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有趣的拼图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了解拼图的方法及作品中点、线、面的知识,尝试选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拼图。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交流讨论、小组合作了解拼图的材料与制作方法,尝试拼图,提高学生选择、进行创作的能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创作媒材的意识,提高学生利用媒材特点巧妙设计创作的实践能力,体验拼图的乐趣,学习创造美。
2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美术课学习兴趣浓厚,已掌握了一些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较强的求知欲,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关注身边的事物,创作大胆,但由于经验的不足,还不能很好地利用素材质地、大小、形状、色彩等特点地运用进行创作。本节课老师着重指导学生发现拼图的多种类型。让学生运用瓜子壳、植物籽粒、彩色纸片粘贴漂亮的装饰画,训练学生的手工技能技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设计能力与动手能力。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拼图的基本方法,利用各种媒材创作一幅有趣的拼图作品。
教学难点:如何利用媒材的特点巧妙设计。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导入新课
(师出示植物籽粒拼贴画)
师:同学们,看这幅画与平时我们的作品有什么不同?
(生能看出是植物籽粒拼贴的画)
师:生活中有很多小东西可以用来拼成有趣的图画,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拼图吧。
(师板书课题)
活动2【活动】二、探究活动
师:在我们美术教材中有不少学生作品,让我们一起欣赏,并且完成老师下发的表格。
(师请学生拿出合作学习记录表1)
序号
研究内容
研究结果
1、教材中的作品用了哪些材料进行拼图?
2、观察《孔雀开屏》,我们可以借助种子的哪些自然特征让拼图变的更美?
3、你认为拼图可以按照哪几个步骤进行?
(师简单介绍表格内容)
(生四人小组合作,研究教材,填写表格)
活动3【活动】三、交流活动
师:教材中那么有趣的拼图,你们能看出拼图所用的材料?
(生交流《鲸》《小白兔》都是用彩色纸片拼的,《孔雀开屏》是用豆子、玉米拼的……)
师强调:
1、彩色纸片可以快速制作,比如将纸折叠几次剪成出细长条后再剪小
2、圆圆的黑豆正好当作孔雀的眼睛、形状特殊的八角可以用来做外形漂亮的花朵……
师:同学观察地真仔细,老师这儿还有一些拼图,让我们看看它们是用什么材料拼的?
(师出示瓶盖拼图、花朵拼图、胶囊拼图、鹅卵石拼图等)
(生知道材料的多样性)
师: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废弃物可以用来做拼图?
(生:纽扣、珠子、芸豆、蛋壳、剪碎的吸管……)
师:哪些材料适合在教室里做简单的拼图,收集的要求有哪些?
(生自由答)
师强调:1、物品小些便于拼摆。
2、方便携带进入课堂。
3、安全没有危险。
4、物品种类、颜色尽量丰富些。
活动4【活动】四、讨论方法
师:相信同学在欣赏教材作品时一定喜欢作品《孔雀开屏》,你认为小作者是借助种子的哪些自然特征让拼图变的更美?
(生各抒己见:颜色的不同,大小颗粒的整齐……)
师:是啊,在作品中作者充分利用豆子的颜色进行搭配进行拼图,一件精美的作品就展现在我们眼前了。你能在这件作品中找到我们熟悉的艺术要素:点、线、面吗?
(生分析各个部分是如何组成的)
(师肯定学生的想法,适当补充)
师强调:豆类、植物籽粒的拼摆不像彩纸作品,要考虑籽粒的形状、大小和方向,并尽可能有秩序感。
师:一个个的点连接成线、一条条线组成面。点、线、面是图形构成的基础,在其它作品中也能找到它们的身影,同桌一起说一说吧。
(同桌学生相互指出)
师:若是用教材参考图例的图样来拼图,那哪些地方适合用线,哪些地方适合用面来表现呢?
(生在教材中的作品说)
师:同学们分析的不错。我们了解了拼图的组成要素,研究了表格,你一定知道彩纸片拼图的方法步骤,请一个小组来汇报下。
(小组代表汇报)
师明确:
1、先用铅笔画设计稿。
2、将材料粘在设计好的画稿上。
3、查漏补缺,修改画面。
师强调:太小的材料可借用工具,大块的面可以先在纸上涂胶后有序撒下再整理。
活动5【练习】五、学生实践
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收集的材料开始有趣的拼图。
活动6【】六、评价交流
(师出示几幅半成品)
(师表扬合作中的优点)
师:你们认为他们拼的怎样?
师:哪个地方拼摆的比较细致?哪个地方很好地运用了材料的颜色?
(生参与交流评价)
活动7【测试】七、拓展小结
师:艺术创作的媒材来源广泛,有的就在我们身边,看老师在哪里找到了不一样的拼图。
(师出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拼图,有商店橱窗里的拼图,有地面上的拼图,有杯垫上的拼图……)
只要我们用发现美的眼睛用心寻找,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找到生活中找到更大更美的拼图,若你有发现别忘了告诉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