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地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龙岩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地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5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04 14:3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龙岩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高一教学质量检查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请将试题的全部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示意1978-2023年福建省人口自然变动情况。据此完成1-2小题。
1.福建省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
A.1978年 B.1982年 C.1999年 D.2017
2.制约福建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
A.资源状况 B.消费水平 C.开放程度 D.科技水平
乡村人口粘性是指乡村吸引和留住人口的能力。下表示意2020年我国“胡焕庸线”两侧人口粘性类型分布情况。据此完成3-4小题。
年份 人口粘性类型 胡焕庸线西北区域 胡焕庸线东南区域
数量(个) 占比(%) 数量(个) 占比(%)
2020 高水平 33 1.102 2333 8.979
较高水平 152 5.075 5333 20.525
中等水平 382 12.755 7364 28.342
较低水平 576 19.232 5749 22.126
低水平 1852 61.836 5204 20.028
合计 2995 100 25983 100
3.以下关于我国“胡焕庸线”两侧乡村人口粘性分布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两侧乡村人口粘性类型分布均匀
B.东南区域乡村人口粘性整体低于西北区域
C.东南区域低水平人口粘性乡村占比较西北区域低
D.西北区域高水平人口粘性乡村数量多、占比大
4.我国乡村人口粘性呈高低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个人生活偏好 B.生态环境状况 C.交通便捷程度 D.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下图示意某城市土地利用状况。据此完成5-6小题。
5.X、Y、Z代表城市功能区,其中Y最可能代表( )
A.商业区 B.居住区 C.工业区 D.行政区
6.下面能正确表示图中A—B虚线地租水平变化特征的是( )
A B C D
浙江省庆元县的咏归桥(如图)是现存寿命最长的木拱廊桥之一。桥两岸地势较高,采用“插拱”的造桥技艺,即在桥台内插入多层杆件,层层向桥中心挑出,形成木拱架,再铺设桥面和建造廊屋。桥体构造科学,功能多样。据此完成7-9小题。
7.咏归桥采用“插拱”技艺建造,抬高桥身,主要是为了( )
A.抵御洪水冲击 B.减少台风影响 C.降低建造成本 D.方便行人通行
8.咏归桥具有多种功能,以下功能与地域文化联系最紧密的是( )
A.保护桥梁结构 B.供人休憩交流 C.开展民俗活动 D.承载车辆通行
9.为传承咏归桥所代表的地域文化,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①对咏归桥进行现代化改造,增加娱乐设施
②开展关于咏归桥历史文化的宣传教育活动
③定期举办传统民俗活动,在桥周边建设民俗展示馆
④限制游客数量,加强对咏归桥的日常维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江苏连云港云台农场的大棚里,西瓜像小灯笼一样挂在空中(如图)。这种吊蔓立体种植技术每亩地可种植2000株西瓜幼苗,传统“趴地式”种瓜每亩地栽种700株西瓜幼苗。西瓜住上了“高层公寓”,通风透光不粘土,种出来的西瓜产量高、味道甜,颜值高。据此完成10-11小题。
10.与传统“趴地式”种植相比,吊蔓立体种植西瓜技术的突出优势是( )
A.减少土壤污染 B.降低劳动力成本
C.改善热量条件 D.提高土地利用率
11.云台农场西瓜“味道甜、颜值高”,主要得益于( )
A.地形平坦 B.土壤肥沃 C.光照充足 D.灌溉便利
“3月耕田,4月插秧,5月放鸭,7月放蛙。”湖北荆州石首市已有5万亩农田采用“鸭蛙稻”生态种养模式,在希望的田野上奏出致富乐章。据测算,该模式下化肥减量46%、农药减量90%以上,产出的生态稻米贴上绿色食品标签,价格翻倍。据此完成12-14小题。
12.7月水稻进入抽穗期后,由小青蛙接力鸭子“管理”农田是为了( )
①防范鸭子啄食稻谷 ②增加农田观赏性
③减少农药化肥使用 ④提高劳动效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农民采用“鸭蛙稻”生态种养模式的根本目的是( )
A.节省劳动力 B.增加土壤肥力 C.促进生态循环 D.提高经济收入
14.该生态种养模式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 )
A.持续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均衡性原则
江西省万年县梓埠镇位于乐安河畔,水乡风情浓郁,龙舟文化深厚,被誉为“龙舟小镇”。随着赛龙舟成为文旅新宠,梓埠镇古老的龙舟制作工艺也随之复兴,并通过工艺创新、产业升级和文化赋能,将传统手艺转化优势产业。据悉,该镇有60余家龙舟生产企业,龙舟产品未产先销,年产值突破4000万元。据此完成15-17小题。
15.梓埠镇龙舟产业复兴的主要原因是( )
A.原料丰富 B.交通便利 C.市场需求 D.劳动力充足
16.梓埠镇龙舟生产企业集聚的主要优势是( )
①共享基础设施 ②减少环境污染 ③便于技术协作 ④彰显水乡风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从龙舟文化到龙舟制造,梓埠镇龙舟产业的发展将( )
A.吸引人口外迁 B.造成水域环境恶化
C.促进就业增长 D.阻碍文旅产业发展
在我国,许多“数字经济+硬科技”企业如深度求索(DeepSeek,AI大模型)、宇树科技(四足机器人)、游戏科学(动漫文化)等均诞生在浙江杭州。2025年1月,中国公司发布的开源推理大模型DeepSeek(如图)在性能上表现出色,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与ChatGPT等国外模型相近的性能表现。据此完成18-19小题。
18.众多“数字经济+硬科技”企业集聚杭州,主要得益于当地( )
①丰富的自然资源 ②雄厚的科研实力
③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 ④优惠的产业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DeepSeek模型以低成本实现高性能,对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启发是( )
A.加强技术自主创新 B.追求成本极致压缩
C.减少人才需求数量 D.培养短期逐利思维
我国第41次南极考察,“雪龙”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已于2025年4月上旬返回上海,本次南极考察科研成果丰硕,科考人员在南极冰封之境探寻地球演化密码,解码极地之下的奥秘,就像在南极给地球做了个CT。据此完成20-21小题。
20.我国在南极建立科考站并发展极地科研产业,主要优势是( )
A.劳动力成本低廉 B.市场需求巨大
C.技术积累与政策支持 D.极地资源丰富
21.南极科考活动的持续开展,对我国的积极意义有( )
①促进科研技术创新 ②推动南极矿产资源开发
③增强国际合作话语权 ④扩大南极领土管辖范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24年3月,我国商务部等14部门印发《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实施“换新+回收”物流体系,加强旧物回收、拆解和废物再利用。下图示意某城市家电以旧换新回收处理流程。据此完成22-23小题。
22.实施“换新+回收”物流体系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物流成本,提升运营效率 B.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改善居住条件
C.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 D.减少资源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23.家电以旧换新回收处理流程中,对环境影响最小的环节是( )
A.居民提交旧家电 B.运输至拆解中心
C.拆解处理 D.可利用材料再加工
黄岩岛是我国南海重要岛礁,地处国际航线要道,周边渔业与海底油气资源丰富。2024年11月10日,我国依国际法划定并宣布黄岩岛领海基线,海警编队常态化在此开展维权执法工作,下图示意黄岩岛位置及领海基线。据此完成24-26小题。
24.黄岩岛领海基线内的海域属于我国的( )
A.专属经济区 B.毗连区 C.内水 D.公海
25.我国宣布黄岩岛领海基线,主要目的是( )
A.扩大陆地面积 B.明确海洋权益范围
C.发展海洋捕捞业 D.建设海上军事基地
26.黄岩岛周边海域渔业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 )
①地处热带,水温适宜,生物生长速度快
②地处大陆架,光照充足,浮游生物多
③有寒暖流交汇,带来丰富营养物质
④入海河流多,带来大量有机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综合题(共48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城镇化质量水平受经济发展、生活水平、基础设施、城镇人口、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影响,某研究团队运用分析模型,对福建省近年来9个地级市的城镇化质量水平进行计算。图1示意福建省行政区划,图2示意福建省各市城镇化率和城镇化质量水平。
(1)描述福建省城镇化质量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4分)
(2)指出福建省城镇化率最高的地市,并分析其城镇化率高的主要原因。(6分)
(3)南平市表现出高城镇化率,低城镇化质量,请你为其提高城镇化质量水平提出合理建议。(6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新疆莎车县主要位于昆仑山北麓、叶尔羌河冲积平原上,是全国最大的巴旦木种植基地,拥有“世界少有,中国唯一”的优质巴旦木资源。巴旦木树喜暖耐旱,需充足光照,适度灌溉可增加果仁饱满度。图1示意莎车县地理位置。
材料二:多年来,该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巴旦木种植产业,积极探索复合种养模式,比如在巴旦木树下套种小麦(图2)、万寿菊等作物,并进一步延伸巴旦木产业链,进行深加工,生产出巴旦木油、巴旦木乳汁、巴旦木牛轧糖等产品,助力当地农民持续增收。
(1)简析莎车县种植巴旦木的有利自然区位条件。(8分)
(2)说明巴旦木树下套种小麦、万寿菊的复合种养模式的优势。(4分)
(3)分析莎车县发展巴旦木深加工产业的原因。(6分)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川藏铁路,是一条横跨中国西南险峻山河的超级工程,被誉为继青藏铁路之后又一条“天路”。它东起成都,西抵拉萨,全长1580公里,穿越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八起八伏”累计爬升高度超过14000米,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难度最大、意义最深远的挑战之一。川藏铁路预计在2030年实现全线通车,届时从成都到拉萨的通行时间将从目前的36小时(公路)缩短至13小时左右。下图示意川藏铁路分布。
(1)川藏地区已有川藏公路,仍修建川藏铁路,试结合交通运输方式特点对比分析原因。(4分)
(2)分析川藏铁路建设过程中需克服的自然障碍。(6分)
(3)简述川藏铁路建成通车对西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4分)
龙岩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高一教学质量检查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6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C D B C A C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D A C B C D A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B D A C B A
二、综合题(48分)(答案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
27.(16分)(1)分布不均;总体沿海高,内陆低;泉州最高,南平最低(任答2点得4分)
(2)厦门(2分)。厦门作为经济特区,政策支持;地理位置优越(沿海),有利于经济发展;就业机会多,城镇人口占比高;城市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等(任答2点得4分)。
(3)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发展交通,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生活质量;加强人才引进,发展教育,提升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强化生态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任答3点得6分)
28.(18分)(1)年降水量少,晴天多,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生长期热量条件充足;冬季寒冷,病虫害少;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积累;位于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广阔,土壤肥沃;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任答4点得8分)
(2)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和光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多种作物种植增加农产品种类,增加农民收入;套种作物覆盖地表,减少土壤侵蚀,改善生态环境。(任答2点得4分)
(3)拥有优质巴旦木资源,原料供应充足;延长产业链,提升巴旦木附加值,增加经济收益;带动食品加工、包装等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就业。(每点2分,共6分)
29.(14分)(1)铁路运输运量较大,运价较低,运速较快,受自然条件影响小(连续性好,安全性高);川藏公路路况较差、运量较小、速度较慢;(每点2分,共4分)
(2)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高原地区冻土广布;海拔高,高寒缺氧;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生态环境脆弱。(任答3点得6分)
(3)加强西藏与内地的经济联系,促进资源开发(如旅游资源、特色农产品资源等),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如旅游业、服务业等),推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促进文化交流,加强民族团结;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区域发展水平。(任答2点得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