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板块四 学案61 辨析并修改病句——成分残缺或赘余和结构混乱课件-2026版高三总复习一轮语文(教考衔接)

文档属性

名称 72 板块四 学案61 辨析并修改病句——成分残缺或赘余和结构混乱课件-2026版高三总复习一轮语文(教考衔接)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4 15:1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7张PPT)
板块四 语言文字应用
学案61 辨析并修改病句——成分残缺或赘余和结构混乱
成分残缺:除无主句、独词句和省略句外,按照现代汉语的结构规律,句子必须具备的语法成分残缺不全,就是句子的成分残缺;其中主语和宾语的残缺,高考考查频率较高。
成分赘余:一是重复;二是句子中多了根本不该有的成分,造成意思不通,表达啰唆。包括主语赘余、谓语赘余、宾语赘余、修饰成分赘余、虚词赘余等。
成分残缺或赘余
(一)主语残缺
常见的造成主语残缺的原因有:
(1)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常见的句首滥用的介词有“在、当、从、对于、为了”等,修改这类病句一般是将介词及介词连带的方位词删去,或者保留介词短语,让它作状语,并给后面的句子加上适当的主语。如: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小。应把“在这部作品中”改为“这部作品”。
(2)滥用使令性词语(使、叫、让)或“导致”造成主语残缺。如:由于寒冷的天气,导致他感冒了。应删掉“导致”。
(3)缺少主语中心语造成主语残缺。如:语文课上,一位戴着眼镜,额上略带几丝皱纹,约莫40岁,精神抖擞,带着微笑走进了教室。“一位戴着眼镜,额上略带几丝皱纹,约莫40岁”只能作定语,可以在“40岁”后加上“的老师”。
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语病并修改。
(1)如何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有学者提议,应倡导全民重温中华经典,对弘扬民族文化更具积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主语残缺。最后一分句“对弘扬民族文化更具积极意义”缺主语,应在此句前加主语“此举”。
(2)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主语残缺。滥用介词导致主语残缺,删掉“随着”。
(二)谓语残缺
常见的造成谓语残缺的原因有:
(1)不恰当省略造成谓语残缺。这就需要添加一个谓语中心语,使结构合理或者搭配合理。如:本栏目将各地电视台选送的歌舞曲艺、风情民俗和体育活动等方面的节目,加以重新编排、组合和润色进行的再创作。“将……”说的是“怎么样”,属于行为;后面“……的再创作”说的是“是什么”,属于结果。应在“本栏目”后加“是”。
(2)误将状语作谓语。如:县乡换届选举也正在紧锣密鼓。语句误把状语“正在紧锣密鼓”当作谓语,可以在“紧锣密鼓”后加上“地进行”,将谓语补充出来。
(3)中途转换话题。在复杂的句子中,前一小句只出现主语、状语,后一小句却转换话题,造成前一个小句谓语残缺。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该厂全体员工以“与世界顶级产品对话”的决心,显示了新时代中国工人的豪气!第二个小句的主语为“该厂全体员工”,主语之后是介宾短语“以……的决心”,介宾短语后缺少该小句的谓语部分;第三个小句,主语承前省略,谓语是“显示”。可在“决心”后加“奋斗着”。
(4)“的”字结构+单句,前述对象缺谓语。句子前半部分可作为谓语的动词,因前面加了“的”字而成为偏正词组的中心语,造成本来有承继关系的前后句因语言结构不搭配而形成谓语残缺。如:日寇飞机的滥炸和内战炮火的轰击,七朝古都满目疮痍。可以改为“日寇飞机的滥炸和内战炮火的轰击,使七朝古都满目疮痍”;也可将前半部分的“的”字结构改为短句,即“日寇飞机滥炸,内战炮火轰击,七朝古都满目疮痍”。
(5)误把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当作语句的谓语而造成谓语残缺。如:这套丛书是由他主编,他的几个学生副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负责编辑出版的。“主编”一词既可以作动词也可以作名词,“由……主编”正确,但“副主编”是名词,不能说“由……副主编”。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语病并修改。
(1)对南极地区海冰融化现象和南极上空大气运动过程的认识,就必须扩大科学考察区域,提高科研观测精度,改进实验设计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谓语残缺。在“对南极地区”前加“增强”。
(2)南堡人民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一道4米高、20米长的拦河大坝巍然屹立在天目河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谓语残缺。将“经过”改为“进行了”。
(三)宾语残缺
一般来说,结构简单的语句不会存在宾语残缺的问题,重点关注修饰限制成分多的、结构复杂的语句。常见的造成宾语中心语残缺的原因有:
(1)宾语中心语前面的定语过长,造成宾语中心语残缺。如: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制定了按土地肥瘠定税赋的轻重,按年成的丰歉定纳粮的多寡。谓语动词“制定”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多寡”后加上“的政策”。
(2)宾语中心语前面的定语中有谓语,且谓语是不及物动词、动宾短语或主谓宾结构等,错把此成分中的动词当成了句子的谓语成分,此时句子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缺少宾语中心语。如:为了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这个县举办了饲养员技术培训班。前一个分句中有“推广”“利用”两个动词,造成“推广”没有对应的宾语,应在“喂猪”后加“的技术”。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语病并修改。
面对电商领域投诉激增的现状,政府管理部门和电商平台应及时联手,打击侵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宾语残缺。“侵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本身就是动宾短语,很容易忽略掉全句的谓语“打击”的宾语,应在“商品”后面加上“的不当行为”。
(四)附加成分残缺
句子的附加成分包括定语、状语、补语等,这些成分的残缺,会造成句子结构不完整,句子意思不明确。
(1)定语残缺。忽略具体的限制成分,使语句涉及的范围变大、缩小、指向不明等,造成语病。如:在当前和今后一段相当时间内,每年的就业人数都会很多。“相当”不能直接修饰“时间”,应在“时间”前加“长的”。
(2)状语残缺。因为忽略状语涉及的对象或者状语修饰的内容等,造成附加成分的残缺。如:表演一结束,家长们就过去拥抱庆贺。语句中“拥抱”的对象没说,表意不完整,可在“拥抱”前加上“同孩子们”。
(3)补语残缺。语句如果缺少必要的补语,就容易出现语病。如:这孩子就是不让人省心,去外地也不打声招呼,这都走了。“这都走了”后面缺少表示时间的补语,可加上“好多天了”。
(4)虚词残缺。这种情况造成的病句病状比较隐蔽,应结合整个句子的结构和表达的意思加以辨析。如:贫铀对人的危害,主要体现在肝肾的破坏上,并有可能由此导致人的死亡。应在“肝肾”前加“对”。
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语病并修改。
(1)有“律圣”“钢琴理论的鼻祖”之誉的明代著名的律学家、历学家和音乐家,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朱载堉的精深和贡献无与伦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定语残缺。“精深”“贡献”没有必要的定语成分,使得“精深和贡献”与“无与伦比”不搭配,可以在“的精深”前加上“学识”,在“贡献”前加上“所作的”。
(2)在网络时代到来以后,争鸣性质的学术文章,更强调要得到作者本人认可的文本为学术争论的起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虚词残缺。应在“要”后加介词“以”。
(五)成分赘余
(1)实词多余。如:在国际间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和碰撞的今天。“际”意为“彼此之间”,“国际”指国与国之间,“间”多余。
(2)介词多余。如:他被当选为人大代表。“当选”就是“被选上”,“被”多余。
(3)关联词多余。如:唯其因为有信号弹的提醒。“唯其”属表因果关系的连词,跟“正因为”意思相近,常与“所以”“因而”等连用。“唯其”与“因为”两个表因果关系的词连用,造成关联词多余,应删去其中一个。
(4)副词、助词多余。如:平均成绩都在九十分以上。“平均成绩”是单数,后面的“都”字多余。
(5)表约数、概数的词语多余。如:他的年龄不大,最多五十岁以下。“最多”后只能跟具体数字,可将“以下”删除。
(6)否定词多余。如:要做到禁烟,铁路部门无疑要加大投入,否则,不加大投入,有人吸烟而得不到应有的处罚,全面禁烟就得不到真正落实。“否则”意为“如果不这样”,常用在假设复句中后一分句的开头,引出以否定前一分句内容为条件而虚拟的结果。此句中,“否则”就是“不加大投入”的意思,可删去“不加大投入,”。
常见的词语赘余
①报刊杂志(报刊:报纸和杂志的总称);②多年夙愿(“夙”有“旧有的”的意思);③连续蝉联(“蝉联”中有“连续”的意思);④可以堪称(“堪称”中有“可以”的意思);⑤我的愚见(“愚”本身就是自称的谦辞);⑥过高的奢望(“奢望”中有“过高”的意思);⑦提出质疑(“质疑”中有“提出”的意思);⑧人为地蓄意破坏(“蓄意”本身就有“存心”的意思);⑨邂逅相遇/偶然邂逅
(“邂逅”有“偶然遇见”的意思);⑩不正的歪风(“歪风”本身就是指不正派的作风、不好的风气); 过分溺爱(“溺爱”中有“过分”的意思); 再次复发(“复发”中有“再次”的意思); 不幸的噩耗(“噩耗”本身就是“不幸”的); 无声的潜台词(“潜台词”本身就是“无声”的); 原始初衷(“初衷”中有“最初”的意思)。
5.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语病并修改。
(1)虽然有国家资源作支撑,但面临重重困难,国有企业能取得现在这样的成绩,确实可说堪称不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实词多余。“堪”具有“可以,能够”的意思,与“可”语义重复;“说”与“称”语义重复。所以“可说”与“堪称”只保留一个。
(2)月球正面的历史,科学家已经大致研究得清楚了,但最古老的那一段历史却仍藏在月球背面的深坑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助词多余。句中“清楚”是“研究”的结果,是结果补语;结果补语与述语之间不得加“得”,“得”赘余,应去掉。
(3)夏天下河游泳,千万要注意防止不要发生事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副词多余。“防止”本身含有“不要”之意,后面再缀以“不要”,致使语意发生了改变,故否定副词“不要”要删除。
结构混乱是比较复杂的一种病句类型,主要包括句式杂糅、中途易辙(偷换主语)、藕断丝连等。
(一)句式杂糅
结构混乱是高考考查的热点之一。考查结构混乱,又把重点放在了“句式杂糅”上。“句式杂糅”指的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句式混杂在一起,从而造成语句结构的混乱。常见的两种句式杂糅类型如下:
结构混乱
①一句话有两种结构,造成结构混乱。如“被……束缚下”混杂了“被……束缚”和“在……束缚下”两种结构,这两种结构在一个句子中只能保留一个。
②两事合说,顾此失彼。如:纽约市颁布了一项禁令关于禁止超市等销售大剂量含糖饮料。该句由“纽约市颁布了一项禁令,禁止……”和“纽约市颁布了一项关于禁止……的禁令”两种说法糅合而成,修改时任选其一即可。
常见的句式杂糅形式
1.表原因:①关键在于……起决定性作用(应该是“关键在于……”或“……起决定性作用”);②基于……为基础(应该是“基于……”或“以……为基础”);③借口……为名(应该是“借口……”或“以……为名”);④由于……下(应该是“由于……”或“在……下”);⑤由于……所致(应该是“由于……”或“由……所致”)。
2.表构成:①包括……组成(应该是“包括……”或“由……组成”);②包括……入选(应该是“包括……”或“……入选”);③成分是……配制而成(应该是“成分是……”或“由……配制而成”);④分为……部分组成(应该是“分为……部分”或“由……部分组成”)。
3.表条件:①本着……为原则(应该是“本着……原则”或“以……为原则”);②从……为出发点(应该是“从……出发”或“以……为出发点”);③根据……状况出发(应该是“根据……状况”或“从……状况出发”);④根据……显示(应该是“根据……”或“……显示”);⑤经过……下(应该是“经过……”或“在……下”);⑥靠的是……取得的(应该是“靠的是……”或“是靠……取得的”);⑦受……影响下(应该是“受……影响”或“在……影响下”);⑧需要……不可(应该是“需要……”或“非……不可”)。
6.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语病并修改。
(1)当人体免疫力大幅受损的情况下,“超级真菌”会乘虚而入,使病情雪上加霜,加速病人死亡,因此它被贴上了“高致死率”的标签,使人闻之色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句式杂糅。“当……时”与“在……情况下”两种句式杂糅,可将“当……情况下”改为“在……情况下”。
(2)“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旨在提高学生们的审美素养为目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优化育人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句式杂糅。“旨在提高学生们的审美素养”与“以提高学生们的审美素养为目的”两种句式杂糅,可删掉“为目的”。
(二)中途易辙
中途易辙,就是表达句意时,前一个分句没有说完,而后一个分句又暗换了主语,造成表意混杂。避免中途易辙的常见技巧如下:
①看介词“被”字是否造成中途易辙。如:他非常喜欢茅盾的小说,对茅盾的《子夜》曾反复阅读,被翻得破烂不堪。第三个分句滥用介词“被”,造成与前文主语不一致,应在“被”前加“书”。
②抓句子中的介词结构,看其前后主语、谓语是否齐全。如:他小时候常常去看火车,火车每当鸣着汽笛从他身边飞驰而过时,他就很兴奋。第二个分句的介词结构“每当……时”,其前有主语“火车”,但后面没有谓语来陈述“火车”怎样,应将“每当”移至“火车”前。
7.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语病并修改。
实时性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的重要特点,是通过图片、声音、文字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传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中途易辙。句子由两个分句构成,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实时性”,第二个分句的主语却暗中换成了“新媒体”。因此可以在第二个分句前添加主语“新媒体”。
(三)藕断丝连
藕断丝连,就是把不能作兼语的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当成了兼语。辨析“藕断丝连”语病,要注意“藕断丝连”与兼语句的区别。兼语句是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具体特点有:①兼语句的谓语是由动宾短语和主谓短语构成的,包含一个兼语成分。如“妈妈让我学习”,其中“我”具有了双重身份,“我”既与前一个动词“让”组成了动宾结构,又与后一个动词“学习”组成了主谓结构。②兼语句中的第一个谓语动词大都具有
使令、促成的意义,常用的有“使”“叫”“让”“派”“请求”“命令”“禁止”等。如“这件事使我非常高兴”中的“使”具有促成之意。③兼语句中的第一个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多半是第二个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原因,而第二个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多半是第一个谓语动词要达到的目的或要产生的结果。如“领导叫他立刻出发”中的“叫”是“立刻出发”的原因,而“立刻出发”则是“叫”的目的和结果。
8.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语病并修改。
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艺术总监对昆曲《牡丹亭》华美的唱腔和演员娴熟的技巧惊叹不已,赞美昆曲精美绝伦的服装与简洁的舞台设计形成了奇妙的平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藕断丝连。“赞美昆曲精美绝伦的服装与简洁的舞台设计形成了奇妙的平衡”前后牵连,结构混乱。也就是说,“昆曲精美绝伦的服装与简洁的舞台设计”既作“赞美”的宾语,又作“形成了奇妙的平衡”的主语。此处可在“舞台设计”后面加上逗号,其后再加上“认为这二者”。
练案70 专项对点 辨析并修改病句——成分残缺或赘余和结构混乱
1.文中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若被蜱虫叮咬,该如何清除呢?可使用镊子尽可能贴近皮肤表面,夹住蜱虫将其拔出,并尽快对叮咬部位进行消毒,然后洗手。①专家建议,②即使蜱虫叮咬很牢固,③应尽快就医处理。④不要拍打、生拉硬拽或用烟头烫等方式自行处置,⑤否则容易导致蜱虫口器留在皮肤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②句,不合逻辑,“即使蜱虫叮咬很牢固,应尽快就医处理”关联词语使用不当,这里是假设“蜱虫叮咬很牢固”,应把“即使”修改为“如果”;第④句,成分残缺,“等方式”缺少与之呼应的介词,应在“拍打”前加“通过”(或“采用”)。
[答案] 第②句,“即使”修改为“如果”;第④句,“拍打”前加“通过”(或“采用”)。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①肝功能损伤会经过不同的阶段,②早期时没有典型的表现,③主要是乏力、纳差和消化不良这些不典型的症状。④发展到很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出现黄疸,⑤也就是胆红素代谢出现问题。⑥长期慢性肝损伤的情况,⑦患者还可能会出现慢性的肝病面容,⑧例如皮肤巩膜的黄染。最后,像肝硬化的患者,可能出现蜘蛛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①句搭配不当,“经过……阶段”动宾搭配不当,可改为:肝功能损伤会经历不同的阶段。⑥句成分残缺,此句充当后一句的状语,可加介词短语“在……下”,改为:在长期慢性肝损伤的情况下。
[答案] 语句①,修改为:肝功能损伤会经历不同的阶段。语句⑥,修改为:在长期慢性肝损伤的情况下。
3.文中画波浪线处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每年二月的最后一天是“国际罕见病日”。罕见病又称孤儿病,具有四个特征。第一,患病率极低。我国将发病率<1/10 000的疾病定义为罕见病。第二,病种繁多。①据粗略统计显示,②全球目前已知的罕见病超过7 000种,③每种罕见病的患者尽管数量少,④但是病种多,⑤罕见病患者已经是一个庞大的群体。⑥我国尚未有完整的罕见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⑦保守估计患者大约有
2 000万人左右。第三,发病早且症状严重。50%的患者在出生时或儿童期发病,其中30%的罕见病儿童于5岁前病逝,罕见病已成为我国5岁以下儿童的重要死因之一。存活的罕见病患者多有智力残疾、器官损伤,甚至肢体残疾等问题,需要终身治疗。第四,早期正确诊治是世界性难题。罕见病病种多,每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各不相同,正确诊断所需时间长,易发生误诊、漏诊,导致病情延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①结构混乱。“据粗略统计显示”中“据……显示”句式杂糅,所以“据”和“显示”应删去其中一个。③语序不当。“每种罕见病的患者尽管数量少,但是病种多”两个分句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在主语之前,所以应把“尽管”移到“每种罕见病的患者”前。⑦成分赘余。“保守估计患者大约有2 000 万人左右”中“大约”和“左右”语意重复,所以应删去其中一个。
[答案] ①句式杂糅,“据”和“显示”任意删去一个;③关联词语的位置不当,把“尽管”移到“每种罕见病的患者”前;⑦重复赘余,“大约”和“左右”重复,任意删去一个。
4.文中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写出修改后的句子,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扇有千百种,为啥漆扇能够走红出圈?这与漆染技艺下的“无法预计”之美息息相关。游客参与制作漆扇的技术门槛较低,①只有将白色扇面置于调制好的色漆中,②便能以漆为笔、以水为墨,③色彩交错随机而成,山川水影跃然纸上。④最妙的是,不同的色漆搭配,⑤辅以点、甩、弹、划等不同手法,⑥叠加水流方向、着色速度等“一半天意、一半人为”,⑦造就了每把扇面纹路的独一
无二。做好后还能在上头盖章或题字,留下回忆或寄寓期待,颇有一番趣味。要是实在运气不好“翻车”了,也能发在社交平台上,引发新一轮调侃和“挽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①搭配不当,“只有”和后文的“便能”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将“只有”改为“只要”或“只需”。⑥成分残缺,“叠加水流方向、着色速度等‘一半天意、一半人为’”成分残缺,缺少“叠加”的宾语中心词,在“一半天意、一半人为”后加上“的因素”。
[答案] 语句①,修改为:只需将白色扇面置于调制好的色漆中。语句⑥,修改为:叠加水流方向、着色速度等“一半天意、一半人为”的因素。
5.文中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那么,①中国最早的宫殿是什么样的呢?②位于洛阳市偃师区的二里头遗址,距今已有超过3 500多年的历史,③其宫殿区绝大部分院落内部以“中轴对称”的方式布局,④主殿坐北朝南,形制和今天北京的四合院几无二致。⑤由此可见,早在商代之前,⑥“对称”和“面南”就已经被当时的建筑师们成为修建宫殿的准则。⑦按照伊东忠太的说法,中式建筑的这些基本准则就是从宫殿开始,⑧逐渐传递到了寺观、民居,以及后世几乎所有的建筑格局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②“超过3 500多年”,“超过”和“多”不能连用,不合逻辑,可改为“超过3 500年”或“3 500多年”。⑥“被……成为……准则”结构混乱,可改为“被当时的建筑师们当作修建宫殿的准则”或“成为当时的建筑师们修建宫殿的准则”。
[答案] ②“超过3 500多年”改为“超过3 500年”(或改为“3 500多年”);⑥“被当时的建筑师们成为修建宫殿的准则”改为“被当时的建筑师们当作修建宫殿的准则”(或改为“成为当时的建筑师们修建宫殿的准则”)。
6.文中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①身体质量,是人体最基本的生理指标之一,身体质量的变化反映了人体新陈代谢的运行状况。②在飞行任务中,航天员的身体质量测量对于监测其健康状况至关重要。③在轨进行质量测量需要克服微重力环境、人体柔性以及测量时人体重心难以确定等,因此需要借助特制的“太空体重秤”——质量测量仪。④它主要包括主机、四连杆、人体支架、释放机构和力传感器电缆组成,属于航天员健康保障装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③“需要克服微重力环境、人体柔性以及测量时人体重心难以确定等”成分残缺,缺少“克服”的宾语中心词。修改时,在“难以确定等”后加“困难”。④“它主要包括主机、四连杆、人体支架、释放机构和力传感器电缆组成”结构混乱,可表述为“它主要包括主机、四连杆、人体支架、释放机构和力传感器电缆”或“它主要由主机、四连杆、人体支架、释放机构和力传感器电缆组成”,修改时,把“包括”改为“由”(或删除“组成”)。
[答案] ③在“难以确定等”后加“困难”;④把“包括”改为“由”(或删除“组成”)。
7.文中标序号处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①美拉德反应是食物美妙的“颜色”和“香气”的重要来源。②比如烤熟的面包的金黄色泽和煎熟的牛排的香味,③其实都源自于这个神奇的反应。④如今,已经成为烹饪界和时尚界的重要参考指标。⑤研究显示,人体每天在饮食中摄入约75毫克的美拉德反应产物,⑥其中30%至80%可以被消化系统吸收,⑦其余的会在细胞和
器官内积累。⑧这些没有被吸收的产物会积聚在细胞内和细胞外的蛋白质、脂质和核酸上,⑨触发高血糖和高脂血症等病理变化。⑩美拉德反应产物还会与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和其他大分子上的氨基发生反应,导致血管壁逐渐硬化。过量的美拉德反应产物会使人体受到侵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③“源自于”成分赘余,“自”和“于”意思重复,应删除“自”或“于”。故③改为:其实都源自这个神奇的反应(或“其实都源于这个神奇的反应”)。④“已经成为烹饪界和时尚界的重要参考指标”主语残缺。根据上文可知,主语应为“这个反应”或“美拉德反应”。故④改为:如今,这个反应(或“美拉德反应”)已经成为烹饪界和时尚界的重要参考指标。⑨“触发……变化”搭配不当,应将“触发”改为“引起”或“引发”。故⑨改为:引起(或“引发”)高血糖和高脂血症等病理变化。
[答案] ③改为:其实都源自这个神奇的反应(或“其实都源于这个神奇的反应”)。
④改为:如今,这个反应(或“美拉德反应”)已经成为烹饪界和时尚界的重要参考指标。
⑨改为:引起(或“引发”)高血糖和高脂血症等病理变化。
8.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甜味剂是指赋予食品以甜味的食品添加剂,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但近年来,由于网络上出现的“甜味剂导致肥胖”等传言,造成了部分消费者的困惑和疑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一是成分残缺,介词“由于”的滥用导致句子的主语残缺,应删去“由于”;二是搭配不当,“造成”与“困惑和疑虑”动宾搭配不当,应将“造成”改为“引发”或“引起”。
[答案] 删去“由于”。“造成”改为“引起”或“引发”。
9.文中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①西堤东边有两行高大的树木,②被细雨打湿后色彩越发鲜艳起来。③红与黄,诗意地相接,④雨丝似乎也被带入晚秋的斑斓世界。⑤雨停了。西山那边,霎时露出一抹玫瑰红。⑥云收雨霁,山水又回复它宁静而开阔的原貌。⑦一晴一阴之间,整个园林的变化让人目不暇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①处,不合逻辑,“有”字使用不当,造成主语错位,改为“的”或“那”;或②处,成分残缺,②句前加上“它们”,使用代词,让主语不缺失。⑦处,语序不当,“一晴一阴”造成前后不对应,结合整段分析,先讲雨中的园林,再说雨后的园林,故搭配要先阴后晴,修改为“一阴一晴”。
[答案] (1)第①处,“有”改为“的”或“那”;或第②处,在句首加“它们”。(2)第⑦处,“一晴一阴”改为“一阴一晴”。
10.文中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现在很多人睡前刷手机,不知不觉中睡得越来越晚,而长期熬夜会损害皮肤中的胶原蛋白。①一项由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学者主导的研究发现,②胶原蛋白的合成、分泌和降解,③都依赖于昼夜节律的影响。④破坏昼夜节律胶原蛋白纤维堆积,⑤结构紊乱,⑥弹性和强度大大下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③句式杂糅,“都依赖于……的影响”是“都依赖于……”和“都与……的影响有关”两个句式的杂糅句,改为“都依赖于昼夜节律”或者“都与昼夜节律的影响有关”;④表意不明,成分残缺,“破坏昼夜节律胶原蛋白纤维堆积”句中缺少与“胶原蛋白纤维堆积”搭配的词语,改为“破坏昼夜节律会让(会使、使得)胶原蛋白纤维堆积”。
[答案] ③“都依赖于昼夜节律的影响”改为“都依赖于昼夜节律”或者“都与昼夜节律的影响有关”;④“破坏昼夜节律胶原蛋白纤维堆积”改为“破坏昼夜节律会让(会使、使得)胶原蛋白纤维堆积”。
谢 谢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