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1 金属与氧气、酸反应——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下册
课后培优检测
1.黄金是一种贵金属,它不仅被视为美好和富有的象征,还以其特有的价值造福于人类。常言说“真金不怕火炼”,这主要是指黄金的( )
A.熔点高 B.延展性好 C.有金属光泽 D.化学性质稳定
2.下列物质中,能用金属跟稀酸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
A.硫酸铜B.氯化镁C.氯化铁D.硫酸银
3.如图所示,两只燃烧匙里装有相同质量的镁粉与锌粉,分别在空气中加热燃烧。根据燃烧难易及剧烈程度不同,可推测镁与锌具有不同的( )
A.颜色 B.熔点 C.金属延展性 D.金属活动性
4.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
B.
C.
D.
5.镁、锌、铁、铜是生活中常见的几种金属,下列关于这几种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B.铜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这四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产生气泡最快的是镁
D.铜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与氧气发生反应
6.下列有关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铁和铜都是银白色金属
B.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铝化学性质不活泼
C.金属与氧气反应都必须点燃或加热
D.根据各种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可初步比较一些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7.金属R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金属R可能是铝
C.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不会减小 D.该反应前后R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8.铝单质是一种银白色轻金属,铝粉在空气中加热能猛烈燃烧,并发出炫目的白色火焰。易溶于稀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溶液,难溶于水。下列有关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铝粉要注意安全,防止粉尘爆炸
B.铝制品比铁制品耐腐蚀,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
C.铝的化学性质较活泼
D.家用铝制容器不能长期盛放酸性食物
9.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
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
C.有些物质燃烧时温度无需达到着火点
D.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
10.相同条件下,分别将打磨过的等质量的铁片、镁片、锌片和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硫酸反应,测得一段时间后产生气体压强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B、C分别表示镁、锌、铁与酸反应
B.最终产生氢气质量大小关系是A﹥C﹥B
C.反应后所得盐溶液中溶质质量大小关系是A﹥B﹥C
D.三条曲线达到最大值后逐渐下降说明了金属与酸反应放热
11.下表为某核心期刊刊文中氢气制备对比实验的数据(将锌粒压成薄锌片增大了表面积)。下列不能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编号 20mL硫酸的质量分数 1g锌的形状 0~3min产生氢气体积(mL)
① 20% 锌粒 31.7
② 20% 薄锌片 50.9
③ 30% 锌粒 61.7
④ 30% 薄锌片 79.9
A.是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前金属
B.锌粒产生氢气的体积总是比薄锌片少
C.增大硫酸的质量分数能加快产生氢气
D.增大锌与酸的接触面积能加快产生氢气
12.如图,托盘上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分别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天平平衡。再向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一段时间后,右边烧杯中溶液的颜色为浅绿色
B.反应初始,观察到天平指针向右偏转,由此可验证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C.反应结束后,两烧杯中的金属完全消失,为使天平再次平衡,可将游码左移
D.反应结束后,右边烧杯中对应溶液的溶质至少一种
13.国产大飞机C919机体主要由铝合金制成,这种铝合金的主要成分是铝和镁。
(1)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______(填“大”或“小”)。
(2)铝的化学性质活泼,却耐腐蚀。铝耐腐蚀的原因: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将该铝合金打磨后进行实验,取一支试管,将打磨后的铝合金放入试管中并加入足量稀硫酸,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4.铁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金属。
(1)实验室: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放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小明同学将无锈铁丝放入稀硫酸中,他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小明认为该反应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但是小海同学认为没有锌与稀硫酸制取氢气好,其理由是_________。
(2)湿法炼铜: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常用铁与硫酸铜溶液来冶炼铜,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反应。
(3)铁三角: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若甲、丙、丁均为单质且甲为Fe,丁为一种红色金属单质,则丙的化学式可能为_________。
15.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锌样品(杂质不与酸反应)中锌的质量分数,取10g锌样品逐滴加入稀硫酸,待不再有气泡产生时停止滴加药品,共用去稀硫酸的质量为100g。反应后测得混合物的总质量为109.8g。请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真金不怕火炼”是指黄金化学性质稳定,即使在高温条件下也不与氧气反应。故选D。
2.答案:B
解析:铜、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都排在氢后,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银;镁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铁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而不是氯化铁。故选B。
3.答案:D
解析:相同条件下金属燃烧的难易程度不同,说明其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可推测其金属活动性不同,越易反应说明越活泼。
4.答案:C
解析:A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C。
5.答案:C
解析: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故A错误;铜不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故B错误;这四种金属中,镁最活泼,镁与酸的反应最剧烈,产生气泡最快,故C正确;铜在常温下不易与氧气反应,但在加热条件下铜会被氧气氧化,生成氧化铜,故D错误。
6.答案:D
解析:
A 铁是银白色金属,铜是红色金属,A错误
B 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内部的铝被氧化,B错误
C 金属与氧气反应不一定必须点燃或加热,如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C错误
D 根据各种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可初步比较一些金属的活动性强弱,D正确
7.答案:B
解析: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A正确。在中,氯元素显-1价,则R元素的化合价为+2:铝在化合物中通常显+3价,则金属R不可能是铝,B错误。反应后虽然生成的氢气逸出,但有金属离子进入溶液,溶液质量不会减小,C正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不为0,则该反应前后R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D正确。
8.答案:B
解析:铝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铁,但铝在空气中,表面会迅速氧化形成致密氧化铝薄膜,阻碍铝和氧气进一步反应,故铝更耐腐蚀。
9.答案:C
解析: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因为四氧化三铁为黑色固体;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会发生缓慢氧化生成铁锈,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可知相同的反应物(铁)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不同的可燃物具有不同的着火点,但可燃物发生燃烧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纳米铁粉的表面积大于铁丝的表面积,由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说明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
10.答案:C
解析:A、活泼金属和酸反应生成氢气,活动性:镁>锌>铁,活动性越强,反应越快,相同时间内生成的气体越多,压强越大,由图可知,反应过程内压强从大到小依次为A﹥B﹥C,所以A、B、C分别表示镁、锌、铁与酸反应,故A正确;B、活泼金属和酸反应生成氢气,由图可知,最终装置内压强从大到小依次为A﹥C﹥B,即产生氢气的质量从大到小依次为A﹥C﹥B,故B正确;C、活泼金属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等质量的铁片、镁片、锌片和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硫酸反应,酸足量,金属完全转化为盐溶液,、、,则反应后所得盐溶液中溶质质量大小为Mg﹥Fe﹥Zn,即A﹥C﹥B,故C错误;D、活泼金属和酸反应放出氢气,三条曲线达到最大值后逐渐下降,是因为反应结束,装置内温度降低,压强逐渐减小,说明了金属与酸反应放热,故D正确。故选:C。
11.答案:B
解析:A、根据锌和硫酸反应能产生氢气可知,锌的活动性比氢强,是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前金属,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实验②③对比可知,锌粒产生氢气的体积不是总是比薄锌片少,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实验①③对比可知,增大硫酸的质量分数,反应物的浓度增大,能加快产生氢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实验③④对比可知,增大锌与酸的接触面积(锌的形状不同,锌片比锌粒的表面积更大),能加快产生氢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2.答案:C
解析:A、铁粉和稀硫酸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溶液浅绿色,正确;
B、反应初始,观察到天平指针向右偏转,说明锌和稀硫酸反应速率快,生成氢气多,说明锌比铁活动性强,正确;
C、反应结束后,两烧杯中的金属完全消失,金属完全反应,,铁粉生成氢气多,托盘天平指针左偏,为使天平再次平衡,可将游码右移,错误;
D、反应结束后,两烧杯中的金属完全消失,说明金属完全反应,质量相等的铁、锌分别与稀硫酸反应,铁生成氢气多,消耗硫酸多,锌消耗硫酸少,左边烧杯中的硫酸一定有剩余,右边烧杯中的硫酸可能恰好用完,也可能有剩余,故右边烧杯中对应溶液的溶质可能是生成的硫酸亚铁或是生成的硫酸亚铁和剩余的硫酸,故正确;
故选:C。
13.答案:(1)大
(2)
(3)、
解析:(1)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大。
(2)铝的化学性质活泼,却耐腐蚀。铝耐腐蚀的原因是铝能和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取一支试管,将打磨后的铝合金放入试管中并加入足量稀硫酸,实验中稀硫酸和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和铝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4.答案:(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铁与稀硫酸反应速率较慢,而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适中
(2);置换
(3)
解析:(3)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可知,金属能与氧气、稀酸、化合物溶液反应,由题意可知甲为Fe,丁为Cu,由图看出甲、丁都能与丙反应,故丙为氧气,乙可能为硫酸铜、氯化铜或硝酸铜溶液。
15.答案:(1)0.2g
(2)65.0%
解析:(1)盐酸与锌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0.0g+100.0g-109.8g=0.2g;
(2)设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x,
则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答: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