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与精析
清单一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1.①吝惜,舍不得 ②疼爱 ③爱护 ④喜爱,喜欢 ⑤爱惜,珍惜 ⑥羡慕,欣赏
解释加点字 疼爱 吝惜 喜爱 欣赏
体验高考 ①吝惜 ②喜爱,喜欢 ③爱护 ④喜爱,爱护
2.①怎么 ②哪里 ③安稳 ④安定 ⑤安适 ⑥使……安定 ⑦安全 ⑧安置 ⑨抚慰、安抚
解释加点字 安全 安逸 安抚 安稳 安身 安置 哪里
体验高考 ①安稳,安全 ②安睡 ③怎么
3.①表示被动 ②同“披”,披散 ③同“披”,披着、穿着 ④覆盖 ⑤被子 ⑥蒙受,遭受
解释加点字 表示被动 同“披”,穿着、披着 同“披”,披散 覆盖 遭受
体验高考 ①同“披”,披上 ②表示被动 ③遭受
4.①倍数 ②同“背”,背弃、背叛 ③更加,倍加 ④同“背”,背向、背着
解释加点字 同“背”,背离 倍数 更加
体验高考 倍数
5.①草木的根 ②树木的干 ③根本,基础 ④本来的,原来的 ⑤原来,本来 ⑥考察,探究
解释加点字 本来 草木的根 根本 书册的计量单位 书册 探究
体验高考 ①根本 ②根本 ③本来
6.①把……当作边邑 ②边邑、边境、边疆 ③看不起,轻视 ④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⑤轻贱 ⑥卑陋,自谦之辞
解释加点字 边疆 鄙陋 轻视 浅陋无知
体验高考 看不起,轻视
7.①兵器 ②战争,战事 ③军队 ④士兵 ⑤伤害,杀伤 ⑥策略
解释加点字 兵法 兵器 军队 伤害
体验高考 ①军队 ②军队 ③士兵 ④兵器
8.①患了……病 ②弊病,缺点 ③重病 ④担心,忧虑 ⑤疲累,倦困
解释加点字 担心 疾病 缺点 责备
体验高考 ①得病 ②得病 ③批评,不满 ④疾病
9.①经考察后予以推举 ②考察 ③观察,仔细看 ④看得清 ⑤明察 ⑥精明,明智
解释加点字 观察 明察 推举 明智
体验高考 ①访查 ②觉察
10.①朝见,上朝 ②王朝,朝代 ③朝见的地方,朝廷 ④早晨
解释加点字 早晨 朝廷 朝见 朝代
体验高考 朝廷
11.①竟,竟然 ②同“增”,增加 ③曾经 ④指中间隔两代的亲属 ⑤同“层”,重叠
解释加点字 指中间隔两代的亲属 曾经 同“层”,重叠 竟,竟然
体验高考 ①人名 ②指中间隔两代的亲属
12.①趁着,凭借 ②兵车,车 ③驾,坐 ④登上 ⑤冒 ⑥连接,一个接一个 ⑦辆 ⑧“四”的代称
解释加点字 登上 乘坐 凭借 冒着 顺应
体验高考 ①指四马一车 ②指四马一车 ③趁着,凭借 ④趁着,凭借
13.①真诚,真心 ②如果,果真 ③确实,的确
解释加点字 诚意 确实 果真
体验高考 ①如果,果真 ②果真,如果 ③确实,的确 ④果真,如果 ⑤真诚,真心
14.①授官 ②清除,除掉,废除 ③宫殿的台阶,一说指门与屏(今所谓照壁)之间的通道 ④流逝,过去 ⑤修治,修整
解释加点字 除掉 台阶 授予官职 除非
体验高考 ①拜官,任职 ②除掉,解除
15.①古代的一种文体 ②推辞 ③计较 ④告别 ⑤供词 ⑥言辞,文辞
解释加点字 古代的一种文体 文辞 推辞 辞别
体验高考 ①推辞 ②借口 ③言辞 ④话语
16.①跟随,跟从 ②率领、带领 ③听从 ④参加,从事 ⑤依傍,挨着 ⑥由,自 ⑦同“纵”,合纵 ⑧堂房亲属
解释加点字 参加 跟随 听从 由,自 挨着
体验高考 ① 跟从 ②跟从 ③按照
17.①接近,差不多 ②大概,恐怕 ③危险 ④懈怠,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解释加点字 危险 接近 大概
体验高考 ①危险 ②恐怕
18.①承担 ②抵押 ③判处 ④应当,应该 ⑤表时间,值,在,正在 ⑥对着,向着 ⑦遮挡 ⑧对等,比得上 ⑨占据,把守 ⑩主持、掌握
解释加点字 掌握 在 把守 判处 抵 将 任 恰当
体验高考 ①恰当 ②值,在,正在 ③值,在,正在
④判处
19.①道理 ②风尚 ③途径、方法 ④思想、学说 ⑤路 ⑥说,讲 ⑦原因 ⑧同“导”,引导 ⑨志向
解释加点字 取道 道路 主张 策略 谈论 道理
体验高考 ①道理 ②路 ③道德,道义
20.①对,正确 ②取得,得到 ③能够 ④应该 ⑤收获 ⑥实现 ⑦得意,满足 ⑧同“德”,感恩、感激
解释加点字 获得 应该 收获 得当
体验高考 ①能够,可以 ②得到 ③能够
21.①制度,法度 ②计划 ③考虑 ④丈量 ⑤衡量,比较 ⑥情况 ⑦渡过,越过 ⑧次,回 ⑨计量长短的标准或工具,尺码 ⑩气度,常态 限度,尺度
解释加点字 越过 尺码 次 考虑 估计 限度 衡量 创作 法度
体验高考 ①制度 ②调度,指挥
22.①不,不是 ②不对的,错误的 ③违背 ④错误,邪恶 ⑤没有 ⑥讥评,责难,认为不对
解释加点字 没 反对 错误
体验高考 ①错误 ②不是 ③不能 ④不是
23.①双层的,夹层的 ②又,再 ③回答,回复 ④禀报 ⑤恢复 ⑥弥补,补救 ⑦繁复,重复 ⑧回来
解释加点字 重叠,繁复 恢复 答复 再
体验高考 ①又 ②恢复 ③再 ④再
24.①以背载物 ②担负,承受 ③失败,战败 ④辜负,对不起 ⑤凭借,倚仗 ⑥舍弃,违背
解释加点字 倚仗 使承担 背着 辜负 背弃 失败
体验高考 ①背着 ②背着 ③依恃,凭仗
25.①同“盍”,何、怎么 ②同“盍”,何不 ③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的意思 ④句首发语词,表示要发议论 ⑤伞盖 ⑥遮盖,掩盖 ⑦器物上的盖子 ⑧胜过,超出
解释加点字 遮盖 伞盖 超过 大概
体验高考 ①连接上一句,表示解说缘由 ②连接上一句,表示解说缘由 ③发语词,不翻译 ④发语词,因为
26.①缘故,原因 ②所以 ③交情 ④特意 ⑤仍旧 ⑥旧有的,原来的 ⑦过去,从前 ⑧故交,老友 ⑨死亡 ⑩旧、老 故意
解释加点字 交情 所以 原因 仍旧
体验高考 ①所以 ②以前的 ③所以 ④缘故
27.①本来、原来 ②险固的地势 ③顽固,固执 ④坚持、一定 ⑤稳固,牢固
解释加点字 险固的地势 坚持、坚决 固执 本来
体验高考 ①本来 ②恳切 ③险固的地势 ④坚持 ⑤顽固,固执
28.①看 ②环视,回头看 ③顾念,考虑 ④看望,拜访 ⑤但 ⑥顾念 ⑦难道,反而
解释加点字 拜访 回头 关心 只是,不过
体验高考 ①顾及,顾念 ②回顾,回想 ③回头看 ④回头 ⑤顾及
29.①诸侯国,封国 ②国家 ③国都 ④地域,乡土
解释加点字 国都 地方 国家
体验高考 ①国家 ②国家 ③国家 ④国家
30.①指斥过失 ②责备,责罚 ③经过 ④探望 ⑤超过 ⑥过分,过于 ⑦错误
解释加点字 经过 拜访 责备,责罚 过分 超过 过错
体验高考 ①过失,错误 ②经过 ③经过 ④错误地 ⑤错误,过失 ⑥超过
31.①为什么 ②什么 ③怎么 ④哪里 ⑤多么 ⑥同“呵”,呵斥,谴责
解释加点字 怎么 什么 为什么 多么
体验高考 ①如何 ②什么 ③怎么 ④怎么
32.①遗憾,后悔 ②仇恨,怨恨
解释加点字 怨恨 遗憾
体验高考 ①遗憾 ②愤恨
33.①为什么,怎么 ②何,什么 ③古代泛指西部、北部地区的少数民族,秦汉时多指匈奴
解释加点字 古代泛指西部、北部地区的少数民族 为什么 随意乱来 什么
34.①忧患,祸害 ②担忧,忧虑 ③毛病 ④讨厌
解释加点字 担忧 毛病 祸害
体验高考 ①担忧,担心 ②忧虑 ③担心 ④担心
35.①有的 ②或许 ③有时 ④有人
解释加点字 迷惑 有时 倘若 有的 有人 或许
体验高考 ①有人 ②或者
36.①疾病 ②痛心 ③劲疾 ④快,急速 ⑤同“嫉”,妒忌 ⑥痛恨 ⑦缺点,毛病 ⑧痛苦,疾苦 ⑨生病 ⑩疼痛
解释加点字 疾病 快 痛苦 妒忌 痛恨
体验高考 ①疾病 ②生病 ③病情
37.①连同,和,与 ②牵连 ③等到 ④赶得上,比得上 ⑤到,到达 ⑥趁着……时候
解释加点字 比得上 赶上 等到 牵连 到 趁 与,和
体验高考 ①等到 ②赶得上,达到 ③到,到达 ④来得及 ⑤连词,和 ⑥等到
38.①就,就是 ②即使,纵使 ③立即 ④当 ⑤登上(帝位) ⑥假如,如果 ⑦就、靠近
解释加点字 登上 就 就 就是
体验高考 ①登上,即位 ②立即
39.①已经,之后 ②不久,后来 ③既然 ④表示同时具有两种情况 ⑤完,尽
解释加点字 不久 既然 已经
体验高考 ①已经 ②已经 ③之后
40.①借助 ②非正式的、代理的 ③假期 ④假装 ⑤假期 ⑥假如,如果 ⑦宽容、原谅
解释加点字 非正式的 凭借 与“真”相反 假期
体验高考 ①假的 ②延长
41.①离间 ②空隙 ③秘密地 ④参与 ⑤间隔,隔断 ⑥夹杂 ⑦间或,偶然 ⑧量词,用于房屋 ⑨中间,当中,指处于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里
解释加点字 秘密地 期间 量词 里面 一会儿 挑拨 参与 隔离
体验高考 ①中间,当中,指处于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里 ②指处于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 ③中间
42.①表被动 ②放在动词前,表偏指一方,这里偏指“我” ③看见,看出 ④同“现”,显现、显露 ⑤见面,会面 ⑥表现 ⑦见识、见解
解释加点字 拜见 召见 表被动 看见 同“现”,显现、显露 见面 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相当于“我”
体验高考 ①见面,会面 ②召见 ③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43.①剖开,分割 ②解释,解答 ③理解,懂得 ④分开 ⑤缓解,和解
解释加点字 剖开,分割 解释 理解 缓解 免除
体验高考 ①解释,开脱 ②解围,撤围 ③缓解,解除
44.①接近、靠近 ②就任,赴任 ③成就 ④受,接受 ⑤登上,上
解释加点字 就任 靠近 受,接受 登
体验高考 ①施予 ②完成
45.①承受 ②举起,抬起 ③举出,提出 ④兴起,发动 ⑤被攻占 ⑥举荐 ⑦拿,用 ⑧尽 ⑨施行
解释加点字 推举 攻取 举起 尽 举出
体验高考 ①举荐 ②发起,兴起 ③演奏
46.①横渡 ②气息中止,死亡 ③停止,中断 ④绝妙 ⑤绝交,断绝往来 ⑥隔绝的,封闭的 ⑦绝对,完全 ⑧直上穿过
解释加点字 断绝 与世隔绝的 横渡 穷尽 穿越
体验高考 ①断绝 ②断绝邦交 ③断
47.①经得起,受得住 ②胜任 ③能够
解释加点字 胜任 能够 受得住
体验高考 经得起,受得住
48.①能够 ②克制,约束 ③战胜,攻下 ④成功,完成
解释加点字 战胜 约束 能够
体验高考 战胜
49.①类似,好像 ②事物 ③类别,种类 ④类比,类推 ⑤大抵,大都
解释加点字 类似 种类 事物 大抵
体验高考 ①类别,种类 ②类似,像 ③类似,像
50.①怜爱,爱惜 ②怜悯,同情 ③哀怜,怜悯 ④复合词,可惜 ⑤复合词,可爱
解释加点字 可爱 爱惜 怜悯 可惜
体验高考 同情
51.①满,遍 ②更加,越发 ③久,远 ④止息,消除
解释加点字 长久 满,遍 更加
体验高考 均指更加,越发
52.①同“暮”,晚 ②不,不要 ③没有 ④没有谁,没有什么 ⑤同“幕”, 幕府
解释加点字 同“暮”,晚 不要 不 没有谁
体验高考 ①没有谁 ②没有
53.①明亮,光明 ②贤明,明智 ③阐明 ④第二 ⑤视力
解释加点字 第二 阐明 贤明 明亮 照明
体验高考 ①英明 ②明确
54.①至、及 ②规定的时日,期限 ③约定 ④穿一年孝服的亲族 ⑤一周年 ⑥期望,要求
解释加点字 穿一年孝服的亲族 规定的时日 一周年 期望 约会
体验高考 ①目的 ②约定
55.①同“纳”,接纳 ②同“纳”,结纳,结交 ③内心 ④里面 ⑤内部,常指国内、朝廷内
解释加点字 内心 同“纳”,接纳 里面
体验高考 ①内部 ②其中 ③往内地
56.①特殊,不平常 ②珍贵,稀奇 ③美好,合宜 ④认为……奇特 ⑤出人意料的(措施、计谋) ⑥零数、余数 ⑦单数,与偶数相对 ⑧命运不好,运气不好
解释加点字 零数、余数 认为……奇特 特殊的
体验高考 ①意料不到的 ②奇计 ③奇特
57.①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 ②放逐 ③迁移,转移 ④改变,变更
解释加点字 晋升 改变 贬谪
体验高考 ①调动官职 ②互通 ③搬迁
58.①请人做某事 ②请人允许自己做某事 ③求,请求 ④敬辞,用以代替某些动词,表示恭敬、慎重 ⑤谒见,谒问 ⑥邀请,约请 ⑦申告 ⑧慰问,看望
解释加点字 求,请求 请人允许自己做某事 申告 慰问,看望
体验高考 ①请求 ②聘请 ③请求 ④请求 ⑤说情
59.①处境困难,环境险恶 ②用尽 ③尽 ④不得志,不显贵 ⑤贫困 ⑥荒僻
解释加点字 失意 走投无路 处境艰难 尽
体验高考 ①指困窘、困厄 ②穷尽 ③困窘
60.①离开 ②距,距离 ③除去,去掉 ④过去的 ⑤赴,前往 ⑥同“弆”,收藏
解释加点字 距离 前往 过去的 除去 离开
体验高考 ①离开 ②舍弃 ③离开
61.①劝说,劝告 ②鼓励 ③受到鼓励,勤勉,奋勉
解释加点字 勉励 劝说
体验高考 ①鼓励、劝勉 ②劝说 ③勉励 ④勉励
62.①推辞,拒绝 ②使……退,击退 ③退回 ④退下 ⑤还、再 ⑥表转折
解释加点字 退回 回头 击退 再
体验高考 ①退却 ②击退,退掉 ③倒退
63.①表假设,如果 ②或者 ③至于 ④去,到 ⑤比得上,赶得上 ⑥如同,好像 ⑦按照 ⑧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解释加点字 去,到 或者 按照 好像 及,比得上 假如
体验高考 ①好像 ②如果 ③如果 ④比得上,赶得上 ⑤像 ⑥像 ⑦如果
64.①像 ②如此 ③如果 ④你,你们 ⑤比得上 ⑥相当,差不多 ⑦如果 ⑧用在一段话开头,以引起下文 ⑨至于,表示另起一事
解释加点字 像 你们 比得上 如果
体验高考 ①好像 ②如果 ③如果 ④像
65.①好,美好 ②善于,擅长 ③交好、友善 ④揩拭 ⑤羡慕
解释加点字 交好、友善 擅长 正确 好好地 揩拭 羡慕
体验高考 ①喜欢 ②均指长处 ③好的(行为、人、事) ④赞许
66.①年轻人 ②年幼,年轻 ③数量小,不多 ④缺少 ⑤一会儿 ⑥轻视,看不起 ⑦稍微,略微
解释加点字 缺少 年轻人 不多 不多时 缺少 年幼 轻视 稍微
体验高考 ①与“多”相对 ②弱小 ③稍微,稍稍 ④缺少 ⑤稍微 ⑥年少
67.①游玩、游览 ②徒步渡水,乘舟渡水 ③进入,到 ④阅读学习 ⑤经过,经历 ⑥牵涉,关联
解释加点字 进入 游玩、游览 渡水
体验高考 ①进入 ②涉及
68.①超过 ②盛大的 ③美好 ④好,良 ⑤胜利 ⑥战胜 ⑦克服 ⑧尽 ⑨承受
解释加点字 尽,全 承受 优美的 战胜 超过
体验高考 ①取胜,胜利 ②取胜,胜利 ③胜利 ④制服 ⑤超过,胜过
69.①知道 ②认识 ③见识,知识 ④同“志”,记住 ⑤同“志”,做标记
解释加点字 认识 相知的朋友 识别 知识,见识 记住
体验高考 ①见识 ②记
70.①出使 ②命令,派遣 ③使者 ④叫,让 ⑤假使,假如
解释加点字 派遣 出使 假如
体验高考 ①派人 ②让 ③让 ④使者
71.①这,这个 ②这样 ③正确 ④表判断,同今天的“是” ⑤宾语前置的标志
解释加点字 这 正确 表判断 表判断
体验高考 ①表判断,同今天的“是” ②这样,这 ③因此 ④正确
72.①到,往 ②享有 ③出嫁 ④恰好,恰恰 ⑤顺从、依照 ⑥刚才 ⑦适合,适宜
解释加点字 适合 出嫁 依照 享有
体验高考 ①恰好,恰恰 ②悦乐,满足
73.①书信 ②书写,写字 ③书籍 ④文书 ⑤字,文字
⑥书法,字体
解释加点字 书籍 书信 书写
体验高考 ①信 ②文书 ③信
74.①谁 ②同“熟”,植物的果实、种子成熟 ③同“熟”,仔细、周详
解释加点字 谁 谁 同“熟”,仔细
体验高考 ①与“若”连用,何如。两者抉择,倾向肯定后一种 ②与“若”连用,何如。两者抉择,倾向肯定后一种
75.①劝请 ②类,等,辈 ③亲属 ④隶属,归属,附属 ⑤管辖,掌管 ⑥属于 ⑦撰写 ⑧接连,连续 ⑨同“嘱”,嘱托 ⑩相随,跟随 委托,交付
解释加点字 隶属 跟随 同“嘱”,叮嘱 劝请 类,等,辈 接连
体验高考 ①托付 ②接连 ③写作,撰写
76.①几,几个,表示约数 ②天数、命运 ③音shuò,屡次,多次 ④算术 ⑤音shù,数目,数量 ⑥计算 ⑦音cù,密,与“疏”相对 ⑧音shǔ,列举罪状,加以斥责
解释加点字 数目 密,细密 计算 屡次 几 规律 天数,命运
体验高考 ①几 ②多 ③几,几个,表示约数 ④多次 ⑤几 ⑥几
77.①轻率 ②全都,一概 ③率领,带领 ④顺着,沿着 ⑤大概,大致 ⑥音lǜ,一定的标准
解释加点字 带领 轻率 全都
体验高考 模范,楷模
78.①同“悦”,喜悦、喜爱 ②讲,谈 ③说法,言论 ④文体的一种 ⑤劝说,说服 ⑥同“脱”,摆脱、脱身
解释加点字 说法,言论 讲,谈 同“悦”,喜悦 劝说
体验高考 ①同“悦”,喜悦 ②说法
79.①私人的,自己的 ②私下,偷偷地 ③偏爱 ④私事,私利
解释加点字 偏爱 私下 私人,个人
体验高考 ①私下 ②私自 ③私下,私密
80.①向来,一向 ②白色的绢 ③质朴的,不加装饰的 ④白白地 ⑤白,皎洁的
解释加点字 向来 白色的绢 质朴的,不加装饰的
体验高考 ①平时,向来 ②一向,平素 ③一向,平素
81.①中药汤剂 ②热水,开水 ③水流盛大的样子 ④同“烫”,用热水焐
解释加点字 热水,开水 专有名词,商朝第一个君王 汤剂
82.①流泪,哭泣 ②眼泪 ③鼻涕
解释加点字 眼泪 哭泣 鼻涕
体验高考 落泪
83.①门徒,弟子 ②同类的人 ③囚徒,服役的人 ④徒然,白白地 ⑤只,仅仅 ⑥随从 ⑦步兵 ⑧步行
解释加点字 同类的人 步行 白白地 空 只
体验高考 ①同类的人 ②白白地
84.①动词作名词,逃走的人 ②丢失 ③使动用法,使……灭亡 ④同“无”,没有
解释加点字 使……灭亡 逃跑 灭亡 同“无”,没有
体验高考 ①逃亡 ②亡国 ③灭亡
85.①称王 ②使动用法,封……为王 ③帝王 ④封建时代的最高爵位
解释加点字 帝王 称王 封建时代的最高爵位
体验高考 ①国君 ②姓氏 ③分封的王
86.①农历每月十五日 ②远望,眺望 ③名望,声望 ④盼望,期望,希望 ⑤观察 ⑥埋怨,责怪
解释加点字 农历每月十五日 抱怨,埋怨 盼望 远远地看 名望,声望
体验高考 ①向远处看 ②指望 ③及,赶得上 ④期望
87.①恶人,坏人 ②怎么、哪里 ③憎恨,厌恶 ④丑陋 ⑤粗劣,不好
解释加点字 丑陋 厌恶 粗劣 罪恶 怎么
体验高考 ①罪恶 ②令人厌恶的
88.①没有 ②轻 ③细微,细小 ④含蓄隐晦 ⑤隐蔽,不清晰 ⑥地位卑微 ⑦一寸的百万分之一 ⑧隐蔽身份,不显露 ⑨不,不是 ⑩衰败,衰弱 偷偷地,悄悄地
解释加点字 地位卑微 秘密地 微弱 没有 含蓄隐晦
体验高考 ①如果没有 ②精妙
89.①尽,全部 ②详尽,全面 ③详尽地叙述 ④详尽地了解或知道
解释加点字 全都 完全表达
体验高考 ①倾尽 ②全,都
90.①互相 ②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③相貌 ④诸侯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的司仪官 ⑤古代官职名,丞相 ⑥观察,察看 ⑦辅佐
解释加点字 观察 形貌,状貌 用在动词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辅佐,帮助
体验高考 ①相互 ②相互 ③互相 ④互相
91.①道歉 ②辞别,告别 ③感谢,答谢 ④推辞,谢绝 ⑤凋谢,衰亡 ⑥告诉,告知 ⑦报答
解释加点字 凋落 谢绝 道歉 感谢 辞别 告诉
体验高考 ①道歉 ②疏远
92.①诚信 ②可靠的 ③实情 ④信用,守信用 ⑤相信 ⑥信任 ⑦实在,确实 ⑧随意,随便 ⑨信使,媒人 ⑩信物,凭证 书信 音讯,信息 同“伸”,伸张
解释加点字 信任 真实 实情 守信用 随意 信物 同“伸”,伸张
体验高考 ①信任 ②信任 ③信义 ④信用
93.①兴起,起 ②起来,起身 ③发生、引起 ④发动,调动 ⑤振兴,使……兴盛 ⑥兴办,举办 ⑦兴趣,兴致 ⑧诗歌的一种表现手法,由景物引发抒情
解释加点字 发动 兴盛 兴办 兴起
体验高考 ①发动 ②兴起 ③振兴
94.①将要 ②运行 ③实行,执行 ④古诗的一种体裁 ⑤排 ⑥古代军制单位 ⑦辈
解释加点字 行为 实行,执行 行走 古代军制单位
体验高考 ①品行 ②行走 ③行动 ④执行
95.①皇帝到某处 ②君主宠爱女子 ③幸亏,幸而 ④希望 ⑤有幸,幸运 ⑥侥幸
解释加点字 幸运 宠幸 幸亏 侥幸
体验高考 ①幸亏,幸好 ②幸运 ③皇帝到某处 ④希望
96.①高 ②做,从事 ③长 ④修造,修建 ⑤整治,修理
⑥修正 ⑦修养 ⑧美好的,优秀的 ⑨编纂,编写 ⑩循,遵循
解释加点字 身高 高 修理 修建 长
体验高考 ①学习,修炼 ②修养 ③修缮
97.①缓慢,慢慢地 ②安闲稳重的样子 ③同“俱”,全、都
解释加点字 姓 慢慢地
体验高考 慢慢地
98.①答应、允许 ②相信 ③表示约数 ④处所 ⑤承认,同意
解释加点字 地方,处所 表约数,上下 这样,如此 答应,允许
体验高考 ①答应 ②答应 ③答应
99.①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②太阳,阳光 ③表面上,假装
④生,活 ⑤温暖
解释加点字 太阳,阳光 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100.①求取 ②同“邀”,邀请 ③关键,重要 ④相约 ⑤想要,希望 ⑥精深 ⑦简要,主要 ⑧总结,概括
⑨要挟,威胁 ⑩同“腰”
解释加点字 同“腰” 总结,概括 要领,关键 求取 相约 同“邀”,邀请 要挟,威胁
体验高考 ①要挟 ②选择
101.①应该,理所当然 ②应当,应该 ③适宜 ④似乎,大概 ⑤事务,事情
解释加点字 适宜 应当
体验高考 ①应该,应当 ②适宜 ③应该 ④应该
102.①前人遗留下的 ②丢失 ③舍弃,放弃 ④送给,给予 ⑤遗失的东西
解释加点字 遗留的,留下的 排泄 给予,馈赠 放弃
体验高考 ①赠送 ②遗失的东西 ③送给
103.①赠送,送给 ②遗留,留下
解释加点字 遗留 赠送,送给
体验高考 遗留
104.①轻易 ②替换,交换 ③改变,更改 ④取代 ⑤容易 ⑥轻视,看不起 ⑦平坦
解释加点字 换,交换 容易,轻易 变,改变 轻视
体验高考 ①更换 ②更换 ③容易
105.①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②没有阳光,阴天 ③暗中,暗地里 ④阴影,树阴 ⑤同“荫”,阴影,树荫
解释加点字 阴天 指山的北面 冷,寒冷 暗中
体验高考 ①暗中,暗地里 ②暗中,暗地里 ③阴气
106.①与“左”连用,指身边的人 ②上,古代以右表示地位尊或等级高 ③右族,即豪族 ④地理上以西为右 ⑤帮助,保佑
解释加点字 上 帮助 右族,即豪族 右边
体验高考 ①与“左”连用,指身边 ②与“左”连用,指身边 ③与“左”连用,指身边的人
107.①两次 ②第二次 ③与现代汉语“再”相同,又
解释加点字 两次 第二次
体验高考 ①与“三”组合,意为“多次” ②再次
108.①到 ②制定 ③创造 ④建造 ⑤形成,建立
解释加点字 到……去 制定
体验高考 ①与“次”构成“造次”,意为“仓促间” ②到……去
109.①知识 ②知道,懂得 ③领教 ④同“智”,智慧 ⑤同“执”,掌管 ⑥交情
解释加点字 知道 主持,管理 智慧
体验高考 ①闻名 ②知道
110.①招致 ②招致,招引 ③造成,获得 ④到达 ⑤表达 ⑥送到 ⑦极、尽
解释加点字 招致,招引 送给 表达 获得 极、尽 情趣,意志
体验高考 ①招致 ②辅助
111.①质朴、朴实 ②质地,底子 ③资质,本性 ④询问
⑤本质 ⑥同“贽”,见面礼 ⑦指留作抵押品的人或物 ⑧正,刚刚 ⑨同“锧”,古代杀人用的砧板
解释加点字 本质 同“贽”,见面礼 指留作抵押的人或物 同“锧”,古代杀人用的砧板 质问 质地,底子
体验高考 ①质朴、朴实 ②格式
112.①治理,管理 ②治理得好,安定 ③审理 ④讲求 ⑤医治,治疗 ⑥惩治,治罪 ⑦对付,抵御 ⑧整治,训练
⑨整理
解释加点字 医治 对付 治理 治理得好,安定太平
体验高考 ①修建 ②治理得好 ③惩治
113.①众多 ②相当于“之于” ③“之乎”的合音 ④相当于“之”
解释加点字 兼词,相当于“之于” 众多 兼词,“之乎”
体验高考 ①众多 ②各,众多 ③各,众多
114.①伤害 ②作乱叛国的人 ③强盗 ④祸患
解释加点字 作乱叛国的人 杀害 祸患 强盗
体验高考 ①忤逆之子,旧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 ②残害
115.①众 ②(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 ③灭族 ④家族,指同姓的亲属 ⑤类
解释加点字 家族 类 灭族
体验高考 ①灭族,刑及全族 ②灭族,刑及全族 ③宗族,族人
116.①终究 ②步兵,泛指士兵 ③终,直到,保持 ④死亡 ⑤同“猝”,突然,急遽
解释加点字 步兵,泛指士兵 同“猝”,突然,急遽 死 最终
体验高考 ①士兵 ②士兵 ③士兵 ④死亡
117.①通达 ②跑,疾行 ③奔向,趋向 ④行走
解释加点字 仆人,自称的谦辞 逃跑 通达 跑
体验高考 逃跑
118.①左边 ②东面,古代地理上以东为左 ③较低的地位 ④邪,不正 ⑤不同 ⑥车上的尊位 ⑦左手
解释加点字 左边 左边的位置,是上位 和“右”合用,指身边侍候的人,近臣
体验高考 左边
119.①连坐 ②同“座”,座位 ③席地而坐 ④因为,由于 ⑤犯法;犯……罪 ⑥空,徒然
解释加点字 因为 席地而坐 同“座”,座位 坐守,不动 犯罪
体验高考 ①犯罪 ②罪责
120.①返回 ②女子出嫁 ③归附,归属 ④称赞,称许 ⑤同“馈”,赠送 ⑥同“愧”,惭愧
解释加点字 归附 回来 女子出嫁
体验高考 ①归还 ②归还 ③返回 ④归附 ⑤辞官回家 ⑥归还
清单二 18个文言虚词
1.①连词,表顺承 ②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递进,并且 ③连词,表递进,并且、而且 ④连词,表修饰 ⑤连词,表转折,然而 ⑥连词,表修饰 ⑦连词,表目的,来 ⑧连词,表转折,但
2.①助词,表示疑问语气,可不译 ②助词,表示判断语气,不译 ③助词,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呢” ④助词,表示判断语气,不译
3.①助词,表反问语气,呢 ②助词,表强调语气,啊 ③助词,表反问语气,吗 ④介词,相当于“于”,和 ⑤介词,相当于“于”,给 ⑥介词,相当于“于”,在
4.①介词,向 ②介词,给 ③介词,在 ④介词,表被动,被 ⑤介词,比 ⑥介词,对 ⑦介词,在 ⑧介词,向
5.①介词,跟、同 ②介词,和、跟 ③动词,给、给予 ④连词,和、跟 ⑤介词,和、跟 ⑥句末语气助词,同“欤”,表示感叹或疑问语气 ⑦动词,给、给予
6.①介词,趁机 ②副词,表顺承关系,于是,就 ③介词,趁机,趁着 ④介词,趁机,趁着 ⑤副词,表顺承关系,于是,就 ⑥副词,表顺承关系,于是,就 ⑦副词,表顺承关系,于是,就
7.①疑问代词,什么 ②表示疑问或请问,为什么 ③什么,宾语提前 ④表示疑问或请问,为什么 ⑤表示疑问或请问,怎么 ⑥疑问代词,什么
8.①连词,表目的,来 ②连词,表目的,来 ③介词,用 ④介词,用、拿 ⑤复音虚词,“是以”,即“以是”的倒装,译为“因此” ⑥连词,因为 ⑦介词,把 ⑧介词,因为 ⑨连词,表目的关系,来 ⑩表界限,范围 介词,因为
9.①代词,他 ②代词,他的 ③代词,指魏国 ④代词,这 ⑤代词,这 ⑥副词,大概 ⑦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⑧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 ⑨代词,这 ⑩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副词,难道
10.①副词,竟然 ②副词, 才 ③副词, 于是,就 ④副词, 于是,就 ⑤表顺承,于是,就 ⑥表顺承,于是,就 ⑦表顺承,于是,就 ⑧副词,表判断,是
11.①助词,表陈述语气,了 ②助词,表陈述语气,罢了 ③助词,表陈述语气,可不译 ④助词,表陈述语气,了 ⑤助词,表陈述语气,了
12.①表示原因,译为“……的原因” ②助词,放在动词前,与动词相结合组成名词性词组 ③表示原因,译为“……的原因” ④助词,放在动词前,与动词相结合组成名词性词组 ⑤表示原因,译为“……的原因” ⑥助词,用在被动句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 ⑦助词,放在动词前,与动词相结合组成名词性词组
13.①动词,担任 ②介词,作为;介词,替 ③介词,给、替 ④动词,做 ⑤介词,给、替 ⑥介词,为 ⑦动词,作为 ⑧动词,做 ⑨动词,做 ⑩与“以”搭配,译为“把……作为”
14.①表示转折关系,译为“却” ②副词,译为“将要” ③副词,译为“况且” ④表示递进关系,译为“而且”“并且” ⑤表示递进关系,译为“而且”“并且”
15.①“……者……也”句式,表判断 ②代词,用在动词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的人 ③助词,用在主语后,起提顿作用,引出判断 ④代词,用在动词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的人 ⑤助词,用在主语后,起提顿作用,引出判断
16.①音节助词,不译 ②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③代词,这件事 ④助词,的 ⑤结构助词,的 ⑥结构助词,定语后置标志 ⑦代词,代秦国 ⑧代词,可译为“他” ⑨结构助词,的 ⑩表范围
17.①连词,那么,就 ②连词,那么,就 ③连词,那么,就 ④连词,就 ⑤连词,那么,就 ⑥连词,就 ⑦连词,那么,就 ⑧连词,就
18.①动词,译为“像”“好像”“如同” ②连词,表假设关系,译为“假如,如果” ③连词,表假设关系,译为“假如,如果”
清单四 古诗文背诵篇目(60篇)
二、选择性必修10篇
2 《报任安书(节选)》
1.草创未就 就极刑而无愠色
2.意有所郁结 不得通其道
3.故述往事 思来者
4.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
5.左丘失明 厥有《国语》
6.孙子膑脚 《兵法》修列
7.不韦迁蜀 世传《吕览》
4 《礼运》
1.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2.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3.男有分 女有归
4.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
5.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不必为己
三、诗词曲40首
1 《静女》
1.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
2.彤管有炜 洵美且异
3.匪女之为美 美人之贻
2 《无衣》
1.与子同袍 与子同泽
2.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3.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
4.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
5.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3 《离骚》(节选)
1.帝高阳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
2.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又重之以修能
3.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
4.朝搴阰之木兰兮 夕揽洲之宿莽
5.摄提贞于孟陬兮 惟庚寅吾以降
4 《涉江采芙蓉》
1.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2.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3.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4.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5.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5 《短歌行》
1.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2.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3.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
4.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5.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6.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7.慨当以慷 忧思难忘
8.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6 《归园田居》(其一)
1.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2.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3.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
4.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
5.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7 《拟行路难》(其四)
1.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
2.酌酒以自宽 举杯断绝歌《路难》
3.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4.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
8 《春江花月夜》
1.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红无月明
2.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3.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4.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5.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9 《山居秋暝》
1.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2.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3.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4.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5.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10 《蜀道难》
1.锦城虽云乐 不如早还家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3.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巅
4.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
5.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1 《梦游天姥吟留别》
1.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3.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
4.世间行乐亦如此 古来万事东流水
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12 《将进酒》
1.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3.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4.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5.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13 《燕歌行并序》
1.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2.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3.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4.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
5.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14 《蜀相》
1.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2.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3.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4.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5.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15 《客至》
1.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2.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3.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4.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杯
16 《登高》
1.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2.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3.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4.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5.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17 《登岳阳楼》
1.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2.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3.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4.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18 《琵琶行并序》
1.轻拢慢捻抹复挑 初为《霓裳》后《六幺》
2.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3.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4.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5.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19 《李凭箜篌引》
1.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动紫皇
2.吴质不眠倚桂树 露脚斜飞湿寒兔
3.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4.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5.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20 《菩萨蛮》
1.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
2.懒起画蛾眉 弄妆梳洗迟
3.照花前后镜 花面交相映
4.新帖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5.照花前后镜 花面交相映
21 《锦瑟》
1.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2.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3.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4.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5.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22 《虞美人》
1.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3.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4.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5.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23 《望海潮》(东南形胜)
1.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2.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
3.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4.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
5.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24 《桂枝香·金陵怀古》
1.正故国晚秋 天气初肃
2.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
3.彩舟云淡 星河鹭起
4.彩舟云淡 星河鹭起
5.叹门外楼头 悲恨相续
25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1.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2.尘满面 鬓如霜
3.小轩窗 正梳妆
4.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5.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26 《念奴娇·赤壁怀古》
1.羽扇纶巾 樯橹灰飞烟灭
2.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3.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4.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5.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27 《登快阁》
1.朱弦已为佳人绝 青眼聊因美酒横
2.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
3.痴儿了却公家事 快阁东西倚晚晴
4.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5.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
28 《鹊桥仙》(纤云弄巧)
1.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2.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29 《苏幕遮》
1.燎沉香 消溽暑
2.鸟雀呼晴 侵晓窥檐语
3.鸟雀呼晴 侵晓窥檐语
4.家住吴门 久作长安旅
5.小楫轻舟 梦入芙蓉浦
30 《声声慢》(寻寻觅觅)
1.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2.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3.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4.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31 《书愤》
1.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2.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3.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4.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32 《临安春雨初霁》
1.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2.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3.素衣莫起风尘叹 犹及清明可到家
4.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
33 《念奴娇·过洞庭》
1.玉鉴琼田三万顷 着我扁舟一叶
2.短发萧骚襟袖冷 稳泛沧浪空阔
3.玉鉴琼田三万顷 着我扁舟一叶
34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2.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3.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4.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5.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35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2.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3.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4.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36 《青玉案·元夕》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37 《贺新郎》(国脉微如缕)
1.岂有谷城公付授 也不干曾遇骊山母
2.叹而今登楼揽镜 事机频误
3.闻说北风吹面急 边上冲梯屡舞
4.问长缨何时入手 缚将戎主
5.岂有谷城公付授 也不干曾遇骊山母
38 《扬州慢》(淮左名都)
1.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2.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
3.废池乔木 犹厌言兵
4.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39 《长亭送别》
1.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2.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40 《朝天子·咏喇叭》
1.官船来往乱如麻 全仗你抬声价
2.官船来往乱如麻 全仗你抬声价
3.军听了军愁 民听了民怕
清单七 80例近义实词虚词辨析
1.颁布 2.伎俩 3.卑劣 4.爆发 5.必需 6.辨证 7.不齿 8.抽象 9.裁决 10.出席 11.锤炼 12.篡改 13.大略 14.大肆 15.单纯 16.导致 17.调剂 18.敦促 19.遏制 20.发奋 21.法制 22.反思 23.反应 24.妨碍 25.风貌 26.丰腴 27.奉赠 28.抚养 29.肤浅 30.干预 31.工夫 32.沟通 33.关注 34.贯注 35.贯穿 36.规划 37.化装 38.激发 39.激烈 40.简洁 41.揭发 42.截至 43.界限 44.禁止 45.精细 46.警示 47.剧变 48.开辟 49.考察 50.可以 51.刻画 52.罹难 53.理念 54.廉正 55.寥廓 56.聆听 57.流逝 58.裸露 59.内涵 60.溺爱 61.捏造 62.偶然 63.祈求 64.启示 65.启事 66.契合 67.签订 68.亲临 69.侵吞 70.情结 71.祛除 72.取缔 73.权利 74.确实 75.融解 76.商榷 77.申明 78.审定 79.施行 80.时效
清单八 50例近义成语辨析
1.循规蹈矩 安分守己 2.望尘莫及 鞭长莫及 3.别具一格 不落窠臼 4.不负众望 不孚众望 5.不胫而走 不翼而飞 6.不以为然 不以为意 7.不绝如缕 络绎不绝 8.粗心大意 粗枝大叶 9.道貌岸然 一本正经 10.耳闻目睹 耳濡目染 11.各有千秋 半斤八两 12.改头换面 改弦更张 13.南柯一梦 黄粱美梦 14.有声有色 绘声绘色 15.骇人听闻 耸人听闻 16.见异思迁 见贤思齐 17.开门见山 开宗明义 18.空穴来风 无稽之谈 19.恋恋不舍 流连忘返 20.目不暇接 应接不暇 21.严阵以待 秣马厉兵 22.以身作则 身先士卒 23.瑕不掩瑜 瑕瑜互见 24.跃然纸上 栩栩如生 25.周而复始 循环往复 26.视而不见 熟视无睹 27.昙花一现 稍纵即逝 28.信口雌黄 信口开河 29.休戚与共 患难与共 30.相提并论 并驾齐驱 31.耳濡目染 潜移默化 32.不刊之论 不易之论 33.参差不齐 良莠不齐 34.顶礼膜拜 五体投地 35.一笔勾销 一笔抹杀 36.按部就班 循序渐进 37.络绎不绝 川流不息 38.家常便饭 习以为常 39.标新立异 独树一帜 40.安之若素 随遇而安 41.鱼龙混杂 鱼目混珠 42.惨绝人寰 惨无人道 43.得寸进尺 得陇望蜀 44.低三下四 低声下气 45.博闻强识 见多识广 46.迫不及待 刻不容缓 47.八面玲珑 面面俱到 48.百依百顺 唯命是从 49.半途而废 浅尝辄止 50.涣然冰释 烟消云散
1/1清单二 18个文言虚词
1.而
例句 义项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连词,表示递进关系,译为“并且、而且”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 连词,表示转折关系,译为“然而、却”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连词,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动词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代词,译为“你(们)、你(们)的”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和、又”
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然后”,或者不译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连词,表示目的关系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逍遥游》) 名词,同“能”,才能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连词,表示递进关系,译为“况且”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连词,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
①(2024·新课标Ⅰ卷)上壮而许之 而:________
②(2024·新课标Ⅰ卷)为将而降,降而为之效死以战 而:________
③(2022·新高考Ⅰ卷)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 而:________
④(2022·新高考Ⅱ卷)遂鼓而进,贼兵大破 而:________
⑤(2022·全国甲卷)敝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 而:________
⑥(2022·全国乙卷)魏武侯浮西河而下 而:________
⑦(2021·新高考Ⅰ卷)陛下诚能谨择群臣而分任以事 而:________
⑧(2021·新高考Ⅰ卷)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 而:________
2.也
例句 义项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助词,表示判断语气,不译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助词,表示提顿语气,不译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助词,通常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无意义,不译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助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不译
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助词,表示判断语气,不译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 助词,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呢”
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助词,表示疑问语气,可不译
①(2023·新课标Ⅰ卷)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 也:________
②(2023·新课标Ⅰ卷)今赫仅不骄侮,而襄子赏之,是失赏也 也:________
③(2023·新课标Ⅱ卷)以片善而胜无善,斯安足以论兵法也 也:________
④(2022·全国甲卷)而私商于之地以为利也 也:________
3.乎
例句 义项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 助词,用在形容词词尾,译为“……的样子”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赤壁赋》) 助词,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吗”
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 助词,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助词,表揣测语气。相当于“吧”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并序》) 助词,用在句中起缓和语气作用或表示语气的停顿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吕氏春秋·本味》) 助词,表示感叹或赞美。相当于“啊”“呀”
①(2022·新高考Ⅱ卷)何多买田宅乎 乎:________
②(2022·全国乙卷)其犹赤子乎 乎:________
③(2021·全国乙卷)而使朕失信乎 乎:________
④(2021·浙江卷)时亦类乎古人 乎:________
⑤(2021·浙江卷)委乎天而待用者也 乎:________
⑥(2020·浙江卷)惟其言不浮乎其心 乎:________
4.于
例句 义项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介词,自、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介词,表示被动,译为“被”
王坐于堂上(《齐桓晋文之事》) 介词,在
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介词,向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介词,表示比较,译为“比”
①(2024·新课标Ⅰ卷)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 于:________
②(2024·新课标Ⅰ卷)则嫁其祸于李绪 于:________
③(2024·新课标Ⅱ卷)文侯由此得誉于诸侯 于:________
④(2024·新课标Ⅱ卷)六国之亡,皆灭于秦兵 于:________
⑤(2022·新高考Ⅰ卷)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 于:________
⑥(2022·全国甲卷)西德于秦 于:________
⑦(2021·新高考Ⅰ卷)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 于:________
⑧(2021·浙江卷)语于人,今而曰 于:________
5.与
例句 义项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动词,结交、同盟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介词,译为“和、跟、同”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 连词,译为“和、跟、同”
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动词,给予,授予
吾与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动词,赞成
蹇叔之子与师(《左传》) 动词,参加,读“yù”
唯赤则非邦也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句末语气助词,同“欤”,表示感叹或疑问语气
①(2024·新课标Ⅰ卷)陵至浚稽山,与单于相值 与:________
②(2022·浙江卷)非待夫与之争寻常之是非而后能胜之矣 与:________
③(2022·浙江卷)其功与之而至于可赏 与:_________
④(2022·全国甲卷)秦与齐合 与:_________
⑤(2021·新高考Ⅰ卷)上与群臣论止盗 与:________
⑥(2021·浙江卷)斯亦景山未之思与 与:_________
⑦(2021·新高考Ⅱ卷)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 与:_________
6.因
例句 义项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介词,依靠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副词,表顺承关系,译为“于是”“就”
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副词,趁机
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 介词,趁机,趁着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 介词,依照,根据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苏武传》) 介词,经由,通过
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动词,沿袭
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庖丁解牛》) 动词,依顺,顺着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连词,接续
①(2024·新课标Ⅰ卷)敖军无功还,因曰:“捕得生口……” 因:________
②(2024·新课标Ⅱ卷)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 因:________
③(2022·浙江卷)与之而遂因以劝之焉耳 因:________
④(2022·全国甲卷)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 因:________
⑤(2022·新高考Ⅰ卷)因归燕、赵之兵 因:________
⑥(2021·全国甲卷)帝意乃决,因问准曰 因:________
⑦(2021·新高考Ⅱ卷)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 因:________
7.何
例句 义项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疑问代词,译为“什么”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复音虚词,“何如”,即“如何”,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示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
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 疑问代词,译为“为什么”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作动词,译为“查问”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疑问副词,译为“怎么、哪里、为什么”,表示反问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五代史伶官传序》) 副词,译为“多么”,表示感叹
①(2022·新高考Ⅰ卷)王且何利 何:________
②(2022·新高考Ⅰ卷)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 何:________
③(2022·新高考Ⅱ卷)上时令人视吴公何为 何:________
④(2022·新高考Ⅱ卷)何多买田宅乎 何:________
⑤(2022·全国甲卷)秦又何重孤国 何:________
⑥(2021·新高考Ⅰ卷)不亡何待 何:________
8.以
例句 义项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谏逐客书》) 动词,认为
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介词,表使用,译为“拿”或“用”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 介词,表处置,译为“把”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苏武传》) 介词,表凭借,译为“凭”“凭借”“根据”“以……身份”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兰亭集序》) 介词,表原因,译为“因”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并序》) 连词,表修饰,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相当于“而”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连词,表原因,译为“因为”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连词,表目的,译为“来”“用来”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连词,表结果,译为“因而”“以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 复音虚词,“是以”,即“以是”的倒装。译为“因此”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复音虚词,“何以”,即“以何”的倒装。译为“怎么”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复音虚词,“以为”,根据语境灵活翻译。译为“以……作为”,即“把……作为……”
①(2024·新课标Ⅰ卷)使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 以:________
②(2024·新课标Ⅰ卷)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 以:________
③(2024·新课标Ⅰ卷)臣愿以少击众 以:________
④(2024·新课标Ⅰ卷)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 以:________
⑤(2023·新课标Ⅰ卷)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 以:________
⑥(2022·新高考Ⅰ卷)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 以:________
⑦(2022·新高考Ⅰ卷)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以:________
⑧(2022·新高考Ⅱ卷)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 以:________
⑨(2021·新高考Ⅰ卷)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 以:________
⑩(2021·新高考Ⅰ卷)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 以:________
(2021·全国甲卷)时以虏寇深入 以:________
9.其
例句 义项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答司马谏议书》) 第一人称,“我”“我自己”
武帝嘉其义(《苏武传》) 代词,表第三人称领属关系。“他(她、它)的”或“他(她、它)们的”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指代第三人称,“他(她、它)”或“他(她、它)们”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指示代词,表特指。译为“其中的、当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其可怪也欤(《师说》) 副词,表示反问语气。译为“难道”“怎么”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表示揣测语气。译为“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五代史伶官传序》) 副词,表示祈使语气。译为“应当、一定”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表示祈使语气,同时带有商量的语气。译为“还是”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连词,表示选择关系。常常是两个以上的分句中都用“其”,译为“是……还是……”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假如”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诗经·邶风·静女》) 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2024·新课标Ⅰ卷)其素所畜积也 其:________
②(2024·新课标Ⅱ卷)客段干木,过其闾,未尝不轼也 其:________
③(2022·新高考Ⅰ卷)以其西为赵蔽也 其:________
④(2022·新高考Ⅱ卷)其人勇鸷有智谋 其:________
⑤(2022·全国甲卷)其后秦欲伐齐 其:________
⑥(2022·全国乙卷)其犹赤子乎 其:________
⑦(2021·全国甲卷)斩偏将,获其辎重 其:________
⑧(2021·新高考Ⅰ卷)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 其:________
⑨(2021·浙江卷)其间景山所称道而仆所不愿为者 其:________
⑩(2020·浙江卷)故因其言而求之 其:________
(2019·北京卷)其孰能知之 其:________
10.乃
例句 义项
乃中《经首》之会(《庖丁解牛》) 表并列,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表转折,译为“却”“竟”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齐桓晋文之事》) 代词,这样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齐桓晋文之事》) 表判断,是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副词,才,再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五代史伶官传序》) 代词,译为“你,你的”
乃令张良留谢(《鸿门宴》) 表顺承,译为“于是,就”
①(2024·新课标Ⅰ卷)既而闻之,乃汉将降匈奴者李绪,非陵也 乃:________
②(2024·新课标Ⅰ卷)大阏氏死,乃还 乃:________
③(2024·新课标Ⅱ卷)吕后恐,乃使建成侯吕泽劫留侯 乃:________
④(2024·新课标Ⅱ卷)上乃大惊 乃:________
⑤(2022·新高考Ⅰ卷)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 乃:________
⑥(2022·新高考Ⅱ卷)乃衔枚引兵往合水南营 乃:________
⑦(2022·全国乙卷)乃罢台役 乃:________
⑧(2021·全国乙卷)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乃:________
11.焉
例句 义项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阿房宫赋》) 助词,形容词或拟声词的词尾,相当于“然”
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代词,作宾语,相当于“之”,代指“老师”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疑问代词,相当于“怎么”“哪里”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兼词,兼有介词和代词的功能,相当于“于此”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句末助词,表示感叹语气或陈述语气,译为“了”“啊”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助词,用于句中,表停顿
①(2022·全国乙卷)论而供秩焉 焉:________
②(2022·浙江卷)而后有不得已焉 焉:________
③(2022·浙江卷)使之取其优,而吾无求胜焉 焉:________
④(2021·新高考Ⅰ卷)商旅野宿焉 焉:________
⑤(2021·浙江卷)吾畏而且愧焉 焉:________
12.所(所以)
例句 义项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助词,用在被动句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鸿门宴》) 助词,放在动词前,与动词相结合组成名词性词组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复音虚词,“所以”,表示原因,译为“……的原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复音虚词,“所以”,表示凭借的手段或方式等,译为“用来……的”或“任它(他)来……的”
①(2022·新高考Ⅰ卷)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所 以:________
②(2022·新高考Ⅱ卷)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 所:__________
③(2022·全国甲卷)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 所以:________
④(2022·浙江卷)非吾君子之所志也 所:__________
⑤(2021·新高考Ⅰ卷)民之所以为盗者 所以:________
⑥(2021·全国甲卷)复为州砦兵所败 所:__________
⑦(2021·浙江卷)盖陈己之所守 所:__________
13.为
例句 义项
为楚怀王左徒(《屈原列传》) 译为“做”“担任”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介词,读wéi,译为“被”,表被动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介词,译为“给,替”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介词,译为“对,向”
子为父死,亡所恨(《苏武传》) 介词,表原因或目的,译为“因为”“由于”“为了”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语气助词,读wéi,用在句末,常与“何”“奚”等相配合,表疑问或反问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 动词,读wéi,译为“是”,表判断
①(2024·新课标Ⅰ卷)李广有孙陵,为侍中,善骑射 为:________
②(2024·新课标Ⅰ卷)为将而降,降而为之效死以战 为:________
③(2024·新课标Ⅱ卷)强要曰:“为我画计。” 为:________
④(2024·新课标Ⅱ卷)问曰:“彼何为者?” 为:________
⑤(2022·新高考Ⅰ卷)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 为:________
⑥(2022·新高考Ⅰ卷)重为之约车百乘 为:________
⑦(2022·新高考Ⅰ卷)以其西为赵蔽也 为:________
⑧(2022·新高考Ⅱ卷)韩鸿为使者 为:________
⑨(2022·新高考Ⅱ卷)吴汉为人质厚少文 为:________
⑩(2022·全国甲卷)而私商于之地以为利也 为:________
14.且
例句 义项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复音虚词,“且夫”,句首助词,表示另提一事或进一步议论,译为“再说”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副词,译为“将要”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副词,译为“将近,几近”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并序》) 副词,译为“暂且”
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孔雀东南飞并序》) 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连接两个动词或形容词,译为“又……又……”或“一边……一边……”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表示让步或假设关系,译为“尚且”或“即使”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表示递进关系,译为“而且”“并且”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表示转折关系,译为“反而”“却”
①(2023·全国甲卷)病且未老,忍及此耶 且:________
②(2022·新高考Ⅰ卷)王且何利 且:________
③(2022·全国甲卷)且先绝齐,后责地 且:________
④(2021·全国甲卷)准以王钦若荐,且曰 且:________
⑤(2021·浙江卷)且嗜退之文辞 且:________
15.者
例句 义项
此三者,吾遗恨也(《五代史伶官传序》) 代词,用在数词之后,指代上文所说的几种人或几件事物,可译为“……种”“……样”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代词,用在形容词、动词、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用以指代人、事、物,译为“的人”“的事”“的东西”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助词,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判断句的句式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用于否定词之后,表示“……的话”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赤壁赋》) 助词,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助词,用在主语后,起提顿作用,引出判断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助词,放在疑问句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①(2022·新高考Ⅰ卷)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 者:________
②(2022·新高考Ⅱ卷)韩鸿为使者 者:________
③(2022·全国甲卷)仅以救亡者,计失于陈轸 者:________
④(2021·浙江卷)妄者易进而难退 者:________
⑤(2021·新高考Ⅰ卷)是知君者表也 者:________
16.之
例句 义项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兰亭集序》) 动词,译为“求得”
士大夫之族(《师说》) 指示代词,译为“这”“此”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师说》) 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助词“的”,有时可不译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结构助词,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结构助词,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音节助词,用以调整音节或表示提顿,没有实在意义
①(2024·新课标Ⅰ卷)久之,上悔陵无救 之:________
②(2024·新课标Ⅰ卷)李陵之降也,罪较著而不可掩 之:________
③(2024·新课标Ⅰ卷)愧苏武而为之辞也 之:________
④(2024·新课标Ⅱ卷)却强秦之兵也之:________
⑤(2022·浙江卷)舍此而忠厚之化,亦无以见于民矣 之:________
⑥(2022·全国乙卷)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 之:________
⑦(2022·全国甲卷)与之伐齐 之:________
⑧(2021·新高考Ⅰ卷)或请重法以禁之 之:________
⑨(2021·全国甲卷)臣欲得献策之人 之:________
⑩(2021·全国乙卷)而有司须臾之间 之:________
17.则
例句 义项
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种树郭橐驼传》) 连词,表示选择关系。和“非”或“不”连用,译为“不是……就是……”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 连词,表示条件、假设关系。“则”如果出现在前一个分句中,译为“如果”;如果出现在后一个分句中,译为“那么”“就”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陈情表》) 连词,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中,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中,可译为“虽然”“但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①(2024·新课标Ⅰ卷)如谓其孤军支虏而无援,则以步卒五千出塞
则:________
②(2024·新课标Ⅱ卷)夫力少则修德,兵强则奋威 则:________
③(2022·浙江卷)则将以我为忍人,而爱夫爵禄也 则:________
④(2022·全国乙卷)寒者则衣之 则:________
⑤(2022·全国甲卷)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 则:________
⑥(2022·新高考Ⅱ卷)上未安,则侧足屏息 则:________
⑦(2021·新高考Ⅰ卷)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 则:________
⑧(2021·浙江卷)为学远近,力穷则已 则:________
18.若
例句 义项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动词,译为“像”“好像”“如同”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齐桓晋文之事》) 指示代词,译为“如此”“这样”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人称代词,译为“你”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 连词,表假设关系,译为“假如,如果”
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种树郭橐驼传》) 动词,译为“及,比得上”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复音虚词,“若夫”“至若”放于句首,表示意义的他转
①(2022·新高考Ⅱ卷)隐若一敌国矣 若:________
②(2022·全国甲卷)若此,则是北弱齐 若:________
③(2021·浙江卷)若使襄年四十而卑辱 若:________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