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课件(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3.2 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课件(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B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04 22:54:07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3.2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第1课时)
人教B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等式与不等式
学习目标
了解函数的零点
01
理解二次函数的零点
02
理解三个二次之间的关系
03
探索新知
尝试与发现
已知函数 f (x) =x-1,我们知道,这个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__,而且可以求出,方程 f (x) =0 的解集为______,不等式 f (x)>0 的解集为_______,不等式 f (x)<0 的解集为_______.
R
{1}
{x|x>1}
{x|x<1}
O
x
y
1
1
在下图中作出函数 f (x)=x-1 的图象,总结上述方程、不等式的解集与函数定义域、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
探索新知
由尝试与发现中的例子可以看出,根据函数值的符号能够把函数的定义域分为几个不相交的集合. 具体来说,假设函数 f (x) 的定义域为 D,若
A={x ∈ D | f (x)<0},
B={x ∈ D | f (x)=0},
C={x ∈ D | f (x)>0},
显然,A,B,C 两两的交集都为空集,且 D=A∪B∪C.
探索新知
函数零点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函数 y=f (x) 在实数 α 处的函数值等于零,即 f (α)=0,则称α 为函数 y=f (x) 的零点.上述集合 B 就是函数所有零点组成的集合.
(1) 函数的零点是一个实数,而不是一个点.
例如,函数 f (x)=x+1 的零点是-1,而不是 (-1,0)
(2) 并不是所有的函数都有零点.
例如, y=1 ,y=x2+1 就没有零点
(3) 若函数有零点,则零点一定在函数的定义域内.
不难看出,α 是函数 f (x) 零点的充分必要条件是,(α , 0) 是函数图象与 x 轴的公共点. 因此,由函数的图象可以方便地看出函数值等于 0 的方程的解集,以及函数值与 0 比较相对大小的不等式的解集.
探索新知
函数零点的意义
(1) 函数 F(x)=f (x)-g (x) 的零点就是方程 f (x)=g (x) 的根,也就是函数 y1=f (x) 与 y2=g (x) 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
(2) 如果方程 f (x)=0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x,那么 x 称为函数 y=f (x) 的二阶零点(二重零点). 如 x=2 就是函数 f (x)=(x-2)2 的二阶零点.
典型例题
例 1 如图所示是函数 y=f (x) 的图象,分别写出 f (x)=0, f (x)>0, f (x)≤0 的解集.
解:由图可知, f (x)=0 的解集为 {-5 , -3 , -1 , 2 , 4 , 6}.
f (x)>0 的解集为(-5 , -3)∪(2 , 4)∪(4 , 6)
f (x)≤0 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5]∪[-3 , 2]∪{4 , 6}
由函数零点的概念可知,函数 y=f (x) 的零点就是方程 f (x)=0 的实数根,也就是函数 y=f (x) 的图象与 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 所以
方程 f (x)=0 有实数根
函数 y=f (x) 的图象与 x 轴有交点
函数 y=f (x) 有零点.
探索新知
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
再根据函数的性质等,就能得到类似 f (x)>0
等不等式的解集
我们已经知道怎样求解一元二次方程,而且也知道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因此可以借助二次函数的图象得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典型例题
例 2 利用函数求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1) x2-x-6<0;(2) x2-x-6≥0.
解:设 f (x) =x2-x-6,令 f (x) =0,得
x2-x-6=0,
即 (x-3)(x+2) =0,从而 x=3 或 x=-2.
因此 3 和 -2 都是函数 f (x) 的零点,从而 f (x) 的图象与 x 轴相交于 (3,0) 和 (-2,0) ,又因为函数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所以可以作出函数图象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典型例题
例 2 利用函数求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1) x2-x-6<0;(2) x2-x-6≥0.
由图可知:
(1) 所求解集为 (-2,3);
(2) 所求解集为 (-∞,-2]∪[3,+∞).
典型例题
例 3 利用函数求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1) -x2-2x-3≥0;(2) -x2-2x-3<0.
解:设 f (x) =-x2-2x-3,令 f (x) =0,得
x2+2x+3=0,
即 (x+1) 2=-2,该方程无解.
因此函数 f (x) 无零点,从而 f (x) 的图象与 x 轴没有交点,又因为函数图象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所以可以作出函数图象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典型例题
例 3 利用函数求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1) -x2-2x-3≥0;(2) -x2-2x-3<0.
由图可知:
(1) 所求解集为 ;
(2) 所求解集为 R.
典型例题
例 4 利用函数求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1) x2-4x+4>0;(2) x2-4x+4≤0.
解:设 f (x)=x2-4x+4,令 f (x)=0,得
x2-4x+4=0,
即 (x-2)2=0,从而 x=2.
因此,函数 f (x) 的零点为 2,从而 f (x) 的图象与 x 轴相交于 (2,0),又因为函数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所以可知:
(1) 所求解集为 (-∞,2)∪ (2,+∞);
(2) 所求解集为{2}.
探索新知
二次函数的零点
一般地,由一元二次方程解集的情况可知,对于二次函数 f (x)=ax +bx+c(a≠0):
(1) 当 =b2-4ac>0 时,方程 ax +bx+c=0 的解集中有两个元素 x1,x2,且 x1,x2 是 f (x) 的两个零点,f (x) 的图象与 x 轴有两个公共点 (x1 , 0),(x2 , 0);
探索新知
二次函数的零点
(2) 当 =b2-4ac=0 时,方程 ax +bx+c=0 的解集中只有一个元素 x0,且 x0 是 f (x) 唯一的零点,f (x) 的图象与 x 轴有一个公共点 (x0 , 0);
(3) 当 =b2-4ac<0 时,方程 ax +bx+c=0 没有实数根,此时 f (x) 无零点,f (x) 的图象与 x 轴没有公共点.
探索新知
更进一步,可以由二次函数的图象得到对应的不等式的解集.
判别式 =b2-4ac
y=ax2+bx+c(a>0)的图象
ax2+bx+c=0(a>0)的的根
ax2+bx+c>0(a>0)的的解集
ax2+bx+c<0(a>0)的的解集
没有实根
注意端点值的取舍
有两相等实根
大于取两边,小于取中间
典型例题
例 5 求函数 f (x)=(x+2)(x+1)(x-1) 的零点,并作出函数图象的示意图,写出不等式 f (x)>0 和 f (x)≤0 的解集.
解:函数零点为-2,-1,1.
函数的定义域被这三个点分成了四部分,每一部分函数值的符号如下表所示.
x (-∞,-2) (-2,-1) (-1,1) (1,+∞)
f (x) - + - +
典型例题
例 5 求函数 f (x)=(x+2)(x+1)(x-1) 的零点,并作出函数图象的示意图,写出不等式 f (x)>0 和 f (x)≤0 的解集.
由此可以画出函数图象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
f (x)>0 的解集为
(-2,-1)∪(1,+∞);
f (x)≤0 的解集为 (-∞,-2]∪[-1,1].
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
C
当堂检测
B
当堂检测
B
当堂检测
D
当堂检测
B
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点呢?
1.函数的零点;
2.二次函数的零点及其对应方程、不等式解集之间的关系.
感谢观看
祝同学新学期新气象(共27张PPT)
3.2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第2课时)
人教B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等式与不等式
学习目标
理解零点存在定理,会判断零点所在区间
01
了解二分法求函数的近似零点
02
能解决二次函数零点分布问题
03
探索新知
尝试与发现
关于 x 的一元一次方程 kx+b=0 ( k≠0 ) 的求根公式为________;
(有实根时)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零点是否存在,并不难判别,这是因为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实数解的情况,都可以根据它们的系数判别出来,而且有实数根的时候,都能够写出求根公式.
探索新知
但是,对于次数大于或等于 3 的多项式函数 ( 例如 f (x)=ax3+bx2+cx+d,其中 a≠0) ,以及其他表达式更复杂的函数来说,判断零点是否存在以及求零点,都不是容易的事 ( 事实上,数学家们已经证明:次数大于 4 的多项式方程,不存在求根公式).
那么,什么情况下一个函数一定存在零点呢?
探索新知
尝试与发现
如图所示,已知 A,B 都是函数 y=f (x) 图象上的点,而且函数图象是连接 A,B 两点的连续不断的线,画出 3 种 y=f (x) 的可能的图象.判断 f (x) 是否一定存在零点,总结出一般规律.
可以看出,函数 f (x) 在区间 (a,b) 中一定存在零点.
探索新知
函数零点存在定理
函数零点存在定理:如果函数 y= f (x) 在区间 [a , b] 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并且 f (a) f (b)<0 (即在区间两个端点处的函数值异号),则函数 y= f (x) 在区间 (a , b) 中至少有一个零点,即x0 ∈ (a,b),f (x0)=0.
一般地,解析式是多项式的函数的图象都是连续不断的. 需要注意的是,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不是连续不断的.
在上述定理的条件下,只能判断出零点存在,不能确定零点的个数.
典型例题
例 6 求证:函数 f (x)=x -2x+2 至少有一个零点.
证明:因为 f (0)=2>0,f (-2)=-8+4+2=-2<0,
所以 f (-2) f (0)<0,因此x0 ∈ (-2 , 0),f (x0)=0,即结论成立.
例 6 中的函数在区间 (-2 , 0) 中存在零点 x0 ,但是不难看出, 求出 x0 的精确值并不容易,那么,能不能想办法得到这个零点的近似值呢?比如,能否求出一个 x1 , 使得 | x1- x0 | < ?
探索新知
尝试与发现
如果在区间 (-2,0) 中任取一个数作为 x0 的近似值,那么误差小于多少?
如果取区间 (-2,0) 的中点作为 x0 的近似值,那么误差小于多少?怎样才能不断缩小误差?
如果在区间 (-2 , 0) 中任取一个数作为 x0 的近似值,误差小于 2;如果取区间 (-2 , 0) 的中点作为 x0 的近似值,误差小于 1.
探索新知
一般地,求 x0 的近似值,可以通过计算区间中点函数值,从而不断缩小零点所在的区间来实现,具体计算过程可用如下表格表示.
探索新知
当然,按照类似的方式继续算下去,可以得到精确度更高的近似值.
探索新知
二分法
上述这种求函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称为二分法.
在函数零点存在定理的条件满足时 ( 即 f (x) 在区间 [a,b] 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且 f (a) f (b)<0 ),给定近似的精度 ε,用二分法求零点 x0 的近似值 x1,使得 |x1-x0|<ε 的一般步骤如下:
第一步:检查 |b-a|≤2ε 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取     ,计算结束;如果不成立,转到第二步.
探索新知
二分法
探索新知
这些步骤可用如图所示的框图表示.






开始
输入a,b,ε
|b-a|≤2ε
输出 x1
结束
典型例题
例 7 已知函数 f (x)= x +ax+1 有两个零点,在区间 (-1 , 1) 上是单调的,且在该区间中有且只有一个零点,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解:因为函数 f (x) 的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因此满足条件的函数图象的示意图如图 (1) (2) 所示.
因此 (2-a)(a+2)<0 且 |a|≥2,
解得 a<-2 或 a>2.
不管哪种情况,都可以归结为
f (-1) f (1)<0 且    ≥1 ,
探索新知
用信息技术求函数零点
用 GeoGebra 中的 root 命令,可以方便地求得多项式函数的图象与 x 轴的交点坐标,从而得到对应函数的零点信息.
例如,在“输入”对话框中输入“root[x^2-x-6]”后按回车键,将得到函数 f (x)=x2-x-6与 x 轴的两个交点 A,B 的坐标;
输入“root[x^3-2x+2]”后按回车键,将得到函数 f (x)=x3-2x+2 与 x轴的交点 C 的坐标;
探索新知
用信息技术求函数零点
显示结果如图所示,其中的“未定义”表示没有交点.
输入“root[x^3-2x+2,1,2]”后按回车键,将得到函数 f (x)=x3-2x+2,x∈[1,2]与 x 轴的交点的信息.
A = (-2,0)
B = (3,0)
C = (-1.77,0)

D未定义
--
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
C
当堂检测
D
当堂检测
B
当堂检测
C
当堂检测
(-5,-4)
当堂检测
(2,+)
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点呢?
1.函数零点存在定理;
2.二分法求函数零点近似值.
感谢观看
祝同学新学期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