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综合练习卷(含解析)-《精讲精练》·26版高中同步新教材备课资源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综合练习卷(含解析)-《精讲精练》·26版高中同步新教材备课资源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5.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7-04 15:33:46

文档简介

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细胞内有机物的推断与检测
1.如图为真核生物体内不同化学元素组成化合物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①是大分子化合物,则①不可能具有物质运输功能
B.若③是豌豆细胞内的核酸,则③初步水解和彻底水解的产物种类的数量相同
C.若②为储能物质,则②可能是固醇、淀粉、糖原
D.若③彻底水解的产物中含有糖类,则该化合物有两种
2.酸奶由于口味独特、营养丰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为检测市场上销售的不同酸奶的营养价值,某兴趣小组同学对甲~戊5种品牌原味酸奶进行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原味酸奶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各不相同
B.可利用双缩脲试剂来鉴定不同品牌原味酸奶中是否含有蛋白质
C.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后,可发现乙种酸奶的砖红色最浅
D.加入苏丹Ⅲ染液后,丁种酸奶的红色较其他种类酸奶深
易错点2 种子发育、成熟、萌发等过程中化合物的含量变化
3.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减少,脂肪的含量逐渐增加;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的含量逐渐减少,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需要大量的氧元素
B.同等质量的花生种子和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耗氧较多的是花生种子
C.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含量和种类一直减少
D.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转变为脂肪,更有利于能量的储存
4.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所示,将不同成熟阶段的种子制成匀浆后检测,结果正确的是(  )
选项 取样时间 检测试剂 检测结果
A 第10天 斐林试剂 不显色
B 第20天 双缩脲试剂 不显色
C 第30天 苏丹Ⅲ染液 橘黄色
D 第40天 碘液 蓝色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1.B 2.D 3.C 4.C
1.B 由图可知,①的元素组成为C、H、O、N、S,可以表示蛋白质,如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的功能,A错误。③的元素组成为C、H、O、N、P,若③是豌豆细胞内的核酸,则为DNA和RNA,DNA和RNA初步水解产物为4种脱氧核苷酸和4种核糖核苷酸,共8种;DNA和RNA彻底水解的产物为5种碱基(A、U、G、C、T)、磷酸、核糖和脱氧核糖,共8种,B正确。②的元素组成为C、H、O,若②为储能物质,则可能是脂肪、淀粉、糖原,固醇不是储能物质,C错误。③可能是DNA、RNA、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等,不是两种,D错误。
2.D 双缩脲试剂可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故可用双缩脲试剂来鉴定不同品牌原味酸奶中是否含有蛋白质,B正确;五个品种中,乙中的还原糖含量最少,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后,乙种酸奶的砖红色最浅,C正确;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丁中脂肪含量最多,橘黄色最深,D错误。
易错分析
  (1)常见有机物的元素组成
  叶绿素:含N、Mg等。
  血红素:含N、Fe等。
  甲状腺激素:含I等。
  (2)生物大分子的组成和功能分析
生物大分子 淀粉、糖原 DNA(RNA) 蛋白质
基本组成单位 葡萄糖 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氨基酸
功能 储能物质 携带遗传信息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3)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
①还原糖的检测原理
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②脂肪的检测原理
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③蛋白质的检测原理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3.C 脂肪中氧的含量远远低于糖类,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需要大量的氧元素,A正确。花生种子富含脂肪,小麦种子富含淀粉;脂肪的含氢量高于糖类,而含氧量低于糖类;与糖类相比,在氧化分解时,脂肪耗氧量大,故同等质量的花生种子和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耗氧较多的是花生种子,B正确。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总量减少,种类增加,C错误。脂肪是花生种子的主要储能物质,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转变为脂肪,更有利于能量的储存,D正确。
4.C 油菜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可溶性还原糖和淀粉可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第10天时种子中仍然存在较多的可溶性还原糖,可溶性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会出现砖红色沉淀,A错误;种子细胞中含有蛋白质,在第20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会出现紫色,B错误;在第30天时,种子中脂肪含量较高,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C正确;在第40天时,种子中的淀粉已经消耗完,用碘液检测不会发生显色反应,D错误。
易错分析 不同有机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分析过程可以根据物质的相对变化进行。一般来说,若A物质上升的过程中,B物质下降,则可能存在B→A的转化过程。
1综合拔高练
五年高考练
考点1 细胞中的无机物
1.(2022湖北,1改编)水是生命的源泉,节约用水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下列有关水在生命活动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是生物化学反应的环境
B.参与血液中缓冲体系的形成
C.可作为维生素D等物质的溶剂
D.可作为反应物参与生物氧化过程
考点2 细胞中的有机物
2.(2022重庆,5)合理均衡的膳食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有重要意义。据表分析,叙述错误的是(  )
     项目 食物(100 g)     能量 (kJ) 蛋白质 (g) 脂肪 (g) 糖类 (g)
① 880 6.2 1.2 44.2
② 1 580 13.2 37.0 2.4
③ 700 29.3 3.4 1.2
A.含主要能源物质最多的是②
B.需控制体重的人应减少摄入①和②
C.青少年应均衡摄入①、②和③
D.蛋白质、脂肪和糖类都可供能
3.(2023湖北,2)球状蛋白分子空间结构为外圆中空,氨基酸侧链极性基团分布在分子的外侧,而非极性基团分布在内侧。蛋白质变性后,会出现生物活性丧失及一系列理化性质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变性可导致部分肽键断裂
B.球状蛋白多数可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C.加热变性的蛋白质不能恢复原有的结构和性质
D.变性后生物活性丧失是因为原有空间结构破坏
4.(2023湖南,1改编)南极雌帝企鹅产蛋后,由雄帝企鹅负责孵蛋,孵蛋期间不进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帝企鹅蛋的卵清蛋白中N的质量分数高于C
B.帝企鹅的核酸、多糖和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都有水的产生
C.帝企鹅蛋的卵清蛋白的空间结构与氨基酸序列有关
D.雄帝企鹅孵蛋期间主要靠消耗体内脂肪以供能
5.(2023湖北,3改编)维生素D3可从牛奶、鱼肝油等食物中获取,也可在阳光下由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而来,活化维生素D3可促进小肠和肾小管等部位对钙的吸收。研究发现,肾脏合成和释放的羟化酶可以促进维生素D3的活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肾功能下降可导致机体出现骨质疏松
B.适度的户外活动,有利于少年儿童的骨骼发育
C.维生素D3可由7-脱氢胆固醇转化,可能与他们同属固醇类物质,都含有C、H、O、P有关
D.肾功能障碍时,补充维生素D3不能有效缓解血钙浓度下降
考点3 有机物的鉴定及实验分析
6.(2022重庆,11)在一定条件下,斐林试剂可与葡萄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去除沉淀后的溶液蓝色变浅,测定其吸光值可用于计算葡萄糖含量。如表是用该方法检测不同样本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样本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吸光值 0.616 0.606 0.595 0.583 0.571 0.564
葡萄糖含量(mg/mL) 0 0.1 0.2 0.3 0.4 0.5
A.斐林试剂与样本混合后立即生成砖红色沉淀
B.吸光值与样本的葡萄糖含量有关,与斐林试剂的用量无关
C.若某样本的吸光值为0.578,则其葡萄糖含量大于0.4 mg/mL
D.在一定范围内葡萄糖含量越高,反应液去除沉淀后蓝色越浅
高考模拟练
应用实践
1.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SFA)和不饱和脂肪酸(USFA),动物奶油富含SFA和胆固醇。SFA摄入量过高会导致血胆固醇等升高,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SFA和USFA在结构上的区别是碳链中是否存在双键
B.胆固醇与维生素D、性激素、磷脂等都属于脂质类物质
C.适量摄入动物奶油,有利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D.SFA和USFA在元素组成上有差异,它们的熔点也不相同
2.(2024湖南郴州统考一模)胶原蛋白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可被用来制作手术缝合线,在手术过后无需拆线,避免了拆线的痛苦。下面有关胶原蛋白等蛋白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组成胶原蛋白的元素主要是C、H、O、N,其中N主要存在于—NH—CO—中
B.组成胶原蛋白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脱水缩合能形成肽键,肽键不稳定,低温下易断裂
C.手术缝合线之所以不用拆,是因为胶原蛋白能被分解成可以被人体吸收的氨基酸
D.胶原蛋白等蛋白质和多糖、核酸等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共同构成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
3.中国消费者协会曾发布“网购诚信与消费者认知调查报告”,结果显示,消费者对于网络消费环境和网络购物消费总体满意,但有超半数受访者反映广告宣传夸大其词或与实物不符。下列广告语在科学性上正确的是(  )
A.某品牌奶粉富含维生素D,适量服用有助于婴幼儿骨骼健康发育
B.某品牌营养餐由土豆、南瓜等非糖原料精制而成,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C.某品牌保健品富含脑蛋白,学生服用可直接补充人体脑蛋白,增强记忆力
D.某品牌口服液富含Ca、Fe、Zn等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4.(不定项)(2024山东泰安阶段练习)图甲中①②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图乙表示由四个单体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图甲中①为某种多聚体,则①可能具有催化的作用
B.若图甲中的②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与脂肪的不同之处在于②中甘油的一个羟基与磷酸及其他衍生物结合
C.图乙中若单体是氨基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中氧原子增加3个
D.图乙中若单体是葡萄糖,则该化合物在动物细胞中可能是糖原或淀粉的部分结构
5.某团队为探究某病毒的遗传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回答:
A组 B组 C组
注射物 该病毒核酸提取物 该病毒核酸提取物+一定量DNA水解酶   
实验处理 利用显微注射技术将等量注射物分别注入三组活鸡胚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是否有该病毒产生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注:DNA水解酶、RNA水解酶可分别对DNA、RNA进行初步水解。
(1)实验中使用活鸡胚培养病毒的原因是           。
(2)该实验中C组的注射物是                。本实验的实验现象为                    ,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3)有关该病毒的遗传物质除可用上述实验鉴定外,还可以直接对该病毒的核酸提取物进行检测,若检测到       ,也能说明其遗传物质是RNA。不能利用该方法鉴定某细菌的遗传物质,原因是                 。
迁移创新
6.水熊虫在极端干旱的条件下,身体开始皱缩,细胞大量脱水,进入干化状态。干化的水熊虫能对抗高压、高温等的影响,干化的水熊虫一旦接触水,就像重新浸湿的海绵一样,其生命活动又完全恢复。请回答问题:
(1)水熊虫进入干化状态时,主要脱去的是     水,此状态下其新陈代谢水平     。
(2)科研人员检测发现,干化的水熊虫细胞内几种天然无序蛋白(IDP)的含量大幅升高。
①IDP与核酸相比,共有的化学元素为      。
②在细胞内,多肽链折叠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疏水的氨基酸残基通常位于蛋白质的内部,亲水的氨基酸残基通常位于蛋白质的外部(多肽中的氨基酸单位称为氨基酸残基)。与一般的蛋白质不同,IDP呈现不折叠的“天然无序”状态,是因为含有较   (填“高”或“低”)比例的亲水氨基酸残基,这说明氨基酸的    (填“种类”或“排列顺序”)是蛋白质空间结构形成的基础。
(3)为研究IDP与水熊虫抗干旱的关系,科研人员敲除水熊虫的IDP基因(导致其不能合成IDP),检测水熊虫在正常和干旱情况下的存活率,结果如下图所示。该实验结果表明             。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综合拔高练
五年高考练
1.C 2.A 3.A 4.A 5.C 6.D
1.C 维生素D属于脂质,脂质通常不溶于水,C错误;自由水能参与化学反应,故水可作为反应物参与生物氧化过程,D正确。
2.A 分析题表:
青少年应均衡摄入①、②和③,有利于身体的发育,C正确;蛋白质、脂肪和糖类都是储存能量的有机物,都可供能,D正确。
3.A 
蛋白质不溶于乙醇,B正确;蛋白质的变性主要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这些空间结构主要是通过氢键、二硫键等维持的,故蛋白质变性涉及氢键、二硫键等的破坏,肽键不会断裂,空间结构改变会导致功能改变,从而使生物活性丧失,一般不可逆,A错误,C、D正确。
知识拓展 图解蛋白质的盐析、变性和水解
  (1)盐析、变性后的蛋白质仍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
  (2)初步水解后的蛋白质也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彻底水解后的蛋白质(单个氨基酸)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
4.A 
分析 结论
必备知识: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蛋白质中C的数量远多于N的数量 卵清蛋白中C的质量分数高于N,A错误
核酸、多糖、蛋白质的合成都经历了“脱水缩合”过程 三个过程都有水的产生,B正确
必备知识:氨基酸之间形成的氢键、二硫键等使蛋白质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卵清蛋白的空间结构与氨基酸序列有关,C正确
题干信息:雄帝企鹅孵蛋期间不进食; 必备知识: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雄帝企鹅孵蛋期间主要靠消耗体内脂肪供能,D正确
5.C 根据题干信息,绘出流程图如下:
由上图可知,肾功能下降不利于维生素D3活化(或维生素D3的活化受阻),进而不利于钙的吸收,导致骨质疏松,补充的维生素D3(不能活化)也不能有效缓解血钙浓度下降,A、D正确;阳光下(户外运动)维生素D3合成增多,有利于少年儿童的骨骼发育,B正确;维生素D3和7-脱氢胆固醇同属固醇类物质,含有C、H、O 3种元素,不含有P,C错误。
6.D 斐林试剂与还原糖混合后经50~65 ℃水浴加热可生成砖红色沉淀,A错误。在一定范围内,样本的葡萄糖含量越高,斐林试剂(蓝色)与葡萄糖反应越多,反应液去除沉淀后蓝色越浅,吸光值越小;若样本葡萄糖含量一定,斐林试剂用量越多,去除沉淀后蓝色越深,吸光值越大,B错误,D正确。若某样本吸光值为0.578,结合表格数据推测其葡萄糖含量在0.3~0.4 mg/mL之间,C错误。
高考模拟练
1.D 2.B 3.A 4.ABC
1.D 
2.B 低温不会导致肽键断裂,水解会导致肽键断裂,B错误;胶原蛋白不能被人体组织直接吸收,但能被分解成可以被人体吸收的氨基酸,因此胶原蛋白制作的手术缝合线在手术过后不用拆,C正确。
3.A 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的吸收,适量服用可促进骨骼发育,A正确;土豆、南瓜富含淀粉(糖类),淀粉分解后能产生葡萄糖,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B错误;蛋白质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补充的蛋白质被分解形成的氨基酸可能被用于合成其他蛋白质,与增强记忆力之间没有直接关系,C错误;Ca是大量元素,Fe、Zn是微量元素,D错误。
4.ABC 
图乙中若单体是氨基酸,则图乙所示化合物为四肽,该化合物彻底水解需要3分子水,所以水解后的产物中氧原子增加3个,C正确;图乙中若单体是葡萄糖,则该化合物在动物细胞中可能是糖原的部分结构,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D错误。
5.答案 (1)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 (2)该病毒核酸提取物+等量的RNA水解酶 A、B组检测到该病毒,C组未检测到该病毒 (3)尿嘧啶(U)(或核糖) 细菌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解析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
(2)根据实验结论反推实验操作及现象:
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

该病毒的核酸提取物为RNA

A组中的RNA分子侵染细胞后有该病毒产生
B组中DNA 水解酶不能水解 RNA,有该病毒产生
C组中等量RNA 水解酶水解RNA,无该病毒产生
(3)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检测其五碳糖或碱基可以确定该核酸的类型;但细菌的核酸提取物含有DNA和RNA,含有2种五碳糖和5种含氮碱基。
6.答案 (1)自由 极低 (2)①C、H、O、N ②高 种类 (3)水熊虫体内IDP具有抗干旱的作用
解析 (1)自由水呈游离状态,容易丢失,水熊虫进入干化状态时,脱去的主要是自由水,体内自由水减少导致新陈代谢降低。(2)根据题意,疏水的氨基酸残基通常位于蛋白质的内部,亲水的氨基酸残基通常位于蛋白质的外部。若用两根等长的线表示折叠的蛋白质和IDP(如下图),发现折叠的蛋白质与水接触相对少,不折叠的IDP与水接触相对多,可推测不折叠的IDP有多个亲水残基可与水接触,IDP疏水残基少,不能通过疏水残基相互作用形成折叠结构。
不同氨基酸亲水性的区别与R基有关,说明氨基酸种类是蛋白质空间结构形成的基础。(3)分析实验结果得到下图,由此可得出“水熊虫体内IDP具有抗干旱的作用”。
12题型整合练 细胞内有机物的异同及转化
题型1 细胞内有机物的异同
1.从某一动物细胞中得到两类大分子有机物X、Y,已知细胞中X的含量大于Y,用胃液(其中含有胃蛋白酶,可分解蛋白质)处理,X被分解而Y不变。X含有化学元素N,有的还含有S等,Y含有化学元素N和P,它们与碘都不发生颜色反应。下列有关X和Y的叙述,错误的是(  )
A.X可能是蛋白质
B.Y的基本组成单位可能是核苷酸
C.细胞内的X可能具有免疫或催化作用
D.Y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2.图1是活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图1表示玉米细胞干重的元素含量,则A、B依次是O和H
B.若图2表示人体细胞完全脱水后的化合物的含量,则a至少含有C、H、O、N
C.若图2表示水稻细胞鲜重的化合物含量,则a、b和c依次是蛋白质、淀粉和脂质
D.若图2中a、b和c表示玉米细胞中的三种有机物,则有机物结构都相同,但含量存在差异
3.鲜羊奶中含有化合物C12H22O11和
C1 864H2 012N165O221。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化合物C12H22O11不可能是脂肪
B.化合物C12H22O11不可能是蔗糖
C.C1 864H2 012N165O221最可能是大分子物质——蛋白质或核酸
D.C1 864H2 012N165O221的基本组成单位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4.如图是生物体细胞内部分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氨基酸的R基一定不同,人体细胞可合成非必需氨基酸
B.高温、过酸、过碱、重金属盐使b变性时破坏了其空间结构和肽键
C.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e中,e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D.图中DNA是多聚体,构成其脱氧核糖的元素为C、H、O
5.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小分子单体能构成许多不同的多聚体,模式图如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如果形成的大分子物质是蛋白质,则S1~S4是氨基酸
B.如果S1~S4中含有碱基T,则形成的大分子物质是核糖核酸
C.如果S1~S4是葡萄糖,则形成的大分子物质可能不是人体内的储能物质
D.如果形成的大分子物质储存着HIV的遗传信息,则S1~S4中含有核糖
6.生物大分子通常都有一定的分子结构规律,即是由一定的基本结构单位,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形成的多聚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若该图为一段肽链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肽键,2表示中心碳原子,3的种类有21种
B.若该图表示多糖的结构模式图,则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是相同的
C.若该图为一段单链D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磷酸基团,2表示脱氧核糖,3的种类有4种
D.若该图为一段R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核糖,2表示磷酸基团,3的种类有4种
题型2 细胞内有机物的相互转化
7.运动营养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某人运动过程中,随着运动强度的变化,脂肪与糖类的供能比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脂肪和某些糖类是人体细胞内的重要储能物质
B.高强度运动前,适当摄入糖类,有助于保障运动供能
C.中等运动强度a点时,脂肪的消耗量等于糖类的消耗量
D.据图可知,随着运动强度增强,脂肪的供能比例逐渐降低
8.Ⅰ.油菜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内的有机物、可溶性糖、脂肪的相对质量随时间发生如图1所示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油菜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会    。自由水和结合水之间能     。
(2)据图分析,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内脂肪的相对质量有所下降,可溶性糖的相对质量逐渐上升,原因是           。
(3)播种油菜种子时应适当浅播,其原因是           
                           。
(4)油菜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质的种类会增加。细胞内蛋白质种类繁多的直接原因是                    。
Ⅱ.图2表示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蛋白质、葡萄糖、淀粉的含量和淀粉磷酸化酶(催化淀粉的生物合成)活性的变化。
(5)图2中曲线③表示         。在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种子的干重将   。
(6)将小麦开花后第10天和第40天的种子分别制成组织样液,各取等量样液分别加入A、B两试管中,再各加入等量的    ,适温水浴加热后,A试管出现    ,并且比B试管颜色更    ,两试管中被检测的物质可以用图2中的曲线    表示。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题型整合练 细胞内有机物的异同及转化
1.D 2.B 3.C 4.B 5.B 6.D 7.C
1.D 根据题干信息,X可被胃液分解,且X含有N,有的还含有S等,那么X最有可能是蛋白质,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或催化作用,如抗体具有免疫作用,酶具有催化作用,A、C正确;Y也是生物大分子,含N、P,并且不被胃液分解,最可能是核酸,核酸包括DNA、RNA两类,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动物细胞中,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B正确,D错误。
2.B 若图1表示玉米细胞干重的元素含量,则A、B依次是O和C,A错误;人体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则a表示蛋白质,至少含有C、H、O、N,B正确;若图2表示水稻细胞鲜重的化合物含量,则含量最多的a表示水,其次是b蛋白质,C错误;若图2中a、b和c表示玉米细胞中的三种有机物,则三种有机物结构不同,含量也存在差异,D错误。
3.C 先从元素组成上判断符合的化合物,再从H、O比例确定所属的化合物。化合物C12H22O11含有C、H、O,可能是糖类、脂肪或者固醇,其H∶O=2∶1,可能是糖类,脂肪中H/O的值高于糖类,推测化合物C12H22O11不可能是脂肪,A正确。鲜羊奶中不含有蔗糖,B正确。化合物C1 864H2 012N165O221含有C、H、O、N,可能是蛋白质,不可能是核酸(含有P),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C错误,D正确。
4.B 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不同氨基酸的R基一定不同,人体细胞可合成非必需氨基酸,A正确;高温、过酸、过碱、重金属盐可使b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但是不破坏肽键,B错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e(RNA)中,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C正确;脱氧核糖属于单糖,其组成元素为C、H、O,D正确。
5.B 组成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A正确;碱基T是DNA(脱氧核糖核酸)特有的,B错误;如果S1~S4是葡萄糖,则大分子物质可能是纤维素、糖原或淀粉,纤维素和淀粉不是人体内的能源物质,C正确;HIV的遗传信息储存在RNA中,则S1~S4是核糖核苷酸,其中含有核糖,D正确。
6.D 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结构不同,但单体相同,B错误。根据肽链的结构,对题图进行分析得到下图,可知A错误。
根据核酸的结构,对题图中的1、2、3进行分析得到下图,可知C错误,D正确。
7.C 脂肪和糖原是人体细胞内的重要储能物质,A正确;分析曲线图可知,随着运动强度增加,细胞中糖类的供能比例增加,高强度运动前,适当摄入糖类,有助于保障运动供能,B正确;中等运动强度a点时,糖类和脂肪的供能比例相等,但由于糖类储存的能量比脂肪少,所以消耗糖类的量多于脂肪,C错误;据图分析,随着横坐标运动强度增强,脂肪的供能比例逐渐降低,D正确。
8.答案 (1)增大 相互转化 (2)脂肪可以转化为可溶性糖 (3)油菜种子中脂肪含量高,与糖类相比,脂肪中O的含量低而H的含量较高,氧化分解时消耗的氧气更多,浅播可使种子获得更多的氧气 (4)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5)淀粉磷酸化酶活性的变化 增加 (6)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深 ①
解析 (1)油菜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吸收水分,代谢增强,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会增大。自由水与结合水之间能相互转化。(2)油菜种子脂肪含量高,在种子萌发过程中,部分脂肪转化为可溶性糖,使细胞内可溶性糖的相对质量增加。(5)在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葡萄糖转化为淀粉,淀粉含量增加,后期增加速度减慢,曲线②应表示淀粉含量的变化,曲线①表示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催化淀粉合成的淀粉磷酸化酶活性的变化应用曲线③表示。在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有机物淀粉等不断积累,种子的干重将增加。(6)根据题意,需要水浴加热条件的是还原糖的鉴定,所以需向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根据(5)的推断,曲线①应表示葡萄糖含量变化,随时间延长,葡萄糖的含量有所减少,A试管中的样液来自第10天的种子,葡萄糖含量比B试管(样液来自第40天的种子)多,两试管都出现砖红色沉淀,但A试管颜色更深。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