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红色的画 课件+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红色的画 课件+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6-07-05 08:06:27

文档简介

第6课 红色的画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并通过各种具有民间喜庆特色的物品,和以红色为主的美术作品的展示使同学感受和认识红色特有的美感,增强对色彩学习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红色的画发生的热烈、喜庆的艺术效果。
2、以红色为主要颜色,绘制一幅以红色为主的画,表达自身的情感。
3、通过教学活动,使同学对日常生活中的色彩美有初步的感受能力,从而更加注重观察生活,培养同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2学情分析
1、个性差别大:三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
2、情绪不稳定:三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在陌生、严肃、冲突、恐怖、约束、遭受指责等情况下,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难以释放心理的压力,这样就容易使他们的心情变坏。他们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学习,但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冲动,常为一点小事面红耳赤,而且情绪变化极大,并且表露在外,心情的好坏大多数从脸上一望便知。
3、自控力不强:从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少年期,此时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外部控制的依赖性逐渐减少,但是内部的自控能力又尚未发展起来,还不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三原色,感知红色特有的美感,和其在画面上的运用。
教学难点:引导同学在感知的基础上用红色表达自身的感受,启发同学的发散思维。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教授新课
1:导入:教师魔术展示:一幅油画棒作品,用红色颜料导出油水分离法,告诉学生本节课用油水分离法进行绘画。(引入课题:红色的画)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
2:翻书:介绍三原色红黄蓝。
3:提问:红色带给人们的感受。(学生举手回答)
4:小结:红色是中国人传统喜庆的颜色,它鲜艳热烈,代表红红火火,吉祥如意!在过年过节,重大活动庆祝以及婚礼上常用到它。
5:生活中的红色场景:举例说出生活中有哪些红色的物品。
6:欣赏:艺术作品中的红色的画,看一看作品中的红色都一样吗?
《花与猫》雷诺阿
《维多利亚》提斯特
《红屋顶》毕沙罗
活动3【活动】游戏活动
7:游戏:请小朋友们找出油画棒中所有的红色,并将它们由浅到深排列出来。
活动4【练习】课堂联系
8:课堂实践:请你发挥想象力利用不同的红色绘制出一幅红色的画,注意画面中红色的深浅变化。
9: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活动5【作业】课堂展示
10:展示:评选出一幅最优秀的作品。
11:总结:生活中处处都有美的存在,只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就能捕捉到不一样的视觉。
课件10张PPT。生活中的红色场景:艺术作品中红色的画找一找,作品中的红色都一样吗?毕沙罗 红屋顶 (法国)游戏:请小朋友们找出油画棒中所有的红色,并将它们由浅到深排列出来课堂实践:请你发挥想象力利用不同的红色绘制出一幅红色的画,注意画面中红色的深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