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第07讲《朝花夕拾》自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整本书阅读】第07讲《朝花夕拾》自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4 16:5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追寻鲁迅足迹,探索成长奥秘
第07讲一《朝花夕拾》自测试题
《朝花夕拾》自测小卷(一)
一、选择题
[作家作品]
1.下列对《朝花夕拾》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是1926年鲁迅先生先后撰写的十篇回忆性散文。
B.《朝花夕拾》中的散文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我们可借此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C.鲁迅,原名周建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著有小说《朝花夕拾》呐喊》,散文诗集《野草》。
D.《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人物情节]
2.下列表述与原著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在《父亲的病》中,鲁迅回忆几位“名医”为父亲治病时的种种表现,并由此感叹:这就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
B.《琐记》中写衍太太看见“我们”吃冰,一定会笑着让“我们”多吃点;她还让“我”拿母亲的首饰去变卖。鲁迅没有直接批判,但心中是嫌恶她的。
C.鲁迅在《无常》中说,在众多鬼神中最不愿意见到的是“活无常”,一见到就恐惧惊慌。文章借此批判生活中那些恶毒的知识分子。
D.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重点剖析“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揭示了古书中所颂扬的孝道的虚伪和残忍。
[主题思想]
3.下列不属于散文集《朝花夕拾》所包含的思想情感的一项是( )
A.抒发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B.批判当时社会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C.指出强制性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D.表现中国农民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扼杀的。
二、填空题
[作家作品]
4.《朝花夕拾》全书共 篇文章,是鲁迅唯一一部 集。
5.《朝花夕拾》最初在《莽原》半月刊上发表时,总题名为《 》,1928年结集出版,改为现名。
[人物情节]
6.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鲁迅小时候最喜欢在 玩要,在迎神赛会上他最喜欢看的是
(人物)。童年时的鲁迅有两个爱好,一是 ,二是 。他的第一本专属图书是《 》;他曾经渴慕、最终得到,并引发了他更大的收集图书的兴趣的是《 》,两本书的来历分别是 和 。在鲁迅一生中他始终不能忘怀的三个人是
和 。
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句子写出《朝花夕拾》中的相应人物。
[甲]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她”是
[乙]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他”是
[丙]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
“他”是
8.《朝花夕拾》中的妇女形象不多,除了阿长,还有一个 她的形象出现在《 》和《 》中。她和鲁迅的关系是 ,小时候,鲁迅认为她是一个
的人,长大后却逐渐发现她是个 的人。
三、简答题
[主题思想]
9.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一文中对古时所谓的“孝”持有怎样的态度
答:
10.《朝花夕拾》中的《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二十四孝图》》中都提到了儿童的读书问题,你认为孩子要读什么样的书 应该怎样读书
答:
11.走入《朝花夕拾》,我们可以追寻鲁迅先生思想变化的轨迹。请你说说鲁迅先生在南京的矿路学堂毕业后和在日本仙台学习时做出了怎样的人生选择,并简述其原因。
答:
12.下列篇目选自《朝花夕拾》,请任选一篇,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说说鲁迅早年的生活经历,对他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阿长与〈山海经>》《父亲的病》《藤野先生》
答:
四、图表题
13.最是书香能致远。即便合上了书本,仍有些文字留在你的记忆中,有些人物触动你的心弦,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与感悟,完成下面表格。
书名 人物 主要情节 人物点评
《朝花夕拾》 藤野先生 (1) 对工作严谨认真
(2) 她怂恿别人家的孩子在冬天比赛吃冰;鼓励孩子们打旋子,孩子跌倒后却在大人面前指责他 (3)
五、综合实践题
[主题思想]
14.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两幅插图。请观察图片并完成后面的题目。
(1)与图①相关的篇名是《 》,与图②相关的篇是《 》。
(2)联系《朝花夕拾》中的相关文章,任写一处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或“理性的批判”的内容。
15.下图是王倩读了《朝花夕拾》后编写的手抄报,请你完成小题。
(1)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的简介存在错误、不可以抄写在手抄报上的一项是( )
A.“朝”表示早年时候,“夕”表示晚年时期,早上的花晚上来捡,意指作者晚年回忆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人和事。
B.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
C.《朝花夕拾>是鲁迅写的一部回忆性小说集,文中塑造了少年闰土、保姆阿长、寿镜吾老先生等一批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D.《朝花夕拾》中有几篇作品涉及儿童教育问题,如《五猖会》中“我”被迫背书的情节反映出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2)手抄报中《典型人物)栏目中的“他”指的是 ,他是一个 的人。
【答案】
1. C(鲁迅,原名周树人,《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不是小说)
2.C(鲁迅喜欢的是“活无常”。文章借此批判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在阴间)
3. D(作品中没有“表现中国农民”的内容)
4.十散文
5.旧事重提
6.百草园活无常收集图书描绣像<二十四孝图>〉山海经长辈馈赠长妈妈送的阿长(或长妈妈)藤野先生
范爱农
7.阿长(或:长妈妈)藤野先生(或:藤野严九郎)范爱农
8.衍太太父亲的病琐记同一门的邻居和蔼虚伪自私
9.斥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教坏后人,揭示了其虚伪和残酷。
10.示例:儿童要读符合年龄特征、有利于身心成长、自己感兴趣的书。读书要以兴趣为前提,家长应该以鼓励为主,不能强制。
11.鲁迅在矿路学堂毕业后选择去日本求学,因为他在矿路学堂学习时对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业后又觉得所学无用武之地。在日本仙台学习时决定弃医学文,因为在那里他受到日本学生的歧视和侮辱,体会到身为弱国子民的屈辱;看到中国百姓的麻木,他认识到救治国民精神比救治身体更为急迫。
12.示例:《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作者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阿长的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阿长使他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善良,让他明白了很多道理。
13.(1)示例;把“我”的讲义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2)衍太太(3)阴险虚伪
14.(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
(2)示例一:温馨的回忆: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描述孩子们在百草园的雪地上捕鸟的情景。②《五猖会》一文提到迎神赛会时,孩子们买一个“吹都都”,“吡吡地吹它两三天”,享受一份游戏的快乐。示例二:理性的批判:①《从百园到三味书屋》一文老师让孩子们读一些枯燥乏味的书。②《五猖会》一文中去
看迎神赛会前,父亲强迫“我”背书,让“我”感到扫兴和痛苦,
15.(1)C (2)范爱农示例:生性耿直,总是落落寡合,清高而又妥协、懦弱,命运坎坷
《朝花夕拾》自测小卷(二)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无常》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以神鬼开篇,自然引出后面的“无常”,引人人胜,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B.《玉历钞传》繁本中对无常长相的细致描写,显现出了地狱小鬼们独有的“小鬼风范”。
C.作者用阴间的正义与现实生活中的不公作对比,表现了劳苦大众的无奈,讽刺性极强。
D.作者借无常嫂、无常少爷的事情,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同时暗讽虚伪的达官显贵。
2.在作者笔下,“百草园”是一个充满色彩和声音的神奇世界,下列对“百草园”的描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将百草园描绘成充满奇趣的乐园,在这里他认识到很多动植物,堪称是课外学堂。
B.作者认为在儿童的世界中,好奇是儿童的天性,自然的形态、声音都能激发儿童的乐趣。
C.作者在描写百草园的景象时,对冬天描写得较为浓烈,不同季节的转换构成百草园的全景。
D.作者插叙百草园中与“美女蛇”有关的传说,加深了读者对百草园的印象和情感联系。
3.下面关于《父亲的病》的有关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名医”推荐自己的徒弟陈莲河给父亲看病,但是二人医术不相上下,都没能将父亲治好。
B.陈莲河采用连环套欺骗少年时期的鲁迅,开一些奇怪的药方为其父亲治病。
C.衍太太让少年时期的“我”在即将断气的父亲面前大声呼喊,增加了父亲的痛苦。
D.本文以父亲生病为线索,揭示了所谓的“名医”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营人命的实质。
4.下列对《琐记》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衍太太对别家的孩子很“好”,所以“我”和小伙伴们都喜欢去衍太太家里。
B.我们给沈四太太起了一个绰号为“肚子疼”,是因为她阻止我们吃冰,我们还挨了骂。
C.我们在玩打旋子时衍太太在一旁计数,她看到阿祥跌倒后,立刻上前扶起并劝阻我们。
D.衍太太教唆“我”去家里的角角落落寻找母亲的首饰,拿出去卖,“我”没有照做。
下列对《朝花夕拾》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阿嫂哭得悲伤,决定放其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死有分打了四十大棒。
B.寿镜吾是鲁迅在三味书屋时的老师。他学识渊博,是本城中极方正博学的人。他看似严厉,实则对学生宽容有耐心。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示了儿童广泛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活泼、健康成长的合理要求。
D.《父亲的病》一文,叙述了陈莲河为“我”父亲治病的情形,他开的药方里常有“败鼓皮丸”和“蟋蟀一对”。
6、下列对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美女蛇这一故事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能让读者懂得做人要有警惕心这一道理。
B.写出了童年的鲁迅内心世界的奇特,
C.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和情趣。
D,揭露阿长、庸医,衍太太等人在人性方面的丑陋
填空题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風》一文中,作者用生动传神的语言。播写了不同季节的百草园,比如春天有 、夏天有 、 冬天有
2.《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主要表现了作者在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 的生活。
3.《父亲的病》一文重点回忆 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 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
4.《父亲的病》一文,衍太太所谓的的行为颇具讽刺意味,从文中衔太太让“我”在父亲临终之时呼喊他可看出她有坏心眼 、 和 的特点。
5.“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喜爱的主要原因是“ ”。
6.《琐记》中,“我”去南京后,第一个进去的学校有一时被称为 学校里面本有个池,因为发生过不好的事,学校将这座池改为了 ,每年七月十五,学校会
三、综合创新题
1.近期你班开展的海量阅读活动为“《朝花夕拾》我来讲”读书交流会,请完成下面两项任务。
(1)请你结合《朝花夕拾》内容,为本次读书交流会设计一段简短的开场白。(不超过60字)
(2)语文老师以“细品数朵‘朝花’ 感悟鲁迅初心”为主题,绘制了下面的思维导图,以分享他的阅读体验。请你调动阅读积累,在图中①②③处填写相应内容。



2.读书好似一次远足:你与书中人物相遇,就好像是“有朋自远方来”。在书中,你可以和优秀的人物为伴,与深邃的思想共舞。七(1)班同学们准备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阅读 调查]
读书,要有好的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为此,同学们准备设计调查问卷。请帮他们设计一个问题。
问卷主题 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
问卷问题 (1)阅读中,你会运用跳读与精读的方法吗 (2)阅读一本好书后,你会主动写读后感吗 (3) (4)阅读完顾本相同类型的书后,你会将它们进行对比吗
【阅读。探究】
经典名著之中往往会出现其他著作的身影,如在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我”满心欢喜去看五猖会之际,父亲强迫“我”背诵的①《 》,长妈
妈帮“我”买来渴求已久的②《 》。
【阅读 表达】
在鲁迅博物馆,4位同学观看了有关《朝花夕拾》的展品,颇有感触。下面是他们分别在参观记录本上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怡当的一项是( )
A.百草园见证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岁月,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那多彩的生活场景,好像色彩斑斓的图画,让我沉醉其中。
B.长妈妈在床上摆成一个“大”字、给童年的鲁迅讲故事.....这些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鲁迅的记忆里,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纯朴与善良。
C.藤野先生的无私帮助和真诚关怀,对于遭遇困境的鲁迅来说,犹如冬日的暖阳,这样的老师让我肃然起敬。
D.《朝花夕拾)在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如同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令我回味无穷。
四、语段阅读题
(一)
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鸣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假使真有一位一视同仁的造物主,高高在上,那么,对于人类的这些小聪明,也许倒以为多事,正如我们在万生园里,看见猴子翻筋斗,母象请安,虽然往往破颜一笑,但同时也觉得不舒服,甚至于感到悲哀,以为这些多余的聪明,倒不如没有的好罢。然而,既经为人,便也只好“党同伐异”,学着人们的说话,随俗来谈一谈,一一辩一辩了,
1.选文出自《狗 猫 鼠》。《狗 猫 鼠》>等十篇散文收录在《中。这部散文集的主要内容是
2.作者在文中写“虫蛆、鸷禽猛兽”的目的是什么
3.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D【解析】作者借无常嫂、无常少爷的事,实际是暗讽虚伪的知识分子们,D项说法有误,故选D项。
2.C【解析】作者对百草园夏天的描写较为浓烈,不是冬天,C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项。
3.A 【解析】根据《父亲的病》的内容可知““名医”与陈莲河并不是师徒关系,A项说法有误,故选A项。
4.C 【解析】根据《琐记》的内容可知衍太
太看到阿祥跌倒并没有扶起,是碰到阿祥的婶母恰恰走进来才假意关心。C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项。
小卷【内容回顾(1)“清国(3)热情诚
5.A 【解析】根据《无常》的内容可知,将“无常”打了四十大棒的是阎罗天子,A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项。
6.D【解析】D 项“揭露人性方面的丑陋’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主旨无关,且庸医、衍太太并不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人物,说法有误,故选D项。
二、1.碧绿的菜鸣蝉长吟油蛉低唱 捕鸟的乐趣
2.示例:天真、幼稚、快乐
3.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 行医态度
4“精通礼节” 愚昧无知 封建迷信
5.公正的裁判在阴间
6.雷电学堂、关帝庙、请和尚来此处做法事
三、1.(1)示例:亲爱的同学们,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今天,让我们走进鲁迅的回忆,去找寻鲁迅平凡且真实的童年生活吧。
(2)①“我”在百草园自由玩耍,在三味书屋读书求学。②父亲要求“我”在看五猖会前背书,使“我”没有了看会的兴趣。
③父亲的病
2.[阅读 调査]示例一:阅读一本好书后,你是否会和同学分享阅读感受 示
例二:阅读中,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你是否会志动查阅相关资料
[阅读 探究]鉴略山海经
[阅读 表达]D(《朝花夕拾》是“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与文章的语言风格不符)
四.(一)1.朝花夕拾(描写)回忆童年生活和青少年时期的求学经历
2.目的是将“正人君子”与“虫蛆和鸷禽猛兽”进行对比,将“正人君子们”虚伪、丑恶的灵魂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3.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