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板块六 写作
学案79 演讲需构思,打磨才动人
——写演讲稿
必修下册第五单元“单元学习任务”
写演讲稿 演讲是在特定的情境中阐述观点,写演讲稿要对听众作分析:听演讲的是什么人,他们抱有什么样的期待,他们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来听你的演讲,对你阐述的观点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反应,等等。
必修下册第五单元“单元学习任务”
写演讲稿 演讲主题要鲜明,不能含混模糊。主题明确后,要根据演讲的需要,选择最能表现主题的材料,如典型的事例、真实的故事、确凿的数字、听众喜闻乐见的诗词及格言警句等,尽量做到典型、真实、生动、新颖。好的演讲讲究思想性,有新颖独到的见解。
必修下册第五单元“单元学习任务”
写演讲稿 演讲还要讲究语言技巧。演讲者要针对听众的接受水平,力求语言简洁通俗,多用短句,少用结构复杂的长句,适当运用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感染力,调动听众的情绪。
演讲是一种通过口头语言向听众传达信息、表达观点、激发情感、说服他人或启发思考的公开表达方式。它结合了语言的艺术性、逻辑性和感染力,以及演讲者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声音语调等多种元素,旨在与听众建立有效的沟通,达到特定的目的。只有对听众的期待和接受能力有正确判断,才有可能决定内容取舍,确定合适的话题。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听众多是逝者的亲友和景仰者,作者在这个庄严的场合总结马克思一生的成就与贡献,简明扼要,又充满敬意。
所谓“听众意识”,不仅仅指演讲者借助演讲技巧调动现场气氛,拉近与听众的心理距离等等,更是指演讲内容的选定要从听众的角度出发,能够体现出是在具体场合下,具体的演讲对象面前,做出的具有针对性的演讲。因此,在写作演讲稿时,首先要预判听众对演讲话题的认知程度以及可能存在的困惑,针对听众关心的或困惑的问题发表演讲,才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否则,一味地唱高调或是老生常谈,都很难“抓住”听众,演讲自然难以成功。
内容选定上要有“听众意识”
以《我们的使命》这个演讲题目为例。我们在写作前首先要考虑的是听众会如何理解这个话题。“使命”往往用来比喻重大的责任,因此,在大多数人看来,承担使命的往往是英雄而非普通人,甚至会认为在这个和平安定的年代,并没有什么使命需要我们承担。针对这些认识,我们的演讲就可以从时代特点以及对当代青年的要求说起,这样才有可能对听众的认知有所提升,才有可能深深地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演讲稿应针对特定环境中的特定对象来选题,而且一篇演讲稿只宜安排一个中心,这样才可能多层次多角度地将问题写深写透。最好表达出具有时代感的新颖观点,给人以新的认识启迪,讲出新意来。
演讲主题要鲜明,不能含混模糊
例如:
我们不能因为存在历史背景、文化差异和语言翻译等问题就放弃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恰恰相反,这些问题正是我们拓展视野、丰富知识、提升素养的机遇。历史背景的不同,让我们能够了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感受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文化差异则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通往不同世界的窗户,让我们领略到别样的风土人情、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而语言翻译,虽然可能无法完全还原原著的韵味,但也为我们提供了接触外国文学的桥梁,让我们能够欣赏到不同语言的魅力。
在全球化的今天,开放与交流是大势所趋。我们不能孤立地发展,而要积极与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外国文学作品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通过阅读它们,我们可以与世界对话,分享彼此的文化成果,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融合。只有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和欣赏不同国家的文学,我们才能在国际舞台上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展现中国的文化魅力。只有了解了世界,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只有认识到自己的独特之处,才能更加坚定地自信。
强调文化自信并不意味着排斥外国文化。文化自信是一种对自己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豪,同时也是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我们应该以自信的姿态,积极地吸收和借鉴外国文化的优秀成果,为我所用。我们可以从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学习到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从托尔斯泰的作品中感受到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人类道德的追求;从马尔克斯的作品中领略到魔幻现实主义的魅力和对拉丁美洲历史文化的独特表达。这些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不仅不会削弱我们的文化自信,反而会丰富我们的文化内涵,提升我们的文化品质。
本演讲片段逻辑清晰,观点鲜明,强调了阅读外国文学作品对于拓展视野、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同时倡导文化自信与开放包容。通过列举经典作家作品,展示了外国文学的价值,对于提升个人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具有启示意义。
要根据演讲的需要,选择最能表现主题的材料,如典型的事例、真实的故事、确凿的数字、听众喜闻乐见的诗词及格言警句等,尽量做到典型、真实、生动、新颖。
例如:
《后汉书》有言“选举良才,为政之本”。鲍叔的品性无论放在何时,都是值得标榜的一种精神。魏征原为李建成手下的谋士,曾多次提议除掉李世民,但李世民不记前仇,看中他的才华,重用
选材典型,说理形象
魏征。魏征为人耿直,出言常常冒犯皇帝,但李世民明白忠言逆耳利于行,谦逊求贤乃君主本分,因此才开创了一代盛世。由此可知,一个时代是否繁荣昌盛,长治久安,很大一部分与人才是否被重用有关。
(2020·全国Ⅰ卷《识人之智,观局之慧》)
文章先引用名言,后列举魏征与李世民的典型事例,论证了李世民识才、重才、用才,才开创了一代盛世。事例典型,分析透彻,令人信服。
演讲要讲究语言技巧。演讲者要针对听众的接受水平,力求语言简洁通俗,多用短句,少用结构复杂的长句,适当运用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增强感染力,调动听众的情绪。在语言中显露真情实感,在把道理讲透彻的同时营造出良好的演讲氛围,收到情理交融的效果。
语言生动,讲究语言技巧
例如:
泱泱中华,沃野万里,曾经五千多年的光辉如今岂能容忍他人践踏?东方雄狮,昔日的文明古国岂可甘心臣服于他人之下?今天的我,不仅仅是一个小我,更是代表着千千万万的有志青年站在这里!国难当头,生死存亡,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请谨记: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这是曹植笔下的忧国之感。作为青年一代,我们首先就应该高举爱国火炬!我大中华,有着楚辞之雄奇、唐诗之典雅、宋词之隽永。我们的文明有着香草美人的凄伤哀怨,亦有芭蕉冷雨的幽思邈远,更有精忠报国的铮铮铁骨!我们国家的文明历史令人动容!古有四大发明,傲视群雄,丝绸之路绵延万里,亦有“斧凿铲钻寻常用,曲尺墨斗有师传”的精匠之术!同学们,吾国之风采能不让人为之激昂?国在,我亦在;国亡,我亦亡!
(2019·全国Ⅱ卷《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文章善用对仗句、四字短语、问句、长短句、排比等手法,文采斐然,堪称上品。
学校计划举办以“《论语》修身思想与现代社会青年成长”为主题的论坛,请你写一篇演讲稿,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思考。要求:引用《论语》中的原文,200字左右。
[参考示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老师、同学们: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里面有很多关于“修身”的哲理,在指导我们青少年为人处世方面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比如孔子主张“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强调待人处世要有“同情”心。人人都想表达自己,人人都有压力和负面情绪,但要将心比心:不想被人抑制,就不能拘执己利而抑制别人;不想受别
人戾气,就不能将别人当你负面情绪的垃圾桶。能设身处地为人着想,是宽容、尊重、友善。有时“己所欲,亦勿施于人”,因为你想要的别人未必想要,否则也是强人所难。
愿我们多读读《论语》,从中汲取精神的养分,都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才是真正的精神成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被誉为“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的福州三坊七巷,是里坊制度活化石;被叹为“四百米古道诗与画”的成都锦里古街,“聚川西旧俗,汇蜀汉遗风”;被称为流动的“清明上河图”的黄山屯溪老街保持着传统的徽州古建筑风格……老街,积淀着淳朴厚重的人文,承载着人间烟火的真情,见证着现代文明的时代变迁。走进老街,是聆听历史,是守护记忆,是寻找新的归宿。
请你以老街守护人的身份,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演讲稿,在班级“走进老街”主题班会中进行交流。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本题提供的材料主要描述了福州三坊七巷、成都锦里古街和黄山屯溪老街等老街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这些老街不仅作为里坊制度的活化石、川西旧俗和蜀汉遗风的汇聚地,以及徽州古建筑风格的代表,还积淀着淳朴厚重的人文,承载着人间烟火的真情,同时见证着现代文明的时代变迁。
这个作文材料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老街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材料中提到的福州三坊七巷、成都锦里古街和黄山屯溪老街都是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老街。这些老街不仅作为历史文化遗产,见证了各个时代的变迁,更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地方特色,是研究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重要窗口。
2.老街的社会与情感价值:老街不仅仅是历史的遗迹和文化的载体,更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人们的生活记忆和情感联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场所。走进老街,人们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人情味和淳朴的民风,可以听到流传已久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可以品尝到地道的特色美食和饮品。这种与老街的情感联系,使得老街成为人们心中的重要归宿。
3.老街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老街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老街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逐渐消失。另一方面,老街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如何在保护老街传统文化的同时,实现其现代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4.老街守护人的责任与使命:作为老街守护人,不仅要有对老街深厚的感情和责任感,更要有对老街历史、文化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和认识。他们需要积极参与到老街的保护和传承中来,通过挖掘和整理老街的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和弘扬老街的传统文化,推动老街的现代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他们还需要引导和教育公众正确认识老街的价值和意义,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和参与度。
[参考立意] ①老街积淀着淳朴厚重的人文色彩;②老街承载着人间烟火的真情;③老街见证着现代文明的时代变迁;④走进老街,聆听历史,守护记忆,寻找新的归宿;⑤老街的守护,是传承与创新,个性与特色,形式与内涵的融合。
[优秀范文]
寻一脉古韵清香,觅老街典藏记忆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流眄于徽风皖韵的黄山屯溪老街,典雅蕴藉的徽派建筑让我感念“此心安处是吾乡”;踱步于“四百米古道诗与画”的成都锦里古街,我仿佛置身于千年之前古蜀国流光溢彩的画卷。漫步于老街,细嗅远古文化透来的阵阵清香,从街坊文字的背后寻得血脉的根基,以老街守护人的身份,我将带领大家“寻一脉古韵清香,觅老街典藏记忆。”
“寄身于山川则情满于山,寓情于景则情满于景。”走进老街,寄身于街巷则情满于史。老街,用它陈年的手翻开历史厚重的书页,用它沧桑的声音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永无磨灭的历史故事。
听!从福州三坊七巷的门缝里传来的,是洋人的坚船利炮轰击的声音。看!那街边潺潺的小溪,可是百年前小巷居民的泪水?街头船政学堂鎏金的牌坊下面,是否还传来阵阵琅琅书声?是否走出一批批中国近现代化的功臣?纵身于真实的老街口,仿佛历史的痕迹历历在目,仿佛我是那居诸不息的洪流中,双手合十的虔诚的蜉蝣,街巷青石板上的弹孔,悄然地诉说着那一段沉痛的回忆,激荡起岁月的涟漪,将无数前仆后继的中华儿女炽热的心,化为永恒。黄鹤楼的武昌街,鹏举将军仍屹立在巷前,他的手是那样坚定地指向长江对岸,似乎一个重生的岳将军,将冲破雕塑,收复失地……
岁月失语,唯石能言,流淌在我们身体里的血液,与老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镌刻进基因里的文化血脉,经老街回溯起记忆的史诗。
圆月浓云,醇酒香花,山头溪边老街口,对黄山屯溪老街的眷恋,不经意间藏进徽商侃侃而谈的经销中;月牙泉下丝绸之路纪念街里,似乎被各色的语言、琳琅的商品充斥着,让人徜徉在丝路不寻常的异域温情之中。正如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所言:“一切古典的苍老的建筑或墙壁,都在独特的人文情怀中焕发出往日的生机。”粉黛青瓦,夜白粉漆,牛角檐头下,新一代“徽商”通过现代化的方式赓续着“商之大者,为乡为民”的道义,福州三坊七巷街头欢愉的少年,用新思想和新知识武装着自己热爱的大地。老街,是心的归宿,是文明复兴的花季。
我以老街守护人的身份,呼吁大家走进老街,觅得自己心中的根基,寻一方人性之美,唱响家国之情。而老街翻新,“故”事“新”讲亦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且看那六尺巷“一纸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宽广胸襟;屯溪老街“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的黄梅佳戏,便都是我辈贯彻守护老街、守护故土、守护精神的最好素材。要守护,更要传承;要传承,更要创新。
愿你我皆能“寻一脉古韵清香,觅老街典藏记忆”。从老街寻根,守护精神家园,谢谢大家!
【点评】 从听众意识看,该演讲紧密围绕听众的兴趣与情感,通过生动描绘老街的风貌,引发听众共鸣。主题鲜明,围绕“寻古韵、觅记忆”,呼吁守护与传承老街文化。选材典型,如黄山屯溪老街、成都锦里古街等,说理形象,通过对历史故事的叙述,展现了老街的文化价值。语言生动,通过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演讲的感染力。同时,讲究语言技巧,如引用余秋雨的名言,使演讲更具文化底蕴。整体而言,该演讲内容充实,情感真挚,成功唤起了听众对老街文化的关注与热爱。
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