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相互作用 重点练 2026年高考物理复习备考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相互作用 重点练 2026年高考物理复习备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04 11:0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7月3日高中物理作业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书法课上,某同学临摹“力”字时,笔尖的轨迹如图中带箭头的实线所示。笔尖由a点经b点回到a点,则( )
A.该过程位移为0 B.该过程路程为0
C.两次过a点时速度方向相同 D.两次过a点时摩擦力方向相同
2.如图,装有轻质光滑定滑轮的长方体木箱静置在水平地面上,木箱上的物块甲通过不可伸长的水平轻绳绕过定滑轮与物块乙相连。乙拉着甲从静止开始运动,木箱始终保持静止。已知甲、乙质量均为,甲与木箱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则在乙下落的过程中(  )
A.甲对木箱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B.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逐渐增大
C.甲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D.乙受到绳子的拉力大小为
3.某斧头砍木块、刃部进入木块的截面如图所示,刃部左侧面与右侧面的夹角为,右侧面与木块水平表面垂直、斧头对木块的作用力竖直向下。当斧头刃部右侧面对木块的推力大小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斧头刃部左侧面对木块的推力大小为
B.斧头刃部左侧面对木块的推力大小为
C.斧头刃部对木块的作用力大小为
D.斧头刃部对木块的作用力大小为
4.如图甲所示,窗户上的连杆通常被称为滑撑或铰链。它是一种连杆式活动链接装置,主要用于连接窗扇和窗框,使窗户能够顺利开启和关闭,它通常由滑轨、滑块、悬臂组成,示意图如图乙所示。水平悬臂通过转轴分别与竖直窗扇和滑块相连,窗扇可绕轴转动。现将窗扇打开,使窗扇与窗户垂直,此时悬臂与窗户之间的夹角为,若要求此时无论多大的风力均不能将窗扇关闭,则滑块与滑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应满足的条件是(  )
A. B. C. D.
5.在工厂车间里,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半圆柱承载装置A、B紧挨着静置于水平地面上,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上方放置一质量为2m的光滑圆柱模具C,三者半径均为R。工作人员用机械牵引系统对A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使其缓慢移动,直至C恰好落地,期间B始终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
A.B受地面摩擦力逐渐减小
B.A、B受地面支持力相等且始终保持不变
C.A受地面摩擦力逐渐增大
D.动摩擦因数μ的最小值为
6.如图所示,一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加速运动,已知物体质量为m,加速度大小为a,物体和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斜面倾角为θ,重力加速度为g,在物体移动距离x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
B.斜面对物体作用力的大小为
C.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做功为
D.物体动能增加了
7.有一劲度系数为k、原长为l的轻质弹性绳(弹性绳的形变满足胡克定律)两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如图甲所示,此时弹性绳处于原长。现分别将质量为m 和m 的重物系在弹性绳中点O处(系m 前取下m ),并最终保持平衡,如图乙所示,两次悬挂弹性绳与水平面夹角分别为60°和30°,弹性绳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则等于(  )
A. B.3 C. D.
8.当今社会节能环保理念深入人心,每个公民都应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如图甲所示为一款环保袋,既可反复使用,又美观大方。手提环保袋静止时,简化示意图如图乙所示,设环保袋的重力大小为G,不考虑绳带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带中的张力大于
B.绳带中的张力等于
C.若只缩短绳带长度,则绳带中的张力将减小
D.若只减小两绳扣间距,则绳带中的张力将增大
9.一个足够长的绝缘半圆柱体固定在水平面上,整个空间中加有沿半圆柱体半径向内的辐向磁场,半圆柱体表面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一根长度为L、质量为m、粗细可忽略的导体棒A紧靠在半圆柱体底端静止,其截面如图所示。在导体棒A中通入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变化电流,使导体棒A沿半圆柱体从底端缓慢向上滑动,导体棒A受到半圆柱体的摩擦力是导体棒A对半圆柱体的压力的k倍。在导体棒A从底端缓慢滑动到顶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时,导体棒A中的电流先变大再变小
B.当时,导体棒A所受的支持力与安培力合力先变大再变小
C.当时,导体棒A所受重力与安培力的合力一直变大
D.当时,导体棒A所受安培力一直变大
10.如图所示,小球穿在固定光滑杆上,与两个相同的轻弹簧相连,弹簧可绕O1、O2无摩擦转动。小球在杆上A点时,弹簧1竖直且处于原长,弹簧2处于水平伸长状态,杆上的B点与O1、A、O2构成矩形,AB=2。现将小球从A点释放,则小球下滑的过程中(  )
A.到达A、B中点前,弹簧1的弹力比弹簧2的大
B.到达A、B中点时,加速度等于零
C.弹簧1的最大弹性势比弹簧2的大
D.与没有弹簧时相比,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的时间长
11.质量为的凹槽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内壁为半圆柱面,截面如图所示,为半圆的最低点,为半圆水平直径的端点。凹槽恰好与竖直墙面接触,内有一质量为的小滑块。用推力推动小滑块由A点向点缓慢移动,力的方向始终沿圆弧的切线方向,在此过程中所有摩擦均可忽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推力先增大后减小
B.凹槽对滑块的支持力先减小后增大
C.墙面对凹槽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
D.水平地面对凹槽的支持力先减小后增大
二、多选题
12.独竹漂是我国一项民间技艺。如图,在平静的湖面上,独竹漂选手手持划杆踩着楠竹,沿直线减速滑行,选手和楠竹相对静止,则(  )
A.选手所受合力为零
B.楠竹受到选手作用力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下
C.手持划杆可使选手(含划杆)的重心下移,更易保持平衡
D.选手受到楠竹作用力的方向与选手(含划杆)的重心在同一竖直平面
13.球心为O,半径为R的半球形光滑绝缘碗固定于水平地面上,带电量分别为和的小球甲、乙刚好静止于碗内壁A、B两点,过O、A、B的截面如图所示,C、D均为圆弧上的点,OC沿竖直方向,,,A、B两点间距离为,E、F为AB连线的三等分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 B.C点电势高于D点电势
C.E、F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沿直线从O点到D点,电势先升高后降低
14.如图甲所示,工人用叉车拉石墩时,可简化为如图乙所示的模型,,叉车臂AC与水平方向夹角为。不计球形石墩表面摩擦,叉车和石墩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在叉车匀速运动的过程中,若从缓慢增加为,叉车臂对石墩的作用力和车把对石墩的作用力的大小变化为(  )
A.一直增加 B.先增加后减小
C.先减小后增加 D.一直在减小
15.如图所示,水平天花板下方固定一光滑定滑轮O,在定滑轮正下方C处固定一带正电的点电荷。不带电的A球与带正电的B球用绝缘轻绳跨过O连接,A、B均视为质点,初始系统静止且。若B的电荷量缓慢减少,在B到达O正下方前,则( )

A.B球的轨迹是一段圆弧
B.A球的质量大于B球的质量
C.此过程中点电荷对B球的库仑力减小
D.此过程中滑轮受到轻绳的作用力逐渐减小
三、解答题
16.在清洁外墙玻璃时可以用磁力刷。如图所示,厚度的玻璃左右表面平整且竖直,两个相同特制磁力刷、均可视为质点之间的吸引力始终沿连线方向,吸引力的大小与间距离成反比,即。已知的质量为,与玻璃间的动摩擦因数,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当、吸附在玻璃两侧表面且水平正对时,、间的吸引力。
(1)控制从图中位置水平向右缓慢移动,要不下滑,求的最远距离;
(2)控制从图中位置竖直向上缓慢移动,当也恰能从图中位置竖直向上运动时,求连线与竖直方向夹角。
17.静止在水平面上的起重吊车吊起重物时的结构简图如图所示,轻杆CD可绕C端自由转动,D端系着两条轻绳,一条轻绳绕过固定杆AB顶端的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重物相连,另一轻绳缠绕在电动机转轴O上,通过电动机的牵引控制CD杆的转动从而控制重物的起落。图中所示位置两杆处于同一竖直面内,OD绳沿竖直方向,重物m处于静止状态,起重吊车质量为M(不包括重物m),,,重力加速度为。
(1)求固定杆AB受到轻绳的作用力大小、CD杆受到轻绳的作用力大小和OD绳的拉力大小;
(2)求地面对起重吊车的支持力并分析地面对起重吊车是否有摩擦力,若有,求出摩擦力大小,若没有,说明理由。
18.如图所示,粗糙水平地面上固定有一竖直光滑杆,杆上套有质量为的圆环,地面上放一质量为的物块,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圆环和物块由绕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相连,连接圆环和物块的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认为物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求此时:
(1)绳子拉力大小;
(2)物块对地面的压力和摩擦力的大小;
(3)若m、M大小可调,为保持系统的平衡,求满足的范围。
1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灯笼受到稳定的水平风力作用。悬于O点的轻绳与竖直方向夹角,甲、乙所受风力相同。甲的质量,连接O点的轻绳所受拉力大小,重力加速度为g,,。求:
(1)乙的质量和乙受到的水平风力的大小;
(2)乙受到轻绳的拉力的大小和方向。
《2025年7月3日高中物理作业》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B D B D D A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CD BD AD AC
1.A
【详解】A.笔尖由a点经b点回到a点过程,初位置和末位置相同,位移为零,故A正确;
B.笔尖由a点经b点回到a点过程,轨迹长度不为零,则路程不为零,故B错误;
C.两次过a点时轨迹的切线方向不同,则速度方向不同,故C错误;
D.摩擦力方向与笔尖的速度方向相反,则两次过a点时摩擦力方向不同,故D错误。
故选A 。
2.C
【详解】A.因为物块甲向右运动,木箱静止,根据相对运动,甲对木箱的摩擦力方向向右,A错误;
B.设乙运动的加速度为,只有乙有竖直向下的恒定加速度,
对甲、乙和木箱,由整体法,竖直方向受力分析有
则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大小不变,B错误;
CD.设绳子的弹力大小为,对甲受力分析有
对乙受力分析有
联立解得,
C正确,D错误。
故选C。
3.B
【详解】如图所示
AB.根据力的平衡可知,设斧头刃部左侧面对木块的推力大小为,则
解得
A错误,B正确;
CD.合力大小等于
CD错误。
故选B。
4.D
【详解】设悬臂的推力为F,则悬臂对滑块的压力为
若要求此时无论多大的风均不能将窗扇关闭,则有
解得
故选D。
5.B
【详解】A.设BA对C的弹力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为,对圆柱C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C受力平衡,由平衡条件可得
可知F的水平分力
随着C逐渐落到地面,增大,增大,则变大,对B,由平衡条件可知B受地面摩擦力逐渐增大,故A错误;
BC.对ABC整体受力分析,竖直方向受整体重力和地面对AB的支持力,由对称性知地面对A、B的支持力大小相等均为,A受地面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恒定不变,故B正确,C错误。
D.几何关系可知当C降到地面前瞬间,B受C压力的水平分力最大,大小为
B受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
由题意知
联立解得
故D错误。
故选B。
6.D
【详解】AB.根据题意,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垂直斜面方向,由平衡条件有
沿斜面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则摩擦力
斜面对物体作用力的大小为
故AB错误;
C.由做功公式可得,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做功为
故C错误;
D.由动能定理有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又有
联立可得物体动能增加了
故D正确。
故选D。
7.D
【详解】设弹性绳一侧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根据几何关系,可得一侧弹性绳伸长量为
则弹性绳弹力为
对结点O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可知竖直方向上满足
分别将θ=60°和30°代入解得
故选D。
8.A
【详解】AB.对环保袋的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可知绳带中的张力
故A正确,B错误;
C.绳带长度缩短时,增大,减小,绳带中的张力增大,故C错误;
D.减小两绳扣间距,减小,增大,绳带中的张力减小,故D错误。
故选A。
9.C
【详解】AB.当时,根据左手定则确定安培力的方向,导体棒在上升至某位置时的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因为逐渐变大,所以逐渐减小,根据
可得,导体棒A中的电流变小;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导体棒A所受的支持力与安培力合力始终与重力等大反向,保持不变,故AB错误;
CD.当时,导体棒在上升至某位置时的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其中
则与的合力与的夹角保持不变,设为,则
设与的合力为,则导体棒的受力情况可表示为如图所示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
根据拉密原理可得
随着逐渐增大的过程,不变,先增大后减小,增大,所以安培力先增大后减小,增大。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导体棒A所受重力与安培力的合力与等大反向,所以也一直增大,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0.C
【详解】A.几何关系可知,设弹簧原长为,分析易得小球到达A、B中点O时,弹簧1、弹簧2都处于原长,如图所示
图中易知到达A、B中点O前,弹簧2的形变量一直大于弹簧1的形变量,故弹簧1的弹力比弹簧2的小,故A错误;
B.到达A、B中点时,两弹簧弹力为0,小球的合力为其重力沿杆方向向下的分力,故加速度不为0,故B错误;
C.根据
到达A、B中点前,弹簧1的最大弹性势能
弹簧2的最大弹性势能
可知弹簧1的最大弹性势比弹簧2的大,故C正确;
D.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过程,由于两个弹簧对小球做的总功为零,与没有弹簧时相比,小球运动到B点的速度相等;设杆的倾角为,没有弹簧时,小球运动的加速度为
有弹簧时,加速度先大于,然后加速度逐渐减小,到AB中点时,加速度为,之后加速度小于,则两种情况的图像如图所示
两种情况的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相等,由图可知与没有弹簧时相比,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的时间更短,故D错误。
故选C。
11.C
【详解】AB .对滑块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有
滑块从A缓慢移动B点时,越来越大,则推力F越来越大,支持力N越来越小,所以AB错误;
C.对凹槽与滑块整体分析,有墙面对凹槽的压力为
则越来越大时,墙面对凹槽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所以C正确;
D.水平地面对凹槽的支持力为
则越来越大时,水平地面对凹槽的支持力越来越小,所以D错误;
故选C。
12.CD
【详解】A.选手和楠竹在水里减速滑行,速度在变化,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合力不为零,故A错误;
B.楠竹在水平方向有加速度,选手对楠竹的力在竖直方向有重力,水平方向有摩擦力,所以选手对楠竹的力方向不是竖直向下,故B错误;
C.选手和楠竹相对静止,且减速滑行,选手和楠竹的重心要在同一竖直面上才能保持相对稳定,故C正确;
D.选手和楠竹构成的整体在减速滑行,受到的合力不为零,根据力的作用线和重心的关系可知整体的重心与楠竹受到合力作用线应该在同一竖直面上,故D正确。
故选CD。
13.BD
【详解】A.对甲、乙两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甲、乙两小球分别受到重力、支持力、库仑力作用保持平衡。
设与线段交点为点,由几何关系
解得得
因此有,
根据正弦定理,对甲有
对乙有
因为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可得
A错误;
B.根据点电荷场强公式,由场强叠加知识,可知C到D之间的圆弧上各点场强方向都向右下方,若有一正试探电荷从C运动到D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故可判断C点电势高于D点电势,B正确;
C.两带电小球连线上的电场分布可以等效成一对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和在点带电量为的正点电荷的电场相互叠加的电场。在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中E、F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但是点带电量为的正点电荷在E、F两点的电场强度不同。E、F两点电场强度大小不同,C错误;
D.电势是标量,与线段的交点距离两带电小球最近,所以该点电势最大,那么沿直线从O点到D点,电势先升高后降低,D正确。
故选BD。
14.AD
【详解】在叉车匀速运动的过程中,对石墩进行受力分析,并将石墩所受的三个力进行平移构成一个首尾相接的矢量三角形,在从增加为过程中,该矢量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应落在一个圆上,如图所示
重力为圆的直径,由图可知,一直增加,一直在减小。
故选AD。
15.AC
【详解】AB.开始时B球受力如图所示,

由相似三角形可知
因知mBg>T =mAg
则A球的质量小于B球的质量;由于T不变,OC不变,可知OB不变,则随着B球所带的电荷量缓慢减少,B球的轨迹是一段圆弧,故A正确,B错误;
C.根据

则随着B的电荷量缓慢减少,BC减小,F减小,即此过程中点电荷对B球的库仑力减小,选项C正确;
D.因滑轮两侧绳子拉力不变,当B球下降时,两侧细绳的夹角减小,则合力变大,即此过程中滑轮受到轻绳的作用力逐渐变大,选项D错误。
故选AC。
16.(1)
(2)
【详解】(1)设最远距离为,恰好不下滑有
对,由平衡条件得
解得
(2)设距离为时,也恰能竖直向上运动时,有
对,由平衡条件得,
联立解得:
17.(1);;
(2);无摩擦力,理由见解析
【详解】(1)
由题意可知绳BD的张力

所以固定杆AB受到轻绳的作用力
因为CD杆为动杆,所以杆对绳的力一定沿着杆,根据三角形定则,可得杆CD受轻绳拉力的大小
OD绳的拉力
(2)对起重吊车、重物和绳整体进行分析,整体受重力和地面对起重吊车的支持力,则
整体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所以地面对起重吊车无摩擦力。
18.(1)5N
(2)压力大小是22N,摩擦力的大小是4N
(3)
【详解】(1)圆环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由平衡条件得:
代入数据解得,绳子拉力大小:
(2)物块M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
水平方向:
竖直方向:
代入数据解得:,
(3)m、M大小可调,以圆环为研究对象,可知绳子的拉力大小
对物块M,由平衡条件得:
竖直方向:
水平方向:
系统保持静止,则
解得:
代入数据解得:
19.(1),
(2),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详解】(1)以甲、乙为整体,根据受力平衡可得

解得

(2)设轻绳的拉力的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以乙为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解得

可知的拉力的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