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板块四 语言文字应用
学案62 辨析并修改病句——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
表意不明,就是句子表达的意思不清楚、不明白。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除了运用双关修辞格之外,如果同一句话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理解,那么这句话就会表意不明,产生歧义。
表意不明
(一)指代不明
①指示代词指代不明,如“这”“那”“此”“这方面”等。如: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政策,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此”既可指代“嘴上说说”,又可指代“采取果断措施”。
②人称代词指代不明,如“自己”“他(她)”等。如:我来到这个厂不久,就发现张主任对自己的办公条件比较关心。这里的“自己”既可以指“我”,又可以指“张主任”,可改为“我”或“他自己”。
③方位短语指代不明。如:路的一边站着一个小孩。“一边”指代不清楚,既可理解为路的一侧,也可以理解为路的两侧。这样,小孩的数量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两个。“一边”可改为“那边”“这边”或“每边”等。
④“的”字结构指代不明。如:修车的急坏了。“修车的”指代不清楚,有可能指“车的主人”,也有可能指“修车工”。
⑤表数量的短语指代不明。如:三个学校的校长。“三个”既可以指“三个学校”,也可以指“三个校长”。
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语病并修改。
(1)三妹拉着葛姐的手说,她老家在偏远的山区,因为和家里赌气才跑到北京打工的,接着她又哭诉起自己的遭遇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指代不明。第一个“她”既可指代“三妹”,又可以指代“葛姐”,还可以指代另外的人。
(2)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指代不明。句中的“这种主张”到底是接受,还是反对,交代不清。
(二)语意两可
①语意关系不明。词语表达的意思可以有两种解释,造成语意两可的语病。如:他的这篇文章批评的人很多。这里“批评的人”既可以指“批评这篇文章的人”,也可以指“这篇文章所批评的人”。
②词性不明确。语句中的某一个词语的词性有两种理解,造成语意两可。如:他原来是这样的人。“原来”作名词时,说明这个人先前是这样的人;作副词时,表达的是对这个人的不理解,没有想到他是这样的人。
③语意多解。语句中的某个词语的意思不止一个,从而造成语意两可。如:贸易部已向华北、东北调拨物资。“向”既可理解为“从”,也可理解为“给”,两种理解表达的意思大不一样。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语病并修改。
(1)昨天下午三点钟,我接到老朋友的电话,正准备出门,有人来找我,开门一看,是刚出院的所长的女儿阿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语意两可。“刚出院的所长的女儿”有歧义,可改为“所长的刚出院的女儿”。
(2)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两家银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语意两可。“和”作连词,说明“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两个人”;“和”作介词,说明“他只背着总经理,与副总经理共同行动”,可在“总经理”或“副总经理”后加“,”。
(三)停顿不当
句子中停顿的地方不同,会引起意义上的差别,造成歧义。句子中不该停顿的地方停顿了(加了标点符号),也可能使句子产生歧义。停顿不当造成语句有歧义的情况有三种:
①组合方式不同。语句中,一个词语与前后词语的组合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不同。如:你说不过他也得说。这句话有两种组合方式:你说,不过他也得说/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②结构关系不同。语句的结构方式不同,比如动宾式、偏正式等,语句的意思也会不同。如:发现敌人的巡逻兵。动宾关系为“发现”敌人的巡逻兵,偏正关系为“发现敌人的”巡逻兵;前者说的是发现的对象,后者说的是巡逻兵的特征。
③多层定语停顿不同。因为多层定语之间的停顿不同,造成语句有歧义。如: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差旅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问题”前有三层定语,到底“我们解决”多少个问题?是三个问题都解决,或是解决两个问题,还是解决一个问题?表述不清晰。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语病并修改。
(1)多日来中国东部地区持续出现严重雾霾天气,局部地区空气污染指数达6级,安徽和浙江的部分地区的高速公路被迫关闭,航班起降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停顿不当。“安徽和浙江的部分地区”,“部分地区”可指“安徽和浙江这两个省的”,也可指“浙江这一个省的”,可改为“安徽和浙江两省的部分地区”。
(2)玉林待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停顿不当。是“看了十天”的报纸,还是看了“十天的报纸”,对结构关系的理解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语意,“十天的报纸”改为“最近十天发行的报纸”。
不合逻辑是指句子结构完整,搭配合理,在语法方面正确,但不符合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逻辑或事理逻辑。因此,这类句子具有较大的迷惑性。
(一)概念混乱
①概念的从属关系并列不当。语句中的两个概念之间有从属关系,两者并列时造成概念混乱的语病。如:我市已形成以机械、电子、食品、纺织、轻工业、建材为支柱的工业体系。“轻工业”与前面的“食品”“纺织”存在从属关系,并列使用不合逻辑。
不合逻辑
②概念的交叉关系并列不当。概念的内容有交叉、重合,用在一句话中容易造成概念混乱的语病。如:无论是在天津,还是在比赛现场,都有支持热爱天津女排的一批球迷与这支队伍同呼吸共命运。语句存在概念混乱的语病,“天津”与“比赛现场”有交叉的情况,二者不能并列。另外,“都有支持热爱天津女排的一批球迷”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应改为“都有一批支持热爱天津女排的球迷”。
③非同一范畴的概念并列不当。一个语句中不同分类标准的词语并列在一起,造成概念混乱的语病。如:这家乒乓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不同档次的球台、球拍、球衣、球鞋等乒乓器材。“球衣”“球鞋”不属于“乒乓器材”,不能与“球台”“球拍”并列。
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语病并修改。
(1)《朗读者》开播后,许多广电名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诵爱好者,纷纷加入文化经典朗诵的行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概念混乱。“留学生吟诵社”不是“朗诵爱好者”,不能与前面的概念并列,可以在“留学生吟诵社”后加上“的学生”。
(2)据说当年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的古村落老宅子大多为高墙深院、重门窄窗的建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概念混乱。“妇孺”包括“孩童”,二者不能并列。可删去“及孩童”。
(二)自相矛盾
同一个句子,应该保持语意逻辑前后的一致性。否则,就会自相矛盾。如:近年来,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所以当社会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管理发生冲突时,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既然“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那么“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明显与前文语境矛盾,应改为“选择后者”。
5.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语病并修改。
(1)该型飞机在运营成本上是其他同级别机型的1.3至2倍,优势明显;在商载、航程、航速等方面也极具竞争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自相矛盾。“该型飞机在运营成本上是其他同级别机型的1.3至2倍”,不是“优势”,可将“优势明显;”去掉,在“在运营成本”之前加“虽然”,在“在商载”前加“但”,把“也”去掉。
(2)近期以来,该公司出台多项管理办法,从源头上建立起厉行节约的长效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舌尖上的浪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自相矛盾。“一定程度上杜绝”自相矛盾,可将“杜绝”改为“减少”。
(三)不合事理
指语句陈述的事情或表述的观点不符合生活的常理或人们普遍认同的公理。如:万里无云,繁星满天,我们在一轮明月的照耀下漫步校园。既然“繁星满天”,又怎会有“一轮明月”?明显不合事理,需要加以调整。
6.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语病并修改。
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不愧为美国当代文学中的“经典小说”之一,因为现在部分高等学校和大多数中学已把它列为必读的课外读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合事理。被列为必读的课外读物并不是该书成为经典的原因,可将“因为”去掉。
练案71 专项对点 辨析并修改病句——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
1.文中画波浪线处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雪盲症又称“雪光性眼炎”,是视网膜受到强光刺激而引发的一种急性眼病。虽然“雪盲症”的名字会让人感觉这种眼病一定是“雪”引起的,但事实并非如此,任何强光环境都有可能引发雪盲症,如日光下宽阔的大海、广袤的沙漠。①在这些环境中,②海面、沙面均会反射紫外线。③相较而言,④紫外线对雪地的反射率
最高,⑤直视雪地就如同直视太阳。⑥紫外线在经过反射进入人眼后,⑦眼角膜和结膜的细胞会全损、坏死、脱落,⑧从而让人视物模糊乃至失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④“紫外线对雪地的反射率最高”主客倒置,应把“雪地”和“紫外线”互换,正确表述为:雪地对紫外线的反射率最高;⑥“紫外线在经过反射进入人眼后”,中途易辙,把“在”提到句首,正确表述为:在紫外线经过反射进入人眼后。
[答案] ④改为:雪地对紫外线的反射率最高。⑥改为:在紫外线经过反射进入人眼后。
2.文中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初读《史记》的人,谁都不难发现,它的记述往往自相矛盾,不但篇与篇之间会有这种问题,就是一篇之内也能摆好几种说法,让人觉得莫衷一是。但熟悉《史记》体例的人,他们都知道,这是作者“兼存异说”,故意如此。①它讲哪个国家就围绕哪个国家的史料为主,②尽量让“角色”按“本色”讲话。③这非但不是《史记》的粗疏,④而且是它的谨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原句语病有:①,“围绕……为主”句式杂糅,应把“围绕”改为“以”;④,搭配不当,不合逻辑,“非但不是……而且是”不能搭配,也不符合句间关系,应把“而且是”改成“反而是”。
[答案] ①,应改为:它讲哪个国家就以哪个国家的史料为主。④,应改为:反而是它的谨慎。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表述不当,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流行的“阅读社交”,既是技术进步使然,也是青年精神世界发展的必然。因此,人们总归要在阅读与思考中认识人生。我们应该认识到,“阅读社交”,从本质意义上讲并不是一种社交的形式,而是一种阅读的形式。“社交”只是让阅读过程更有趣味,让阅读的视野更开阔、思考的触角更深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原句语病有:搭配不当,“既是……也是……”的不是“阅读社交”,而是“阅读社交”流行这种现象,因此把“流行的‘阅读社交’”改成“‘阅读社交’的流行”;“因此”不合逻辑,“因此”后面应跟结果,而“人们总归要在阅读与思考中认识人生”是“阅读社交”流行的原因,把“因此”改为“因为”。
[答案] “阅读社交”的流行,既是技术进步使然,也是青年精神世界发展的必然。因为,人们总归要在阅读与思考中认识人生。
4.文中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①在众多鸟类中,以“神鸟”命名的并不多见。②中华凤头燕鸥,因头部羽毛酷似古代神话中的凤凰,但踪迹神秘,被称为“神话之鸟”。③中华凤头燕鸥是一种体长约40厘米的海洋鸟类,主要在山东、浙江、福建、台湾等省份的沿海地带繁殖,以鱼、虾和昆虫为食。④它的额部为白色,头顶和枕部为黑色,颈部为白色,上体为灰色,尾羽为灰褐色。⑤由于它橘黄色的嘴尖端为黑色的原
因,所以从前被称为“黑嘴端凤头燕鸥”。⑥20世纪30年代后,中华凤头燕鸥曾一度消失,多数鸟类专家认为其可能已经灭绝。⑦60多年后,这种海鸟在福建和浙江被重新发现。⑧据估测,当今其总数仍少于50只左右,因此中华凤头燕鸥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国际鸟盟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原句语病有:语句②关联词使用不当,中华凤头燕鸥命名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头部羽毛酷似古代神话中的凤凰”,二是“踪迹神秘”,二者是并列关系,应把关联词“但”改成“且”;语句⑤,“由于……的原因”句式杂糅,可删掉“的原因”;语句⑧,“少于50只左右”不合逻辑,“少于”后面不能跟“左右”,可把“左右”删掉。
[答案] 语句②,将“但踪迹神秘”改为“且踪迹神秘”;语句⑤,将“由于它橘黄色的嘴尖端为黑色的原因”改为“由于它橘黄色的嘴尖端为黑色”;语句⑧,将“少于50只左右”改为“少于50只”。
5.文中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其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适当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龙门阵就是成都市民的“赋”。龙门阵不同于一般聊天、吹牛的地方就在于,它和“赋”一样极尽铺陈、排比、夸张、联想之能事。①但作为市民的“赋”,则还要热闹麻辣、绘声绘色、有滋有味。②即便一件普普通通的小事,也要添油加醋,摆得七弯八拐。③这样的“作品”,非得不上茶馆不可。④成都茶馆的魅力,便在于那里有龙门阵。⑤因为龙门阵必须到茶馆里去摆,所以只有在茶馆里,顶尖高手们才有用武之地,听讲的人也才能真正一饱耳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③不合逻辑,否定不当,“非得不上茶馆不可”三重否定表否定,把第一个“不”删掉。⑤句不合逻辑,因果倒置,“龙门阵必须到茶馆里去摆”是结果,把关联词“因为……所以……”改为“之所以……是因为……”。
[答案] ③改为:非得上茶馆不可。⑤改为:龙门阵之所以必须到茶馆里去摆,是因为只有在茶馆里,顶尖高手们才有用武之地,听讲的人也才能真正一饱耳福。
6.文中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技术的突破会带来社会的变革,就像当初汽车出现后,绝大部分马车车夫就失去了工作。①日前AI技术的研发及运用,②正在助推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③在“码农”的领域,④编程神器Copilot早已大幅改进他们的工作效率了。倘若AI技术再进一步,只需要几个简单的业务指令就能生成所有程序,而且自行测试和运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②“正在助推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合逻辑,“正在”和“了”时态矛盾,可改为:正在助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④“编程神器Copilot早已大幅改进他们的工作效率了”中,“改进”和“效率”动宾搭配不当,改为:编程神器Copilot早已大幅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了。
[答案] 语句②,修改为:正在助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语句④,修改为:编程神器Copilot早已大幅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了。
7.文中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①这个账户,可以自己专门用来记录收入多少,以及在人情往来上的支出多少,②相关支出占到自己总收入的百分比是多少。③在此基础上,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财务规划,设置必要的警戒线。④每个人的情况都不相同,警戒线的高低也不一样。⑤但是一个最基本的共识是,蛋糕就那么大,⑥不能让人情开支过度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⑦如果人情上的收支太多,就要想办法让人情账户处于安全合理范围内。⑧如果一段时间内活动集中,人情账户透支,也要尽快让账户回归良性循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①语序不当。“自己”放在“可以”后面不合适,它应修饰“收入”,与后面的“自己总收入”形成相同的结构;⑦“收支”不合逻辑,应是“支出”太多,就要想办法让人情账户处于安全合理范围内,改为“支出”。
[答案] 语句①,“自己”移至“记录”之后。语句⑦,把“收支”改为“支出”。
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