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4张PPT)
板块四 语言文字应用
学案69 语言表达的简明、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教材“学习提示” “单元学/研习任务”“学习活动” 命题点提炼
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 语言力求准确、平实、简明,在记述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自己对家乡的思考与情感。……简要概括报告内容,语言应简明清晰。 语言表达的简明、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教材“学习提示” “单元学/研习任务”“学习活动” 命题点提炼
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反对党八股》(节选) 这篇文章说理切中要害,深入浅出,语言特点鲜明。 语言表达的简明、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必修上册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 关注新词语,让语言鲜活生动。
教材“学习提示” “单元学/研习任务”“学习活动” 命题点提炼
必修下册第三单元《中国建筑的特征》 要注意文章如何用简明而又准确的语言介绍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语言表达的简明、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必修下册第五单元 “单元学习任务” “写演讲稿” 作者在这个庄严的场合总结马克思一生的成就与贡献,简明扼要,又充满敬意。
教材“学习提示” “单元学/研习任务”“学习活动” 命题点提炼
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陈情表》 可以结合作者身份和文章写作背景,进一步思考作者为何坚持不入朝为官,体会这篇文章表达上的委婉与得体。……作为一篇向皇帝进呈的表文,《陈情表》语言表达切合身份,恭敬而得体,这得益于作者恰当地使用一些表达敬意和自谦的词语,如以“伏惟”“蒙”“谨”等词语表达“恭敬”之意。从文中再找一些表示谦敬的词语。 语言表达的简明、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教材“学习提示” “单元学/研习任务”“学习活动” 命题点提炼
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单元研习任务”“文章修改” 还要推敲语言,力争准确、规范、简洁、生动,同时也要注意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尽可能做到个性化地表达。 语言表达的简明、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简明”的本质要求是用最简省的语言材料传达出最丰富的信息,实现表达效果的最佳化。“简”即“简洁而无冗余”,一般采用“文段修改”的方式考查。要使语言表达简明,需注意以下4种方法:
语言表达简明
方法1 去次留主法——围绕中心,排除异己
要做到语言简明,首先是每一句话都要围绕既定中心,抓住要点,不要节外生枝。成语有“简明扼要”,从表达上说,只有扼住“要”,才能做到简明。
1.根据下面文段的中心话题,把游离于话题之外的一句找出来,并说明理由。
①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是极不方便的。②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120斤重。③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 000片竹简,是由两名身强力壮的武士抬到宫廷里面去的。④汉武帝把竹简一片一片地解下来看,足足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才看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④ 理由: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简牍文书“笨重”,使用“不方便”。首句提出看法,接下来的两句用两个事例说明这一看法。文字较简洁,意思很明确。最后一句是顺着第三句说下来的,并不全是说明“笨重”“不方便”的,因此不属于这段文字的要点。
方法2 巧用替代法——善于概括,巧用指代
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都不能总是具体叙述而不作必要的概括。只有把必要的叙述和概括结合起来,表达才能简明。再者,运用必要的复指成分,也是表达中必不可少的。不用复指成分,就会显得啰唆。
2.下面文字中画横线部分的词语,有的使用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这段文字衔接自然,语意连贯,逻辑严密。
三仙姑对女儿小芹一直管得很严。长大后,跟好上了,三仙姑说什么也不同意。知道后,就一个人悄悄跑到前庄上去找,恰巧小二黑这时也正要找她。于是两个人就商量对付的办法。把娘怎样装神弄鬼的事从头至尾向小二黑细说了一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每个代词指代的对象,要将容易混淆的代词换成明确的对象。
[答案] ③改为“小芹”;⑤改为“三仙姑”;⑥改为“小芹”;⑦改为“她”。
方法3 消除歧义法——避免含糊,消除歧义
表意不明、令人误解或者是使人产生多种理解,也是与“简明”的要求相违背的。怎样避免误解、消除歧义呢?具体来说,有如下四种方法:
(1)标点符号(或停顿)消除法。主要用于因为缺少标点符号或停顿不明而造成的歧义。如“中国女排打败了巴西队获得了最后的冠军”,只需在“巴西队”后加一个逗号,歧义就可立刻消除。
(2)变换词语法。主要用于因多音字的读音不确定、兼类词的词性不确定而造成的歧义。如“他好说话”,只要将“好”改成“喜欢”,或将“说话”改为“商量”就消除了歧义。
(3)调序消除法。主要用于因为多层定语修饰层次不清引起的歧义。如“两个朋友送的花瓶”,变为“朋友送的两个花瓶”,就可消除歧义。
(4)语境消除法。主要用于因多义词的词义不确定而造成的歧义。如“我要热饭”,后面再加一句“不要冷饭”或“不去洗菜”,即可消除歧义。
3.下面是张力写的一则欠条的正文部分,其中有表意不清的地方,请进行改正。
2024年10月15日,王华给我借25万元,以解决公司周转不灵的问题,现还欠款20万元,剩余欠款在2025年7月31日前归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王华给我借”改为“王华借给我”或“我从王华处借得”。②“解决公司周转不灵的问题”改为“解决我公司周转不灵的问题”。③“现还欠款20万元”有歧义,改为“现已还款20万元,还欠5万元”或“今已还款20万元,还欠5万元”。
方法4 删繁就简法——防止重复,删除多余
要注意辨析语段中的词语是否存在词义包含、交叉或重复的情况。若有,要考虑删除,还要尽量删除语段中可有可无的文字,以确保表达的简明。
4.(2023·全国乙卷,改编)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表述烦琐,请删除冗余词语,使表达简洁通顺,但不得改变原意。将修改后的文段写出,不超过75个字。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帮我们克服拖延症呢?答案就是,制订明确具体的计划,将一个困难的大任务分解为容易完成的小任务。例如,你要写一篇报告,就可以把你的这个大任务分解为查阅资料、整理笔记、撰写报告三个小任务,并且计划好查阅资料、整理笔记、撰写报告这三个小任务将来的完成时间。这样,你要完成的写
一篇报告的大任务就变得便于管理、容易完成了。而小任务具有线索作用,更容易让你产生行动的欲望。一旦开始行动,完成任务也就不再遥不可及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表述烦琐”“请删除冗余词语”“表达简洁通顺”“不超过75个字”可知,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的能力。解答本题,可用删繁就简法。“你要写一篇报告,就可以把你的这个大任务”中的“你的”可以删掉,因为前面有“你”,两者重复赘
余。“并且计划好查阅资料、整理笔记、撰写报告这三个小任务将来的完成时间”,其中“查阅资料、整理笔记、撰写报告”上句已经出现,这里再重复说明,实无必要,应当删除。其次将“将来”删掉,因为前面有“计划”,两者表意重复。“你要完成的写一篇报告的大任务……”,其中“大任务”前面的修饰语“你要完成的写一篇报告的”过于冗长繁复,应当删除。
[答案] 你要写一篇报告,就可以把这个大任务分解为查阅资料、整理笔记、撰写报告三个小任务,并且计划好这三个小任务的完成时间。这样,大任务就变得便于管理、容易完成了。
高考中“语言表达得体”试题主要有两种考查形式:一种是选择辨析,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表达得体的一项;一种是要求学生修改文段中表达不得体的词语。考查重点是谦敬辞的运用、日常交际用语和特定场合下书面语表达能力(具体情境中运用不同语体色彩词语的能力)。
语言表达得体
方法1 看准对象,掌握分寸
对不同的说话对象,有时可能所说的重点不同,要从对方的年龄、职业、思想、性格等不同特点出发,说恰当的话,即所谓“对什么人说什么话”。同一个意思,对不同的人,就应有不同的说法;同一个内容,对不同的对象,说话时的重点也应不同。
5.日常交际中的语言表达要看对象。假如你正在跟随八中社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你的身份:18岁的人口普查员。任务:到下列三个对象家里去调查他们配偶的出生年月。你该怎样发问?请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句子,且每句不超过20个字。
调查对象一:三十多岁的农村妇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对象二:四十岁左右的城市女性知识分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对象三:自己的语文老师,男性,五十多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本题,应注意说话人的身份是18岁的人口普查员,跟随八中社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应注意调查对象的身份年龄,需要调整称呼。第一个调查对象是三十多岁的农村妇女,所以应称呼对方为大姐,称呼对方配偶为大哥或姐夫,然后问什么时候出生的。第二个调查对象是四十岁左右的城市女性知识分子,应称呼对方为阿姨,称呼对方的配偶为先生,然后问什么时候出生的。第三个调查对象是自己的语文老师,应称呼为老师,称呼对方的配偶为师母或您太太或您夫人,然后问什么时候出生的。
[答案] 对象一:大姐,请问大哥(姐夫)什么时候出生的?
对象二:阿姨,你(您)先生是什么时候出生的?
对象三:老师,师母(您太太或您夫人)是什么时候出生的?
方法2 适应场合,巧妙用语
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说的就是要注意在不同的场合说不同的话。场合有种种不同:或悲痛,或欢乐;或正式,或随意;或紧张繁忙,或轻松愉快;等等。不同场合用语不同,总体氛围对说话内容有制约,要根据具体的场合选择明智的、充满内涵的语言。
6.假如你在下列不同场合里说话,最得体的一项是( )
A.同学请你帮忙出黑板报,你说:“马上学业考试了,没空!”
B.你在教室拖地,碰到同学的鞋子,你说:“对不起,没有弄脏吧?”
C.同学要求你为某事保密,你说:“我向来一言九鼎,你放心!”
D.校团委书记请你主持元旦文艺晚会,你说:“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
B [A项,“马上学业考试了,没空!”用语不得体,语气太生硬,可改为“不好意思,我的功课还没复习好,请谅解,下次我一定帮忙”。C项,“我向来一言九鼎,你放心!”用语不当,“一言九鼎”,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用在此处不得体,语气太大。D项,“区区小事,何足挂齿!”用语不得体,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身份,因为面对的是“校团委书记”,所以可以改为“好的,我乐意效劳”。]
7.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已是世界趋势。请你分别为下列三个场所各写一则不超过20个字的禁烟公益广告。
(1)医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商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油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医院:远离烟草,拥抱健康,珍爱生命!(2)商场:人口密集,空气流通不畅,请勿吸烟!(3)加油站:严禁烟火,吸烟等于引爆定时炸弹!
方法3 明确目的,有的放矢
语言的表达应有明确的目的性,目的决定了语言得体的尺度,决定了语言表达的方式。根据表达目的选用合理的表达方式,就是所谓的有的放矢。即使是同一内容,因表达目的不同,在内容的取舍和侧重点等方面也应有所不同。
8.下面三位作家对卢沟桥的描述各有不同,请从中任选两人,从表达技巧角度分别作出评论。要求:每条评论不超过25个字,句子简洁流畅。
北京的景点数不胜数,不过让谢冰莹印象最深刻的是卢沟桥:“桥长二百四十步,下分十一个大洞,两旁各有一百四十二根石栏雕柱;每一根石柱上,蹲着一个大石狮子,大狮的身上,有的背着三个小狮,有的手里抱一个,胸前伏一个,脚底下踩一个。每个狮子的形态或仰或卧,或笑或怒,都各有不同,惟妙惟肖。”
卢沟桥,不仅是中国精湛桥梁技艺的见证者,也是中国沧桑历史的见证者:“中国的大石桥每能使人叹为鬼斧神工,卢沟桥的伟大与那有名的泉州洛阳桥和漳州虎渡桥有点不同。论工程,它没有这两道桥的宏伟,然而在史迹上,它是多次系着民族安危。”(许地山)
卢沟晓月,是燕京八景之一。“用‘晓月’陪衬卢沟桥的确是一位善于想象的艺术家的妙语,本来不预备后人去作科学的测验。你想:‘一日之计在于晨’,何况是行人的早发。朝气清蒙,烘托
出那勾人思感的月亮——上浮青天,下嵌白石的巨桥。京城的雉堞若隐若现,西山的云翳似近似远,大野无边,黄流激奔……这样光,这样色彩,这样地点与建筑,不管是料峭的春晨,凄冷的秋晓,景物虽然随时有变,但若无雨雪的降临,每月末五更头的月亮,白石桥,大野,黄流,总可凑成一幅佳画,渲染飘浮于行旅者的心灵深处,发生出多少样反射的美感。”(王统照)
(有删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段文字摘编自《“北京印象”掇拾》,文章引用众多知名作家的言论,从多个角度介绍北京文化风物。题目以三位作家对卢沟桥的不同描述为材料,要求选取其中两位作家的言论并作出评论。第一段引用谢冰莹的话,对卢沟桥桥长、孔洞、石栏雕柱以及雕柱上的石狮作了具体说明,列举数字,摹状描写生动形象。第二段引用许地山的话,将卢沟桥与泉州洛阳桥和漳州虎渡桥作比较,说明卢沟桥与中国历史的关系。第三段,引用王统照的话,用抒情性强的文字,揭示了卢沟晓月美的原因。
[答案] (示例)①谢冰莹:用列数字和摹状貌的方法,说明卢沟桥的特点。②许地山:通过比较,说明卢沟桥是中国沧桑历史的见证者。③王统照:用抒情性强的文字,揭示了卢沟晓月美的原因。(答出两点即可)
方法4 面陈转述,恰当运用
当面陈述和请人转述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要恰当运用。面陈时,根据双方的关系,把陈述的内容讲清就行,这种表达方式相对简单一些。请人代转,涉及第三人,不仅叙述角度变了,时间、地点、称谓等因素也变了。这种表达方式复杂一些,必须考虑变化了的各因素,综合运用以上各种方法恰当表述。
9.请把下面句子的内容根据要求分别放在A、B两种不同的语言情境中进行转述。
李云对王凯说:“我明天上午不去语文组找郭老师了,请帮我转告郭老师。再帮我问,后天晚上我去她家里找她行不行。”
要求:①不能改变原意;②人物、人称表达准确得体;③时间、地点交代清楚合理。
A.当天下午,王凯遇见郭老师的女儿珊珊,说到了这件事。王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第二天早上,王凯到语文组把这件事告诉了郭老师本人。王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A.语境中涉及了郭老师的女儿珊珊,需要有相应的称呼,王凯需要交代清楚是李云让他转告郭老师的,表达时可以将郭老师替换成“你妈妈”;然后交代清楚两个时间和地点,明天上午不去语文组找郭老师了,后天晚上去家里找她行不行。B.语境中注意说话对象是郭老师本人,称呼要准确,还要注意时间是“第二天早上”,因此涉及的转述时间需要变成“今天上午”和“明天晚上”。
[答案] A.“珊珊你好,李云说明天上午他(她)不到语文组去找你妈妈(郭老师)了,请你转告郭老师一声;他(她)还让我代问一下,后天晚上去你家里找她(郭老师)行不行。”
B.“郭老师好,李云说他(她)今天上午不来找您了,让我转告您一声,再问问明天晚上他(她)去您家里找您行不行。”或“郭老师好,李云让我转告您,说他(她)今天上午不来找您了,再问问明天晚上他(她)去您家里找您行不行。”
方法5 把握语体,用语准确
语言得体,还要注意做到语体色彩得当,必须分清是要使用口语还是书面语。口语就是口头交际使用的语言,属于或适于日常会话的通俗语言,其最大特点是语言简洁化、通俗化。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用于书面表达的语言。书面语比较固定,语法更严谨、更庄重、更文雅。一般谈话和演讲多用口语,公文、政论文多用书面语。如果在口语性较强的文章里使用书面语或在庄重严谨场合使用口语,就属于表达不得体。
10.下面是某校“世界读书日”广播稿的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合广播稿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做修改。
感谢大家倾听今天的节目,今天是“世界读书日”,也是伟大作家塞万提斯、莎士比亚死去的日子。书籍是进步的阶梯,是智慧的源泉,是我们的精神食粮。阅读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在“世界读书日”莅临之际,希望大家能在有事没事的时候多多阅读,打开智慧之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倾听”指细心地听取(多用于上对下)。这里的“大家”指的是广播听众,用“收听”更合适。“死去”缺乏对伟大作家必要的尊重,可改为“逝世”或“去世”。“莅临”指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用来修饰“世界读书日”不合适,可改为“来临”。“有事没事的时候”过于口语化,可改为“平时”。
[答案] ①“倾听”改为“收听”;②“死去”改为“逝世”(或“去世”);③“莅临”改为“来临”;④“有事没事的时候”改为“平时”。
方法6 注意遣词,谦敬得当
有些词语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敬辞只能用于称呼对方,而谦辞只能用于称呼己方。如:“家母”属谦辞,只能用于己方而不可用于他人;“令郎”属敬辞,则只能用于他人而不可用于己方。还要根据自己和对方的身份、地位、职业等来选择词语。如对长辈、上级等多用敬称。
11.以下是一名高三学生写的自荐信片段,四处画线部分中表达恰当的一处是( )
[甲]再次感谢您于百忙之中抽空垂阅我的自荐信,[乙]如果有幸被贵校录取,我定会一如既往地勤勉求学、不耻下问,不仅要为实现个人理想而继续奋斗,[丙]也希望凭一己之力为学校增光添彩。[丁]恳请贵校务必给我一个机会,我会用行动兑现自己的诺言。
A.甲 B.乙 C.丙 D.丁
√
A [B项,“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敬辞,用于夸赞别人谦虚好学。此处是说自己,不得体。C项,“凭一己之力”是说凭借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凭一己之力为学校增光添彩”过于夸大自己的力量。D项,“务必”指必须,一定要,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平等关系之间要求对方一定要完成委托的事情。此处是高三学生的自荐信,对方是招生的学校,所以不得体。]
(一)语言表达准确
语言表达准确的原则一般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准确反映客观实际,文字与事实相符,即符合事理逻辑。②符合情境。选用词语时要注意情境的限制,只有根据特定情境选择恰当的词语,才能准确地表达意思。③语句要符合语法和逻辑。考生写句子时应做到句子结构完整,词语搭配得当,关联词语使用正确且有逻辑性。④正确选用词语,以求表达的范围、程度等准确无误。⑤在拟写答案的时候,要注意慎用“一定”“必须”“势必”等表达过于绝对的词语。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12.高二(3)班的王老师要把学生写的文章编成一个集子。他先把这些文章分为若干组,然后为每组文章拟一个标题。下面是其中一组的部分篇目,请你根据这些篇目,替王老师拟一个标题,并说明理由。标题不超过6个字,理由不超过50个字。
《谁的青春不寂寞》《我是快乐的小鸟》《回忆·迷途·寻梦》《同桌谢洛特的烦恼》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考生可以从所给的四篇文章的题目中提炼出共同的主题,通过“青春”“寂寞”“快乐”“回忆”“迷途”“寻梦”“烦恼”等可知,这四篇文章主要记录了学生在青春时代成长的心情和感受,据此可以确定标题。拟写标题时可以从成长的感悟入手,也可以从成长的历程入手。阐述理由时一定要围绕所拟标题来写。
[答案] (示例一)标题:成长心语
理由:从所给篇目可以看出,这一组文章表现的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情和感受。他们把寂寞、快乐、烦恼等思想情感诉诸笔端。
(示例二)标题:青春五味瓶
理由:从所给篇目可以看出,这一组文章记录了学生的青春时光。阅读这一组文章,能感受到青春的各种“味道”。
(二)语言表达鲜明
“鲜明”是指色彩分明,观点明确。表
达的色彩(感彩、事物的形象色彩)要分
明,表达的观点要明确而不含糊。简而言之,
鲜明就是要明确合理地表情达意。这一命题
点一般出现在压缩语段,修改病句,拟写广
告词、邀请信,劝告勉励,请托拒绝以及致辞、演讲稿等需要表明观点态度的题型中,或出现在描绘场景,仿写、扩写、改写语句的试题中。
13.请你对下面这条微博进行评论。要求态度鲜明,语言简练,不超过45个字。
江苏省盐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官方微博“盐城交警”发出一张海报,提醒骑电动车的人们遵守交通规则:“像我们这个年纪,骑电动车一定要记住戴安全头盔,路口遇到红灯一定要及时停车不越线,否则会被开奔驰、宝马的同学认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中的宣传标语是为提醒骑电动车的人们遵守交通规则而设的,语气轻松诙谐,让人感到温馨,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人容易接受。但标语中含有“奔驰”“宝马”这些具有物质性的内容,容易助长社会上爱慕虚荣的风气,不利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答案] (示例一)宣传语采用轻松诙谐的语气和平易近人的态度,让人感到温馨,印象深刻,易于接受。
(示例二)宣传语流露出以物质基础划分社会地位的等级意识,容易形成价值观误导,在社会中产生不良影响。
(示例三)宣传语寓教于乐无可厚非,但是要传播积极正能量,否则容易助长爱慕虚荣的风气。
(三)语言表达生动
“生动”就是表达能充分调动人们的形象思维,使表达形象可感。在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压缩与扩展语段和修改病句等题目中均有体现。
14.寒假将至,市图书馆将举办一场读书活动。活动主题为“长夜有光”,意为读书可以给身处黑夜的人带来光明和力量。请你以幕后策划人的身份,为该活动写一段开场白。要求语言连贯、鲜明、生动,至少准确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1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考生首先要明白开场白要紧扣读书活动主题“长夜有光”。可采用故事式开场白,将一个与读书有关的故事作为开头;也可采用开门见山式开场白,用精练的语言交代读书的意义;或采用引用式开场白,可以引用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为展开自己的活动主题做必要的铺垫和烘托。然后要注意“语言连贯、鲜明、生动,至少准确使用两种修辞手法”的要求,开场白应该感情充沛,文辞优美,选用修辞手法时,可以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最后要注意字数限制。
[答案] (示例)有人说读书如登高望远,让人胸怀浩荡;有人说读书如品尝甘露,让人心旷神怡;有人说读书如会见智者,让人茅塞顿开。读书有千般益处,它会给人以力量。这种力量仿佛长夜中的灯光,给迷途之人指明方向,给困顿之人带来温暖。让书籍成为我们的良师吧!让书籍常伴我们,让这光长随我们。
练案78 专项对点 语言表达的简明、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表述烦琐,请删除冗余词语,使语言表达简洁通顺,但不得改变原意。将修改后的文段写在答题线上,不超过75个字。(5分)
对个人来说,注意食品安全,良好的卫生习惯非常重要。厨房、冰箱都是藏污纳垢的地方,经常清洁(比如用酒精、醋等都有不错的效果),并且保持厨房通风干燥,有助于减少细菌。家里的食物,尽量减少存货;做饭做菜,尽量吃多少做多少——因为减价而
囤积大量原料,或者做一次饭吃上一两天,都会为细菌繁殖提供广阔的天空。尤其是很多打折力度很大的特价蔬菜、牛肉、猪肉、蛋、奶、水果,之所以特价的原因就是因为积压了很长时间,再把这些特价的蔬菜、肉、蛋、奶、水果买回家保存,简直就是考验测试自己对细菌的抵抗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打折力度很大的特价蔬菜”重复赘余,删掉“打折力度很大的”,改为“特价的蔬菜”;“牛肉、猪肉”不简洁,改为“肉”;“之所以特价的原因就是因为”句式杂糅,可以改为“特价的原因就是”;“再把这些特价的蔬菜、肉、蛋、奶、水果买回家保存”不简洁,前文提到了“这些特价的蔬菜、肉、蛋、奶、水果”,此处可以删掉,改为“再买回家保存”;“考验测试”语意重复,可删掉“测试”。
[答案] (示例)尤其是很多特价的蔬菜、肉、蛋、奶、水果,特价的原因就是积压了很长时间,再买回家保存,简直就是考验自己对细菌的抵抗力。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表述烦琐,请删除冗余词句,使表达简洁通顺,但不得改变原意。将修改后的文段写在答题线上,不超过50个字。(6分)
不过,容易产生水垢的水通常有难闻的味道,味道还时常不太好,而且容易产生水垢的水会让水壶难以清理,有时这种容易产生水垢的水还会导致水壶烧坏。如果不喜欢喝,可以装个软水机,或者喝纯净水、矿泉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容易产生水垢的水通常有难闻的味道”中主语是“容易产生水垢的水”。“味道还时常不太好”与“通常有难闻的味道”语意重复,应删掉“味道还时常不太好”;“而且容易产生水垢的水会让水壶难以清理”中“容易产生水垢的水”,与前文“容易产生水垢的水”重复,应去掉,可承前省略主语,保持陈述对象一致,改为“而且会让水壶难以清理”;“有时这种容易产生水垢的水还会导致水壶烧坏”中“容易产生水垢的水”,与前文“容易产生水垢的水”重复,应去掉,可承前省略主语,保持陈述对象一致,改为“有时还会导致水壶烧坏”。
[答案] 不过,容易产生水垢的水通常有难闻的味道,而且会让水壶难以清理,有时还会导致水壶烧坏。
3.下面文字是一则倡议书的片段,第一段有四处表达不够准确得体,请指出并作修改。(4分)
全体市民要以实际行动来保护野生动物,尽量拒绝食用野味,不近距离摸野生动物,不干扰野生动物栖息。万一发现非法捕猎、售卖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应立即向执法部门通报。
保护野生动物,禁止非法捕猎,一直是我国法律的鲜明态度。《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规定:“禁止出售、购买、利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 铁律之下仍有一些人不收手,公然在网络平台贩卖野生动物,形成恶劣示范。
(1)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尽量拒绝食用野味”中的“尽量”不够准确。“拒绝食用野味”是必须要做到的,“尽量”语气较为缓和,不符合郑重呼吁的语境,故此处应将“尽量”改为“坚决”。(2)“不近距离摸野生动物”中的“摸”不够得体。本文是一篇倡议书,“摸”的表
达过于口语化,故此处应将“摸”改为书面语“接触”。(3)“万一发现非法捕猎、售卖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中的“万一”不够得体。“万一”的表达偏口语,这里表示假设,故此处应将“万一”改为“如果”或“一旦”。(4)“应立即向执法部门通报”中的“通报”不够准确。“通报”一般是上对下,这里是说市民发现非法捕猎、售卖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要向执法部门检举报告,故此处应将“通报”改为“举报”。
[答案] (1)尽量 坚决 (2)摸 接触 (3)万一 如果(一旦) (4)通报 举报
4.下文是一位同学写给爷爷的祝寿贺词的草稿,其中有多处词语使用不够得体、恰当,请至少找出四处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4分)
时光荏苒,日子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快到您六十岁诞辰了。回顾您一生辛苦,为子孙积累的最大财富是勤劳善良的朴素品格和宽厚待人的做人方法,这让我们大受好处。在您的生日来临之际,送上我最真挚的祝福:祝您身体健康,生活顺心,万事如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需注意本篇是孙子写给爷爷的祝寿贺词,答题时要结合前后语境进行分析,注意语体等。①“日子过得真快”过于口语化,和上文的“时光荏苒”语体风格不一致,应改为“日月如梭”;②“诞辰”一般用在数字前面,此处可以改为“大寿”;③“一生”的说法不妥,爷爷尚健在,故应改为“半生”;④“做人方法”也过于口语化,可以改为“处世之道”;⑤“好处”说法过于口语化,可改为书面语“裨益”。
[答案] (示例)①“日子过得真快”改为“日月如梭”;②“诞辰”改为“大寿”;③“一生”改为“半生”;④“做人方法”改为“处世之道”;⑤“好处”改为“裨益”。
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
某中学举行辩论赛,正方的观点是“养成良好风气主要靠自律(自我约束)”,反方的观点是“养成良好风气主要靠他律(他人约束)”。辩论时,双方唇枪舌剑。反方突然这样发问:“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不就是被套了个紧箍儿才形成一个团队的吗?可见养成良好风气主要靠他律。”
作为正方,你将怎样准确、鲜明、有力地回击反方?(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着重考查辩论词,辩论词就是在双方或者多方辩论时,用于驳斥对方的语言。解答本题首先根据材料确立观点——养成良好风气主要靠自律,还要注意题干要求“准确、鲜明、有力地回击反方”。反方的问话中认为“孙悟空……形成一个团队的吗”说明了人要靠“他律”,就此可以直接反驳,“唐僧为什么不戴紧箍呢?”也可以从孙悟空等人和唐僧属性不同的角度驳斥对方论据。还可以从对方观点不严谨、片面角度进行驳斥。
[答案] (示例)孙悟空等人正是因为不够自律才被套上紧箍的。如果他们能够自律,那么当初又何必给他们套上紧箍呢?可见养成良好风气主要靠自律。
6.请为《下一站火星》这本书写一则新书推介词。要求:紧扣本书内容,语言准确鲜明,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80个字。(5分)
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将向何处去?通过进化论,人类了解了自身演化的历史,知晓了“我们从何处来”。通过遗传科学,人类弄清楚了自己的基因密码,明白了“我们是谁”。然而,“我们将向何处去”还没有答案。航天类科普读物《下一站火星》试着从火星探测的视角回答这一问题。
为什么要探测火星?首先,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有限,还有很多“谜团”有待揭开。其次,从天体演化的角度看,每一个类似太阳系的恒星及其行星系统都有一个宜居带,行星若能接收到足够的恒星辐射能量,保持适宜的温度,维持液态水和大气存在,就有可能孕育生命。在宇宙中可能孕育生命的行星到底有多少?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能否走出摇篮去探索新的家园?目前,人类对月球的探索正在不断深入。在位于地球附近宜居带的两颗行星中,金星已被证实不仅难以探索,而且探索价值有限,火星因此成为探测的“下一站” 。人类探测火星有着怎样的历史和前景?《下一站火星》从有关火星的基本知识开始,回顾了人类火星探测的历史,预测了火星开发的未来,激发起了读者对未来宇宙航天的想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首先结合文段筛选归纳出有关火星的认识,比如为何要探测火星。然后审清题意,介绍的对象为“《下一站火星》这本书”,了解推介词的特点,具有宣传性质,力求一语中的,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内容上对读者具有诱惑力,语言表达上语言准确鲜明,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为了增强鼓动性可以借鉴颁奖词的表达方式,使用第二人称;对偶对仗或排比,句式整齐增强气势;比喻拟人等生动形象,增强表现力;使用问句,设置悬念启发读者思考;不超过80个字。
[答案] (示例)无边无际的万象星辰、波诡云谲的电闪雷鸣、瞬息万变的风霜雨雪……太空之外是什么?那里是否有人类向何处去的答案?《下一站火星》将会告诉你。
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87岁的山东莱阳老人李世富用25年时间,只身一人在山上种了10万余棵树。人们因此尊称他为“山魂”,李世富摆手说自己充其量叫“小山”,是大山的儿子。
某电视台得知此事,要对老人进行采访,请为记者写一段采访前的开场白。要求: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80个字左右。(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因为这是一段开场白,所以在结构上应该有引出采访对象的作用;而在内容上,则要注意把老人的事迹进行简要介绍,同时又要注意用语富有一定的文采,有一定的吸引力,这样才能做到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另外,要注意字数的限制。
[答案]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有这么一位老人,他用25年的时间栽下了10万余棵树,就是想让后世子孙能够永享清凉。这位老人就是被称为“山魂”的87岁的山东莱阳的李世富。
8.重阳节就要到了,请你写几句祝福的话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要求语言准确、得体、鲜明、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15个字。(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联系题目重阳节的节日氛围和含义,从祝福对象的身份及祝福语的内容和意义等角度构思。重阳节正是秋高气爽的天气,可写“秋风徐徐”;节日饮食上,吃栗糕,喝菊花酒,可写“送来栗糕,献上菊酒”,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祝福语可从健康、长寿和节日快乐等角度组织答案即可。要注意字数的要求。
[答案] (示例)秋风徐徐,重阳九九,送来栗糕,献上菊酒,祝您快乐、健康、长寿。
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表述烦琐,请删除冗余词语,使表达简洁通顺,但不得改变原意,将修改后的文段写在答题线上,不超过75个字。(5分)
一件古代服饰上藏着多少古人的针线功夫?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博院(博物馆)推出的“锦绣华裳——巴州博物馆藏古代服饰精品展”,不但展示了出自小河墓地的毛纺织品服饰和展示了出自楼兰墓群的炫彩丝织品服饰,还在展览中加入数字复原场景功能,让观众“走进”发现服饰的小河墓地和楼兰墓群遗址中,了解社会当时的社会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应该删去的冗余词语共有三处:第一处,删去第二个“展示”,因为原句中“毛纺织品服饰”和“炫彩丝织品服饰”都是“展示”的宾语,所以无须重复表述。第二处,删去“让观众‘走进’发现服饰的小河墓地和楼兰墓群遗址中”一句中的“小河墓地和楼兰墓群”,因为在前句“展示了出自小河墓地的毛纺织品服饰和出自楼兰墓群的炫彩丝织品服饰”中对具体的遗址已经有所表述,所以此处应避免重复。第三处,删去“了解社会当时的社会背景”中的前一个“社会”,因为“背景”前已有定语“社会”,此处叙述多余。
[答案] 不但展示了出自小河墓地的毛纺织品服饰和出自楼兰墓群的炫彩丝织品服饰,还在展览中加入数字复原场景功能,让观众“走进”发现服饰的遗址中,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
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