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位置与坐标单元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位置与坐标单元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6.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7-04 16:26:18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位置与坐标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象棋在中国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如图是一方的棋盘,如果“帅”的坐标是(0,1),“卒”的坐标是(2,2),那么“马”的坐标是(  )21教育网
A.(﹣2,1) B.(2,﹣2) C.(﹣2,2) D.(2,2)
2.若点A(a﹣2,3)和点B(﹣1,b+5)关于y轴对称,则点C(a,b)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3,2)、B(﹣1,0)、C(﹣1,3),将
△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A1B1C1,点A、B、C的
对应点分别A1、B1、C1,则点A1的坐标为(  )
A.(3,﹣3) B.(1,﹣1) C.(3,0) D.(2,﹣1)
4.以下四个函数,其图象一定关于原点对称的是(  )
A.y=2016x+m B.y=+ C.y=x2﹣2016 D.y=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0,),B(6,0),点P为线段AB的中点,将线段A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点P的对应点P′的坐标是(  )21cnjy.com
A.(﹣3,) B.(,3) C.(,﹣3) D.(﹣1,)
6.如图是小强画出的一张脸的简笔画,他对小刚说:“我用(0,2)表示左眼的位置,用(2,2)表示右眼的位置,”那么嘴的位置可表示成(  )21·cn·jy·com
A.(1,0) B.(﹣1,0) C.(0,1) D.(1,﹣1)
7.如图,将四边形ABCD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那么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是(  )2·1·c·n·j·y
A.(4,﹣1) B.(﹣4,﹣1) C.(4,1) D.(5,1)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1,2)到原点的距离是(  )
A.1 B. C. D.
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三角形OAB的顶点B的坐标为(2,0),点A在第一象限内,将△OAB沿直线OA的方向平移至△O′A′B′的位置,此时点A′的横坐标为3,则点B′的坐标为(  )www.21-cn-jy.com
A.(4,2) B.(3,3) C.(4,3) D.(3,2)
10.如图,将斜边长为4的直角三角板放在直角坐标系xOy中,两条直角边分别与坐标轴重合,P为斜边的中点.现将此三角板绕点O顺时针旋转120°后点P的对应点的坐标是(  )
A.(,1) B.(1,﹣) C.(2,﹣2) D.(2,﹣2)
11.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3,4),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A与点B(﹣3,﹣4)关于y轴对称
B.点A与点C(3,﹣4)关于x轴对称
C.点A与点C(4,﹣3)关于原点对称
D.点A与点F(﹣4,3)关于第二象限的平分线对称
12.点P的坐标为(2﹣a,3a+6),且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点P的坐标为(  )
A.(3,3) B.(3,﹣3) C.(6,﹣6) D.(3,3)或(6,﹣6)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是(﹣3,1)、(﹣1,﹣2),将线段AB沿某一方向平移后,得到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1,0),则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为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4.已知点A(a﹣2b,﹣2)与点A′(﹣6,2a+b)关于坐标原点对称,则3a﹣b=      .
15.若点P(m+3,m+1)在x轴上,则点P的坐标为      .
16.已知点A(m,﹣2),B(3,m﹣1),且直线AB∥x轴,则m的值是      .
17.已知,正六边形ABCDEF在直角坐标系内的位置如图所示,A(﹣2,0),点B在原点,把正六边形ABCDEF沿x轴正半轴作无滑动的连续翻转,每次翻转60°,经过2015次翻转之后,点B的坐标是      .21·世纪*教育网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2a+3)在第一象限.
(1)若点A到x轴的距离与到y轴的距离相等,求a的值;
(2)若点A到x轴的距离小于到y轴的距离,求a的取值范围.
19.王霞和爸爸、妈妈到人民公园游玩,回到家后,她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了公园的景区地图,如图所示.可是她忘记了在图中标出原点和x轴、y轴.只知道游乐园D的坐标为(2,﹣2),你能帮她求出其他各景点的坐标吗?www-2-1-cnjy-com
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任意三点A、B、C的“矩面积”,给出如下定义:“水平底”a:任意两点横坐标差的最大值,“铅垂高”h:任意两点纵坐标差的最大值,则“矩面积”S=ah.2-1-c-n-j-y
例如:三点坐标分别为A(1,2),B(﹣3,1),C(2,﹣2),则“水平底”a=5,“铅垂高”h=4,“矩面积”S=ah=20.  21*cnjy*com
(1)已知点A(1,2),B(﹣3,1),P(0,t).
①若A、B、P三点的“矩面积”为12,求点P的坐标;
②A、B、P三点的“矩面积”的最小值为      .
(2)已知点E(4,0),F(0,2)M(m,4m),其中m>0.若E、F、M三点的“矩面积”的为8,求m的取值范围.【来源:21cnj*y.co*m】
21.如图,已知A(﹣2,3)、B(4,3)、C(﹣1,﹣3)
(1)求点C到x轴的距离;
(2)求△ABC的面积;
(3)点P在y轴上,当△ABP的面积为6时,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
22.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是(﹣2,0),(4,0),现同时将点A、B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A,B的对应点C,D.连接AC、BD、CD.【出处:21教育名师】
(1)写出点C,D的坐标并求出四边形ABDC的面积.
(2)在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得△DEC的面积是△DEB面积的2倍?若存在,请求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如图2,点F是直线BD上一个动点,连接FC、FO,当点F在直线BD上运动时,请直接写出∠OFC与∠FCD,∠FOB的数量关系.【版权所有:21教育】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位置与坐标单元测试卷解析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象棋在中国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如图是一方的棋盘,如果“帅”的坐标是(0,1),“卒”的坐标是(2,2),那么“马”的坐标是(  )2·1·c·n·j·y
A.(﹣2,1) B.(2,﹣2) C.(﹣2,2) D.(2,2)
【解答】解:如图所示:“马”的坐标是:(﹣2,2).
故选:C.
 
2.若点A(a﹣2,3)和点B(﹣1,b+5)关于y轴对称,则点C(a,b)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解答】解:点A(a﹣2,3)和点B(﹣1,b+5)关于y轴对称,得
a﹣2=1,b+5=3.
解得a=3,b=﹣2.
则点C(a,b)在第四象限,
故选:D.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3,2)、B(﹣1,0)、C(﹣1,3),将
△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A1B1C1,点A、B、C的
对应点分别A1、B1、C1,则点A1的坐标为(  )
A.(3,﹣3) B.(1,﹣1) C.(3,0) D.(2,﹣1)
【解答】解:将△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A1B1C1,点A、B、C的对应点分别A1、B1、C1,21·cn·jy·com
∵A(﹣3,2)
∴点A1的坐标为(﹣3+4,2﹣3),即(1,﹣1).
故选B.
 
4.以下四个函数,其图象一定关于原点对称的是(  )
A.y=2016x+m B.y=+ C.y=x2﹣2016 D.y=
【解答】解:A、y=2016x+m,只有m=0时,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故此选项错误;
B、y=+,是反比例函数图象组合体,符合题意;
C、y=x2﹣2016,是二次函数,关于y轴对称,故此选项错误;
D、y=,此图象关于y轴对称,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0,),B(6,0),点P为线段AB的中点,将线段A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点P的对应点P′的坐标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3,) B.(,3) C.(,﹣3) D.(﹣1,)
【解答】解:∵点P为线段AB的中点,
∴P点坐标为(3,),
∵线段A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点P的对应点为P′,如图,
∴点P′的坐标(﹣,3).
故选B.
 
6.如图是小强画出的一张脸的简笔画,他对小刚说:“我用(0,2)表示左眼的位置,用(2,2)表示右眼的位置,”那么嘴的位置可表示成(  )  21*cnjy*com
A.(1,0) B.(﹣1,0) C.(0,1) D.(1,﹣1)
【解答】解:如图,嘴的位置可表示成(1,0).
故选A.
 
7.如图,将四边形ABCD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那么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4,﹣1) B.(﹣4,﹣1) C.(4,1) D.(5,1)
【解答】解:∵四边形ABCD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
∴点B也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
∵由图可知,B点坐标为(6,﹣2),
∴B′的坐标为(4,﹣1).
故选A.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1,2)到原点的距离是(  )
A.1 B. C. D.
【解答】解:点P(1,2)到原点的距离是=.
故选D.
 
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三角形OAB的顶点B的坐标为(2,0),点A在第一象限内,将△OAB沿直线OA的方向平移至△O′A′B′的位置,此时点A′的横坐标为3,则点B′的坐标为(  )2-1-c-n-j-y
A.(4,2) B.(3,3) C.(4,3) D.(3,2)
【解答】解:如图,作AM⊥x轴于点M.
∵正三角形OAB的顶点B的坐标为(2,0),
∴OA=OB=2,∠AOB=60°,
∴OM=OA=1,AM=OM=,
∴A(1,),
∴直线OA的解析式为y=x,
∴当x=3时,y=3,
∴A′(3,3),
∴将点A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可得A′,
∴将点B(2,0)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可得B′,
∴点B′的坐标为(4,2),
故选A.
 
10.如图,将斜边长为4的直角三角板放在直角坐标系xOy中,两条直角边分别与坐标轴重合,P为斜边的中点.现将此三角板绕点O顺时针旋转120°后点P的对应点的坐标是(  )
A.(,1) B.(1,﹣) C.(2,﹣2) D.(2,﹣2)
【解答】解:根据题意画出△AOB绕着O点顺时针旋转120°得到的△COD,连接OP,OQ,过Q作QM⊥y轴,21*cnjy*com
∴∠POQ=120°,
∵AP=OP,
∴∠BAO=∠POA=30°,
∴∠MOQ=30°,
在Rt△OMQ中,OQ=OP=2,
∴MQ=1,OM=,
则P的对应点Q的坐标为(1,﹣),
故选B
 
11.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3,4),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A与点B(﹣3,﹣4)关于y轴对称
B.点A与点C(3,﹣4)关于x轴对称
C.点A与点C(4,﹣3)关于原点对称
D.点A与点F(﹣4,3)关于第二象限的平分线对称
【解答】解:A、点A的坐标为(﹣3,4),则点A与点B(﹣3,﹣4)关于x轴对称,故此选项错误;
B、点A的坐标为(﹣3,4),点A与点C(3,﹣4)关于原点对称,故此选项错误;
C、点A的坐标为(﹣3,4),点A与点C(4,﹣3)不是关于原点对称,故此选项错误;
D、点A与点F(﹣4,3)关于第二象限的平分线对称,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D.
 
12.点P的坐标为(2﹣a,3a+6),且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点P的坐标为(  )
A.(3,3) B.(3,﹣3) C.(6,﹣6) D.(3,3)或(6,﹣6)
【解答】解:∵点P的坐标为(2﹣a,3a+6),且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
∴|2﹣a|=|3a+6|,
∴2﹣a=±(3a+6)
解得a=﹣1或a=﹣4,
即点P的坐标为(3,3)或(6,﹣6).
故选D.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是(﹣3,1)、(﹣1,﹣2),将线段AB沿某一方向平移后,得到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1,0),则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为 (1,﹣3)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解答】解:∵A(﹣3,1)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1,0),
∴平移规律为横坐标加2,纵坐标减1,
∵点B(﹣1,﹣2)的对应点为B′,
∴B′的坐标为(1,﹣3).
故答案为:(1,﹣3).
 
14.已知点A(a﹣2b,﹣2)与点A′(﹣6,2a+b)关于坐标原点对称,则3a﹣b= 8 .
【解答】解:∵点A(a﹣2b,﹣2)与点A′(﹣6,2a+b)关于坐标原点对称,
∴a﹣2b=6,2a+b=2,
∴a=2,b=﹣2,
∴3a﹣b=8,
故答案为:8.
 
15.若点P(m+3,m+1)在x轴上,则点P的坐标为 (2,0) .
【解答】解:∵点P(m+3,m+1)在x轴上,
∴m+1=0,
解得m=﹣1,
∴m+3=﹣1+3=2,
∴点P的坐标为(2,0).
故答案为:(2,0).
 
16.已知点A(m,﹣2),B(3,m﹣1),且直线AB∥x轴,则m的值是 ﹣1 .
【解答】解:∵点A(m,﹣2),B(3,m﹣1),直线AB∥x轴,
∴m﹣1=﹣2,
解得m=﹣1.
故答案为:﹣1.
 
17.已知,正六边形ABCDEF在直角坐标系内的位置如图所示,A(﹣2,0),点B在原点,把正六边形ABCDEF沿x轴正半轴作无滑动的连续翻转,每次翻转60°,经过2015次翻转之后,点B的坐标是 (4031,) .21教育网
【解答】解:∵正六边形ABCDEF沿x轴正半轴作无滑动的连续翻转,每次翻转60°,
∴每6次翻转为一个循环组循环,
∵2015÷6=335余5,
∴经过2015次翻转为第336循环组的第5次翻转,点B在开始时点C的位置,
∵A(﹣2,0),
∴AB=2,
∴翻转前进的距离=2×2015=4030,
如图,过点B作BG⊥x于G,则∠BAG=60°,
所以,AG=2×=1,
BG=2×=,
所以,OG=4030+1=4031,
所以,点B的坐标为(4031,).
故答案为:(4031,).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2a+3)在第一象限.
(1)若点A到x轴的距离与到y轴的距离相等,求a的值;
(2)若点A到x轴的距离小于到y轴的距离,求a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1)∵点A到x轴的距离与到y轴的距离相等,
∴2a+3=1,
解得a=﹣1;
(2)∵点A到x轴的距离小于到y轴的距离,点A在第一象限,
∴2a+3<1且2a+3>0,
解得a<﹣1且a>﹣,
∴﹣<a<﹣1.
 
19.王霞和爸爸、妈妈到人民公园游玩,回到家后,她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了公园的景区地图,如图所示.可是她忘记了在图中标出原点和x轴、y轴.只知道游乐园D的坐标为(2,﹣2),你能帮她求出其他各景点的坐标吗?21cnjy.com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本题是以点F为坐标原点(0,0),FA为y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则A、B、C、E的坐标分别为:A(0,4);B(﹣3,2);C(﹣2,﹣1);E(3,3).
 
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任意三点A、B、C的“矩面积”,给出如下定义:“水平底”a:任意两点横坐标差的最大值,“铅垂高”h:任意两点纵坐标差的最大值,则“矩面积”S=ah.【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例如:三点坐标分别为A(1,2),B(﹣3,1),C(2,﹣2),则“水平底”a=5,“铅垂高”h=4,“矩面积”S=ah=20.www.21-cn-jy.com
(1)已知点A(1,2),B(﹣3,1),P(0,t).
①若A、B、P三点的“矩面积”为12,求点P的坐标;
②A、B、P三点的“矩面积”的最小值为 4 .
(2)已知点E(4,0),F(0,2)M(m,4m),其中m>0.若E、F、M三点的“矩面积”的为8,求m的取值范围.21·世纪*教育网
【解答】解:(1)①由题意:a=4.
当t>2时,h=t﹣1,
则4(t﹣1)=12,可得t=4,故点P的坐标为(0,4);
当t<1时,h=2﹣t,
则4(2﹣t)=12,可得t=﹣1,故点P 的坐标为(0,﹣1);
②∵根据题意得:h的最小值为:1,
∴A,B,P三点的“矩面积”的最小值为4;
故答案为:4;
(2)∵E,F,M三点的“矩面积”为8,
∴a=4,h=2,
∴.
∴0≤m≤.
∵m>0,
∴0<m≤.
 
21.如图,已知A(﹣2,3)、B(4,3)、C(﹣1,﹣3)
(1)求点C到x轴的距离;
(2)求△ABC的面积;
(3)点P在y轴上,当△ABP的面积为6时,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
【解答】解:(1)∵C(﹣1,﹣3),
∴|﹣3|=3,
∴点C到x轴的距离为3;
(2)∵A(﹣2,3)、B(4,3)、C(﹣1,﹣3)
∴AB=4﹣(﹣2)=6,点C到边AB的距离为:3﹣(﹣3)=6,
∴△ABC的面积为:6×6÷2=18.
(3)设点P的坐标为(0,y),
∵△ABP的面积为6,A(﹣2,3)、B(4,3),
∴,
∴|x﹣3|=2,
∴x=5或x=1,
∴P点的坐标为(0,5)或(0,1).
 
22.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是(﹣2,0),(4,0),现同时将点A、B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A,B的对应点C,D.连接AC、BD、CD.www-2-1-cnjy-com
(1)写出点C,D的坐标并求出四边形ABDC的面积.
(2)在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得△DEC的面积是△DEB面积的2倍?若存在,请求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来源:21cnj*y.co*m】
(3)如图2,点F是直线BD上一个动点,连接FC、FO,当点F在直线BD上运动时,请直接写出∠OFC与∠FCD,∠FOB的数量关系.【出处:21教育名师】
【解答】解:(1)∵点A,B的坐标分别是(﹣2,0),(4,0),现同时将点A、B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A,B的对应点C,D,
∴点C的坐标为(0,2),点D的坐标为(6,2);
四边形ABDC的面积=2×(4+2)=12;
(2)存在.
设点E的坐标为(x,0),
∵△DEC的面积是△DEB面积的2倍,
∴×6×2=2××|4﹣x|×2,解得x=1或x=7,
∴点E的坐标为(1,0)和(7,0);
(3)当点F在线段BD上,作FM∥AB,如图1,
∵MF∥AB,
∴∠2=∠FOB,
∵CD∥AB,
∴CD∥MF,
∴∠1=∠FCD,
∴∠OFC=∠1+∠2=∠FOB+∠FCD;
当点F在线段DB的延长线上,作FN∥AB,如图2,
∵FN∥AB,
∴∠NFO=∠FOB,
∵CD∥AB,
∴CD∥FN,
∴∠NFC=∠FCD,
∴∠OFC=∠NFC﹣∠NFO=∠FCD﹣∠FOB;
同样得到当点F在线段BD的延长线上,得到∠OFC=∠FOB﹣∠F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