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板块四 学案67 句式变换与仿用(教师版)-2026版高三总复习一轮语文(教考衔接)

文档属性

名称 78 板块四 学案67 句式变换与仿用(教师版)-2026版高三总复习一轮语文(教考衔接)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4.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4 15:16: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案67 句式变换与仿用
教材“学习提示” 命题点提炼
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故都的秋》《荷塘月色》 学习时要关注两篇写景文章的语言艺术,可以从用词、句式等方面来细细品味。如《故都的秋》开头多用短句,句中多停顿,起到了舒缓节奏和营造氛围的作用。 句式变换与运用
掌握变换句式题的特点和要求
变换句式,要求考生根据题目要求和语言表达的需要,在保持原句意思不变的前提下,将句子由一种句式变换成另一种句式。常见的变换句式题型有长短句互换、整散句互换、句子重组等。
句式变换“3原则”
1.不能改变原意
变换句式,只是句式的变换,除了根据需要作个别文字调整之外,其他都不能变换,尤其是内容。所以试题一般规定“可以改变语序、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即使题干中不标出这样的要求,也不能改变原意,因为这是基本原则。
2.该变的句式必须变到位(“一一对应”原则)
每一种句式都有相对的同义句式,如长句与短句对应、主动句与被动句对应、整句与散句对应、常式句与变式句对应、口语语句与书面语句对应等。要按照相应的关系去变换句式,避免张冠李戴。
3.同语境协调
变换句式,如果是对一段文字的某一部分进行调整,一定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使变换的部分在内容上、形式上都要与上下文连贯,并协调一致。
(一)长短句变换
长句,包括结构复杂的单句和复句中结构复杂的句子,特点是结构复杂,节奏舒缓,表意严密、细致、精确。长句一般用于书面语。
短句,包括结构简单的单句和复句中结构简单的句子。特点是结构简单、节奏紧凑、表述简洁,一般用于口语。短句变长句与长句变短句在思维上正好相反。从语法上说,就是要以一个核心句为主体,将其他句子变为核心句的修饰成分。
1.长句变短句
长句变短句“3步骤”
1.(2024·新课标Ⅱ卷)文中画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那天是周六,我和几个朋友在一家书店闲聊,因为一直留意着窗外的云,聊天时我有些心不在焉。书店是整幅的玻璃幕墙,大大小小的云在窗框里,如画一般,还带有特别随意任性的毛边儿。带着流苏一样的大毛边儿的大块云和带着细丝一样的小毛边儿的小块云都主打一个飘逸轻盈。哪怕再高妙的丹青手,也画不出来那个劲儿,实在是美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一步,提取原句的主干:大块云和小块云都主打一个飘逸轻盈。第二步,将定语转换成主谓句:将定语“带着流苏一样的大毛边儿的大块云”变成主谓句“大块云带着流苏一样的大毛边儿”;将定语“带着细丝一样的小毛边儿的小块云”变成主谓句“小块云带着细丝一样的小毛边儿”,去掉连词“和”。第三步,按照逻辑关系调整语序:先分别叙述“大块云”“小块云”的特征,然后对它们的共同特征进行总结。
[答案] (示例一)①大块云带着流苏一样的大毛边儿,②小块云带着细丝一样的小毛边儿,③都主打一个飘逸轻盈。
(示例二)①大块云带着大毛边儿,②流苏一样,③小块云带着小毛边儿,④仿佛细丝,⑤都主打一个飘逸轻盈。
2.短句变长句
2.将下列三句话整合为一个长单句。(含标点符号不超过35个字)
①真的东西总是同假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②善的东西总是同恶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③美的东西总是同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一步:确定主干。材料中三个短句陈述的对象完全相同,皆为“东西”,谓语皆为“总是”,宾语皆为“存在”。句子的主干确定为“东西总是存在的”。
第二步:合并枝叶。可将三个短句的“真的”“善的”“美的”三个定语合并为“真的、善的、美的”,共同充当“东西”的定语,进而构成“真的、善的、美的东西”的短语;将三个短句的“假的东西”“恶的东西”“丑的东西”合并为“假的、恶的、丑的东西”,共同充当“比较”的状语,进而构成“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的短句。
第三步:整合成句。将析出的句子主干“东西总是存在的”与“真的、善的、美的东西”“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整合为“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的长单句。
[答案] 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二)整散句变换
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叫整句;相反,结构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叫散句。整句主要有排比句、对偶句等,散句主要有长句短句交错、非排比句、非对偶句等。整句的特点是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易于上口,语势强烈;散句的特点是富于变化,错落有致,形式灵活,使用面广。
对整散句变换的考查,多为散句变换为整句。于此,我们予以重点讲析。而对整句变散句的考查,一般不涉及,如考查,则变换技法,与“散句变整句”之法反向即可。因此,此处不展开讲析。
散句变整句“3步骤”
3.请把下面赞美“农民工”的散句改写成一组排比句,可以适当删减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一座座高楼大厦,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建筑起来的,那是城市形象最朴实厚重的底色;他们满腔的激情是城市文化最真挚深沉的心声,喷涌着一首首打工诗歌;他们用全部的才智书写着一篇篇创业传奇,那是城市精神最鲜活清澈的源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一步:审清题干。题干关键点:①把散句改写成一组排比句;②可以适当删减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第二步:定基准句。“他们用全部的才智书写着一篇篇创业传奇,那是城市精神最鲜活清澈的源泉”比喻特点鲜明,句式较为整齐,可作为基准句。
第三步:仿句成段。仿照上面的基准句结构形式,分别将其他句子改写成“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建筑起一座座高楼大厦,那是城市形象最朴实厚重的底色”“他们用满腔的激情喷涌着一首首打工诗歌,那是城市文化最真挚深沉的心声”,并与基准句组合成句式整齐的语段。
[答案] 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建筑起一座座高楼大厦,那是城市形象最朴实厚重的底色;他们用满腔的激情喷涌着一首首打工诗歌,那是城市文化最真挚深沉的心声;他们用全部的才智书写着一篇篇创业传奇,那是城市精神最鲜活清澈的源泉。
(三)重组句子
重组句子题型,多是改变句子的开头或陈述对象,让考生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情况下,对句子进行重新组合,重新表述。
重组句子“3步骤”
4.将下面一句话改写成一个以“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为开头的单句,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
辛弃疾初来南方任职,对朝廷的怯懦和畏缩并不了解,加上宋高宗曾赞许过他的英勇行为,所以他在这一时期,曾积极提出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一步:审题干,明方向。题干要求关键点有三:①以“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为开头;②将句子改写成一个单句;③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
第二步:读原句,析特点。原句是一个因果关系的复句,“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是原句表结果的分句的宾语。
第三步:依要求,组句子。根据题干要求,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放在句首充当主语,可将“辛弃疾初来南方任职,对朝廷的怯懦和畏缩并不了解,加上宋高宗曾赞许过他的英勇行为”作为修饰成分,充当谓语“提出”的状语,然后适当增删词语,组成句子。
[答案] 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是辛弃疾在初来南方任职,对朝廷的怯懦和畏缩并不了解,加之其英勇行为受到过宋高宗的赞许的情况下提出来的。
掌握语句仿写题的特点和要求
语句仿写往往涉及修辞、句式、表达、照应等内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2024年新课标Ⅰ卷考查了给定材料式仿写,2023年全国甲卷考查了嵌入式仿写,2018年全国Ⅱ卷考查了给定材料式仿写,体现出较强的轮考规律,在一轮复习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仿用句式的解题通法
无论哪种仿用句式题,句式仿写的方法基本是相通的,仿写的最高境界是形神皆似原句。仿用句式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形式上的束缚性,就是说一定要符合题目要求,不可另起炉灶;二是内容上的创造性,内容上不能再重复原来的内容,要尽量“开拓境界”。作答时,应遵循以下步骤:
第一步:准确审题,明确仿写要求。
一审内容。要明确题干要求,确定表述对象,做到主旨明确,内容协调完整。二审句式。要明确例句的句式特点,理清句间的关系和层次。三审修辞。要准确把握题干中明示或者例句中暗示的修辞手法。
第二步:理清思路,明确仿写步骤。
一是确定对象。明确仿句的具体表述对象(主语或本体等)。二是遣词造句。调动平时的知识积累和情感体验,进行联想和想象,选择恰当的词语,拟写出符合句式和修辞要求的语句。
第三步:通读验证,检验仿写效果。
审视所写的句子,看它是否有语病,是否和例句内容协调一致,句式、修辞是否与例句一致。要尽可能推敲措辞,力求使仿句意境优美,富有新意,内涵丰富,有思想,有深度。
(二)仿用句式的常见题型
1.给定材料式仿写
给定材料式仿写,题目除了给出例句,还会给出学生答题所需要的语言材料,要求学生利用所给材料,完成对示例的仿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仿写的难度。审题时,学生必须认真分析例句的句式特点和思想内涵,弄清所给材料之间的组合关系;要严格按照例句的句式组织材料,使所写句子与例句形、神高度统一。
5.(2024·新课标Ⅰ卷)文中第一段用“电”比喻人的精力体力,使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请以“云”为本体写一个句子,要求:语意完整,使用借喻;借喻贴切,表达流畅。
当你觉得劳累而懒得说话,情绪、胃口不佳且脑子不转时,往往是身体在提醒你:“电量已经触底,需要立即充电。”常用的充电方式,包括合理睡眠、适度运动、调整饮食等多种,其中睡眠最为重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一步:准确审题,明确仿写要求。首先要区分明喻、暗喻和借喻。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比喻词常用“像”“好像”“仿佛”“犹如”等。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常用“是”“变成”“成了”“构成”等。借喻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即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
第二步:理清思路,明确仿写步骤。然后根据比喻中本体和喻体是“具有相似点的不同类事物”这一特征,给“云”这个本体找一个合适的喻体,云的特点有洁白、柔软、飘逸等,据此可将喻体定为莲花、羊群等,然后按照要求写句子。
第三步:通读验证,检验仿写效果。
[答案] (示例一)那是一个晴朗的夏日,蔚蓝的天空中飘着一朵朵洁白的莲花。(示例二)一阵大风吹过,天空中拥挤的羊群被吹得摇摇摆摆,逐渐向远处散去。
2.命题式仿写
命题式仿写也称话题式仿写。此类题目提供一个例句,再设定一个(或几个)命题,要求按照例句形式进行仿写。
6.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许多汉字如山、日、水、火、土、木……都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请参照例句,任选一个字写一段话。要求100字以内。
例:“月”字形如弯弯的月牙,“月”加“日”是“明媚”的“明”。“月”在中华文化中总是与清纯、静谧、乡情相联系,“朗月清风”让人神清气爽,“月是故乡明”则勾起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一步:准确审题,明确仿写要求。首先要清楚,例句是以汉字为依托进行联想和想象的拓展。其次要明确例句共两句话,前一句由两个单句构成,第一个单句进行字形上的联想,第二个单句从组字的角度拓展;后一句由三个单句构成,第一个单句从文化的高度挖掘其内涵,后两个单句用具体的熟语加以佐证。
第二步:理清思路,明确仿写步骤。首先要确定对象,如“水”“土”“火”等;然后展开联想和想象,运用相应的表现手法,进行仿写。
第三步:通读验证,检验仿写效果。
[答案] (示例)“水”字形如起伏的波纹,“水”加“白”是“泉水”的“泉”。“水”在中华文化中总是与清凉、洁净、舒爽相联系,“水波涟涟”让人心清目明,“山清水秀”则引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
3.嵌入式仿写
嵌入式仿写要求在一个语段中嵌入仿写的句子。这种题型有较强的限制性,要求仿写句语意与前后语句贯通,句式与前句或后句相同,语脉清晰,语言流畅。
7.(2023·全国甲卷)请在横线处仿照上句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正确贴切,语意完整连贯。
第二位教师是另一种讲法,他说:“‘釜’就是锅,‘舟’就是船。‘破’和‘沉’都是动词。‘破釜’是‘使釜破’的意思,也就是把锅砸碎;‘沉舟’是‘使舟沉’的意思,也就是把船凿沉。这样用法的动词叫作‘使动词’。同是做饭的工具,古代叫‘釜’,现代叫‘锅’;同是水上运输工具,古代叫‘舟’,现代叫‘船’;这是古今词汇的演变。像古代叫‘冠’,现代叫‘帽子’,古代叫‘履’,现代叫‘鞋’,都是这种情形。曹植《七步诗》里有‘豆在釜中泣’的句子,________,这里的‘釜’和‘舟’跟‘破釜沉舟’里的‘釜’和‘舟’意思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一步:准确审题,明确仿写要求。材料中有一处空缺,要求考生根据上句“曹植《七步诗》里有‘豆在釜中泣’的句子”进行仿写。这道题的答案,除去结合全文意思来看外,主要根据“曹植《七步诗》……”一句的构成,注意包含四个要素
第二步:理清思路,明确仿写步骤。一要有“破釜沉舟”的“舟”字;二要与“豆在釜中泣”相对应而形成一个现成句子;三要有作者的姓名;四要有诗文的题目名。当然,这四条是获得满分的标准。
第三步:通读验证,检验仿写效果。
[答案] (示例一)柳宗元《江雪》里有“孤舟蓑笠翁”的句子
(示例二)寓言里有“刻舟求剑”的故事
(示例三)“刻舟求剑”的成语
4.对联式仿写
对联式仿写的出题形式主要是给出一联,要求对出另一联;或者是给出短语,要求组成对联。拟写对联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字数相等。对联没有字数限制,长的可达几百字,短的则几个字。但不论长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
(2)结构相应。对联中上下联的结构应完全一致。比如杭州云栖寺的对联:“水向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从结构上看,上下联均为主谓结构。
(3)词性相同。对联的上下联相应位置的词的词性要相同,比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从词性的角度分析,“大漠”“长河”,名词;“孤烟”“落日”,名词;“直”“圆”,形容词。
(4)平仄相对。对联中的上下联,一般要求停顿处应平仄相对(平声一般指一声、二声,仄声一般指三声、四声)。一般情况下,上下联要求仄起平收,即上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
(5)内容相关。上联和下联表达的主要意思应基本统一,即使是两种相反的情形,也要有某种内在联系。
8.用下面的短语组成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各一副。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
门上桃符 碧波竞舟 江边柳线 青艾驱瘴 迎春绿 十里欢 耀眼红 千家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一步:准确审题,明确仿写要求。作答本题,需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去考虑:内容上要符合节日的特点,形式上要符合对联的特点。
第二步:理清思路,明确仿写步骤。“江边柳线”与“门上桃符”有明显的春节的特征,“绿”与“红”相对,下联要收在平声上,这样就很容易确定写春节的对联。同样,“青艾驱瘴”“碧波竞舟”具有典型的端午节特征,而“驱瘴”的只能是“千家”,再加上仄起平收的要求,写端午的对联也很容易确定。
第三步:通读验证,检验仿写效果。
[答案] 春节:江边柳线迎春绿 门上桃符耀眼红
端午节:青艾驱瘴千家乐 碧波竞舟十里欢
练案76 专项对点 句式变换与仿用
1.(2024·全国甲卷)请将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两座威严的雪峰——托木尔峰和汗腾格里峰巍然耸立,俯视着周边十多座海拔6 000米以上的山峰。带着充沛的水汽在伊犁河谷一路长驱直入的暖湿气流造就了一片片麦浪滚滚的田地和水草丰美的牧场。博斯腾湖碧水连天,赛里木湖晶莹澄澈,艾比湖“盐”装素裹,天池静卧在苍翠环绕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首先整体分析画横线的句子的结构,这句话的叙述主体是“暖湿气流”,主要讲的是“暖湿气流”对伊犁河谷的影响。然后逐一划分这个长句子的成分,“带着充沛的水汽”是“暖湿气流”本身的特点,“在伊犁河谷一路长驱直入”是这股气流行动的区域和行动的特点,“造就了一片片麦浪滚滚的田地和水草丰美的牧场”是“暖湿气流”在伊犁河谷行动的两种结果,既然是两种结果,就可以分为两个短句来表述,即“造就了一片片麦浪滚滚的田地”“造就了水草丰美的牧场”,两个结果之间可加上“还有”等连词,让表达更加通顺。这样分析就可以得到四个短句。最后按照事理逻辑给句子排序,几个短句可统一以“暖湿气流”为主语,并按照本身特点、在某区域的行动特点、造就的结果的顺序进行排序。
[答案] (示例一)暖湿气流带着充沛的水汽,在伊犁河谷一路长驱直入,造就了一片片田地和牧场,田地麦浪滚滚,牧场水草丰美。
(示例二)暖湿气流带着充沛的水汽,在伊犁河谷一路长驱直入,造就了一片片麦浪滚滚的田地,还有一片片水草丰美的牧场。
2.(2022·新高考Ⅰ卷,改编)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科学家栾恩杰当年高考时报考的是电机系,因为服从国家安排改学自动控制,从此与国防和航天事业有了不解之缘。
20世纪60年代,栾恩杰到第七机械工业部工作后参与的第一个重大任务就是我国潜地导弹“巨浪一号”的研制。潜地导弹作为秘密武器,在欧美国家是秘而不宣的国防项目,鲜有资料可供借鉴。在没有国外技术援助、自身又缺乏技术力量的情况下,整个团队按照先在陆上发射台发射、再把导弹装进发射筒以模拟水下发射环境、最后进行潜艇发射的规划开始了“巨浪一号”的研制攻关。这三步被称为“台、筒、艇”,但每一步都失败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一步:找准主干部分。长句的主干是“整个团队按照……规划开始了‘巨浪一号’的研制攻关”,这句话就可以当作短句中的一个语句。第二步:抽出修饰语。把修饰限定成分“按照……的规划”中的三个短句摘取出来,按照“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的顺序排列即可。第三步:整合成句。将切分的修饰限制成分,按照句子内容的顺序,形成一个完整的语句,形成最终答案。
[答案] (示例)整个团队按照规划开始了“巨浪一号”的研制攻关。第一步在陆上的发射台发射,第二步把导弹装进发射筒以模拟水下发射环境,第三步进行潜艇发射。
3.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一组短句,请改成一个长单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搜寻野生小草莓是户外漫步的一件乐事。在牧草地上,野草莓是一年中最早收获的果实。不经意间俯身,扑面而来的是泥土的气息,暖烘烘的,是草地因受热而释放出来的。将及膝深的草丛拨开,只见野草莓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红宝石,挨挨挤挤,在锯齿形的绿叶间闪耀——牧草地进入了野草莓旺季,而“野草莓日”也正是在六月的上半月。信手采摘一捧,尝上一口,来自大自然的甘甜瞬间在口腔里漫溢,在舌尖融化,让你忍不住来上第二口、第三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①以“扑面而来的是泥土的气息”为主干句。“暖烘烘的”和“草地因受热而释放出来的”作“泥土的气息”的定语,将其代入主干句中,遵循“动词性短语在前,形容词在后”的原则,因此可写成“扑面而来的是草地因受热而释放出来的暖烘烘的泥土气息”。②以“泥土气息扑面而来”为主干句。什么样的泥土气息呢?有两个定语,一是“草地因受热而释放出来的”,二是“暖烘烘的”,因此长单句可整理成“草地因受热而释放出来的暖烘烘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③以“泥土气息是草地因受热而释放出来的”为主干句。根据文意“泥土气息”前面有两个定语,一是“扑面而来的”,二是“暖烘烘的”,因此答案可整理成“扑面而来的暖烘烘的泥土气息是草地因受热而释放出来的”。
[答案] (示例一)扑面而来的是草地因受热而释放出来的暖烘烘的泥土气息。(示例二)草地因受热而释放出来的暖烘烘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示例三)扑面而来的暖烘烘的泥土气息是草地因受热而释放出来的。
4.将文中画波浪线的短句变成长句,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在古DNA技术出现之前,人类演化研究主要用两种方法:一种是体质人类学方法,另一种是利用当今现代人的DNA进行溯源反推。这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前者停留在形态学层面,后者则无法捕捉那些已消失的人类群体的DNA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原句“在古DNA技术出现之前,人类演化研究主要用两种方法:一种是体质人类学方法,另一种是利用当今现代人的DNA进行溯源反推”,改写成长句,首先确定长句主干“人类演化研究主要用两种方法”,然后把原来独立的解说部分两个分句添加为宾语的定语,理顺个别虚词,即可完成。
改写为:在古DNA技术出现之前的人类演化研究主要采用体质人类学和利用当今现代人的DNA进行溯源反推两种方法。
[答案] 在古DNA技术出现之前的人类演化研究主要采用体质人类学和利用当今现代人的DNA进行溯源反推两种方法。
5.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写成句式整齐、语意连贯的语句,不得改变原意。(4分)
她宛如一条舒展的巨龙。江河交织成了密集的血管;山脉构成了坚毅的骨骼;森林生成了丰盈的肉身与苍翠的鳞片;文明则锻造了勇于拓新的灵魂。她是大兴安岭,中国北方的起点。她是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天然绿色屏障;她让太行山和雪峰山连成一线;黑龙江、松花江等河流在此凝聚一心;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在其两侧碰撞与融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题干要求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写成句式整齐、语意连贯的语句,所以先从其中选一句,然后都改成句式一致的句子,组成句式整齐、语意连贯的语句。可以选择句子“黑龙江、松花江等河流在此凝聚一心”,句子“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在其两侧碰撞与融合”不用改写,句式一致。把句子“她是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天然绿色屏障;她让太行山和雪峰山连成一线”改写成句式一致的句子,让“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太行山和雪峰山”作主语,改为“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以其为天然绿色屏障”“太行山和雪峰山与其连成一线”。也可以选择句子“她让太行山和雪峰山连成一线”,将其他句子改成跟它句式一致的句子,即改成“她令黑龙江、松花江等河流凝聚一心”“她使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在其两侧碰撞与融合”。再结合上文“江河交织成了密集的血管;山脉构成了坚毅的骨骼;森林生成了丰盈的肉身与苍翠的鳞片;文明则锻造了勇于拓新的灵魂”可知,叙述顺序是先江河,再山脉,然后是森林草原,最后是文化,所以句子排列顺序是先“黑龙江、松花江等河流在此凝聚一心”,再“太行山和雪峰山与其连成一线”,然后是“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以其为天然绿色屏障”,最后是“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在其两侧碰撞与融合”。
[答案] (示例一)黑龙江、松花江等河流在此凝聚一心;太行山和雪峰山与其连成一线;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以其为天然绿色屏障;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在其两侧碰撞与融合。
(示例二)她令黑龙江、松花江等河流凝聚一心;她让太行山和雪峰山连成一线;她是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天然绿色屏障;她使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在其两侧碰撞与融合。
6.请改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之与前后句形成整句,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改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毕业后你来到石河子,这一片黄沙之野,正是涂抹绿色的最广阔天地。报到的第一天,这里还没有房子,晚上你就和队友一道睡在工棚厨房里。白天你们一起扛着标杆去测量,去规划。冬天,没膝的深雪将你单薄的裤腿冻成冰棍;在春天里,风沙肆虐,你秀气的脸上长出皱纹;夏天,炎炎的烈日将你嫩白的皮肤晒成黑炭。你这位水乡姑娘,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的理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首先,句式结构上,参考前后文关于“冬天”“夏天”的两个句子,让三个句子形成整句,可以将时间状语“在春天里”改成“春天”,并单独停顿,而后“肆虐的”放在主语“风沙”前作定语,“你秀气的脸上长出皱纹”压缩后作句子的宾语。再次,从具体内容上,考虑使用某种修辞手法,如使用比喻手法,可以将主语“风沙”比作时时冲刷着的流水,脸上的“皱纹”像“沟壑”一样,不是自己长出来的,而是“流水”冲出来的。
[答案] 春天,肆虐的风沙将你秀气的脸庞冲出沟壑。
7.请把文中画横线的散句改写成整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作为激励我们的榜样,那些成功人士拥有完美无缺的内心,似乎永远不会被负面情绪侵蚀,而我们因难以望其项背,出现羞惭、嫉妒、自卑的心态。束缚身心,满足他人,这种“心态好”并不是真平和;真淡定也不过是精心装扮只为呈现于他人眼中的淡定;自我暗示虚造的幸福感,更不是真正的幸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原句中的两个分号可知,原句可改为三个分句,首先分别找出三个分句的中心词,分别是心态好、淡定、幸福感,然后提取句子主干,可知分别是“心态好”,不是真平和;淡定,不是真淡定;幸福感,不是真幸福。接着找主语的修饰语,根据“束缚身心,满足他人,这种‘心态好’并不是真平和”可知,“心态好”的修饰语是“束缚身心满足他人”;根据“真淡定也不过是精心装扮只为呈现于他人眼中的淡定”可知“淡定”的修饰语是“精心装扮呈现于他人眼中”;根据“自我暗示虚造的幸福感,更不是真正的幸福”可知,“幸福感”的修饰语是“自我暗示虚造”,据此分析整理成通顺的句子,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束缚身心满足他人的“心态好”,并不是真平和;精心装扮呈现于他人眼中的淡定,也不是真淡定;自我暗示虚造的幸福感,更不是真幸福。
8.请以“浆果”为开头,重组横线处的句子,不得改变原意。(4分)
食物摄入和嗅觉系统之间的反馈可能有着有利的进化意义。试想一下:我们的祖先在森林中漫游寻找食物,他们发现并吃掉浆果,随后就会对浆果的气味不再那么敏感。但也许他们对蘑菇的气味仍然很敏感,所以理论上这有利于食物和营养摄入的多样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要求以“浆果”为开头,首先要明确“浆果”在句中所作的成分,认真审读句子可知,原句三个分句的主语都是“我们的祖先”,而“浆果”在第一分句没有出现,在第二、三个分句中出现,其中,它在第二个分句中充当宾语,第三个分句中修饰宾语“气味”,作其定语。要以“浆果”作开头,需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把一、二分句合并成一个句子,并将主动句改为被动句,让“浆果”作主语,谓语动词是“发现并吃掉”,宾语是“我们”,表述为:浆果被我们在森林中漫游寻找食物的祖先发现并吃掉。第二,因为前一句话的主语是“浆果”,按照主语一致性的原则,后一分句也应把宾语变为主语,但注意此处的主语是“浆果的气味”,根据承前省略的原则,可把主语表述为“它的气味”,宾语应该和前面一样,即“我们的祖先”,表述为:随后它的气味对于我们祖先来说就不再那么敏感。
[答案] 浆果被我们在森林中漫游寻找食物的祖先发现并吃掉,随后它的气味对于我们祖先来说就不再那么敏感。
9.请以“过分强调的表达效率”为开头,重组语段中画横线部分内容。(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4分)
在互联网平台上,“的、地、得”使用不规范的现象不在少数。一方面,是一些内容平台、内容生产者对文字把关不严。另一方面,快节奏、碎片化的线上交流,拼音输入法、语音输入法的流行,对“的、地、得”的误用客观上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近十年的网络语言发展历程中,语言文字工作者越来越深刻认识到,汉语交际的正确道路,不在于无限加快的表达速度,也不在于过分强调的表达效率,而是基于表达更加准确而丰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读懂内容,厘清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画横线的句子由四小句话组成,可以把前三句话理解为第一层意思:无限加快的表达速度,过分强调的表达效率,不能代表汉语交际的正确道路。因为题干要求以“过分强调的表达效率”为开头,故可以调整为:过分强调的表达效率,无限加快的表达速度,不能代表汉语交际的正确道路。第四句话是第二层意思,是说“让表达更加准确而丰富才是汉语交际的正确的基础”。
[答案] 过分强调的表达效率,无限加快的表达速度,不能代表汉语交际的正确道路,让表达更加准确而丰富才是其正确的基础。
10.请在横线处仿照上句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正确贴切,语意完整连贯。(4分)
一曲爱情悲歌,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一首身世悲歌,可歌可泣,可哀可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谁解其中味?品读汝自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句式上,和前文“一曲爱情悲歌,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一首身世悲歌,可歌可泣,可哀可叹”一致,补写的句子应先总括性地指出“一……歌”,而后用两个整齐的四字短语进行阐释。
内容上,《红楼梦》不仅写了“爱情”和“身世”,更是时代的映射,可提炼为“一段时代悲歌”,“爱情”是“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身世”是“可歌可泣,可哀可叹”,“时代”可用“亦嗔亦怒,亦喜亦悲”形容。
[答案] (示例)一段时代悲歌 亦嗔亦怒 亦喜亦悲
11.对联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讲究平仄对仗,内容贴切。请依据所给例子,利用所给材料,重组对联,使它符合对联的要求,又与所学诗文中的情境相适。(4分)
[例] 题岳阳楼联:
诗惭杜叟,文愧范公,我来敢挥毫,空怀千古无双士;
地坼吴楚,气吞云梦,此去难为景,曾上九州第一楼。
材料:临赤壁 无觅幼安 慨华发生 望京口
遥想公瑾 英雄北顾 谈笑雄姿 可堪回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中,要求根据所给材料重组对联,对联的特点是讲究平仄对仗,内容贴切,因此要根据语意和对仗、押韵的格式把散乱的语句重新组织起来,使之形成恰当的上下联。
从所给的词句看,“临赤壁”和“望京口”,“遥想公瑾”和“无觅幼安”,结构对称,各处上下联中相对应位置,“谈笑雄姿”是公瑾的神态描写,“慨华发生”是苏轼的感慨;“英雄北顾”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里面的句子,“可堪回首”是对上文的情感抒发,表明不堪回首。
从仄起平收的角度来看,“首”是仄声,应放在上联,“生”是平声,应放在下联。据此可知上联应为“望京口,无觅幼安,英雄北顾,可堪回首”,下联应为“临赤壁,遥想公瑾,谈笑雄姿,慨华发生”。
[答案] 望京口,无觅幼安,英雄北顾,可堪回首;临赤壁,遥想公瑾,谈笑雄姿,慨华发生。
12.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4分)
示例:对生活悲观消极,无所事事,表现的是理想的迷茫。
材料:责任 信仰 名利 工作
锱铢必较 挑三拣四 趋之若鹜 敷衍了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示例的句式特点“悲观消极,无所事事”,仿句应该是“挑三拣四,敷衍了事”“趋之若鹜,锱铢必较”;再根据“责任”“信仰”“名利”“工作”的含义归类,找出与之分别对应的词语;最后,按照示例的句式特点组合即可。
[答案] 对工作挑三拣四,敷衍了事,表现的是责任的失落。对名利趋之若鹜,锱铢必较,表现的是信仰的缺失。
13.故宫的建筑凝聚了古人伟大的智慧,故宫随处可见的对联文化也影响着游客。清朝皇帝雍正就在上书房皇子读书处题了一副对联,请根据上联对出下联。(4分)
上联:立身以至诚为本
下联: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对联一般要注意上下联结构相同,相同位置词语的词性相同;同时还要注意平仄,即上联三四声结尾,下联一二声结尾。内容上,要注意一定要和“读书”相关,因为对联悬挂的地点是“上书房皇子读书处”。结构上,分析上联,“立身”为动宾结构,“以……为”的意思是“把……当作”,是固定结构;“本”强调“至诚”对于“立身”的重要意义。内容上,下联可强调“读书”“明理”,结构与上联一致,可写:读书以明理为先。
[答案] 读书以明理为先
1/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