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校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校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5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04 16:1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级高二下半学期期末校校联考
地理试题卷
毛乌素沙地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以北,年降水量250—400毫米,这里曾经荒漠化严重。截止2020年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沙地边缘种植的沙地苹果是治沙的重要成果之一,苹果树栽种时常在树苗的四周培一个15-20厘米深的环形坑。下左图为毛乌素沙地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右图为树苗及环形坑位置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毛乌素沙地形成的关键自然因素是( )
A.沙质沉积多 B.降水总量少 C.植被覆盖差 D.地表径流少
2.环形坑的主要作用是( )
A.收集利用雨水 B.防止虫害威胁 C.减少牛羊踩踏 D.防止风沙掩埋
丹江口水库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和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丹水北运”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从丹江口水库取水,利用“北煤南运”浩吉铁路(蒙华铁路)(如下图)的返程空列,将储水的集装箱液袋(储存和运输各种非危险液体货物的软体包装容器)运往陕西、山西、内蒙古等沿线缺水城市。据此完成3-4题。
3.与传统的南水北调相比,该项目采用火车运输的主要优势为( )
A.投资少 B.运量大
C.灵活性强 D.连续性强
4.推测该项目采用集装箱液袋运输,而非瓶装运输的主要原因是( )
A.更加安全 B.水质更优
C.运速更快 D.运量更大
区域双核结构,是指由两个极核城市(通常是端点城市)及其连线所构成的一种空间结构。伴随着两大极核城市的崛起,位于两大城市之间的中间城市出现了“收缩型”城市的征兆,被形象地概括为“中部塌陷”。下表示意我国部分典型区域双核结构的基本情况。据此完成5-6题。
区域双核结构 端点城市间的直线距离(千米) 中间城市 2023年端点城市人均GDP(元) 2023年中间城市人均GDP(元)
广州—深圳 104 东莞 广州:162070深圳:195959 109560
杭州—宁波 142 绍兴 杭州:160190宁波:170363 144992
济南—青岛 305 淄博、潍坊 济南:135501青岛:152385 淄博:93497潍坊:81178
5.区域双核结构中的两个端点城市( )
①城市职能相同②空间距离适中③空间结构相同④经济发展水平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中部塌陷”的原因可能是( )
A.中间城市城区面积小 B.端点城市规模小
C.中间城市资源枯竭 D.端点城市虹吸效应
越南下龙湾景区有一大奇观——月亮湖,它是个被石灰岩绝壁环抱的淡水湖湾,被称为“海上天坑”,只有一条长约60米的狭窄溶洞与外面的海水相连。潮起潮落时,洞的高度各约为2.5米至4米,游客只能乘坐小船进入这个神秘的“世外桃源”。下图为月亮湖位置示意及溶洞通道景观图。据此完成7-8题。
7.月亮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冰川刨蚀 B.板块挤压
C.流水侵蚀 D.海面上升
8.月亮湖是个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该湖( )
①全年高温多雨②与海水交换量少③淡水补给量大④湖面始终高于海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
R县被称为“中国北方服装名城”,拥有多个从事服装、箱包、毛绒玩具等商品的淘宝村。R县G村早期主要从事农业种植和拆解电梯、贩卖废旧电梯金属品的活动,2015年因一家电梯公司从村民手中高价回收了电梯二手电子板,部分村民率先抓住商机在淘宝网上售卖二手电梯配件。随后几年,村内淘宝户数量爆发式增长,现在G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产业孤岛型”电梯淘宝村。据此完成9-10题。
9.G村成为“产业孤岛型”淘宝村的因素有( )
①偶然机会②科技创新③市场需求④独特的地理位置⑤产业基础的地理隔离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10.G村电子商务的乡村重构作用表现为( )
A.经济重构作用明显,空间重构、社会重构作用不明显
B.经济重构作用不明显,空间重构、社会重构作用明显
C.对本村明显,对整个R县不明显
D.对本村及整个R县均很明显
都江堰水利工程为无坝引水工程,位于成都平原西部岷江上,鱼嘴把岷江分为内江与外江,分水堤构筑在岷江的弧形弯道上。在洪水期,内外江水量分配比例是4∶6,同时如果水量超过宝瓶口,水就会自动从飞沙堰排出。据此完成11-12题。
11.都江堰工程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有效地处理了泥沙问题。泥沙进入平原量较小的原因可能是( )
A.飞沙堰将泥沙阻挡在内江一侧
B.内江流速快,泥沙搬运能力强
C.内江位于凹岸,汛期表层水流经,含沙量小
D.在宝瓶口处流速减慢,泥沙在内江得到沉积
12.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说明( )
A.人类可以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 B.自然条件是区域发展的唯一条件
C.自然可以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任意改造 D.人类改造自然终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服务业碳强度即服务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它是衡量区域服务业减排绩效的重要指标。下图为四省市服务业碳强度变化图。完成13-14题。
13.关于四省市服务业碳强度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2005-2019年河南持续上升 B.2005-2019年浙江持续下降
C.2005-2012年贵州增幅最大 D.2012-2019年上海降幅最大
14.上海降低服务业碳强度,可( )
①利用清洁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②加强城市绿化,扩大绿地面积
③加快金融业发展,优化服务业结构④外迁服务业,使其向郊区扩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莱茵河是欧洲的“黄金水道”,其上游的莱茵瀑布是欧洲流量最大的瀑布。位于莱茵瀑布附近的商业小镇沙夫豪森于1045年建城。瑞士制表业始于16世纪中叶,长期以手工作坊方式生产钟表。1868年,一名美国制表师在沙夫豪森创办了瑞士最早期的机械制表工厂——W厂,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如今W厂的钟表已成为知名产品。据此完成15-16题。
15.商业小镇沙夫豪森的兴起最可能缘于( )
A.行政管理需求 B.金融服务需求 C.观光旅游需求 D.货物转运需求
16.1868年,W厂选址在沙夫豪森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劳动力 B.市场 C.原材料 D.交通
Ⅱ卷
17.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黄河下游多地上河,河流落差较中游小,河道呈上宽下窄。河南段多为游荡型河道,河心多沙洲,水流散乱,主流游荡不定。山东段多过渡型和弯曲型河道,过渡型河道主河床摆幅及速率较游荡型河段小,弯曲型河道河床稳定,且沙洲少。河流早年存在汛期“淤河南,冲山东”,非汛期“冲河南,淤山东”的现象。小浪底水库的建设改变了这一状况,也改善了下游黄河沿岸地带农业生产条件。左图为黄河中下游部分河段示意图,右图为1992-2010年黄河下游河道汛期-非汛期冲淤量变化图(冲淤量=淤积量-冲刷量)。
(1)分析早年黄河下游汛期“淤河南,冲山东”的原因。(6分)
(2)推断小浪底水库投入使用年份,并说明理由。(4分)
(3)指出小浪底投入使用后水库以下至夹河滩一段河床可能出现的变化。(4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勐腊县地处云南西双版纳,20世纪80年代勐腊制糖工业起步。1997年勐腊县承接广西、广东制糖产业转移,兴建勐腊糖厂。随着经济发展,2006年以来逐渐在老挝北部开展甘蔗境外替代种植,为榨糖厂提供原料。2021年中老铁路开通,使勐腊在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中的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下图示意勐腊县的位置。
(1)分析勐腊县承接广东制糖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8分)
(2)分析境外替代种植合作项目实施的中方背景。(6分)
(3)分析境外种植糖蔗对勐腊农业和制糖业的有利影响。(8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贵州是我国西南石漠化面积最大的省区。石漠化是指地表植被遭破坏,基岩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下图是贵州省地形图与贵阳市多年平均降水量统计图。
(1)推测贵州省石漠化地区地表形态的主要特点。(4分)
(2)贵州省年降水总量较丰富,却经常发生旱灾,请简要分析其自然原因。(6分)
(3)石漠化地区土壤矿物质和有机质较少,请从水土流失角度分析其原因。(6分)
地理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A A D C D C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C C A D C D A
(14分)
汛期黄河含沙量大,由中游进入下游河南段后,河流落差减小,多为游荡性河道,水流分散,流速减慢,导致大量泥沙在河南段淤积;进入山东段后河流含沙量减小,河道变窄,水流集中,使得河流水位上升,流速变快,河流携沙能力增大,进而冲刷河道。(6分)
(2)2000年。2000年开始,下游河段汛期冲刷量大于淤积量,来沙量减少,说明小浪底水库投入使用,拦截了泥沙。(4分)
(3)初期河道因持续性冲刷,河床变窄、变深,底部沉积物粗化,后期河床侧向摆动幅度减弱,河床逐渐稳定。(4分)
18.(22分)
(1)勐腊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大规模种植甘蔗,原料充足;地价低;劳动力充足且廉价;有制糖工业基础。(8分)
(2)农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甘蔗种植面积减小);农村劳动力流失,劳动力、土地价格增加,种植成本上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政策。(6分)
(3)农业:为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土地;提高高附加值作物的种植比重,优化农业结构;给制糖业提供稳定、充足的原料;降低原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8分)
19.(16分)
(1)地表崎岖,地势起伏较大,相对高度较大;喀斯特地貌广布。(4分)
(2)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下渗严重;地势起伏较大,地表水流失速度快,地表蓄水能力较差。(6分)
(3)地势起伏大,降水集中且降水强度大,流水侵蚀作用强;植被覆盖率低,土层较薄且疏松,水土易流失,土壤中的矿物质和有机质随流水作用被侵蚀,使土壤中的矿物质和有机质含量较少。(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