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案25 专项对点 锁定文言简答命题6角度
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3分)
诏拜安定属国都尉张奂为北中郎将,以讨匈奴、乌桓等。匈奴、乌桓烧度辽将军门,引屯赤阬,烟火相望。兵众大恐,各欲亡去。奂安坐帷中,与弟子讲诵自若,军士稍安。乃潜诱乌桓,阴与和通,遂使斩匈奴、屠各渠帅,袭破其众,诸胡悉降。
(节选自《资治通鉴》)
请结合选文,简析张奂的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3分)
(汪中)先生于六经、子、史以及词章、金石之学,罔不综览。乃博考三代典礼,至于文字训诂、名物象数,益以论撰之文,为《述学》内外篇。又深于《春秋》之学,著《春秋述义》,识议超卓,论者谓唐以下所未有。为文根柢经、史,陶冶汉、魏,不沿欧、曾、王、苏之派,而取则于古,故卓然成一家言。
(节选自王引之《王文简公文集·汪容甫先生行状》)
根据选文,概括汪中在治学、为文方面的特点,不超过3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3分)
章帝建初元年三月,诏征还班超。超将发还,疏勒举国忧恐,其都尉黎弇曰:“汉使弃我,我必复为龟兹所灭耳,诚不忍见汉使去。”因以刀自刎。超还至于阗,王侯以下皆号泣曰:“依汉使如父母,诚不可去!”互抱超马脚不得行。超亦欲遂其本志,乃更还疏勒。疏勒复安。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西域归附》)
文章说班超“乃更还疏勒”,请概括班超重新返回疏勒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3分)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人云‘君犹器也,人犹水也,方圆在于器,不在于水’。故尧、舜率天下以仁,而人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人从之。下之所行,皆从上之所好。至如梁武帝父子,志尚浮华,惟好释氏、老氏之教;武帝末年,频幸同泰寺,亲讲佛经,百寮皆大冠高履,乘车扈从,终日谈论苦空,未尝以军国典章为意。及侯景率兵向阙,尚书郎已下,多不解乘马,狼狈步走,死者相继于道路。武帝及简文卒被侯景幽逼而死。”
(节选自《贞观政要·慎所好》)
唐太宗认为君主一定要谨慎对待自己的爱好,他这样认为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3分)
(宋若水)除湖南提点刑狱公事。衡山浮户有与土人不相中者,曰:“衡山,国之寿岳。祠城东故有溪,并城南出。后或凿城北址,导水使西,不能无断地脉。请筑山决水,使复故道。”公曰:“水西出岁久,故道皆为民居。今欲东之,则是数百家者不无荡析离居之苦。且寿岳之云,无所经见。就如其言,则国家中兴在西流之后,尤不宜妄有改作。”事乃得已。
(节选自朱熹《宋若水传》)
语段写宋若水反驳衡山浮户恢复溪水故道的请求,很有说服力,请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3分)
(周敦颐)历合州判官,事不经手,吏不敢决,虽下之,民不肯从。部使者赵抃惑于谮口,临之甚威,敦颐处之超然。通判虔州,抃守虔,熟视其所为,乃大悟,执其手曰:“吾几失君矣,今而后乃知周茂叔也。”用抃及吕公著荐,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
(节选自《宋史·周敦颐传》)
赵抃对待周敦颐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练案25 专项对点 锁定文言简答命题6角度
1.①危难当前,镇定自若;②有勇有谋,巧用离间,大破敌军;③诸胡悉降,战功显著。
【参考译文】
桓帝下诏,任命安定属国都尉张奂为北中郎将,来率军讨伐匈奴、乌桓等。匈奴、乌桓用火焚烧屯驻在五原的度辽将军府大门,又前往赤阬据守,烟火可以看得很清楚。张奂的部队大为惊恐,纷纷准备逃亡。可是,张奂仍然安坐帐中,和他的门徒、学生镇定自如地讲授、诵读经书,军心才稍微安定下来。于是,张奂秘密派使者劝说乌桓,暗中和乌桓和好,然后,命乌桓斩杀匈奴以及匈奴的旁支屠各的首领,大破匈奴部众,匈奴人全部投降。
2.①治学:范围广泛,学有专精。②为文:取法于古,自成一家。
【参考译文】
(汪中)先生对于六经、子、史以及词章、金石的学问,没有不通览的。普遍广泛地查考夏商周三代的典制,至于文字训诂、名物象数方面,以撰写论文见长,写了《述学》内外篇。又深入研究《春秋》,著有《春秋述义》,见识看法超群卓然,看过的人认为自唐朝以来没有赶得上的。他的文章来自经史,受汉魏的熏陶,不沿袭欧、曾、王、苏的流派,而取法古人,所以卓越自成一家。
3.①疏勒国怕班超回去后会被龟兹国消灭。②于阗人也不舍得班超回去,很依恋汉朝使者。③班超也想实现他原本平定西域的志向。
【参考译文】
章帝建初元年(76)三月,(朝廷)下诏让班超回京。班超准备起程回国,疏勒全国忧愁恐惧,其都尉黎弇说:“汉朝使者抛弃了我们,我们一定会再次被龟兹消灭,我真不忍心看到汉使离去。”于是拔刀自杀了。班超回到于阗,于阗国自王侯以下都号哭着说:“我们依靠汉使就像依靠父母一样,真不能离开啊!”于是相互抱着班超的马脚,使班超不能行走。班超也想实现他原来的志愿,便再次返回疏勒。疏勒又安定了。
4.①从君臣关系来看:国君的言行对臣民是有示范、引导作用的,居上位的人有什么爱好,便会影响下面的臣子、百姓,从而在社会上形成相应的风气。②从后果来看:如果追求自己的爱好不当,会身死国灭,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参考译文】
贞观二年(628),太宗对侍臣说:“古人说‘国君就像是容器,百姓就像是水,水或方或圆在于容器,而不在于水’。所以尧舜以仁义治天下,人们都跟随他行善;桀纣以残暴治天下,人们都跟随他作恶。下边所做的,都是跟随上边所喜欢的。至于像梁武帝父子崇尚浮华,只爱好释迦牟尼、老子的教义;梁武帝晚年,经常驾临同泰寺,亲自讲解佛经,百官都带大帽,穿高靴,乘车跟随皇上,整天谈论苦呀空呀那一套佛家教义,从不把军机国务典章制度放在心里。等到侯景率兵攻向京城,自尚书郎以下的官员,大多不会骑马,狼狈不堪地徒步逃跑,死在路上的人比比皆是。梁武帝和简文帝都被侯景囚禁逼死。”
5.宋若水指出,恢复故道会让数百户居民动荡离散,危害极大。而寿岳庇佑国运的说法不见经典记载,不足为据。即使认为地脉影响国运的说法成立,由于国家中兴发生在改道之后,那么恢复故道就会影响大好国运,这与恢复故道的理由自相矛盾。宋若水从后果的严重性、对方论据的权威性、对方论述的严谨性三个角度进行反驳,针对性强,很有说服力。
【参考译文】
(宋若水)被任命为湖南提点刑狱公事。衡山有个与当地人不和睦的没有固定户籍的人,说:“衡山是庇佑国运昌盛、福寿绵延的山。祠城东面本来有溪流,全都从城南流出。后来有人在城北开凿河道,引导水向西流,不能无缘无故地隔断地脉。请求修筑山疏导水流,使故道恢复。”宋若水说:“水从西面流出年岁已久,故道边都是百姓房屋。现在想要让水向东流,就会使这几百户居民饱受动荡离散之苦。并且寿岳庇佑国运的说法,没有在经典中见到记载。即使就像他说的,那么国家中兴也是在开凿河道、引导水向西流之后,更加不应该胡乱地改凿河道。”这件事才得以停止。
6.①最初,赵抃被一些毁谤周敦颐的话迷惑,对待周敦颐态度严苛;②赵抃在仔细观察周敦颐的为人之后,醒悟并珍惜,将周敦颐当作朋友;③后来赵抃推荐周敦颐任职。
【参考译文】
(周敦颐)担任合州通判时,事情不经他的手,下面的官吏不敢决断,即使交代下去,老百姓也不愿意听从。部使者赵抃被一些毁谤周敦颐的话迷惑,对他的态度很严厉,周敦颐处之泰然。后来周敦颐当了虔州通判,赵抃是虔州的知州,赵抃仔细观察了他的所作所为,才彻底醒悟,握着周敦颐的手说:“我差点失去了你这样的人才,从今以后我才算真正了解了你啊。”由于赵抃和吕公著的推荐,周敦颐做了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他把昭雪冤案、惠泽百姓作为己任。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