依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将其清除
C.针对丙型肝炎的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理可能是抑制丙型肝炎病毒核酸的复制
D.人体内能够特异性识别丙型肝炎病毒的淋巴细胞有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等
6.下列关于流感疫苗和人体对流感的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感染流感病毒后,通过注射流感疫苗来获得抗体
B.体液免疫通过产生抗体对流感病毒起防御作用
C.细胞毒性T细胞能使被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和病毒一起裂解死亡
D.抗体既能作用于细胞外的流感病毒,也能作用于侵入细胞内的流感病毒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
借助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的思维导图,分析不同种类T细胞的作用,认同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既各自有其独特作用,又可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形成局部与整体观。
1.研究发现,辅助T细胞活性下降时,会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下降。结合所学知识,讨论分析其原因。(科学思维)
(1)辅助T细胞的直接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辅助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能发挥作用,试分析不同种类的T细胞的作用。(科学思维)
(1)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的T细胞是哪种?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细胞免疫中,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是什么?辅助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侵入体液中的病原体只激发体液免疫,侵入细胞中的病原体只激发细胞免疫。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科学思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小结]
 
1.辅助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既参与体液免疫,也参与细胞免疫。
2.细胞因子可以促进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
3.体液免疫的“作战武器”是抗体;细胞免疫的“作战武器”是细胞毒性T细胞。
4.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既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又可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
5.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实现都离不开信号分子,而这些信号分子的作用方式,都是直接与受体接触。
1.寨卡病毒是通过伊蚊传播的一种病毒。如图表示寨卡病毒进入人体后发生的免疫过程(Ⅰ~Ⅳ表示细胞或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Ⅰ为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Ⅱ和Ⅲ
B.该病毒能与Ⅱ发生特异性结合
C.Ⅲ为记忆B细胞,参与二次免疫
D.Ⅳ的化学本质是多糖
2.结核分枝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菌,初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时,机体进行的免疫应答反应不包括(  )
A.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分化为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
B.记忆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
C.浆细胞产生抗体
D.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3.人体受到病毒感染后,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抗病毒抗体可特异性地与血液中游离的病毒结合并直接使其降解
B.某些病毒可破坏其感染的免疫细胞从而造成免疫系统受损
C.病毒抗原和细胞因子可参与B细胞分裂、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
D.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接触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后,可引起被感染细胞的裂解
4.如图表示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Ⅰ属于体液免疫,过程Ⅱ属于细胞免疫
B.吞噬细胞也参与图示免疫过程
C.细胞a只能为B细胞,细胞b只能为细胞毒性T细胞
D.细胞c为浆细胞,细胞d为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
5.下图所示为某种免疫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b细胞为__________,溶酶体分解抗原的过程在免疫学上属于__________免疫。
(2)d细胞为______________,在机体中该细胞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殖、分化而来。
(3)若用大剂量的X射线杀死c细胞,对机体免疫会造成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抗原刺激机体产生以上免疫过程的同时,还刺激机体产生其他特异性免疫,即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课时分层作业(12)
1 2 3 4 5 6 7 8 9
B C C D B A B D BC
10.(每空1分,共11分)(1)抗原 细胞毒性T 识别并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分泌细胞因子 (2)细胞 (3)抗原提呈 辅助T细胞 B细胞 浆细胞 记忆B细胞 抗体 蛋白质
1.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不具有特异性,①错误;辅助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都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②③④均正确;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⑤错误。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
2.题图中a为T细胞,b为B细胞,c和d分别为T细胞和浆细胞,图中能识别抗原的有记忆细胞、B细胞、T细胞;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可由B细胞(b)或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c、d细胞都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其核DNA是相同的,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其功能的不同。
3.通常情况下,一种B细胞只针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其增殖、分化产生的浆细胞只能分泌一种特定的抗体,A正确;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具有识别能力,但不具有特异性,B正确;记忆B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能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由浆细胞分泌大量抗体,C错误;受到抗原、辅助T细胞的刺激,B细胞在细胞因子的促进作用下快速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D正确。
4.物质a为细胞因子,物质b为抗体,它们均为免疫活性物质,A正确;细胞①为抗原提呈细胞,可摄取、加工处理病原体使其暴露出特有抗原,并将抗原提呈给细胞②辅助T细胞,B正确;细胞③为B细胞,一方面,病原体的抗原会与B细胞表面特定的受体相结合,另一方面,辅助T细胞经抗原提呈细胞提呈抗原等过程激活后,会分泌白介素作用于B细胞,二者刺激下,促进B细胞进行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细胞⑤浆细胞,C正确;当细胞④记忆B细胞再次受到同种病原体刺激后,会迅速做出免疫反应,细胞⑤浆细胞由B细胞或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不能接受抗原刺激,D错误。
5.图1中产生的Y形物质与病原体直接结合,应为抗体,图1表示体液免疫;图2中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与免疫细胞直接接触,表示细胞免疫,A错误。分析题图可知,细胞丙为浆细胞,能分泌抗体,细胞丁为细胞毒性T细胞,在抗原刺激下,也能分泌细胞因子,抗体和细胞因子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B正确。细胞戊为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也可来自细胞己(记忆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C错误。在结核分枝杆菌进入细胞内之前,图1所示的体液免疫也发挥作用,D错误。
6.机体被禽流感病毒H5N1感染后,细胞毒性T细胞会增殖、分化,A正确;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依赖B物质,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错误;A物质为辅助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C错误;T细胞在胸腺成熟,它在人体免疫应答中具有识别的功能,D错误。
7.根据题图细胞乙分泌抗体可知,该过程为体液免疫,图中细胞甲为B细胞或记忆B细胞;细胞乙为浆细胞,能分泌抗体,抗体可以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等,吞噬细胞能够将形成的沉淀等吞噬消化,所以细胞丙为吞噬细胞。细胞甲为B细胞或记忆B细胞,且细胞因子主要是由辅助T细胞分泌的,A错误;浆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增殖能力,B细胞可以增殖、分化形成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B正确;吞噬细胞能够识别抗原,但不具有特异性识别的能力,C错误;由于三种细胞最终都来自造血干细胞的分裂、分化,因此同一个体中三种细胞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D错误。
8.人体内各种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分布在免疫器官和血液、淋巴液中,A错误;由于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相同病原体侵入不同人体激活B细胞的抗原决定簇可能不同,故B细胞分泌的抗体可能不相同,B错误;树突状细胞为非特异识别,辅助T细胞和B细胞为特异性识别,三者识别相同抗原,但不同的抗原决定簇,其受体不同,C错误;抗原提呈细胞既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也参与B细胞的活化,D正确。
9.B细胞和T细胞都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而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①、②过程需要细胞间的识别和糖被的参与,⑤过程是抗原抗体的结合,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该过程主要是B细胞参与,并且又有抗体产生,所以属于体液免疫;机体再次接触同种抗原刺激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并产生大量抗体。
10.(1)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免疫学上被称为抗原,图1中甲可以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所以甲是细胞毒性T细胞,作用是识别并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分泌细胞因子。(2)图1所示过程主要是病原体侵入宿主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使其裂解死亡的过程,表示的是细胞免疫,细胞免疫不能清除病原体,还要借助体液免疫和吞噬细胞的作用。(3)若要完全清除HPV,还需要体液免疫参与,即大多数抗原经过[A]抗原提呈细胞的摄取、加工处理,将其内部隐藏的抗原暴露出来,然后提呈给[B]辅助T细胞,抗原还可直接刺激[C]B细胞。[C]受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D]浆细胞和[E]记忆B细胞,前者能产生物质[F]抗体,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课时分层作业(12) 特异性免疫应答
(本套共10小题,共30分。第1~8小题,每小题2分;第9小题3分;第10小题11分。)
题组一 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
1.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  )
①吞噬细胞 ②辅助T细胞 ③B细胞 ④记忆细胞 ⑤浆细胞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⑤
2.下图表示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只有a、b、d三类细胞能识别抗原
B.能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
C.①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
D.c、d的功能不相同,根本原因是DNA不同
题组二 体液免疫
3.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浆细胞只能分泌一种特定的抗体
B.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没有特异性识别能力
C.记忆B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能迅速分泌大量抗体
D.仅受到抗原的刺激,B细胞不能快速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4.病原体侵入机体后,机体通过一系列反应最终将其清除,其部分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a、b分别是细胞因子和抗体,均为免疫活性物质
B.细胞①摄取、加工处理病原体,使其暴露出特有抗原,并提呈给细胞②
C.细胞③受抗原刺激后进行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细胞⑤
D.当细胞④⑤再次受到同种病原体刺激后,会迅速做出免疫应答
题组三 细胞免疫
5.如图是人体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④表示相关过程,甲~己表示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图1表示细胞免疫,图2表示体液免疫
B.细胞丙、丁都能分泌免疫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C.细胞戊只能来自细胞丁的增殖和分化
D.结核分枝杆菌是胞内寄生菌,需要通过图2过程消除,图1过程不参与
6.如图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图中A、B为有关物质,其中B为细胞表面的受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机体后,能刺激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
B.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依赖B物质,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脂质
C.A物质为抗体,最终将禽流感病毒H5N1清除
D.T细胞在骨髓成熟,它在人体免疫应答中具有识别的功能
7.如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甲为辅助T细胞,需要B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促进其增殖、分化
B.细胞乙是浆细胞,它不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
C.细胞丙是吞噬细胞,它能特异性识别抗原—抗体复合物
D.细胞甲和细胞乙的起源相同,二者在细胞中的表达的基因也相同
8.人体免疫系统在抵御病原体的侵害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内各种免疫细胞都分布在免疫器官和淋巴液中
B.相同病原体侵入不同人体后激活的B细胞分泌的抗体都相同
C.树突状细胞、辅助T细胞和B细胞识别相同抗原的受体相同
D.抗原提呈细胞既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也参与B细胞的活化
9.(多选)如图为人体特异性免疫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B细胞和T细胞都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并在骨髓中成熟
B.①、②过程都需要细胞质膜上糖被的参与,⑤过程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
C.该免疫过程有B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的参与,属于体液免疫过程
D.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可在短时间内发生⑤反应,因为③过程可迅速完成
10.(11分)人乳头瘤病毒(HPV)为DNA病毒,已知的亚型有100多种,分低危型和高危型。宫颈癌主要为高危型持续感染所致,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图1是HPV入侵机体后,机体做出的部分免疫应答示意图,据图回答:
图1
图2
(1)HPV在免疫学上被称作__________。图1中甲是__________细胞,其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所示过程称为__________免疫,不能清除HPV。
(3)若要完全清除HPV,还需要体液免疫的参与,过程如图2。即大多数抗原经过[A]__________细胞的摄取、加工处理,将其内部隐藏的抗原暴露出来,然后提呈给[B]______________,抗原还可直接刺激[C]__________。[C]受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D]__________和[E]______________,前者能产生物质[F]__________,物质[F]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97张PPT)
第三章 人的免疫调节与稳态
第一节 人体的免疫应答
第2课时 特异性免疫应答
课标内容要求 核心素养对接
阐明特异性免疫是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方式,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免疫应答。 生命观念——基于对免疫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免疫功能的理解,阐释生命的本质。
必备知识·自主预习储备
一、特异性免疫应答
1.概念:机体针对某种______________,由特异性免疫细胞参与的免疫应答。
2.参与细胞:主要是__________。
3.抗原提呈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
特定的病原体
淋巴细胞
吞噬细胞
被病毒感染的宿主
4.体液免疫
(1)概念:主要通过产生______实现免疫应答的方式称为体液免疫。
(2)过程:当病原体(如细菌)初次侵入人体时,一方面,病原体的______会与B细胞表面特定的______相结合;另一方面,_______细胞经__________细胞(如吞噬细胞)提呈抗原等过程激活后,会分泌________作用于___细胞。上述过程促进了B细胞活化并增殖、分化为____细胞和_______细胞。其中,____细胞的寿命比较短,可产生______以对抗相应的病原体;_______细胞寿命比较长,在____________再次入侵时,它们能迅速活化、增殖和分化,形成大量的____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及时清除病原体。
抗体
抗原
受体
辅助T
抗原提呈
白介素
B

记忆B

抗体
记忆B
相同病原体

5.细胞免疫
(1)概念:主要通过_______实现免疫应答的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2)过程:当外界病原体(如病毒)初次侵入人体时,__________细胞(如吞噬细胞)向_________细胞提呈抗原,激活的_______细胞分泌________等作用于___________细胞;同时,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也能向细胞毒性T细胞提呈抗原。上述过程刺激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和__________细胞。
T细胞
抗原提呈
辅助T
辅助T
白介素
细胞毒性T
激活的细胞毒性T
记忆T
_________________细胞寿命较短,可以与________结合,使________肿胀、溶解,以致死亡;_______细胞寿命比较长,在____________再次侵入细胞时,能迅速活化、增殖和分化,形成大量_________________细胞,及时攻击相应的被感染细胞。
6.免疫系统的功能:______、______、______。
激活的细胞毒性T
靶细胞
靶细胞
记忆T
相同病原体
激活的细胞毒性T
防御
监控
清除
二、免疫制剂
1.免疫制剂是指依据________原理,人工生产的具有______作用的生物制品,接种后可使机体获得相应的免疫力。
2.人工主动免疫是通过人工接种的方法向机体输入____________ (如______),刺激机体主动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主要用于疾病的特异性预防。
3.通过给机体注射含____________的免疫血清或__________等免疫制剂,使机体及时获得特异性免疫力的免疫方式称为人工被动免疫。
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相互关系
免疫调节和神经调节、体液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_。
免疫学
免疫
抗原性物质
疫苗
特异性抗体
细胞因子
相互作用
相互协调
判一判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辅助T细胞合成并分泌细胞因子。 (  )
2.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 (  )
3.细胞毒性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 (  )
4.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需要通过细胞免疫使靶细胞裂解,再通过体液免疫将释放出来的抗原消灭。 (  )
5.信号分子与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  )

×
×


提示:1.√
2.× 浆细胞不再分裂。
3.× 细胞毒性T细胞受到刺激后先经过增殖,然后部分分化为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
4.√ 5.√
关键能力·重难探究达成
核心点一 体液免疫
1.过程
2.病原体再次入侵时的免疫反应
(1)记忆B细胞的特点: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并由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寿命长、对相应抗原十分敏感。
(2)二次免疫反应: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3)二次免疫特点:反应快、反应强烈,在抗原再次入侵时,能快速、高效地产生大量抗体,将抗原清除,如图所示。
(3)抗原提呈过程的实现与细胞质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4)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变化,如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
[对点练习]
1.如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E细胞具有识别抗原的功能,一个B细胞可增殖产生不同的抗体
B.M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可增殖分化形成E细胞
C.E细胞接触被病原体入侵的靶细胞,可导致靶细胞裂解
D.体液免疫不能对侵入人体的病毒发挥相应的作用
B [依据题图分析可知,E细胞为浆细胞,M细胞为记忆B细胞。浆细胞产生和分泌的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特异性结合,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功能;通常情况下,一个B细胞活化增殖后只产生一种特异性的抗体,A错误。M细胞为记忆B细胞,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机体会发生二次免疫反应,M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B正确。E细胞(浆细胞)不与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接触,也不导致靶细胞裂解,C错误。体液免疫可以对侵入人体的病毒发挥作用,D错误。]
2.如图表示某一健康人注射疫苗前后的不同时间采血所测得的抗体水平(箭头表示疫苗注射时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与d时间所注射的疫苗不同
B.d时间是再次接种引发的二次免疫反应
C.产生甲、乙抗体的浆细胞不同
D.不同种类的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可能有较大的差异
B [图中a与d时间注射疫苗后,抗体量都从0开始增加,说明两次注射的疫苗不同,即d时间注射疫苗后引发的免疫为初次免疫反应,A正确,B错误;一种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特定的抗体,由于a与d时间注射的疫苗不同,故甲抗体和乙抗体为不同的抗体,则产生甲、乙抗体的浆细胞不同,C正确;据题图可知,甲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长,乙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短,甲、乙两种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有较大的差异,D正确。]
核心点二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比较
1.细胞免疫——靠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来“作战”
病毒只有侵入细胞才能增殖,有些致病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等,也是寄生在细胞内。病原体一旦进入细胞内部,就要靠细胞免疫来起作用。
特别提醒
(1)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需要靶细胞、辅助T细胞等的参与。
(2)细胞免疫过程中作用于细胞毒性T细胞的细胞因子,主要由辅助T细胞分泌,细胞毒性T细胞也可分泌细胞因子。
(3)细胞免疫过程中细胞因子的作用: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4)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并使其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后,很多时候仍然需要体液免疫过程中的抗体来进一步清除抗原。
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
项目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参与
细胞 B细胞、抗原提呈细胞、辅助T细胞、浆细胞、记忆B细胞等 靶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抗原提呈细胞、辅助T细胞、记忆T细胞、巨噬细胞等
项目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作用
对象 侵入内环境的抗原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自身突变细胞和来自异体的移植组织、器官等
作用
方式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举例 外毒素 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
项目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联系 二者各有其独特的作用,又相互配合。
①对内环境中的抗原及其释放的外毒素: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②对进入细胞内的抗原:细胞免疫先发挥作用,将抗原从靶细胞中释放出来,再由体液免疫将其彻底清除;
③若机体无胸腺或T细胞,则细胞免疫不存在,体液免疫也将大部分丧失。
3.与免疫有关的细胞的比较
名称 来源 功能
吞噬
细胞 造血干细胞 吞噬异物,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
B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识别抗原,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名称 来源 功能
辅助
T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识别抗原,分泌细胞因子
细胞
毒性
T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成熟;记忆T细胞 识别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分化为记忆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使其裂解死亡,暴露病原体
名称 来源 功能
浆细胞 B细胞或
记忆B细胞 产生和分泌抗体
记忆
细胞 B细胞或细胞毒性T细胞或记忆细胞 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抗原再次入侵时,能迅速增殖、分化为相应的效应细胞
易错提醒 有关免疫细胞的易错点
(1)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情况:浆细胞不具有分裂、分化能力;B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都能进行分裂、分化。分裂、分化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细胞分化只是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识别抗原问题:浆细胞没有识别功能;抗原提呈细胞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其他淋巴细胞都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3)结构与功能问题:抗原识别过程与细胞质膜上的糖蛋白(受体)有关,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体现了细胞质膜的信息交流功能。靶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对点练习]
3.人体内细胞免疫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甲、乙和丙表示相应的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巨噬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产生的
B.巨噬细胞中,溶酶体参与处理病原体,并将其降解为多肽
C.乙为辅助T细胞识别抗原的受体分子,也就是相对应的抗体分子
D.丙物质中含有白细胞介素,可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

C [巨噬细胞来自造血干细胞,A正确;巨噬细胞的溶酶体中含有许多水解酶,在处理病原体时,可将其降解为多肽,B正确;辅助T细胞识别抗原的受体分子是糖蛋白,不是抗体,C错误;白细胞介素作为细胞因子,可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D正确。]
4.如图为某免疫细胞X发挥免疫功能裂解靶
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X细胞表面只有针对一种抗原的受体
B.X细胞表面的受体也能识别游离在内环境中的抗原
C.X细胞起源于骨髓并在其中成熟
D.X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引起靶细胞的裂解属于体液免疫

A [X细胞是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其可特异性识别抗原,因此每个X细胞表面只有针对一种抗原的受体,A正确;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攻击的是靶细胞,其细胞质膜上的受体不能识别游离在内环境中的抗原,B错误;细胞毒性T细胞起源于骨髓,在胸腺中成熟,C错误;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引起靶细胞的裂解属于细胞免疫,D错误。]
方法技巧  “三看法”辨别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核心点三 免疫学的应用
1.疫苗
(1)作用:预防病原体入侵引起的传染病。
(2)适用对象:具有潜在患病概率的健康人。
(3)疫苗种类
①常规疫苗: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
②基因工程疫苗:将抗原特异性基因作为目的基因,通过基因工程获得的疫苗。
③DNA(核酸)疫苗:接种的核酸疫苗在人体内表达抗原特性物质,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2.人工主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
比较项目 人工主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原理 抗原刺激机体主动产生特异性免疫力 提高或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
获得
方式 抗原入侵获得;注射疫苗获得 用抗体、细胞因子等免疫活性物质进行免疫增强疗法
适用对象 健康人 患者或疑似患者
[对点练习]
5.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三位发现丙型肝炎病毒的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对此做出的贡献。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让我们可以通过血液检测来避免出现输血后的肝炎,也使得丙型肝炎的抗病毒药物得以迅速发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丙型肝炎检测的依据之一是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B.侵入肝细胞的丙型肝炎病毒,需要依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将其清除
C.针对丙型肝炎的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理可能是抑制丙型肝炎病毒核酸的复制
D.人体内能够特异性识别丙型肝炎病毒的淋巴细胞有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等

D [丙型肝炎在检测时需要检测血液中是否已经存在针对丙型肝炎病毒的抗体,以便确定该个体是否存在针对该病毒的免疫能力,A正确;侵入肝细胞的丙型肝炎病毒,需要依靠细胞免疫将宿主细胞裂解死亡,暴露出该种病毒,进而再依靠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结合将其清除,B正确;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丙型肝炎病毒核酸的复制,来抑制这种病毒的增殖,进而控制丙型肝炎的病情,C正确;淋巴细胞不包括吞噬细胞且吞噬细胞没有特异性识别作用,D错误。]
6.下列关于流感疫苗和人体对流感的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感染流感病毒后,通过注射流感疫苗来获得抗体
B.体液免疫通过产生抗体对流感病毒起防御作用
C.细胞毒性T细胞能使被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和病毒一起裂解死亡
D.抗体既能作用于细胞外的流感病毒,也能作用于侵入细胞内的流感病毒

B [人感染流感病毒后,应直接注射相应抗体进行治疗,在感染病毒之前,应注射抗原获得相应抗体,A错误;体液免疫通过产生抗体对流感病毒起防御作用,B正确;细胞毒性T细胞能使被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裂解死亡,但不能使其中的病毒裂解死亡,C错误;抗体分布在细胞外,因此只能作用于细胞外的流感病毒,不能作用于侵入细胞内的流感病毒,D错误。]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
应用创新·问题情境探究
借助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的思维导图,分析不同种类T细胞的作用,认同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既各自有其独特作用,又可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形成局部与整体观。
1.研究发现,辅助T细胞活性下降时,会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下降。结合所学知识,讨论分析其原因。(科学思维)
(1)辅助T细胞的直接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体液免疫中,辅助T细胞提呈抗原,作为刺激B细胞分裂、分化的第二个信号。
(2)辅助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促进B细胞分裂、分化。
2.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能发挥作用,试分析不同种类的T细胞的作用。(科学思维)
(1)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的T细胞是哪种?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辅助T细胞。辅助T细胞提呈抗原,并分泌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分裂、分化。
(2)在细胞免疫中,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是什么?辅助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是识别、裂解靶细胞。细胞因子的作用是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形成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
3.有人说侵入体液中的病原体只激发体液免疫,侵入细胞中的病原体只激发细胞免疫。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科学思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不正确。侵入细胞中的病原体同时激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课堂小结]
1.辅助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既参与体液免疫,也参与细胞免疫。
2.细胞因子可以促进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
3.体液免疫的“作战武器”是抗体;细胞免疫的“作战武器”是细胞毒性T细胞。
4.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既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又可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
5.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实现都离不开信号分子,而这些信号分子的作用方式,都是直接与受体接触。
学习效果·随堂评估自测

1.寨卡病毒是通过伊蚊传播的一种病毒。如图表示寨卡病毒进入人体后发生的免疫过程(Ⅰ~Ⅳ表示细胞或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Ⅰ为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Ⅱ和Ⅲ
B.该病毒能与Ⅱ发生特异性结合
C.Ⅲ为记忆B细胞,参与二次免疫
D.Ⅳ的化学本质是多糖
C [Ⅰ为B细胞,A错误;Ⅱ为浆细胞,该病毒不能与Ⅱ发生特异性结合,B错误;Ⅲ为记忆B细胞,再次遇到寨卡病毒时可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C正确;Ⅳ为抗体,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错误。]

2.结核分枝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菌,初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时,机体进行的免疫应答反应不包括(  )
A.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分化为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
B.记忆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
C.浆细胞产生抗体
D.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B [在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和细胞因子的作用下,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分化为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A不符合题意;初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时,机体内产生记忆B细胞,在二次免疫应答反应中记忆B细胞才分化为浆细胞,B符合题意;初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时,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产生抗体,C不符合题意;初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时,细胞免疫中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D不符合题意。]

3.人体受到病毒感染后,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抗病毒抗体可特异性地与血液中游离的病毒结合并直接使其降解
B.某些病毒可破坏其感染的免疫细胞从而造成免疫系统受损
C.病毒抗原和细胞因子可参与B细胞分裂、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
D.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接触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后,可引起被感染细胞的裂解
A [抗病毒抗体可特异性地与血液中游离的病毒结合形成沉淀,最终通过免疫细胞将其降解,A符合题意;某些病毒如HIV,可破坏其感染的免疫细胞,从而造成免疫系统受损,B不符合题意;病毒抗原和细胞因子可参与B细胞分裂、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C不符合题意;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接触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后,可引起被感染细胞的裂解,D不符合题意。]
4.如图表示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过程Ⅰ属于体液免疫,过程Ⅱ属于细胞免疫
B.吞噬细胞也参与图示免疫过程
C.细胞a只能为B细胞,细胞b只能为细胞毒性T细胞
D.细胞c为浆细胞,细胞d为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

C [过程Ⅰ属于体液免疫,过程Ⅱ属于细胞免疫,A正确;吞噬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也参与细胞免疫,B正确;细胞a为B细胞或记忆B细胞,细胞b为细胞毒性T细胞或记忆T细胞,C错误;细胞c产生抗体,为浆细胞,细胞d能与靶细胞结合,为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D正确。]
5.下图所示为某种免疫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b细胞为__________,溶酶体分解抗原的过程在免疫学上属于__________免疫。
吞噬细胞
非特异性
(2)d细胞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机体中该细胞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殖、分化而来。
(3)若用大剂量的X射线杀死c细胞,对机体免疫会造成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抗原刺激机体产生以上免疫过程的同时,还刺激机体产生其他特异性免疫,即__________。
细胞毒性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或记忆T细胞
c细胞被大量杀死,细胞免疫丧失,体液免疫能力下降
体液免疫
解析:b细胞能吞噬入侵的抗原,是吞噬细胞。溶酶体中有多种水解酶,能水解多种抗原,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细胞是细胞毒性T细胞。c细胞是辅助T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有重要作用,T细胞死亡,细胞免疫丧失,体液免疫能力下降。该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图中所示细胞免疫过程时,还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题组一 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
1.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  )
①吞噬细胞 ②辅助T细胞 ③B细胞 ④记忆细胞 ⑤浆细胞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⑤

课时分层作业(12) 特异性免疫应答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B [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不具有特异性,①错误;辅助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都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②③④均正确;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⑤错误。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2.下图表示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只有a、b、d三类细胞能识别抗原
B.能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
C.①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
D.c、d的功能不相同,根本原因是DNA不同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C [题图中a为T细胞,b为B细胞,c和d分别为T细胞和浆细胞,图中能识别抗原的有记忆细胞、B细胞、T细胞;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可由B细胞(b)或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c、d细胞都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其核DNA是相同的,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其功能的不同。]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题组二 体液免疫
3.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浆细胞只能分泌一种特定的抗体
B.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没有特异性识别能力
C.记忆B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能迅速分泌大量抗体
D.仅受到抗原的刺激,B细胞不能快速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C [通常情况下,一种B细胞只针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其增殖、分化产生的浆细胞只能分泌一种特定的抗体,A正确;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具有识别能力,但不具有特异性,B正确;记忆B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能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由浆细胞分泌大量抗体,C错误;受到抗原、辅助T细胞的刺激,B细胞在细胞因子的促进作用下快速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4.病原体侵入机体后,机体通过一系列反应最终将其清除,其部分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A.物质a、b分别是细胞因子和抗体,均为免疫活性物质
B.细胞①摄取、加工处理病原体,使其暴露出特有抗原,并提呈给细胞②
C.细胞③受抗原刺激后进行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细胞⑤
D.当细胞④⑤再次受到同种病原体刺激后,会迅速做出免疫应答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D [物质a为细胞因子,物质b为抗体,它们均为免疫活性物质,A正确;细胞①为抗原提呈细胞,可摄取、加工处理病原体使其暴露出特有抗原,并将抗原提呈给细胞②辅助T细胞,B正确;细胞③为B细胞,一方面,病原体的抗原会与B细胞表面特定的受体相结合,另一方面,辅助T细胞经抗原提呈细胞提呈抗原等过程激活后,会分泌白介素作用于B细胞,二者刺激下,促进B细胞进行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细胞⑤浆细胞,C正确;当细胞④记忆B细胞再次受到同种病原体刺激后,会迅速做出免疫反应,细胞⑤浆细胞由B细胞或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不能接受抗原刺激,D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题组三 细胞免疫
5.如图是人体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④表示相关过程,甲~己表示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1         图2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A.图1表示细胞免疫,图2表示体液免疫
B.细胞丙、丁都能分泌免疫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C.细胞戊只能来自细胞丁的增殖和分化
D.结核分枝杆菌是胞内寄生菌,需要通过图2过程消除,图1过程不参与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B [图1中产生的Y形物质与病原体直接结合,应为抗体,图1表示体液免疫;图2中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与免疫细胞直接接触,表示细胞免疫,A错误。分析题图可知,细胞丙为浆细胞,能分泌抗体,细胞丁为细胞毒性T细胞,在抗原刺激下,也能分泌细胞因子,抗体和细胞因子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B正确。细胞戊为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也可来自细胞己(记忆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C错误。在结核分枝杆菌进入细胞内之前,图1所示的体液免疫也发挥作用,D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6.如图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图中A、B为有关物质,其中B为细胞表面的受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A.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机体后,能刺激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
B.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依赖B物质,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脂质
C.A物质为抗体,最终将禽流感病毒H5N1清除
D.T细胞在骨髓成熟,它在人体免疫应答中具有识别的功能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A [机体被禽流感病毒H5N1感染后,细胞毒性T细胞会增殖、分化,A正确;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依赖B物质,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错误;A物质为辅助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C错误;T细胞在胸腺成熟,它在人体免疫应答中具有识别的功能,D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7.如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A.细胞甲为辅助T细胞,需要B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促进其增殖、分化
B.细胞乙是浆细胞,它不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
C.细胞丙是吞噬细胞,它能特异性识别抗原—抗体复合物
D.细胞甲和细胞乙的起源相同,二者在细胞中的表达的基因也相同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B [根据题图细胞乙分泌抗体可知,该过程为体液免疫,图中细胞甲为B细胞或记忆B细胞;细胞乙为浆细胞,能分泌抗体,抗体可以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等,吞噬细胞能够将形成的沉淀等吞噬消化,所以细胞丙为吞噬细胞。细胞甲为B细胞或记忆B细胞,且细胞因子主要是由辅助T细胞分泌的,A错误;浆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增殖能力,B细胞可以增殖、分化形成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B正确;吞噬细胞能够识别抗原,但不具有特异性识别的能力,C错误;由于三种细胞最终都来自造血干细胞的分裂、分化,因此同一个体中三种细胞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D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8.人体免疫系统在抵御病原体的侵害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内各种免疫细胞都分布在免疫器官和淋巴液中
B.相同病原体侵入不同人体后激活的B细胞分泌的抗体都相同
C.树突状细胞、辅助T细胞和B细胞识别相同抗原的受体相同
D.抗原提呈细胞既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也参与B细胞的活化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D [人体内各种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分布在免疫器官和血液、淋巴液中,A错误;由于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相同病原体侵入不同人体激活B细胞的抗原决定簇可能不同,故B细胞分泌的抗体可能不相同,B错误;树突状细胞为非特异识别,辅助T细胞和B细胞为特异性识别,三者识别相同抗原,但不同的抗原决定簇,其受体不同,C错误;抗原提呈细胞既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也参与B细胞的活化,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9.(多选)如图为人体特异性免疫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A.图中的B细胞和T细胞都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并在骨髓中成熟
B.①、②过程都需要细胞质膜上糖被的参与,⑤过程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
C.该免疫过程有B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的参与,属于体液免疫过程
D.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可在短时间内发生⑤反应,因为③过程可迅速完成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BC [B细胞和T细胞都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而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①、②过程需要细胞间的识别和糖被的参与,⑤过程是抗原抗体的结合,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该过程主要是B细胞参与,并且又有抗体产生,所以属于体液免疫;机体再次接触同种抗原刺激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并产生大量抗体。]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0.(11分)人乳头瘤病毒(HPV)为DNA病毒,已知的亚型有100多种,分低危型和高危型。宫颈癌主要为高危型持续感染所致,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图1是HPV入侵机体后,机体做出的部分免疫应答示意图,据图回答:
图1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HPV在免疫学上被称作__________。图1中甲是_____________细胞,其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所示过程称为__________免疫,不能清除HPV。
抗原
细胞毒性T 
识别并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分泌细胞因子
细胞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3)若要完全清除HPV,还需要体液免疫的参与,过程如图2。即大多数抗原经过[A]__________细胞的摄取、加工处理,将其内部隐藏的抗原暴露出来,然后提呈给[B]______________,抗原还可直接刺激[C]__________。[C]受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D]__________和[E]______________,前者能产生物质[F]__________,物质[F]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
图2
抗原提呈
辅助T细胞
B细胞
浆细胞
记忆B细胞
抗体
蛋白质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解析] (1)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免疫学上被称为抗原,图1中甲可以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所以甲是细胞毒性T细胞,作用是识别并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分泌细胞因子。(2)图1所示过程主要是病原体侵入宿主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使其裂解死亡的过程,表示的是细胞免疫,细胞免疫不能清除病原体,还要借助体液免疫和吞噬细胞的作用。(3)若要完全清除HPV,还需要体液免疫参与,即大多数抗原经过[A]抗原提呈细胞的摄取、加工处理,将其内部隐藏的抗原暴露出来,然后提呈给[B]辅助T细胞,抗原还可直接刺激[C]B细胞。[C]受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D]浆细胞和[E]记忆B细胞,前者能产生物质[F]抗体,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教师用书独具)
1.如图为人体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HIV进入人体后,图示①②③中可能发生特异性免疫的是______。
(2)A、B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细胞受到抗原、辅助T细胞的刺激,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_____________、分化,形成记忆B细胞和__________细胞。
(4)消灭侵入宿主细胞中的HIV,还要依赖免疫系统产生的_______ (填字母)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
②③
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 
抗体
增殖 

A
[解析] 题图为人体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①表示吞噬细胞消灭病原体;②表示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成记忆T细胞和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③表示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④表示记忆T细胞增殖分化成细胞毒性T细胞;⑤表示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⑥表示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靶细胞;⑦表示浆细胞分泌抗体,所以B为抗体。(1)图示①表示吞噬细胞消灭病原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②③表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2)由以上分析可知,A是能和靶细胞结合的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B是浆细胞分泌的抗体。(3)B细胞受到抗原、辅助T细胞的刺激,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4)清除宿主细胞中的HIV主要依靠细胞免疫中的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A),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可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的HIV再被相应的抗体结合形成沉淀等,最终由其他细胞吞噬消化。
2.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当某种流感病毒进入机体后,首先会被吞噬细胞吞噬
B.机体细胞能被自身免疫细胞识别,主要是因为其表面有一组作为分子标签的蛋白质
C.免疫细胞是靠细胞表面抗体来辨认“敌方”和“己方”的
D.当某种流感病毒突破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就会产生特异性免疫

C [当某种流感病毒进入机体后,首先会被吞噬细胞吞噬,A正确;机体细胞能被自身免疫细胞识别,主要是因为其表面有一组作为分子标签的蛋白质,它们就像身份标志,B正确;免疫细胞是靠细胞表面受体来辨认“敌方”和“己方”的,C错误;当某种流感病毒突破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就会产生特异性免疫,D正确。]
3.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胸腺中成熟的T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B.细胞毒性T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C.T细胞和B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而来的
D.辅助T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

D [在胸腺中成熟的T细胞,既可参与细胞免疫,也可参与体液免疫,A正确;在细胞免疫过程中,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与靶细胞(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结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B正确;在人体中淋巴细胞分为B细胞和T细胞,它们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的,C正确;在体液免疫中,辅助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能促进受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D错误。]第2课时 特异性免疫应答
一、特异性免疫应答
1.概念:机体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由特异性免疫细胞参与的免疫应答。
2.参与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
3.抗原提呈细胞:吞噬细胞、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
4.体液免疫
(1)概念:主要通过产生抗体实现免疫应答的方式称为体液免疫。
(2)过程:当病原体(如细菌)初次侵入人体时,一方面,病原体的抗原会与B细胞表面特定的受体相结合;另一方面,辅助T细胞经抗原提呈细胞(如吞噬细胞)提呈抗原等过程激活后,会分泌白介素作用于B细胞。上述过程促进了B细胞活化并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其中,浆细胞的寿命比较短,可产生抗体以对抗相应的病原体;记忆B细胞寿命比较长,在相同病原体再次入侵时,它们能迅速活化、增殖和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及时清除病原体。
5.细胞免疫
(1)概念:主要通过T细胞实现免疫应答的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2)过程:当外界病原体(如病毒)初次侵入人体时,抗原提呈细胞(如吞噬细胞)向辅助T细胞提呈抗原,激活的辅助T细胞分泌白介素等作用于细胞毒性T细胞;同时,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也能向细胞毒性T细胞提呈抗原。上述过程刺激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为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寿命较短,可以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肿胀、溶解,以致死亡;记忆T细胞寿命比较长,在相同病原体再次侵入细胞时,能迅速活化、增殖和分化,形成大量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及时攻击相应的被感染细胞。
6.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御、监控、清除。
二、免疫制剂
1.免疫制剂是指依据免疫学原理,人工生产的具有免疫作用的生物制品,接种后可使机体获得相应的免疫力。
2.人工主动免疫是通过人工接种的方法向机体输入抗原性物质(如疫苗),刺激机体主动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主要用于疾病的特异性预防。
3.通过给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细胞因子等免疫制剂,使机体及时获得特异性免疫力的免疫方式称为人工被动免疫。
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相互关系
免疫调节和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相互作用,相互协调。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辅助T细胞合成并分泌细胞因子。 (  )
2.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 (  )
3.细胞毒性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 (  )
4.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需要通过细胞免疫使靶细胞裂解,再通过体液免疫将释放出来的抗原消灭。 (  )
5.信号分子与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  )
提示:1.√
2.× 浆细胞不再分裂。
3.× 细胞毒性T细胞受到刺激后先经过增殖,然后部分分化为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
4.√ 5.√
 体液免疫
1.过程
2.病原体再次入侵时的免疫反应
(1)记忆B细胞的特点: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并由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寿命长、对相应抗原十分敏感。
(2)二次免疫反应: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3)二次免疫特点:反应快、反应强烈,在抗原再次入侵时,能快速、高效地产生大量抗体,将抗原清除,如图所示。
(1)B细胞活化的条件
(2)通常情况下,一个B细胞只针对一种特异性病原体,活化、增殖后只产生一种特异性的抗体。
(3)抗原提呈过程的实现与细胞质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4)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变化,如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
1.如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E细胞具有识别抗原的功能,一个B细胞可增殖产生不同的抗体
B.M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可增殖分化形成E细胞
C.E细胞接触被病原体入侵的靶细胞,可导致靶细胞裂解
D.体液免疫不能对侵入人体的病毒发挥相应的作用
B [依据题图分析可知,E细胞为浆细胞,M细胞为记忆B细胞。浆细胞产生和分泌的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特异性结合,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功能;通常情况下,一个B细胞活化增殖后只产生一种特异性的抗体,A错误。M细胞为记忆B细胞,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机体会发生二次免疫反应,M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B正确。E细胞(浆细胞)不与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接触,也不导致靶细胞裂解,C错误。体液免疫可以对侵入人体的病毒发挥作用,D错误。]
2.如图表示某一健康人注射疫苗前后的不同时间采血所测得的抗体水平(箭头表示疫苗注射时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与d时间所注射的疫苗不同
B.d时间是再次接种引发的二次免疫反应
C.产生甲、乙抗体的浆细胞不同
D.不同种类的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可能有较大的差异
B [图中a与d时间注射疫苗后,抗体量都从0开始增加,说明两次注射的疫苗不同,即d时间注射疫苗后引发的免疫为初次免疫反应,A正确,B错误;一种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特定的抗体,由于a与d时间注射的疫苗不同,故甲抗体和乙抗体为不同的抗体,则产生甲、乙抗体的浆细胞不同,C正确;据题图可知,甲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长,乙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短,甲、乙两种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有较大的差异,D正确。]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比较
1.细胞免疫——靠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来“作战”
病毒只有侵入细胞才能增殖,有些致病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等,也是寄生在细胞内。病原体一旦进入细胞内部,就要靠细胞免疫来起作用。
(1)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需要靶细胞、辅助T细胞等的参与。
(2)细胞免疫过程中作用于细胞毒性T细胞的细胞因子,主要由辅助T细胞分泌,细胞毒性T细胞也可分泌细胞因子。
(3)细胞免疫过程中细胞因子的作用: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4)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并使其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后,很多时候仍然需要体液免疫过程中的抗体来进一步清除抗原。
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
项目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参与 细胞 B细胞、抗原提呈细胞、辅助T细胞、浆细胞、记忆B细胞等 靶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抗原提呈细胞、辅助T细胞、记忆T细胞、巨噬细胞等
作用 对象 侵入内环境的抗原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自身突变细胞和来自异体的移植组织、器官等
作用 方式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举例 外毒素 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
联系 二者各有其独特的作用,又相互配合。 ①对内环境中的抗原及其释放的外毒素: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②对进入细胞内的抗原:细胞免疫先发挥作用,将抗原从靶细胞中释放出来,再由体液免疫将其彻底清除; ③若机体无胸腺或T细胞,则细胞免疫不存在,体液免疫也将大部分丧失。
3.与免疫有关的细胞的比较
名称 来源 功能
吞噬 细胞 造血干细胞 吞噬异物,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
B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识别抗原,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辅助 T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识别抗原,分泌细胞因子
细胞 毒性 T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成熟;记忆T细胞 识别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分化为记忆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使其裂解死亡,暴露病原体
浆细胞 B细胞或 记忆B细胞 产生和分泌抗体
记忆 细胞 B细胞或细胞毒性T细胞或记忆细胞 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抗原再次入侵时,能迅速增殖、分化为相应的效应细胞
有关免疫细胞的易错点
(1)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情况:浆细胞不具有分裂、分化能力;B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都能进行分裂、分化。分裂、分化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细胞分化只是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识别抗原问题:浆细胞没有识别功能;抗原提呈细胞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其他淋巴细胞都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3)结构与功能问题:抗原识别过程与细胞质膜上的糖蛋白(受体)有关,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体现了细胞质膜的信息交流功能。靶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3.人体内细胞免疫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甲、乙和丙表示相应的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巨噬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产生的
B.巨噬细胞中,溶酶体参与处理病原体,并将其降解为多肽
C.乙为辅助T细胞识别抗原的受体分子,也就是相对应的抗体分子
D.丙物质中含有白细胞介素,可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
C [巨噬细胞来自造血干细胞,A正确;巨噬细胞的溶酶体中含有许多水解酶,在处理病原体时,可将其降解为多肽,B正确;辅助T细胞识别抗原的受体分子是糖蛋白,不是抗体,C错误;白细胞介素作为细胞因子,可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D正确。]
4.如图为某免疫细胞X发挥免疫功能裂解靶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X细胞表面只有针对一种抗原的受体
B.X细胞表面的受体也能识别游离在内环境中的抗原
C.X细胞起源于骨髓并在其中成熟
D.X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引起靶细胞的裂解属于体液免疫
A [X细胞是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其可特异性识别抗原,因此每个X细胞表面只有针对一种抗原的受体,A正确;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攻击的是靶细胞,其细胞质膜上的受体不能识别游离在内环境中的抗原,B错误;细胞毒性T细胞起源于骨髓,在胸腺中成熟,C错误;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引起靶细胞的裂解属于细胞免疫,D错误。]
“三看法”辨别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免疫学的应用
1.疫苗
(1)作用:预防病原体入侵引起的传染病。
(2)适用对象:具有潜在患病概率的健康人。
(3)疫苗种类
①常规疫苗: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
②基因工程疫苗:将抗原特异性基因作为目的基因,通过基因工程获得的疫苗。
③DNA(核酸)疫苗:接种的核酸疫苗在人体内表达抗原特性物质,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2.人工主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
比较 项目 人工主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原理 抗原刺激机体主动产生特异性免疫力 提高或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
获得 方式 抗原入侵获得;注射疫苗获得 用抗体、细胞因子等免疫活性物质进行免疫增强疗法
适用 对象 健康人 患者或疑似患者
5.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三位发现丙型肝炎病毒的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对此做出的贡献。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让我们可以通过血液检测来避免出现输血后的肝炎,也使得丙型肝炎的抗病毒药物得以迅速发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丙型肝炎检测的依据之一是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B.侵入肝细胞的丙型肝炎病毒,需要依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将其清除
C.针对丙型肝炎的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理可能是抑制丙型肝炎病毒核酸的复制
D.人体内能够特异性识别丙型肝炎病毒的淋巴细胞有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等
D [丙型肝炎在检测时需要检测血液中是否已经存在针对丙型肝炎病毒的抗体,以便确定该个体是否存在针对该病毒的免疫能力,A正确;侵入肝细胞的丙型肝炎病毒,需要依靠细胞免疫将宿主细胞裂解死亡,暴露出该种病毒,进而再依靠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结合将其清除,B正确;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丙型肝炎病毒核酸的复制,来抑制这种病毒的增殖,进而控制丙型肝炎的病情,C正确;淋巴细胞不包括吞噬细胞且吞噬细胞没有特异性识别作用,D错误。]
6.下列关于流感疫苗和人体对流感的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感染流感病毒后,通过注射流感疫苗来获得抗体
B.体液免疫通过产生抗体对流感病毒起防御作用
C.细胞毒性T细胞能使被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和病毒一起裂解死亡
D.抗体既能作用于细胞外的流感病毒,也能作用于侵入细胞内的流感病毒
B [人感染流感病毒后,应直接注射相应抗体进行治疗,在感染病毒之前,应注射抗原获得相应抗体,A错误;体液免疫通过产生抗体对流感病毒起防御作用,B正确;细胞毒性T细胞能使被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裂解死亡,但不能使其中的病毒裂解死亡,C错误;抗体分布在细胞外,因此只能作用于细胞外的流感病毒,不能作用于侵入细胞内的流感病毒,D错误。]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
借助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的思维导图,分析不同种类T细胞的作用,认同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既各自有其独特作用,又可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形成局部与整体观。
1.研究发现,辅助T细胞活性下降时,会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下降。结合所学知识,讨论分析其原因。(科学思维)
(1)辅助T细胞的直接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体液免疫中,辅助T细胞提呈抗原,作为刺激B细胞分裂、分化的第二个信号。
(2)辅助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促进B细胞分裂、分化。
2.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能发挥作用,试分析不同种类的T细胞的作用。(科学思维)
(1)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的T细胞是哪种?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辅助T细胞。辅助T细胞提呈抗原,并分泌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分裂、分化。
(2)在细胞免疫中,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是什么?辅助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是识别、裂解靶细胞。细胞因子的作用是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形成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
3.有人说侵入体液中的病原体只激发体液免疫,侵入细胞中的病原体只激发细胞免疫。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科学思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不正确。侵入细胞中的病原体同时激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课堂小结]
 
1.辅助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既参与体液免疫,也参与细胞免疫。
2.细胞因子可以促进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
3.体液免疫的“作战武器”是抗体;细胞免疫的“作战武器”是细胞毒性T细胞。
4.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既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又可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
5.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实现都离不开信号分子,而这些信号分子的作用方式,都是直接与受体接触。
1.寨卡病毒是通过伊蚊传播的一种病毒。如图表示寨卡病毒进入人体后发生的免疫过程(Ⅰ~Ⅳ表示细胞或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Ⅰ为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Ⅱ和Ⅲ
B.该病毒能与Ⅱ发生特异性结合
C.Ⅲ为记忆B细胞,参与二次免疫
D.Ⅳ的化学本质是多糖
C [Ⅰ为B细胞,A错误;Ⅱ为浆细胞,该病毒不能与Ⅱ发生特异性结合,B错误;Ⅲ为记忆B细胞,再次遇到寨卡病毒时可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C正确;Ⅳ为抗体,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错误。]
2.结核分枝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菌,初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时,机体进行的免疫应答反应不包括(  )
A.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分化为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
B.记忆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
C.浆细胞产生抗体
D.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B [在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和细胞因子的作用下,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分化为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A不符合题意;初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时,机体内产生记忆B细胞,在二次免疫应答反应中记忆B细胞才分化为浆细胞,B符合题意;初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时,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产生抗体,C不符合题意;初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时,细胞免疫中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D不符合题意。]
3.人体受到病毒感染后,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抗病毒抗体可特异性地与血液中游离的病毒结合并直接使其降解
B.某些病毒可破坏其感染的免疫细胞从而造成免疫系统受损
C.病毒抗原和细胞因子可参与B细胞分裂、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
D.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接触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后,可引起被感染细胞的裂解
A [抗病毒抗体可特异性地与血液中游离的病毒结合形成沉淀,最终通过免疫细胞将其降解,A符合题意;某些病毒如HIV,可破坏其感染的免疫细胞,从而造成免疫系统受损,B不符合题意;病毒抗原和细胞因子可参与B细胞分裂、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C不符合题意;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接触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后,可引起被感染细胞的裂解,D不符合题意。]
4.如图表示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Ⅰ属于体液免疫,过程Ⅱ属于细胞免疫
B.吞噬细胞也参与图示免疫过程
C.细胞a只能为B细胞,细胞b只能为细胞毒性T细胞
D.细胞c为浆细胞,细胞d为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
C [过程Ⅰ属于体液免疫,过程Ⅱ属于细胞免疫,A正确;吞噬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也参与细胞免疫,B正确;细胞a为B细胞或记忆B细胞,细胞b为细胞毒性T细胞或记忆T细胞,C错误;细胞c产生抗体,为浆细胞,细胞d能与靶细胞结合,为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D正确。]
5.下图所示为某种免疫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b细胞为__________,溶酶体分解抗原的过程在免疫学上属于__________免疫。
(2)d细胞为______________,在机体中该细胞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殖、分化而来。
(3)若用大剂量的X射线杀死c细胞,对机体免疫会造成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抗原刺激机体产生以上免疫过程的同时,还刺激机体产生其他特异性免疫,即__________。
解析:b细胞能吞噬入侵的抗原,是吞噬细胞。溶酶体中有多种水解酶,能水解多种抗原,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细胞是细胞毒性T细胞。c细胞是辅助T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有重要作用,T细胞死亡,细胞免疫丧失,体液免疫能力下降。该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图中所示细胞免疫过程时,还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
答案:(1)吞噬细胞 非特异性
(2)细胞毒性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或记忆T细胞
(3)c细胞被大量杀死,细胞免疫丧失,体液免疫能力下降
(4)体液免疫
课时分层作业(12) 特异性免疫应答
题组一 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
1.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  )
①吞噬细胞 ②辅助T细胞 ③B细胞 ④记忆细胞 ⑤浆细胞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⑤
B [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不具有特异性,①错误;辅助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都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②③④均正确;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⑤错误。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
2.下图表示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只有a、b、d三类细胞能识别抗原
B.能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
C.①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
D.c、d的功能不相同,根本原因是DNA不同
C [题图中a为T细胞,b为B细胞,c和d分别为T细胞和浆细胞,图中能识别抗原的有记忆细胞、B细胞、T细胞;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可由B细胞(b)或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c、d细胞都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其核DNA是相同的,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其功能的不同。]
题组二 体液免疫
3.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浆细胞只能分泌一种特定的抗体
B.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没有特异性识别能力
C.记忆B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能迅速分泌大量抗体
D.仅受到抗原的刺激,B细胞不能快速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C [通常情况下,一种B细胞只针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其增殖、分化产生的浆细胞只能分泌一种特定的抗体,A正确;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具有识别能力,但不具有特异性,B正确;记忆B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能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由浆细胞分泌大量抗体,C错误;受到抗原、辅助T细胞的刺激,B细胞在细胞因子的促进作用下快速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D正确。]
4.病原体侵入机体后,机体通过一系列反应最终将其清除,其部分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a、b分别是细胞因子和抗体,均为免疫活性物质
B.细胞①摄取、加工处理病原体,使其暴露出特有抗原,并提呈给细胞②
C.细胞③受抗原刺激后进行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细胞⑤
D.当细胞④⑤再次受到同种病原体刺激后,会迅速做出免疫应答
D [物质a为细胞因子,物质b为抗体,它们均为免疫活性物质,A正确;细胞①为抗原提呈细胞,可摄取、加工处理病原体使其暴露出特有抗原,并将抗原提呈给细胞②辅助T细胞,B正确;细胞③为B细胞,一方面,病原体的抗原会与B细胞表面特定的受体相结合,另一方面,辅助T细胞经抗原提呈细胞提呈抗原等过程激活后,会分泌白介素作用于B细胞,二者刺激下,促进B细胞进行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细胞⑤浆细胞,C正确;当细胞④记忆B细胞再次受到同种病原体刺激后,会迅速做出免疫反应,细胞⑤浆细胞由B细胞或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不能接受抗原刺激,D错误。]
题组三 细胞免疫
5.如图是人体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④表示相关过程,甲~己表示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图1表示细胞免疫,图2表示体液免疫
B.细胞丙、丁都能分泌免疫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C.细胞戊只能来自细胞丁的增殖和分化
D.结核分枝杆菌是胞内寄生菌,需要通过图2过程消除,图1过程不参与
B [图1中产生的Y形物质与病原体直接结合,应为抗体,图1表示体液免疫;图2中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与免疫细胞直接接触,表示细胞免疫,A错误。分析题图可知,细胞丙为浆细胞,能分泌抗体,细胞丁为细胞毒性T细胞,在抗原刺激下,也能分泌细胞因子,抗体和细胞因子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B正确。细胞戊为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也可来自细胞己(记忆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C错误。在结核分枝杆菌进入细胞内之前,图1所示的体液免疫也发挥作用,D错误。]
6.如图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图中A、B为有关物质,其中B为细胞表面的受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机体后,能刺激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
B.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依赖B物质,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脂质
C.A物质为抗体,最终将禽流感病毒H5N1清除
D.T细胞在骨髓成熟,它在人体免疫应答中具有识别的功能
A [机体被禽流感病毒H5N1感染后,细胞毒性T细胞会增殖、分化,A正确;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依赖B物质,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错误;A物质为辅助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C错误;T细胞在胸腺成熟,它在人体免疫应答中具有识别的功能,D错误。]
7.如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甲为辅助T细胞,需要B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促进其增殖、分化
B.细胞乙是浆细胞,它不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
C.细胞丙是吞噬细胞,它能特异性识别抗原—抗体复合物
D.细胞甲和细胞乙的起源相同,二者在细胞中的表达的基因也相同
B [根据题图细胞乙分泌抗体可知,该过程为体液免疫,图中细胞甲为B细胞或记忆B细胞;细胞乙为浆细胞,能分泌抗体,抗体可以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等,吞噬细胞能够将形成的沉淀等吞噬消化,所以细胞丙为吞噬细胞。细胞甲为B细胞或记忆B细胞,且细胞因子主要是由辅助T细胞分泌的,A错误;浆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增殖能力,B细胞可以增殖、分化形成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B正确;吞噬细胞能够识别抗原,但不具有特异性识别的能力,C错误;由于三种细胞最终都来自造血干细胞的分裂、分化,因此同一个体中三种细胞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D错误。]
8.人体免疫系统在抵御病原体的侵害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内各种免疫细胞都分布在免疫器官和淋巴液中
B.相同病原体侵入不同人体后激活的B细胞分泌的抗体都相同
C.树突状细胞、辅助T细胞和B细胞识别相同抗原的受体相同
D.抗原提呈细胞既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也参与B细胞的活化
D [人体内各种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分布在免疫器官和血液、淋巴液中,A错误;由于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相同病原体侵入不同人体激活B细胞的抗原决定簇可能不同,故B细胞分泌的抗体可能不相同,B错误;树突状细胞为非特异识别,辅助T细胞和B细胞为特异性识别,三者识别相同抗原,但不同的抗原决定簇,其受体不同,C错误;抗原提呈细胞既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也参与B细胞的活化,D正确。]
9.(多选)如图为人体特异性免疫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B细胞和T细胞都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并在骨髓中成熟
B.①、②过程都需要细胞质膜上糖被的参与,⑤过程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
C.该免疫过程有B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的参与,属于体液免疫过程
D.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可在短时间内发生⑤反应,因为③过程可迅速完成
BC [B细胞和T细胞都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而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①、②过程需要细胞间的识别和糖被的参与,⑤过程是抗原抗体的结合,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该过程主要是B细胞参与,并且又有抗体产生,所以属于体液免疫;机体再次接触同种抗原刺激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并产生大量抗体。]
10.(11分)人乳头瘤病毒(HPV)为DNA病毒,已知的亚型有100多种,分低危型和高危型。宫颈癌主要为高危型持续感染所致,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图1是HPV入侵机体后,机体做出的部分免疫应答示意图,据图回答:
图1
图2
(1)HPV在免疫学上被称作__________。图1中甲是__________细胞,其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所示过程称为__________免疫,不能清除HPV。
(3)若要完全清除HPV,还需要体液免疫的参与,过程如图2。即大多数抗原经过[A]__________细胞的摄取、加工处理,将其内部隐藏的抗原暴露出来,然后提呈给[B]______________,抗原还可直接刺激[C]__________。[C]受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D]__________和[E]______________,前者能产生物质[F]__________,物质[F]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
[解析] (1)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免疫学上被称为抗原,图1中甲可以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所以甲是细胞毒性T细胞,作用是识别并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分泌细胞因子。(2)图1所示过程主要是病原体侵入宿主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使其裂解死亡的过程,表示的是细胞免疫,细胞免疫不能清除病原体,还要借助体液免疫和吞噬细胞的作用。(3)若要完全清除HPV,还需要体液免疫参与,即大多数抗原经过[A]抗原提呈细胞的摄取、加工处理,将其内部隐藏的抗原暴露出来,然后提呈给[B]辅助T细胞,抗原还可直接刺激[C]B细胞。[C]受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D]浆细胞和[E]记忆B细胞,前者能产生物质[F]抗体,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答案] (每空1分,共11分)(1)抗原 细胞毒性T 识别并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分泌细胞因子 (2)细胞 (3)抗原提呈 辅助T细胞 B细胞 浆细胞 记忆B细胞 抗体 蛋白质
(教师用书独具)
1.如图为人体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HIV进入人体后,图示①②③中可能发生特异性免疫的是__________。
(2)A、B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细胞受到抗原、辅助T细胞的刺激,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化,形成记忆B细胞和__________细胞。
(4)消灭侵入宿主细胞中的HIV,还要依赖免疫系统产生的__________(填字母)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
[解析] 题图为人体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①表示吞噬细胞消灭病原体;②表示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成记忆T细胞和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③表示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④表示记忆T细胞增殖分化成细胞毒性T细胞;⑤表示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⑥表示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靶细胞;⑦表示浆细胞分泌抗体,所以B为抗体。(1)图示①表示吞噬细胞消灭病原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②③表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2)由以上分析可知,A是能和靶细胞结合的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B是浆细胞分泌的抗体。(3)B细胞受到抗原、辅助T细胞的刺激,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4)清除宿主细胞中的HIV主要依靠细胞免疫中的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A),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可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的HIV再被相应的抗体结合形成沉淀等,最终由其他细胞吞噬消化。
[答案] (1)②③ (2)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 抗体 (3)增殖 浆 (4)A
2.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当某种流感病毒进入机体后,首先会被吞噬细胞吞噬
B.机体细胞能被自身免疫细胞识别,主要是因为其表面有一组作为分子标签的蛋白质
C.免疫细胞是靠细胞表面抗体来辨认“敌方”和“己方”的
D.当某种流感病毒突破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就会产生特异性免疫
C [当某种流感病毒进入机体后,首先会被吞噬细胞吞噬,A正确;机体细胞能被自身免疫细胞识别,主要是因为其表面有一组作为分子标签的蛋白质,它们就像身份标志,B正确;免疫细胞是靠细胞表面受体来辨认“敌方”和“己方”的,C错误;当某种流感病毒突破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就会产生特异性免疫,D正确。]
3.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胸腺中成熟的T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B.细胞毒性T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C.T细胞和B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而来的
D.辅助T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
D [在胸腺中成熟的T细胞,既可参与细胞免疫,也可参与体液免疫,A正确;在细胞免疫过程中,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与靶细胞(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结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B正确;在人体中淋巴细胞分为B细胞和T细胞,它们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的,C正确;在体液免疫中,辅助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能促进受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D错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