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2024)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青春舞曲》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2024)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青春舞曲》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5-07-04 11:0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章节内容 《青春舞曲》 共1课时
课程标准 简单描述地域特点或民族风俗。 能够主动地参与各种演唱活动,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和风格,能够跟钢琴视唱乐谱,能够对自己、他人或集体的演唱做出简单评价。 3、能够依据歌曲的内容及情绪,进行即兴表演。
教材内容 分析 《青春舞曲》旋律优美,节奏鲜明生动,是一首深受人民喜爱的歌曲,由“西部歌王”王洛宾根据维吾尔族民歌整理编创的。歌曲拍,全曲共9个小节,旋律在一个八度内进行。前5小节是歌曲的第一部分,以“3 2 1 7”四个音为基础音,用十六分音符组成旋律,基本上采用一字一音的方法来表现歌曲。歌曲的第二部分自第6小节开始,形成两个小节的一个完整乐句,而后将这个乐句再重复呈现一遍。这首歌曲的旋律采用了重复、变化重复的创作手法写成,全曲的歌词实际只有四句,中间穿插了维吾尔族语言的汉语译音“别的那呀呦” ,为了使音乐更加地完整,作者强调了“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用富有哲理的话语来激人奋进。 本单元的所选曲目,体裁丰富,风格多样。学生们通过演唱、欣赏。音乐知识的学习以及音乐实践创造活动的参与,促使学生获得新疆少数民族音乐的知识技能,感受、体验其音乐特点,增进他们对新疆地区音乐艺术的认识,并对新疆少数民族的音乐感兴趣。
学情分析 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兴趣,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有所扩展,体验感受与创造能力逐渐增强,学生比较喜欢律动和活动,所以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来巩固和提高学生表现音乐的技能。 同时学生对音乐整体感受还需加强,乐谱知识的学习也仍需在常规课堂中练习。
学习目标 1、学习演唱《青春舞曲》,能够用弹性的声音、活泼有朝气的情绪演唱歌曲。 2、能够积极的参与表演实践活动,并参与创造性地表现歌曲,感受维吾尔族的音乐风格。 3、了解歌曲“鱼咬尾”的创作手法,并通过学唱歌曲,知道珍惜宝贵的青春的道理。
重难点 1、学习演唱《青春舞曲》,能够用弹性的声音、活泼有朝气的情绪演唱歌曲。 2、能够积极的参与表演实践活动,并参与创造性地表现歌曲,感受维吾尔族的音乐风格。
评价任务 任务一:检测目标1 能否演唱旋律? 能够用弹性的声音、活泼有朝气的情绪演唱歌曲? 评级标准:准确演唱歌曲的旋律,正确运用力度和弹跳性的声音 任务二:检测目标2 手鼓的节奏? 2、新疆维吾尔族的典型动作? 评价标准:能够一起拍出手鼓的节奏,能够示范出一个舞蹈动作。 任务三:检测目标3 1、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能否说出歌曲旋律的创作手法?这首歌表达的道理?评级标准:学生准确归纳。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导入 1、播放多媒体《掀起你的盖头来》 首先请同学思考一下,刚才我们欣赏的歌曲,是我国哪个地区的音乐呢?(新疆)。 这节课我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神秘而美丽的新疆,那同学们能谈谈他你们所知道的新疆吗?(服饰,小吃,土特产,乐器,民族音乐等)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各地不同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孕育了风格各异的音乐文化,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艺术财富。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神秘而美丽的新疆,学习一首由王洛宾改编的维吾尔族民歌---《青春舞曲》 2、出示学习目标。 让学生感受到了新疆歌曲的风格,初步了解新疆的一些风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出示课题
师生互动 学唱新歌 聆听音乐范唱。 思考: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句?“别的那呀呦,别的那呀呦” 为什么?是因为歌词还是旋律? 讲解附点十六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区别,学生练习两个节奏型,感受哪个节奏型更有舞蹈性? XXXX 十六分音符 X.XXX 附点十六分音符 新疆音乐的特点之一就是多采用附点,切分等不规整节奏,让音乐更具有舞蹈性。 发声练习: “顿音记号”就是一个小的倒黑三角形,在演奏或表演上要表现得短促而又轻巧有弹性。 视唱歌曲印象最深刻的句子,注意“别”的节奏和重音 演唱前5句,并解决难点 难点:(1)3271 和3217的差别 (2)6624 364 音跳度大 (3)6.111 1.7 附点音符 完整演唱(可反复几次) 跟钢琴视唱旋律 任务一:检测目标1 能否演唱旋律? 评级标准:跟钢琴准确演唱歌曲的旋律。 师问:歌曲的旋律进行有什么样的特点?“鱼咬尾” 学生齐读“鱼咬尾”概念 7、教师和学生分小节接唱旋律,再次感受鱼咬尾创作手法 任务三:检测目标3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能否说出歌曲旋律的创作手法? 评价标准:准确说出 8、填词演唱,歌曲的声音要求: 师: 歌曲的名字是什么?(青春舞曲) 何为“青春”?(朝气有活力) 那在演唱时怎样用声音去表现青春? 教师示范两种唱法(一种抒情连贯一种弹跳有力度), 学生选择 “别”字语气也要加重. 9、学生用有弹性的声音和朝气有活力欢乐的情绪跟钢琴演唱全曲。 任务一:检测目标1 能够用弹性的声音、活泼有朝气的情绪演唱歌曲? 评价标准:能正确运用力度和弹跳性的声音 新疆人们都特别的喜欢音乐,喜欢歌唱、舞蹈,为了使歌曲在演唱时更附感染力,通常会加入自己民族特有的乐器,那么就有一样乐器,维族人男女老少都会演奏,并且在演奏和演唱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乐器----手鼓,又称“达卜”。 请辨别出老师手鼓演奏的节奏并模仿出来。 学习手鼓的节奏 X X X XX 一半学生打手鼓节奏,一半学生演唱 学习新疆典型的舞蹈动作 女生:移颈,托帽 男生:托帽,耸肩 任务二:检测目标2 手鼓的节奏? 新疆维吾尔族的典型动作? 评价标准:能够拍出手鼓的节奏,能够表演出一个舞蹈动作 完整的表现歌曲并进行互评 舞蹈动作,有弹性的声音,手鼓(或加打击乐器) 总结新疆音乐的特点: 歌与舞相结合 节奏活泼、明快,具有舞蹈性,多采用附点和切分节奏 初步感受新疆音乐的节奏特点 承上启下,用带附点节奏的练声曲,一方面继续感受新疆音乐特点,一方面为歌曲学唱埋下伏笔。 用“青春”引导学生用弹性,活力的声音演唱 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参与表现歌曲,加深对歌曲的印象
知识升华感悟青春 《青春舞曲》这首歌曲它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 学生回答,师做总结:有事物是可以去而复返,有些却是一去不复返的。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青春的光阴稍纵即逝。让我们把握青春,珍惜时光,刻苦学习,积极进取吧“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感悟歌曲内涵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青春舞曲》这首歌曲,也对祖国美丽的西部有了一些了解,我们要热爱我们的民族 ,喜爱我们的民歌。只有继承和发扬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文化,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老师对民族音乐的总结,使学生情感升华。
作业 搜集藏族少数民族音乐作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