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知识梳理课件+分层练习-《精讲精练》·26版高中同步新教材备课资源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知识梳理课件+分层练习-《精讲精练》·26版高中同步新教材备课资源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0.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7-04 15:33:46

文档简介

(共10张PPT)
1.元素组成:一般由C、H、O三种元素构成(几丁质由C、H、O、N四种元素构成)。
2.功能:主要的能源物质。
3.分类
(1)单糖:不能水解,可直接被细胞吸收。常见的单糖有六碳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
五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
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必备知识 清单破
知识点 1 细胞中的糖类
种类 组成 常见种类 主要分布 主要功能
二糖 由两分子单糖脱
水缩合而成 蔗糖(葡萄糖+果
糖) 植物细胞 能水解成单糖而
供能
麦芽糖(葡萄糖+
葡萄糖) 植物细胞 乳糖(葡萄糖+半
乳糖) 人和动物的乳汁
中 (2)二糖和多糖
多糖 由多分子单糖脱
水缩合而成 淀粉 植物细胞 储能物质
纤维素 构成植物细胞壁
糖原(肝糖原和
肌糖原) 肝脏和肌肉细胞 储能物质
几丁质(壳多糖) 甲壳类动物和昆
虫 的外骨骼 废水处理;制作
食品的包装纸和
食品添加剂;制
作人造皮肤等
特别提醒
(1)并非所有的糖类都是能源物质,如核糖、脱氧核糖属于结构物质,不供能;纤维素不能为人
体的生命活动供能。
(2)淀粉、纤维素、糖原都由许多葡萄糖连接而成,但葡萄糖的连接方式有所差别。
(3)单糖、麦芽糖、乳糖是还原糖,能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
沉淀,而蔗糖和多糖不是还原糖。
知识点 2 细胞中的脂质
分类 元素组成 主要功能
脂肪 C、H、O ①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②隔热、保温;
③缓冲和减压,保护内脏器官
磷脂 C、H、O、P(N) 构成细胞膜和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固 醇 胆固醇 C、H、O ①构成动物细胞膜的
重要成分;
②参与人体血液中脂
质的运输
性激素 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
官的发育、生殖细胞
的形成
维生素D 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
钙和磷的吸收
易混易错 脂质≠脂肪
(1)脂质通常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性有机溶剂。
(2)脂肪是生物体良好的储能物质,但不是唯一的储能物质,淀粉、糖原也是储能物质。
(3)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室温下呈液态;大多数动物脂肪含饱和脂肪酸,室温下呈
固态。
知识辨析
1.“汉堡包”含有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等多糖,这些多糖在人体内被分解成葡萄糖后才能被
吸收,是否正确
不正确。人类很难消化分解纤维素。
2.能量胶是能为运动提供能量并促进体力恢复的碳水化合物凝胶。脂肪蕴含能量多,增大能
量胶中脂肪的含量能使运动员较快恢复体力,是否正确
不正确。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脂肪需转化为糖类才能提供能
量,故适当增大能量胶中糖类的含量能使运动员较快恢复体力。
3.太空的失重环境会引起无机盐的代谢紊乱,从而引起人体骨质疏松。航天员食物中应富含
钙等无机盐,同时适当补充鱼肝油(含维生素D),是否正确
正确。鱼肝油中的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骨质疏松。
提示
提示
提示
定点 糖类和脂质的比较及转化
1.糖类与脂肪的比较
关键能力 定点破
脂肪 糖类
元素比例 H含量高,O含量低 H含量低,O含量高
同质量氧化分解 耗氧量高,释放能量多 耗氧量低,释放能量少
相互转化及难易程度 糖类 脂肪 功能关系 脂肪和糖类中的淀粉、糖原均可作为细胞内的储能物质,但
脂肪通常需转化为糖类,由糖类氧化分解提供能量 2.糖类为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为主要的储能物质的原因分析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细胞中的糖类
1.糖类是细胞和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糖类的组成元素主要是C、H、O
B.几丁质是一种多糖,能和重金属离子结合,可用于废水处理
C.纤维素也是糖类,不溶于水,可以被一些微生物分解
D.糖原主要分布在肝脏和肌肉中,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时,这些糖原都能分解及时补充血糖
2.糖类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物,关于糖类的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能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而蔗糖不能
B.葡萄糖、乳糖可以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而淀粉不可以
C.并不是所有的糖都是能源物质,如核糖和脱氧核糖
D.淀粉、纤维素、糖原都由许多葡萄糖连接而成
3.淀粉是一种多糖,是一种储能物质。下图是两种淀粉的结构图,下列关于淀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种淀粉不同的原因是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
B.直链淀粉主要分布在植物细胞中,支链淀粉主要分布在动物细胞中
C.淀粉及其水解产物都可以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D.消化道内的淀粉经消化吸收,可转化为肝细胞中的糖
题组二 细胞中的脂质
4.关于脂质中各种成分叙述正确的是(  )
A.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动物的脑、卵细胞及大豆种子中含量丰富
B.脂肪的组成元素只有C、H、O,与糖类相比,C、H比例低,O比例较高
C.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能够有效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磷的吸收
D.性激素可由性腺产生并分泌,可以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也是重要的储能物质
5.甲物质分子式为C12H22O11,乙物质分子式为C57H104O6。若这两种物质作为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在相同条件下,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被彻底氧化分解时,甲物质比乙物质(  )
A.耗氧少,产生能量少 
B.耗氧多,产生能量多
C.耗氧多,产生能量少 
D.耗氧少,产生能量多
6.骆驼是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哺乳动物。驼峰里储存着脂肪,在食物缺乏时,这些脂肪可分解成身体所需的养分,供骆驼生存需要。下列关于脂肪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骆驼体内的脂肪在糖类代谢障碍时可分解供能
B.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
C.骆驼体内能促进生殖器官发育的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脂肪
D.脂肪和糖原含有相同能量时,脂肪的质量更小,故骆驼中储存脂肪可减轻骆驼的负重
能力提升练
题组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1.如图可表示生物概念模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①表示植物细胞中的糖类,则②③④可分别表示淀粉、蔗糖、葡萄糖
B.若①表示固醇,则②③④可分别表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C.若①表示糖类和脂肪的组成元素,则②③④可分别表示C、H、O
D.若①表示人体细胞内的储能物质,则②③④可分别表示脂肪、淀粉、糖原
2.如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②③④⑤所代表的糖类都能提供能量
B.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
C.正常人可以将⑤中的碳转换为淀粉中的碳
D.①均可以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3.(不定项)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油菜种子在发育和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合成量增多
B.种子萌发时,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说明可溶性糖是生命活动的唯一能源物质
C.可溶性糖和脂肪的化学元素组成完全相同
D.种子发育过程中,由于可溶性糖更多地转变为脂肪,种子需要的氮元素增加
4.图甲为苹果成熟期各种有机物的变化曲线,图乙中①②③④表示物质合成与分解转化过程。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苹果中有两种多糖,分别是     ,组成这两种多糖的基本单位是    。
(2)由图甲推测,8月份有机酸减少的原因是          。
(3)人体血糖浓度过高时,会通过图乙中    (填图中标号)途径合成多糖。在没有食物和饮水的条件下,皮下脂肪较厚的人生存期限较长。请分析原因:一是           ,生命活动需要时可以分解利用;二是脂肪还具有         ,可以保护内脏器官。
(4)某同学要减肥,制定了高蛋白高淀粉低脂的减肥餐,请结合图乙所示信息,评价该方案    (填“有效”或“无效”),理由是                     。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基础过关练
1.D 2.B 3.D 4.A 5.A 6.C
1.D 当人和动物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低于正常值时,肝脏中的糖原可分解产生葡萄糖及时补充血糖,肌肉中的糖原不能直接分解为葡萄糖,D错误。
2.B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均为还原糖,能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而蔗糖不是还原糖,A正确。乳糖属于二糖,不可以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淀粉是多糖,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细胞吸收利用,B错误。核糖、脱氧核糖等是细胞的结构物质,不属于能源物质,C正确。淀粉、纤维素、糖原都由许多葡萄糖连接而成,但葡萄糖的连接方式有所差别,D正确。
3.D 两种淀粉的单体都是葡萄糖,两者不同的原因是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葡萄糖)的数目、连接方式不同,A错误;淀粉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糖类,动物细胞中没有淀粉,B错误;淀粉不是还原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C错误;消化道内的淀粉经消化最终形成葡萄糖,葡萄糖被细胞吸收,经血液循环到达肝细胞,在肝细胞中可转化为糖原,D正确。
4.A 脂肪组成元素只有C、H、O,且与糖类相比,C、H比例高,O比例较低,B错误;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维生素D能够有效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C错误;性激素没有储能的作用,D错误。
5.A 对题干信息分析如下,由此可知,A正确。
6.C 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当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脂肪可氧化分解供能,A正确;葡萄糖有富余时,就可以转变成糖原、脂肪和某些氨基酸,B正确;能促进生殖器官发育的物质是性激素,其化学本质是固醇,C错误;与同质量的糖类物质相比,脂肪C、H比例高,O比例低,脂肪彻底氧化分解产生能量多,故脂肪和糖原含有相同能量时,脂肪的质量更小,骆驼中储存脂肪可减轻骆驼的负重,D正确。
能力提升练
1.D 糖类一般由C、H、O三种元素组成,脂肪的组成元素为C、H、O,C正确;淀粉是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人体细胞内的储能物质可能是脂肪、肝糖原、肌糖原,淀粉不是人体细胞内的储能物质,D错误。
2.D ①是单糖、②是二糖、③是多糖、④可能是纤维素、⑤是肌糖原。图中序号所代表的糖类不都能提供能量,如核糖和脱氧核糖是细胞的结构物质,不能提供能量,纤维素不能为人提供能量,A错误;单糖不能被水解,B错误;人体细胞不能合成淀粉,不能将肌糖原中的碳转换为淀粉中的碳,C错误;单糖和二糖中的麦芽糖、乳糖都是还原糖,均可以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D正确。
3.AC 种子发育过程中(图甲),脂肪的含量逐渐增加,说明脂肪的合成量增多,A正确;种子萌发时(图乙),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但这并不能说明可溶性糖是种子生命活动的唯一能源物质,B错误;可溶性糖、脂肪的组成元素均是C、H、O,不含N,可溶性糖转变为脂肪的过程中N不变,C正确,D错误。
4.答案 (1)淀粉、纤维素 葡萄糖 (2)有机酸逐渐转变成糖类 (3)①② 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 缓冲和减压的作用 (4)无效 人体血糖浓度过高时,可以通过途径④转化为脂肪
解析 (2)8月份,有机酸减少,但果糖、蔗糖增多,可能是有机酸转化成了糖类。(3)分析图乙:人体血糖浓度过高时,葡萄糖会转化成肌糖原和肝糖原,还会转化为脂肪。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生命活动需要时可以分解利用,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4)糖类供应充足时(食用高淀粉减肥餐),可大量转化成脂肪,即人体血糖浓度过高时可以通过途径④转化为脂肪。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