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安徽省多校高一第二学期6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度安徽省多校高一第二学期6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05 20:0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安徽省多校高一第二学期6月摸底考试
历史试题
2025.0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约公元前7000—前5000年的贾尔莫遗址,由焙干泥土盖成的25栋房子组成。遗址中既发现大量大麦、小麦以及其他农作物的种子,也发现大量绵羊和山羊的遗骨,其中只有几块野生动物的骨头,工具组合包括石镰、磨石和其他耕作工具。据此可知,当时(  )
A.以渔猎采集为主 B.先民生活渐趋稳定
C.摆脱了自然影响 D.原始农业开始出现
2.据文献和考古资料显示,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约公元前1550—前1069年),被译为“克里特”或“米诺斯”的单词出现在文献中的次数从公元前15世纪开始呈减少趋势,被译为“迈锡尼”的词语逐步增多。同时,无论是迈锡尼还是埃及都有对方的考古文物出土。这可用于印证(  )
A.古希腊文明逐步走向衰落 B.埃及统一进程的加速
C.早期文明间存在交流互鉴 D.古代民间贸易的活跃
3.在古代波斯,只要得到国王许可,总督可代表国王自主谈判并签订条约。只要按时缴纳租税、提供军队,行省的内政,总督大体自主。这体现了波斯帝国(  )
A.基层治理体系的完善 B.社会经济达到了较高水平
C.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4.13世纪,法国国王路易九世在位期间,从御前会议中分出的高等法院,不仅统辖全部王室领地,也受理王室领地以外封建领主领地内的申诉案件。他任命非贵族出身的法学家担任司法工作,本人则担任全国最高审判官,主持司法审判。这些举措(  )
A.增强了封建领主权力 B.强化了封君封臣制度
C.推动民主共和制确立 D.加速了国家统一进程
5.高丽王朝时期(918—1392年),科考是高丽士子出仕的必经之路。明经科主要考中国典籍《周易》《尚书》《毛诗》《春秋》《礼记》等,制述科主要考诗、赋、颂和时务策,后又一度增加经义文(八股文的前身)由此可知,高丽王朝(  )
A.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播 B.完全照搬了中国科举制
C.依赖科考强化中央集权 D.关注官僚群体全面发展
6.13世纪中叶的马里帝国,全国政权和兵权都在国王个人名义下,由中央控制,各级官吏也由国王任命。继任的君主将九万步兵分布于全国,以掌控全境商路,还建立了精悍的万人骑兵队。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  )
A.扩大统治区域 B.促进商业发展 C.提高行政效率 D.加强中央集权
7.图1为新航路开辟时期的一条航线示意图。开辟该航线的是(  )
图1
A.达·伽马 B.哥伦布 C.麦哲伦 D.塔斯曼
8.1689年,英国颁布的《权利法案》延续了《大宪章》限制君主专制的思想,同时体现了议会主权(某种程度上的人民主权)思想;1789年法国颁布的《人权宣言》,则明确提出了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这些法律文件(  )
A.助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B.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C.奠定了资本主义民主的基础 D.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形成
9.1871年5月3日,马克思给巴黎公社委员的信中写道:“我已经就你们的问题写了几百封信寄到设有我们支部的世界各个角落去了。不过,工人阶级从公社诞生起就拥护公社的”“在这次巴黎的光辉革命中起了卓越的作用。”据此可知,巴黎公社(  )
A.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 B.助推国际工人运动进入高潮
C.得到了国际工人协会的支持 D.没有用好无产阶级专政工具
10.图2是1906年美国《顽童》上的插画。画中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紧紧抓住政客奥尔德里奇的头和企业家洛克菲勒的身子。该画反映了美国(  )
注:奥尔德里奇靠与电车、制糖、橡胶和银行等行业进行内幕交易获得巨额利润,并通过子女联姻与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结为亲家。
图2
A.垄断组织受到政府限制 B.民主政治发展进程曲折
C.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 D.新兴工业发展阻力重重
11.1884年,德国成立“帝国殖民部”,专门负责殖民地的管理和开发。在非洲,德国成功占领了包括喀麦隆、多哥、坦噶尼喀和西南非洲在内的广大地区。此外,德国还积极在太平洋地区扩张。德国的行动(  )
A.导致了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B.加速了国家统一的进程
C.加剧了国际政治局势的紧张 D.确立了“有效占领”原则
12.1917年,美国专门成立画报“宣传部”,图3是当时的一张海报,其主题是“踏入你的地方”,画中去参战的有士兵,也有老百姓、商人等。该海报意在(  )
图3
A.激励政府与欧洲争夺殖民地 B.表明美国决心维护世界和平
C.鼓励民众支持美国参加一战 D.保持美国对一战的观望态度
13.毛泽东指出:“为了进攻而防御,为了前进而后退……是许多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现象。”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英法实行的绥靖政策 B.苏俄新经济政策
C.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 D.苏联农业集体化
14.1942年1月1日,由美、英、苏、中四大国领衔,以及其他22个国家在美国华盛顿发表共同宣言,规定:各国保证用自己的全部力量与法西斯国家作战,不与敌人单独媾和。这一宣言发表的背景是(  )
A.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 B.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C.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 D.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15.二战后,各国政府加大开支与预算,几乎到处都在进行对基础设施和机械制造方面的长期投资,公私兼有。这主要是为了(  )
A.响应马歇尔计划 B.推动科技的新发展
C.建设“福利国家” D.尽快恢复发展经济
16.1988年12月,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联大发表演讲,强调国际关系应该从意识形态束缚中解放出来,人类的共同价值应该被置于优先地位,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应使用武力剥夺他国的选择自由。该史料可用于探究(  )
A.苏联的对外政策和国家战略变化 B.东欧剧变的历史根源
C.多极化国际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 D.战后苏联改革的失败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是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世界市场的突然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欧洲各国竭力想占有亚洲产品和美洲富有资源的竞争热,殖民制度——所有这一切对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摘自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
材料二
随着海上商路的开拓,各地区、各国之间的联系一步一步地加强,到1900年左右,世界终于形成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机整体。世界史到此时才真正具有世界性。世界各地区形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固然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这个进步也是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于世界上其余国家、地区的宰割、奴役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这显然是一种很不公正、很不正常的现象,也是一个矛盾。因此,1900年以后的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就是解决这个矛盾,消灭这种不公正的现象,逐步建立一个公正的世界。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6、17世纪商业上“大革命”的表现,并指出这一“革命”的历史作用。(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到1900年左右“世界史到此时才真正具有世界性”。并指出20世纪初至二战前各国人民为“解决这个矛盾,消灭这种不公正的现象”作出的努力。(13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二战后只有美国和苏联尚有余力称雄当世。美国本土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经济上更是前所未有地强大。苏联在战争中遭受极大摧残,但仍是一个令人生畏的军事强国,它在中欧和东欧控制的人口和地域远远超过1939年前的边界。在二战后浮现出的这种两个超级大国并存的国际体系中,其中一个会很容易把另一个确认为唯一的危险敌国。1945年以后,美苏间的关系就处于这种令人不快的境地。更有甚者,自1917年布尔什维克革命以来,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和马列主义的共产主义体制之间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敌对。这种不断扩大的冲突最终被冠以冷战之名。
——摘编自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一旦走上对抗之路,美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就如螺旋一般上升。这种激烈的对抗和冲突将美苏推向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这样的核战争边缘,但在激烈对抗之后往往有缓和出现,其间两国国会对一些重大问题,如军备竞赛的烈度、局部的紧张状态做出调整。
——摘编自沈志华《冷战国际史二十四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冷战出现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冷战的影响及启示。(8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思想解放是时代变革的先声和反映。习近平强调:“理论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力量;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回溯漫长的人类发展史,可以清晰地看到思想解放对于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形态演进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杨洪源《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理性贡献:“第二个结合”的思想解放意义》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论题,运用世界近代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准确)
2024—2025学年度安徽省多校高一第二学期6月摸底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D A D A C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C B A D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答案】(25分)
(1)表现:商品种类与流通量增多;贸易规模扩大(三大贸易区);欧洲贸易中心逐渐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6分,言之成理即可)
作用:初步形成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欧洲大西洋沿岸国家崛起,意大利衰落;导致封建领主的经济地位下降,商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上升;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西欧封建制度濒于解体,社会进入大变革的时代。(6分,言之成理即可)
(2)说明:19世纪,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扩展,主要欧美国家先后确立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被瓜分完毕(亚洲绝大多数地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拉丁美洲成为依附于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几乎所有国家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当中,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6分,言之成理即可)
努力:
20世纪初:拉丁美洲民族民主革命的继续发展,如1910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亚洲人民掀起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新高潮——亚洲的觉醒,如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伊朗立宪革命和中国辛亥革命;
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掀起新高潮,如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及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7分,言之成理即可)
18.【答案】(14分)
(1)背景:雅尔塔体系的确立;西欧和日本的衰落;苏联实力的增强;美国实力空前强大,具有称霸世界的野心;“杜鲁门主义”的提出。(6分,言之成理即可)
(2)影响:造成了欧洲的分裂;推动了两极格局的形成;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导致一些国家走向分裂。(6分,言之成理即可)
启示:大国应该承担与自己能力相当的责任与担当;构建互利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避免阵营对抗与零和博弈。(2分,言之成理即可)
19.【答案】(12分)
示例
信息:思想解放对于社会形态演进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论题:近代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人类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阐述:14世纪以来,欧洲进行了一系列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实世界。宗教改革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洛克、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等人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政治思想,如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治和权力制衡等。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
综上所述,近代以来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转型。(12分,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仅作为阅卷参考,其他言之成理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