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案29 专项对点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含答案)-2026版高三总复习一轮语文(教考衔接)

文档属性

名称 练案29 专项对点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含答案)-2026版高三总复习一轮语文(教考衔接)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4 15:54:52

文档简介

练案29 专项对点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注]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 迷津:事见《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不写“叶落”而写“木落”,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写“落叶”而写“落木”有异曲同工之妙。
B.颔联“遥隔”指寓所与诗人的故乡遥遥相隔,不能归去。一个“隔”字就流露了思乡之情,用词贴切。
C.“归帆天际看”,运用对写,主客移位,想象家人们因思念自己而遥望天际孤帆,期盼自己归去。
D.“迷津欲有问”运用典故,表现诗人在长安碰壁之后羡慕田园生活,而与官场决裂的归隐之意。
(2)本诗第六句“归帆天际看”,有的版本作“孤帆天际看”。请结合诗句,比较“孤”“归”这两个字表达效果的异同。(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
题胡逸老致虚庵①
黄庭坚
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②常作灾。
能与贫人共年谷,必有明月生蚌胎。
山随宴坐画图出,水作夜窗风雨来。
观山观水皆得妙,更将何物污灵台③?
【注】 ①胡逸老:生平不详。致虚庵:胡逸老的书房名。②(yíng):竹箱。③灵台:指心。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人认为,诗书传家能够使后代成才,而遗金满箱往往会给子孙招来祸害。
B.颔联使用“能”“必”二字,强调了胡逸老乐善好施,一定能够名垂青史。
C.诗中致虚庵主人具有高雅的人格,诗人在敬慕的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胸襟。
D.山水可以涤荡心灵,以闲逸之心观山观水,山水的妙境自然能够常现于心中。
(2)本诗颈联独具魅力,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其精妙之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岑 参
鸡鸣紫陌曙光①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②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注】 ①紫陌:京师的街道。曙(shǔ)光:破晓时的阳光。②凤凰池:也称凤池,这里指中书省。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交代早朝出发的时间,描绘京城暮春时节清晨的景色,展示皇宫的富丽之象。
B.颔联写皇宫的金碧辉煌和雕栏玉砌,这升平景象实是诗人对王朝转衰的一种担忧。
C.颈联渲染上朝的盛况:鲜花迎接官员,柳条轻拂旗帜,此时晓星方落,露犹未干。
D.尾联点出酬和之题,说和诗难,不仅是对贾至的恭维,也表现了诗人自己的谦逊。
(2)有人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将岑参“气势雄伟,色彩瑰丽”的风格充分体现了出来,请结合本诗赏析岑参的这种诗歌语言风格。(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25·广东广州质检)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1)~(2)题。(9分)
江上秋夜
道 潜
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翻叶动秋声。
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
江 上
王安石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道潜的诗首句从大处落墨,写阴雨笼罩中的苍江到傍晚还没放晴,“暗”字用词恰当,写出了天低云暗、秋水苍茫的江景。
B.道潜的诗四句四景,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阴雨、风起、风停及将晴时分的景色,虽一句一转,却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C.王诗前两句写景,以景衬情,猎猎的西风带来秋的消息,绵绵的江水长流不息,江畔的朵朵红花渐渐盛开,使人略感欣慰。
D.王诗后两句写特定的季节和景物触动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可能是因为自己远离故乡,也可能是因为亲人在外漂泊、时世动乱。
(2)请结合这两首诗,简要分析两首诗中“吹”字的表达效果。(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
和黄司业喜雪①
陆九渊
畴昔诗囊②未破悭③,琼瑰④益自倍枵然⑤。
才华甘落诸公后,诚实徒居野老前。
腊雪晚成春雪早,梅花静对雪花妍。
从今长作丰登瑞,廪庾家家赡九年。
【注】 ①这是一首和诗,和一位姓黄的国子监司业官的《喜雪》诗。②诗囊:指贮放诗稿的袋子。也被用来比喻满腹才华的人。③破悭(qiān):打破悭囊。悭囊,储钱器,口小,钱易入不易出。未破悭,此处指诗作少。④琼瑰:喻美好的诗文。⑤枵(xiāo)然:空虚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这是一首和诗,作者在题目中交代了唱和的对象,诗的前两联也赞美了黄司业。
B.颔联“甘落”“徒居”表现黄司业的谦逊,这是作者对黄司业才华和人品的赞美。
C.颈联作者重复使用了“雪”和“花”字,表达了对想象中梅雪争春的景象的向往。
D.尾联作者以虚写表达对瑞雪兆丰年的期待,字里行间充满了与民同忧乐的情怀。
(2)你认为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请结合具体诗句说明理由。(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练案29 专项对点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1.(1)D [D项,“表现诗人在长安碰壁之后羡慕田园生活,而与官场决裂的归隐之意”错误,此处应是表现出诗人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又想求官做事、大展宏图的矛盾心理。]
(2)①相同点:“孤”字和“归”字都能表达思乡之情。
②不同点:“孤”字自况处境,突出作者思念家乡却漂泊在外的孤独感;“归”字则想象家人盼望自己遥望天际归帆的情景,含蓄地表达了思乡之情。
2.(1)B [B项,“一定能够名垂青史”错误。颔联“必有明月生蚌胎”一句用了韦康、韦诞兄弟的典故,孔融赞扬韦端的两个儿子韦康与韦诞为一双明珠,此处用典,写出了胡逸老必能像韦端那样,明珠出于蚌胎,佳子弟出于门庭。诗人在此寓意胡逸老的后代必得佳子弟,而不是说胡逸老能名垂青史。]
(2)①手法精妙。化静为动,白天闲坐庵中,山景如一幅幅图画映入眼中;入夜倚于窗前,水声透过夜窗像风雨飒飒而来。这两句诗对致虚庵依山傍水的位置,作了动态描写。“出”“来”二字,将山水写活了。视听结合,出句写视觉,看到山景如画;对句写听觉,听到水声阵阵,以景衬人,宴坐的闲适,听雨的从容,跃然纸上。②结构精妙。颈联由写致虚庵主人转到写致虚庵周围的环境,为尾联写山水的作用作铺垫。
3.(1)B [B项,“实是诗人对王朝转衰的一种担忧”理解错误。颔联描写皇宫的繁华富丽,就是要借此来表达对王朝的歌颂和祝福,且此诗为宫廷唱和诗,用以歌功颂德。]
(2)①气势雄伟:皇州春色多彩,宫阙金光四射,钟鸣则万户开,千官在玉阶上攒动,宫殿楼台气势宏伟,上朝官员雄姿英发。充分展现了大明宫的繁荣,饱含了对王朝的歌颂,对统治者和同僚善治的赞美。②色彩瑰丽:本诗用词瑰丽,“紫陌”“春色阑”“金阙”“花”“柳”“旌旗”等皆有鲜艳明丽的色彩感,营造出了富丽堂皇的大唐盛景。
4.(1)C [C项,“江畔的朵朵红花渐渐盛开,使人略感欣慰”错误,“江花脱晚红”是说江畔晚开的朵朵红花也都凋谢了,这些景物使人愁肠百结,而不是“欣慰”。]
(2)①道潜诗中的“吹”指风吹,从听觉角度说明风曾刮得很紧,与上一句“井梧翻叶”相照应,渲染了寒江秋夜的凄清氛围,表现了诗人孤冷凄凉的心情。②王安石诗中的“吹”指吹动,“离情”本是虚无的东西,一个“吹”字化虚为实,将抽象的、徘徊不去的愁绪表达得生动具体,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离愁别绪。
5.(1)C [C项,“表达了对想象中梅雪争春的景象的向往”理解有误,这并非想象之景,而是眼前实景。]
(2)①本诗的诗眼是“喜”字。“喜”是结构全诗的关键。②前两联作者表达对朋友诗作、才华和人品的赞美,是与朋友遇雪和诗之喜;③颈联作者写梅雪相映的美景,是所见之喜;④尾联作者想象瑞雪兆丰年的未来之景,是与民同乐之喜。
1/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