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赣榆区高一地理期末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C D C A B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B C C D C A A C
题号 21 22
答案 D C
23.(1)分布不均,相对较集中,河北省西南部最集中;主要集中在张家口、石
家庄、邢台、邯郸和北京范围内;邻近太行山脉的地区传统村落多,邻近燕山山
脉的地区传统村落较少。
(2)自然条件:山地地形提供防御优势,减少战乱破坏;河流和盆地提供水源与
农耕条件,气候适宜居住。社会经济条件:开发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传统
技艺与宗族文化得以传承;古代商道或军事要道促进村落形成,山区经济相对封
闭,减缓现代化冲击;山区易守难攻,利于躲避战乱和匪患。
(3)制定传统村落专项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与开发方向;避免无序建设和过
度商业化;开发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推广“民宿十手工艺”模式,鼓励村民参与
旅游服务,增加经济收入;改善传统村落交通、卫生等基础设施,提升村落可达
性和居住条件。
24.(1)日照时间长,冬暖夏凉,气候条件优越;植被覆盖率高,生态条件好;
旅游资源丰富且独特等。
(2)优化产业结构;带动农业、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创造
经济增长点等。
(3)康养与农业融合:发展特色农业体验;开发农产品康养食品等。
康养与工业融合:生产加工健身器材;生产加工康养保健品等。
康养与旅游业融合:开发文化旅游康养产品;举办文化旅游康养活动等。
25.(1)长江经济带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是我国东、中、西互动合作
的协调发展带;是我国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是我
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2)共性特征:处于干支流交汇处,沿河设城。
影响因素:供水;运输。
(3) 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濒危及
珍稀物种和水生生物的基因库;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QQABaQAl5wqYgAZACA66FUFsCQgQkJOSJaoGRRCYuAQKyBNABCA=}#}2024-2025学年连云港市赣榆区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
高一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选题(共22小题 满分44分)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当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7%即为进入老龄化,达到14%为中度老龄化。河南省2022年总人口位列全国第三,人口增长率为-0.08‰,首年出现负增长。下图为2010—2022年河南省常住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010—2022年河南省( )
A.人口总数呈现逐年减少趋势 B.0—14岁人口比重持续下降
C.人口抚养比整体呈下降趋势 D.逐渐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
2.2022年河南省常住人口增长率出现负增长,可能是因为( )
A.医疗卫生条件差 B.外出务工人员比重较大
C.环境污染较严重 D.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低
3.为缓解河南省目前主要的人口问题,下列措施最科学有效的是( )
A.积极承接全类产业转移 B.分散城市职能和人口
C.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D.加大资源开采的力度
人口迁移与区域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区域人口迁移演变一般经历“单核心”向“多核心”的过程。下图为“某区域某时段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在单核心阶段,该区域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 )
A.小城镇人口向次级城市集聚 B.核心城市向次级城市移动强度大
C.次级城市人口向核心城市迁移 D.小城镇向核心城市移动强度小
5.相较于单核心阶段,多核心阶段产生的影响是( )
A.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 B.提高核心城市的城市等级
C.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减弱 D.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大圩古镇位于漓江左岸,古镇以一条几乎与漓江平行的青石板老街为骨架,由多条巷道与码头相连,老街现存的房子多为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集商、住于一体。下图为“大圩古镇商业街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大圩古镇商业街空间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河流取水便利 B.地形平坦开阔 C.河流航运繁忙 D.地租高低相同
7.历史上,大圩古镇的功能区主要包括( )
①商业区 ②居住区 ③旅游休闲区 ④文化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中学生小明计划暑假去大圩古镇游玩,通过某电商平台搜索“大圩古镇住宿”,发现大部分宾馆分布在古镇外围的国道、县道两侧,少部分分布在漓江右岸,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①古镇中心用地紧张 ②游客到达古镇交通以公路为主
③游客游览古镇方式为乘船 ④政策规划保护古镇历史文化遗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村落主要有:广府人的“梳式布局”、客家人的“包围式布局”、广客交融的“围梳式布局”、疍民的“顺水排列式布局”。下图示意珠江三角洲地区四种传统村落空间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围梳式布局”的传统村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下列对图示四种传统村落特征的描述,合理的是( )
A.风水塘提供了主要饮用水源 B.平行巷道不利于夏季通风和排水
C.祠堂一般位于村落核心位置 D.水运是疍民现在出行的主要方式
11.珠江三角洲某传统村落依山而建,建筑密集排列,前后建筑之间留有狭窄巷道,村前设有大型池塘。这种布局方式主要适应当地的( )
A.湿热多雨的气候 B.频繁的洪涝灾害
C.平坦开阔的地形 D.发达的商贸需求
目前人口—土地城镇化发展协调性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部门及学术界的重视和关注,在理论和实践层面获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人口—土地城镇化异速生长系数(其值取决于城镇建成区面积与城镇人口数量二者维数的商)可以很好地反映出人口—土地城镇化协调度,其值越高,则城镇人口增速小于土地城镇化增速,反之则城镇人口增速大于土地城镇化增速。下图示意2000~2020年哈长—辽中南城市群人口—土地城镇化异速生长系数值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下列城市中,人口—土地城镇化协调度最好的是( )
A.抚顺 B.延边 C.大庆 D.大连
13.该城市群人口—土地城镇化异速生长系数值整体呈现南部沿海城市比北部内陆城市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土地价格 B.对外交通条件 C.城内基础设施 D.人口数量
14.为改善该城市群人口—土地城镇化异速生长系数值较高的现状,应采取的首要举措是( )
A.扩大城市用地 B.改善人居环境 C.推动产业升级 D.建立生态保护区
高原夏菜是指夏季在气候干冷地区生长的蔬菜,多种植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原,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17~25℃。兰州市榆中等区县是我国著名的“高原夏菜”种植区,每年5~10月,这里的“高原夏菜”源源不断地运往南方市场,给暑热的南方带去黄土高原蔬菜的清香。下图为兰州市位置图及高原夏菜种植实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高原夏菜”在兰州种植的最有利条件是( )
A.平原面积广阔 B.昼夜温差较小 C.夏季气温较低 D.土壤深厚肥沃
16.农民在菜地上覆盖地膜主要是为了( )
A.降低地面温度 B.改良蔬菜品种 C.提高土壤肥力 D.保持土壤水分
17.高原夏菜源源不断运往南方,得益于( )
①南方市场更广阔②交通条件得到改善③兰州自然条件的变化④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变化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京张高铁是连接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的城际铁路,于2019年12月31日正式开通运营。沿线的八达岭长城站是世界上第一个埋藏深度超过100米的高铁地下车站。下图为京张高铁沿线站点分布略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8.京张高铁东南段站点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东南段沿线( )
A.人口密度大 B.交通线路少 C.地势较平坦 D.资金较雄厚
19.八达岭长城站埋藏深度大的目的是( )
A.减轻地面震动 B.节约建设用地 C.保持温度恒定 D.避免雨水渗漏
20.京张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后,将有利于( )
A.解决货运紧张问题 B.加快沿线矿产资源开发
C.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D.劳动力向西部转移
2025年3月31日,中国在距深圳市东南部约170公里(1公里=0.54海里)的南海海域,勘探发现了惠州19—6油田(亿吨级),该油田位于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下图为广东省附近海域领海基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1.该油田所在海域属于我国的( )
A.内水 B.毗连区 C.领海 D.专属经济区
22.惠州19—6油田位于深层一超深层碎屑岩地层,该油田的开发主要利用了海洋的( )
A.海洋空间资源 B.海洋生物资源 C.海洋矿产资源 D.海洋能源资源
二、非选择题(共3大题 满分56分)
23.(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传统村落又称古村落,是指村落形成时间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京津冀地区的西部和北部山地耸峙,西部是冀西山地区,拥有雄伟的太行山脉,北部是燕山和大马群山,这两片山地区之间散布着若干大小不一的盆地。该地区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较早得到开发的地区之一,为传统村落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下图示意京津冀地区传统村落空间的分布。
(1)指出京津冀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
(2)简述京津冀地区传统村落形成和发展的有利条件。
(3)请为保护和开发利用京津冀地区传统村落提出合理建议。
24.(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康养产业是以健康产业为核心,将健康、养生、养老、医疗、休闲、旅游等多元化功能融为一体的新兴产业。
材料二 四川省攀枝花市位于横断山区的东部边缘地带,毗邻云贵高原,年日照达2700小时,年均温19-21℃。近年来,攀枝花市大力发展康养+农业、工业、旅游等产业,全力打造“康养之都”。下图为攀枝花位置示意图。
(1)说明攀枝花发展康养产业的资源优势。
(2)简述大力发展“康养+”产业对攀枝花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3)从产业融合的角度,简述攀枝花打造“康养之都”的具体措施。
25. (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经济带涉及11个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千米。国家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涉及长江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简图。
(1)简述长江经济带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的地位。
(2)据图指出甲、乙两城市选址的共性特征,并说出影响因素。
(3)2024年是长江十年禁渔的第四年,分析长江十年禁渔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