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湿婆的舞王相雕像
阿旃陀石窟
多元文化融合
种姓制度
第3课
古代印度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课标要求:
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古代印度示意图
现代印度示意图
古代印度是个地理概念,指南亚次大陆,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等国。印度的名称起源于印度河,中国古代称它为“身毒”(yuān dú)或“天竺”。
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
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哈拉帕遗址
摩亨佐﹒达罗遗址
结合地图和教材,简述古代印度文明的发展历程。
摩亨佐·达罗
外族多次入侵
哈拉帕
雅利安人入侵
孔雀王朝统一鼎盛
公元前
1500年
公元前
23世纪
公元前
18世纪
公元前
324年
公元前
187年
知识拓展
孔雀王朝的都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华氏城长约15千米,宽约2.8千米。城周围还有宽阔的壕沟或城墙,有570座城楼和64座城门,皇宫花园养着孔雀,绿树成荫。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阿育王
雅利安人
材料 当白肤色的雅利安人跨进一块陌生的土地时,其中一个最显著的标志把他们与当地的人分开,就是肤色。……从这一基本点出发,新的征服者把所有的人划分为两部分:雅利安瓦尔那和达萨瓦尔那。
——《永恒涅槃——古印度文明探秘》
种姓制度
“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称“瓦尔那”,意为肤色。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被排除在种姓以外: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①最高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
②第二等级: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③第三等级: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④第四等级: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材料一 基于种姓等级的规定,每一个种姓所从事的职业也被固定,并且这种职业是长期的世袭,不得僭越和变更。
材料二 低贱种姓的人如果用身体的某一部分伤害了高级种姓的人,就必须将那一部分肢体斩断;如果是首陀罗辱骂了婆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而高级种姓人的如果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
材料三 原则上只能在同一种姓集团内通婚,倘若与外种姓通婚,将丧失原有种姓,其后代则降为贱民。
——《摩奴法典》
材料研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古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职业世袭
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
等级世袭
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
实行内婚
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实质:是为保护奴隶主特权的等级制度。
根据材料,概括种姓制度的影响。
这种制度……让印度社会保持了强大的稳定性,更给予了印度人极高的民族认同感,让印度虽然历经侵略和征服,却依然保持印度特色。……甚至印度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莫卧儿帝国长达几百年的伊斯兰教统治也没有让印度伊斯兰化。
(这种制度)扼杀了占人口大多数的低种姓人群的奋斗动力……由于经济贫困、缺乏教育、眼界狭窄……很多低种姓百姓还是像他们的祖祖辈辈一样,守在自己种田、屠宰、理发、掏粪的世袭岗位上等待“来世”。……当占社会大多数的底层没有改变自己处境的动力时,社会怎能不缺乏生机与活力?
积极:种姓制度是古印度的重要文明成果,在当时它暂时维护了社会秩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消极:种姓之间界限森严,不可逾越。这种界限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严重阻碍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印度:种姓制度是如何阻碍印度发展的?》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史料研读
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虽然奴隶制经济发展较快,政局却动荡不安,列国纷争不休,下层群众的反抗此起彼伏。……他们对婆罗门阶层的宗教特权和种姓特权多有不满。……社会上流行的思潮主张不分种姓,人人都可出家,人人都可追求宗教解脱。在这一背景下,各种新教派、新学说迅速传播,佛教乃其中影响最大者。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1编·前工业文明与地域性历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 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是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城释迦族的王子。
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原为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国王净饭王的太子,后来人们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据说生下来就会走路,双脚各踩一朵莲花。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2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遂开启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年80岁时涅盘。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乔达摩·悉达多
(约公元前563一公元前483)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阿育王石柱
(公元前303年至前232年)
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皇帝
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种姓制度。
只有消灭欲望,忍耐服从才能到达“极乐世界”。
佛教教义
佛教四苦
(生、老、病、死)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印度
中亚
中国
朝鲜日本越南
锡兰、缅甸、泰国、柬埔寨
通过佛教的传播,印度文化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摩亨佐·达罗
外族多次入侵
哈拉帕
雅利安人入侵
孔雀王朝统一鼎盛
阿育王
种姓制度建立
公元前
1500年
公元前
23世纪
公元前
18世纪
公元前
324年
公元前
187年
公元前
6世纪
佛教创立
佛教向外传播
四、课堂小结
活动与探究:这是一幅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请回答:
(1)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写出古代文明的名称,并写出它们产生的大致时间。
(2)这些古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为什么?
古代埃及、公元前3500年;古代两河流域、公元前3500年;
古代印度、公元前23世纪;古代中国、公元前21世纪;
大河流域。大河流域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土地肥沃,水源丰富,适合农业生产,为人类生存提供良好条件。
大河文明;农耕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