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声明:本资源属本人原创作品,授予21世纪教育网独家发行。
运动的描述
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同步练习题
(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面列举的几种速度中,指瞬时速度的是( )
A.某同学百米赛跑的速度是9 m/s
B.汽车以40 km/h的速度通过飞云江大桥
C.汽车经过路标时的速度是90 km/h
D.子弹在枪管里的速度是400 m/s
2.物体在某段运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瞬时速度的方向一定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B. 瞬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始终不变
C. 平均速度的方向可能与位移的方向相反
D. 位移的大小可能等于路程
3.瞬时速度是指( )
A.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的速度
B.运动物体在某一段位移内的速度
C.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的速度
D.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4.对速度的定义式v=,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与运动的位移x成正比,与运动时间t成反比
B.速度v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t都无关
C.此速度定义式适用于任何运动
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
5.如图所示,汽车向右沿直线运动,原来的速度是v1,经过一小段时间之后,速度变为v2,Δv表示速度的变化量。由图中所示信息可知( )
A.汽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
B.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1的方向相同
C.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1的方向相反
D.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反
6.某人划船逆流而上,当船经过一桥时,船上一小木块掉在河水里,但一直航行至上游某处时此人才发现,便立即返航追赶,当他返航经过1h追上小木块时,发现小木块距离桥有5400m远,若此人向上和向下航行时船在静水中前进速率相等,则河水的流速大小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7.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图象,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间即为计时的起点,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乙同时出发
B.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的前面x0处
C.甲、乙运动方向不同
D.甲在途中停止了一段时间,而乙没有停止,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多选)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维法、类比法、科学假说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Δt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21·cn·jy·com
C.伽利略为了探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这里运用了类比法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
9.(多选)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
B.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
C.某同学沿着400 m的环形操场跑了一圈,位移为0 m
D.高速公路路牌标示“上海80 km”涉及的是位移
10.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 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下图所示,则小球在图示这段距离内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
A.0.25 m/s B.0.2 m/s
C.0.17 m/s D.无法确定
11.2009年12月11日,在香港东亚运动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中,飞人刘翔以13秒66的成绩夺得冠军,继2001年在日本大阪和2005年在中国澳门之后,在东亚运动会上实现三连冠.刘翔之所以能够取得冠军,取决于他在110米中( )21教育网
A.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
B.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
C.平均速度大
D.起跑时的速度大
12.(多选) 有关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B.平均速度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C.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D.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如图所示,一辆小汽车从位置A运动到位置B,坐标系已建立好,则这辆小汽车在A点的位置坐标为________ m,在B点的位置坐标为________ m,从A到B的过程中坐标的变化为________ m.21cnjy.com
14.速度是物体发生的________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________的比值,其公式为v=,速度的大小反应了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的方向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2·1·c·n·j·y
15.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约与地面成60°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________倍。21·世纪*教育网
16.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比较三个物体的
(1)位移大小________;
(2)路程大小________;
(3)平均速度大小________.
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17.一辆汽车以20 m/s的速度沿平直的公路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30 m/s的速度从乙地开往丙地.已知甲、乙两地间的距离与乙、丙两地间的距离相等,求该汽车在从甲地开往丙地的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大小.www.21-cn-jy.com
有一位同学是这样解的:= m/s=25 m/s,请问上述解法正确吗?为什么?应该如何解?
18.汽车沿着指向从甲地开往乙地,(1)若在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路程为v2,则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2)若汽车在全程所用时间的前一半和平均?(3)两种情况下的平均速度哪个大?www-2-1-cnjy-com
19.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先以3 m/s的速度运动60 m,又以2 m/s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60 m,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是多少?
20.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从上海到南京的高速公路上行驶.汽车上的速度计指针在图中左图所示位置附近左右摆动,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和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2-1-c-n-j-y
(1)图中A、B两处相距多远?其值是指A、B两处的路程还是位移大小?
(2)图中速度计中指针所指的速度表示汽车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其值为多大?
(3)假设汽车在A、B间按速度计中指针所指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再由图中信
息求出汽车从A处行驶到B处,需要多长时间?
本人声明:本资源属本人原创作品,授予21世纪教育网独家发行。
运动的描述
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同步练习题
(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面列举的几种速度中,指瞬时速度的是( )
A.某同学百米赛跑的速度是9 m/s
B.汽车以40 km/h的速度通过飞云江大桥
C.汽车经过路标时的速度是90 km/h
D.子弹在枪管里的速度是400 m/s
2.物体在某段运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瞬时速度的方向一定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B. 瞬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始终不变
C. 平均速度的方向可能与位移的方向相反
D. 位移的大小可能等于路程
3.瞬时速度是指( )
A.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的速度
B.运动物体在某一段位移内的速度
C.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的速度
D.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4.对速度的定义式v=,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与运动的位移x成正比,与运动时间t成反比
B.速度v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t都无关
C.此速度定义式适用于任何运动
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
5.如图所示,汽车向右沿直线运动,原来的速度是v1,经过一小段时间之后,速度变为v2,Δv表示速度的变化量。由图中所示信息可知( )
A.汽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
B.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1的方向相同
C.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1的方向相反
D.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反
6.某人划船逆流而上,当船经过一桥时,船上一小木块掉在河水里,但一直航行至上游某处时此人才发现,便立即返航追赶,当他返航经过1h追上小木块时,发现小木块距离桥有5400m远,若此人向上和向下航行时船在静水中前进速率相等,则河水的流速大小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7.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图象,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间即为计时的起点,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乙同时出发
B.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的前面x0处
C.甲、乙运动方向不同
D.甲在途中停止了一段时间,而乙没有停止,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多选)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维法、类比法、科学假说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Δt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21·cn·jy·com
C.伽利略为了探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这里运用了类比法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
9.(多选)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
B.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
C.某同学沿着400 m的环形操场跑了一圈,位移为0 m
D.高速公路路牌标示“上海80 km”涉及的是位移
10.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 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下图所示,则小球在图示这段距离内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
A.0.25 m/s B.0.2 m/s
C.0.17 m/s D.无法确定
11.2009年12月11日,在香港东亚运动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中,飞人刘翔以13秒66的成绩夺得冠军,继2001年在日本大阪和2005年在中国澳门之后,在东亚运动会上实现三连冠.刘翔之所以能够取得冠军,取决于他在110米中( )21教育网
A.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
B.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
C.平均速度大
D.起跑时的速度大
12.(多选) 有关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B.平均速度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C.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D.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如图所示,一辆小汽车从位置A运动到位置B,坐标系已建立好,则这辆小汽车在A点的位置坐标为________ m,在B点的位置坐标为________ m,从A到B的过程中坐标的变化为________ m.21cnjy.com
14.速度是物体发生的________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________的比值,其公式为v=,速度的大小反应了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的方向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2·1·c·n·j·y
15.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约与地面成60°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________倍。21·世纪*教育网
16.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比较三个物体的
(1)位移大小________;
(2)路程大小________;
(3)平均速度大小________.
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17.一辆汽车以20 m/s的速度沿平直的公路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30 m/s的速度从乙地开往丙地.已知甲、乙两地间的距离与乙、丙两地间的距离相等,求该汽车在从甲地开往丙地的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大小.www.21-cn-jy.com
有一位同学是这样解的:= m/s=25 m/s,请问上述解法正确吗?为什么?应该如何解?
18.汽车沿着指向从甲地开往乙地,(1)若在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路程为v2,则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2)若汽车在全程所用时间的前一半和平均?(3)两种情况下的平均速度哪个大?www-2-1-cnjy-com
19.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先以3 m/s的速度运动60 m,又以2 m/s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60 m,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是多少?
20.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从上海到南京的高速公路上行驶.汽车上的速度计指针在图中左图所示位置附近左右摆动,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和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2-1-c-n-j-y
(1)图中A、B两处相距多远?其值是指A、B两处的路程还是位移大小?
(2)图中速度计中指针所指的速度表示汽车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其值为多大?
(3)假设汽车在A、B间按速度计中指针所指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再由图中信
息求出汽车从A处行驶到B处,需要多长时间?
本人声明:本资源属本人原创作品,授予21世纪教育网独家发行。
运动的描述
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同步练习题
(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面列举的几种速度中,指瞬时速度的是( )
A.某同学百米赛跑的速度是9 m/s
B.汽车以40 km/h的速度通过飞云江大桥
C.汽车经过路标时的速度是90 km/h
D.子弹在枪管里的速度是400 m/s
【答案】:C
【解析】: 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C正确;而A、B、D中的速度是物体经过某一段位移的速度,是平均速度,因此选C.
2.物体在某段运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瞬时速度的方向一定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B. 瞬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始终不变
C. 平均速度的方向可能与位移的方向相反
D. 位移的大小可能等于路程
【答案】:D
【解析】:平均速度的方向一定与位移的方向相同,如果是曲线运动,瞬时速度的方向时刻改变,故A、B、C选项错误;如果是单向直线运动,那么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所以D选项正确.21·世纪*教育网
3.瞬时速度是指( )
A.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的速度
B.运动物体在某一段位移内的速度
C.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的速度
D.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答案】:D
【解析】:物体在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位移(或路程)内的速度是平均速度(或平均速率),A、B、C错误;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是瞬时速度,D正确。
4.对速度的定义式v=,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与运动的位移x成正比,与运动时间t成反比
B.速度v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t都无关
C.此速度定义式适用于任何运动
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
【答案】:A
【解析】:v=是计算速度的公式,适用于任何运动,此式只说明计算速度可用位移x除以时间t来获得,并不是说v与x成正比,与t成反比。A错,B、C、D对。www-2-1-cnjy-com
5.如图所示,汽车向右沿直线运动,原来的速度是v1,经过一小段时间之后,速度变为v2,Δv表示速度的变化量。由图中所示信息可知( )
A.汽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
B.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1的方向相同
C.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1的方向相反
D.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反
【答案】:C
【解析】:由图看出,速度在变小,在减速,所以A选项错误;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所以BD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
6.某人划船逆流而上,当船经过一桥时,船上一小木块掉在河水里,但一直航行至上游某处时此人才发现,便立即返航追赶,当他返航经过1h追上小木块时,发现小木块距离桥有5400m远,若此人向上和向下航行时船在静水中前进速率相等,则河水的流速大小是( )2·1·c·n·j·y
【答案】:A
【解析】:选水为参考系,小木块是静止的。相对小木块,船以恒定不变的速率运动,到船追上小木块,船往返时间相等,各为1h,共2h。这段时间内,相对水,桥向上游运动,到船追上小木块,桥向上游运动了5400m,其相对水的速度为v=m/s=0.75m/s,即河水的流速为0.75m/s,A正确。
7.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图象,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间即为计时的起点,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乙同时出发
B.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的前面x0处
C.甲、乙运动方向不同
D.甲在途中停止了一段时间,而乙没有停止,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 C
【解析】:在x-t图象中,图象开始时的横坐标表示初始时刻,纵坐标表示初始位置,甲、乙从计时开始同时出发,A对;甲出发时在原点,乙出发时在距原点的正方向x0处,B对;斜率表示速度,乙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在0~t1和t2~t3沿正方向分别做匀速直线运动,但t1~t2斜率为零,即在途中停止了一会儿,D对,只有C不正确.【出处:21教育名师】
(多选)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维法、类比法、科学假说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Δt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21cnjy.com
C.伽利略为了探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这里运用了类比法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
【答案】: BD
【解析】:质点采用的科学方法为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故A错误;当时间非常小时,我们认为此时的平均速度可看作某一时刻的速度即称之为瞬时速度,采用的是极限思维法,B正确;C项中应用到的物理思想方法属于理想实验法,C错误;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运用了微元法,D项正确。
9.(多选)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
B.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
C.某同学沿着400 m的环形操场跑了一圈,位移为0 m
D.高速公路路牌标示“上海80 km”涉及的是位移
【答案】: AC
【解析】:若物体运动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出发点,则该时间段内位移为零,A对;物体在某段时间内路程为零,表明它一直处于静止状态,B错;某同学绕环形操场跑一圈又回到出发点,位移为零,C对;高速公路路牌上的“上海80 km”表示沿该公路到上海还需80 km的路程,D错.2-1-c-n-j-y
10.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 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下图所示,则小球在图示这段距离内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
A.0.25 m/s B.0.2 m/s
C.0.17 m/s D.无法确定
【答案】: C
【解析】:由图示可知在t=0.3 s内小球运动了x=0.05 m,所以== m/s=0.17 m/s. 21*cnjy*com
11.2009年12月11日,在香港东亚运动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中,飞人刘翔以13秒66的成绩夺得冠军,继2001年在日本大阪和2005年在中国澳门之后,在东亚运动会上实现三连冠.刘翔之所以能够取得冠军,取决于他在110米中( )21*cnjy*com
A.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
B.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
C.平均速度大
D.起跑时的速度大
【答案】: C
【解析】:相等的位移,比较的是时间,时间短的平均速度快,所以刘翔之所以能得冠军是因为他的平均速度大,所用时间短.
12.(多选) 有关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B.平均速度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C.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D.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答案】: AB
【解析】:平均速度为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为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所以平均速率的大小要大于或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C,D错误.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如图所示,一辆小汽车从位置A运动到位置B,坐标系已建立好,则这辆小汽车在A点的位置坐标为________ m,在B点的位置坐标为________ m,从A到B的过程中坐标的变化为________ m.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100 -200 -300
【解析】:注意再求某一个物理量的变化量时是此物理量的末状态减初状态
14.速度是物体发生的________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________的比值,其公式为v=,速度的大小反应了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的方向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
【答案】:位移 时间
【解析】:基本概念题,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15.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约与地面成60°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________倍。
【答案】:
【解析】:飞机做匀速直线运动,设其速度为v1,经过时间t,其水平位移为x=v1t①
声波向下匀速传播,设其传播速度为v2,则经过时间t,传播距离为h=v2t②
且x与h满足关系h=xtan60°③
由①②③式解出v1=v2,即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倍。
16.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比较三个物体的
(1)位移大小________;
(2)路程大小________;
(3)平均速度大小________.
【答案】:(1)相等 (2)s甲>s乙=s丙 (3)相等
【解析】:位移为物体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为物体实际运动的轨迹,平均速度定义为位移与时间的比,注意区分上述概念此题就没问题了.
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17.一辆汽车以20 m/s的速度沿平直的公路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30 m/s的速度从乙地开往丙地.已知甲、乙两地间的距离与乙、丙两地间的距离相等,求该汽车在从甲地开往丙地的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大小.21·cn·jy·com
有一位同学是这样解的:= m/s=25 m/s,请问上述解法正确吗?为什么?应该如何解?
【答案】:不正确 原因:从平均速度的定义出发进行分析,上述解法是错误的,因为它违反了平均速度的定义,计算的不是平均速度,而是速度的平均值. 24 m/s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解析】:从平均速度的定义出发进行分析,上述解法是错误的,因为它违反了平均速度的定义,计算的不是平均速度,而是速度的平均值.正确的解法应该是:设甲乙两地间、乙丙两地间的距离均为x,则有
===24 m/s.
18.汽车沿着指向从甲地开往乙地,(1)若在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路程为v2,则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2)若汽车在全程所用时间的前一半和平均?(3)两种情况下的平均速度哪个大?
【答案】:
后一种的平均速度大
【解析】:设一半路程为x前一半路程用时间为t1,后一半路程所用时间t2,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有【来源:21cnj*y.co*m】
(2)设全程运动时间为t,则前一半时间位移为,后一半时间的位移,由平均速度公式
(3)两平均速度作差有:,即v1≠v2时,后一种情况的平均速度大)
19.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先以3 m/s的速度运动60 m,又以2 m/s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60 m,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是多少?
【答案】:2.4 m/s
【解析】: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x为总位移,t为总时间,全过程的位移x=120 m.物体在前一段位移用的时间为www.21-cn-jy.com
t1== s=20 s,
后一段位移用的时间为
t2== s=30 s,
整个过程所用的总时间为t=t1+t2=50 s,
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
=== m/s=2.4 m/s
20.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从上海到南京的高速公路上行驶.汽车上的速度计指针在图中左图所示位置附近左右摆动,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和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图中A、B两处相距多远?其值是指A、B两处的路程还是位移大小?
(2)图中速度计中指针所指的速度表示汽车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其值为多大?
(3)假设汽车在A、B间按速度计中指针所指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再由图中信
息求出汽车从A处行驶到B处,需要多长时间?
【答案】:(1)80 km 路程 (2)瞬时速度 100 km/h (3)0.8 h
【解析】:(1)A、B两地距离s=120 km-40 km=80 km.
因为根据实际情况在高速公路上任意相距80 km两点间的道路不可能是直线,
所以其值是指A、B两地间的路程.
(2)图中速度计中指针所指的速度表示汽车的瞬时速度(汽车上常见的速度计
都是直接表示车辆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瞬时速度),其值为100 km/h.
(3)因为汽车在A、B间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v=,所以t===0.8 h,即汽车从A处行驶到B处需要0.8 h.21教育网
本人声明:本资源属本人原创作品,授予21世纪教育网独家发行。
运动的描述
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同步练习题
(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面列举的几种速度中,指瞬时速度的是( )
A.某同学百米赛跑的速度是9 m/s
B.汽车以40 km/h的速度通过飞云江大桥
C.汽车经过路标时的速度是90 km/h
D.子弹在枪管里的速度是400 m/s
【答案】:C
【解析】: 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C正确;而A、B、D中的速度是物体经过某一段位移的速度,是平均速度,因此选C.
2.物体在某段运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瞬时速度的方向一定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B. 瞬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始终不变
C. 平均速度的方向可能与位移的方向相反
D. 位移的大小可能等于路程
【答案】:D
【解析】:平均速度的方向一定与位移的方向相同,如果是曲线运动,瞬时速度的方向时刻改变,故A、B、C选项错误;如果是单向直线运动,那么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所以D选项正确.21·世纪*教育网
3.瞬时速度是指( )
A.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的速度
B.运动物体在某一段位移内的速度
C.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的速度
D.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答案】:D
【解析】:物体在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位移(或路程)内的速度是平均速度(或平均速率),A、B、C错误;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是瞬时速度,D正确。
4.对速度的定义式v=,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与运动的位移x成正比,与运动时间t成反比
B.速度v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t都无关
C.此速度定义式适用于任何运动
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
【答案】:A
【解析】:v=是计算速度的公式,适用于任何运动,此式只说明计算速度可用位移x除以时间t来获得,并不是说v与x成正比,与t成反比。A错,B、C、D对。www-2-1-cnjy-com
5.如图所示,汽车向右沿直线运动,原来的速度是v1,经过一小段时间之后,速度变为v2,Δv表示速度的变化量。由图中所示信息可知( )
A.汽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
B.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1的方向相同
C.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1的方向相反
D.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反
【答案】:C
【解析】:由图看出,速度在变小,在减速,所以A选项错误;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所以BD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
6.某人划船逆流而上,当船经过一桥时,船上一小木块掉在河水里,但一直航行至上游某处时此人才发现,便立即返航追赶,当他返航经过1h追上小木块时,发现小木块距离桥有5400m远,若此人向上和向下航行时船在静水中前进速率相等,则河水的流速大小是( )2·1·c·n·j·y
【答案】:A
【解析】:选水为参考系,小木块是静止的。相对小木块,船以恒定不变的速率运动,到船追上小木块,船往返时间相等,各为1h,共2h。这段时间内,相对水,桥向上游运动,到船追上小木块,桥向上游运动了5400m,其相对水的速度为v=m/s=0.75m/s,即河水的流速为0.75m/s,A正确。
7.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图象,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间即为计时的起点,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乙同时出发
B.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的前面x0处
C.甲、乙运动方向不同
D.甲在途中停止了一段时间,而乙没有停止,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 C
【解析】:在x-t图象中,图象开始时的横坐标表示初始时刻,纵坐标表示初始位置,甲、乙从计时开始同时出发,A对;甲出发时在原点,乙出发时在距原点的正方向x0处,B对;斜率表示速度,乙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在0~t1和t2~t3沿正方向分别做匀速直线运动,但t1~t2斜率为零,即在途中停止了一会儿,D对,只有C不正确.【出处:21教育名师】
(多选)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维法、类比法、科学假说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Δt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21cnjy.com
C.伽利略为了探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这里运用了类比法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
【答案】: BD
【解析】:质点采用的科学方法为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故A错误;当时间非常小时,我们认为此时的平均速度可看作某一时刻的速度即称之为瞬时速度,采用的是极限思维法,B正确;C项中应用到的物理思想方法属于理想实验法,C错误;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运用了微元法,D项正确。
9.(多选)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
B.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
C.某同学沿着400 m的环形操场跑了一圈,位移为0 m
D.高速公路路牌标示“上海80 km”涉及的是位移
【答案】: AC
【解析】:若物体运动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出发点,则该时间段内位移为零,A对;物体在某段时间内路程为零,表明它一直处于静止状态,B错;某同学绕环形操场跑一圈又回到出发点,位移为零,C对;高速公路路牌上的“上海80 km”表示沿该公路到上海还需80 km的路程,D错.2-1-c-n-j-y
10.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 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下图所示,则小球在图示这段距离内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
A.0.25 m/s B.0.2 m/s
C.0.17 m/s D.无法确定
【答案】: C
【解析】:由图示可知在t=0.3 s内小球运动了x=0.05 m,所以== m/s=0.17 m/s. 21*cnjy*com
11.2009年12月11日,在香港东亚运动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中,飞人刘翔以13秒66的成绩夺得冠军,继2001年在日本大阪和2005年在中国澳门之后,在东亚运动会上实现三连冠.刘翔之所以能够取得冠军,取决于他在110米中( )21*cnjy*com
A.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
B.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
C.平均速度大
D.起跑时的速度大
【答案】: C
【解析】:相等的位移,比较的是时间,时间短的平均速度快,所以刘翔之所以能得冠军是因为他的平均速度大,所用时间短.
12.(多选) 有关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B.平均速度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C.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D.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答案】: AB
【解析】:平均速度为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为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所以平均速率的大小要大于或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C,D错误.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如图所示,一辆小汽车从位置A运动到位置B,坐标系已建立好,则这辆小汽车在A点的位置坐标为________ m,在B点的位置坐标为________ m,从A到B的过程中坐标的变化为________ m.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100 -200 -300
【解析】:注意再求某一个物理量的变化量时是此物理量的末状态减初状态
14.速度是物体发生的________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________的比值,其公式为v=,速度的大小反应了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的方向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
【答案】:位移 时间
【解析】:基本概念题,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15.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约与地面成60°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________倍。
【答案】:
【解析】:飞机做匀速直线运动,设其速度为v1,经过时间t,其水平位移为x=v1t①
声波向下匀速传播,设其传播速度为v2,则经过时间t,传播距离为h=v2t②
且x与h满足关系h=xtan60°③
由①②③式解出v1=v2,即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倍。
16.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比较三个物体的
(1)位移大小________;
(2)路程大小________;
(3)平均速度大小________.
【答案】:(1)相等 (2)s甲>s乙=s丙 (3)相等
【解析】:位移为物体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为物体实际运动的轨迹,平均速度定义为位移与时间的比,注意区分上述概念此题就没问题了.
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17.一辆汽车以20 m/s的速度沿平直的公路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30 m/s的速度从乙地开往丙地.已知甲、乙两地间的距离与乙、丙两地间的距离相等,求该汽车在从甲地开往丙地的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大小.21·cn·jy·com
有一位同学是这样解的:= m/s=25 m/s,请问上述解法正确吗?为什么?应该如何解?
【答案】:不正确 原因:从平均速度的定义出发进行分析,上述解法是错误的,因为它违反了平均速度的定义,计算的不是平均速度,而是速度的平均值. 24 m/s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解析】:从平均速度的定义出发进行分析,上述解法是错误的,因为它违反了平均速度的定义,计算的不是平均速度,而是速度的平均值.正确的解法应该是:设甲乙两地间、乙丙两地间的距离均为x,则有
===24 m/s.
18.汽车沿着指向从甲地开往乙地,(1)若在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路程为v2,则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2)若汽车在全程所用时间的前一半和平均?(3)两种情况下的平均速度哪个大?
【答案】:
后一种的平均速度大
【解析】:设一半路程为x前一半路程用时间为t1,后一半路程所用时间t2,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有【来源:21cnj*y.co*m】
(2)设全程运动时间为t,则前一半时间位移为,后一半时间的位移,由平均速度公式
(3)两平均速度作差有:,即v1≠v2时,后一种情况的平均速度大)
19.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先以3 m/s的速度运动60 m,又以2 m/s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60 m,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是多少?
【答案】:2.4 m/s
【解析】: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x为总位移,t为总时间,全过程的位移x=120 m.物体在前一段位移用的时间为www.21-cn-jy.com
t1== s=20 s,
后一段位移用的时间为
t2== s=30 s,
整个过程所用的总时间为t=t1+t2=50 s,
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
=== m/s=2.4 m/s
20.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从上海到南京的高速公路上行驶.汽车上的速度计指针在图中左图所示位置附近左右摆动,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和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图中A、B两处相距多远?其值是指A、B两处的路程还是位移大小?
(2)图中速度计中指针所指的速度表示汽车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其值为多大?
(3)假设汽车在A、B间按速度计中指针所指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再由图中信
息求出汽车从A处行驶到B处,需要多长时间?
【答案】:(1)80 km 路程 (2)瞬时速度 100 km/h (3)0.8 h
【解析】:(1)A、B两地距离s=120 km-40 km=80 km.
因为根据实际情况在高速公路上任意相距80 km两点间的道路不可能是直线,
所以其值是指A、B两地间的路程.
(2)图中速度计中指针所指的速度表示汽车的瞬时速度(汽车上常见的速度计
都是直接表示车辆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瞬时速度),其值为100 km/h.
(3)因为汽车在A、B间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v=,所以t===0.8 h,即汽车从A处行驶到B处需要0.8 h.21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