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⑴学生能够准确阐述资源安全的概念,深入理解资源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⑵清晰掌握资源安全问题影响国家安全的直接和间接途径。
⑶全面理解保障资源安全的主要途径,包括资源供给和消费等方面的措施。
2.思想方法目标
⑴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分析方法,提升学生归纳总结和演绎推理的能力。
⑵引导学生运用综合思维方法,分析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保障资源安全的系统性措施。
3.素养成长目标(核心素养)
⑴区域认知:学生能够从不同区域的角度,认识资源分布的差异及其对资源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影响,理解不同区域在资源保障方面的特点和挑战。
⑵综合思维:通过对资源安全问题的多方面分析,如影响因素、对国家安全的影响途径、保障措施等,培养学生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思维能力。
⑶地理实践力: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资源安全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尝试提出解决本地资源安全问题的可行性建议,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⑷人地协调观: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资源安全是实现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树立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资源安全的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课标教材
1.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资源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阐述资源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理解保障资源安全的主要途径。
2.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 2020 年版 2022 年 7 月第 3 次印刷版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教材三第二章第一节。教材首先介绍了资源安全问题,通过分析其影响因素,帮助学生理解资源安全问题的内涵。接着阐述了资源安全问题影响国家安全的途径,以瑙鲁等实例加深学生的理解。最后探讨了保障资源安全的主要途径。本节课内容为后续学习中国的能源安全、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等内容奠定了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地理思维能力和资源安全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3.教学重难点
⑴教学重点
①资源安全问题的产生及其影响因素。
②资源安全问题影响国家安全的途径。
③保障资源安全的主要途径。
⑵教学难点
①结合具体实例,深入理解资源安全问题影响国家安全的复杂途径。
②从系统的角度,综合分析保障资源安全的各项措施及其相互关系。
三、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于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这样较为宏观和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他们对生活中的资源现象有一定的感知,但尚未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和深入的分析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生动的案例和直观的资料,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帮助他们逐步构建知识框架,提升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1.情景引入(5 分钟)
教师活动
播放一段关于全球能源危机的视频,视频中展示石油价格飙升导致各国经济受到影响,一些国家出现能源短缺,民众生活受到困扰,工厂因能源不足减产甚至停产等场景。
展示一组图片,包括干旱地区水资源匮乏,居民排队取水;某些矿产资源枯竭城市,废弃的矿山和衰落的经济景象等。
提问:“同学们,从刚才的视频和图片中,大家看到了哪些现象?这些现象背后反映了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
认真观看视频和图片,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可能回答看到了能源短缺、水资源不足、矿山废弃等现象,部分学生可能会提到资源出现了问题。
设计意图
通过直观的视频和图片资料,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初步感知资源安全问题,为后续深入学习资源安全问题的相关知识做好铺垫。
2.问题导学(5 分钟)
教师活动
展示问题:
什么是资源安全?
资源安全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资源安全问题会对国家安全产生怎样的影响?
如何保障资源安全?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进行初步思考。
学生活动
认真阅读教材,在教材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并对重点内容进行标记。
对每个问题形成自己初步的理解,为后续的深入探究做好准备。
设计意图
通过设置问题,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让学生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为后续的课堂讨论和探究奠定基础。
3.新知探究(12 分钟)
⑴资源安全问题
教师活动
讲解资源安全的概念:资源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供给能够得到满足的状态或能力。强调资源的供给要满足数量、质量、稳定性、及时性和经济性等多方面的要求,同时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不能破坏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功能。
分析资源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即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失衡。引导学生思考在什么情况下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会增加,在什么情况下人类的资源供给会减少。
举例说明资源安全问题的危害,如某些地区因水资源短缺导致农业减产、工业生产受限,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一些国家因石油资源供应不足,引发能源危机,导致物价上涨、社会动荡等。
学生活动
认真聆听教师讲解,理解资源安全的概念和内涵。
观察图表,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分析资源供给与需求失衡的具体表现。
结合教师所举案例,进一步理解资源安全问题的危害,并可以分享自己所知道的类似案例。 设计意图
通过讲解、图表分析和案例展示,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资源安全问题的产生、危害及原因,培养学生的图表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资源安全问题,为后续探讨资源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做好知识储备。
⑵资源安全问题影响国家安全
教师活动
介绍国家安全的概念,包括常规国家安全(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和非常规国家安全(资源安全、环境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等),强调资源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
以瑙鲁为例,详细分析瑙鲁因过度依赖磷酸盐资源,在资源枯竭后面临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方面的问题,说明战略资源严重短缺导致的资源安全问题,能动摇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这是资源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直接影响。
展示图片和资料,介绍一些因资源问题引发的国家间冲突,如中东地区因石油资源引发的战争和冲突。
分析资源安全问题如何通过触发和放大环境、经济、军事甚至政治等领域的国家安全危机,间接影响国家安全。
学生活动
了解国家安全的不同类型,理解资源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认真分析瑙鲁的案例,思考资源安全问题对国家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具体影响。
观看图片和资料,探讨资源安全问题引发国家间冲突的原因和后果,分析资源安全问题间接影响国家安全的途径。
设计意图
通过案例分析和资料展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资源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培养学生的案例分析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帮助学生树立整体观念,理解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各领域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
4.深度学习(8 分钟)
保障资源安全
教师活动
展示 “资源供需失衡的解决途径示意图” 和 “保障资源安全的主要途径图”引导学生从资源供给和消费两个方面探讨保障资源安全的途径。
在资源供给方面,讲解增加资源供给和保障能力的方法,如挖掘资源潜力(以页岩气开发为例,说明技术进步对增加资源供给的作用)、开发替代资源(介绍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增加区外资源调配与贸易(我国的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有效管控战略资源(建立战略资源储备库)等。
在资源消费方面,强调节约和优化资源利用的重要性,讲解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通过工业生产中的循环利用案例说明)、使用效益最大化(以农业生产中合理施肥提高产量和效益为例)、规避各种利用风险(如防范资源运输过程中的风险)等措施。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主题为 “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谈谈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保障资源安全”,并请各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活动
观察示意图,认真聆听教师讲解,理解保障资源安全在资源供给和消费方面的具体途径。 结合教师所举案例,深入思考各种保障措施的可行性和意义。
参与小组讨论,积极发言,结合本地的资源特点和实际情况,提出保障资源安全的措施,如本地水资源短缺,可以加强污水处理和循环利用,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等。各小组代表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
通过图表分析和案例讲解,让学生系统地掌握保障资源安全的主要途径,培养学生的图表解读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5.当堂应用(5 分钟)
教师活动
展示一道最新的高考题: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安全稳定是国内经济循环畅通的保障,也是国内国际相互融合的关键。我国钨矿资源丰富,却将其列入战略性矿产资源。下图为某企业钨全产业链内涵框架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将钨列入战略性矿产资源的主要原因是( )
A.防止钨矿供应链中断 B.主导钨矿上游产业链发展
C.推进钨矿产业链绿色发展 D.实现钨资源领域安全可控
2.位于该企业钨全产业链下游的是( )
A.钨制品的回收 B.钨矿石的贸易
C.钨矿勘探采掘 D.钨矿冶炼加工
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分析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明确答题思路。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进行作答,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钨是典型的稀有金属,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是当代高科技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钨矿产资源的安全稳定是国内经济循环畅通的保障,所以将钨列入战略性矿产资源,主要是为了实现钨资源领域安全可控,D正确;将钨列入战略性矿产资源会防止钨矿供应链中断,保持稳定供应与生产,但不是其主要原因,A错误;主导钨矿上游产业链发展、推进钨矿产业链绿色发展与将钨列入战略性矿产资源关系不大,B、C错误。
第2题,对钨制品的回收利用,可以实现钨资源的循环利用,属于该企业钨全产业链的下游产业,A正确;钨矿石的贸易指钨矿的出口,原料出口不属于该企业钨全产业链下游产业,B错误;钨矿勘探采掘属于该企业钨全产业链上游产业,C错误;钨矿冶炼加工属于该企业钨全产业链中游产业,D错误。
学生活动
仔细阅读题目,提取关键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作答。
在作答过程中,回顾资源安全问题的相关知识,如产生原因、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保障途径等,结合题目中的具体情境进行回答。
设计意图
通过高考题的训练,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检验学生对本节课重点内容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引导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6.归纳总结(3 分钟)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资源安全问题的产生、影响因素、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以及保障资源安全的途径等。
强调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资源安全问题,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资源的意识。
学生活动
跟随教师的引导,回顾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在脑海中构建知识框架。
反思自己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收获和不足之处。
设计意图
通过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强化重点知识,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培养学生自我总结和自我提升的能力。
7.提升(2 分钟)
教师活动
布置拓展任务:“请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在保障资源安全方面采取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并分析这些政策措施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下节课进行分享交流。”
推荐相关的书籍、网站和纪录片,如《资源战争:全球冲突的新场景》《中国资源安全报告》等,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
学生活动
记录拓展任务,明确课后学习的方向和内容。
课后主动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为下节课的交流做好准备。
设计意图
通过拓展任务,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资源安全相关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让学生关注我国的资源安全现状和政策措施,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板书设计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一、资源安全问题
1.概念
2.产生原因:资源供给与需求失衡
3.危害
二、资源安全问题影响国家安全
1.国家安全的类型
2.资源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地位
3.影响途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
4.保障资源安全
①资源供给方面的措施
②资源消费方面的措施
六、分层作业设计
1.基础层
⑴选择题
①下列属于资源安全问题的是( )
A. 某地区水资源丰富,但利用率较低
B. 某国石油资源短缺,无法满足国内需求
C. 某地区森林资源遭到破坏,但仍有一定储量
D. 某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开采量较大
答案:B
②资源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 资源分布不均
B. 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
C. 资源供给与需求失衡
D. 资源浪费严重
答案:C
⑵填空题
①资源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供给能够得到____的状态或能力。
答案:满足
②资源安全问题会影响生产、经济和社会的正常运行,甚至危及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____,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答案:物质基础
2.提高层
⑴简答题
①简述资源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直接影响。
答案:战略资源严重短缺导致的资源安全问题,能动摇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如某些国家因石油资源供应不足,导致工业生产停滞,经济陷入困境,影响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②以水资源为例,说明资源安全问题的影响因素。
答案:自然因素方面,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如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夏季,容易出现旱涝灾害;气候干旱地区,水资源总量少。人为因素方面,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导致用水需求增加;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如农业灌溉中大水漫灌,工业生产中水资源循环利用率低;水资源污染治理不善,导致水质性缺水。 ⑵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某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采用粗放式开采方式,导致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近年来,随着资源逐渐枯竭,该地区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分析该地区面临的资源安全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答案:
资源安全问题:矿产资源短缺,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破坏。
产生原因:粗放式开采方式,过度依赖矿产资源,缺乏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意识。 解决措施:加强资源管理,采用科学合理的开采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对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发展多元化经济,减少对单一矿产资源的依赖;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资源保护意识。
3.拓展层
⑴探究题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资源(如能源资源、土地资源等),探究该资源在全球的分布特点、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当前面临的安全问题以及保障该资源安全的国际合作方式。撰写一份探究报告,字数不少于 800 字。
⑵案例分析题
阅读以下案例,回答问题。
案例: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锂、钴等稀有金属的需求急剧增加。一些国家对这些稀有金属资源进行了严格的管控和垄断,导致全球市场价格波动剧烈,影响了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分析锂、钴等稀有金属资源安全问题对电动汽车产业及相关国家安全的影响。
提出保障锂、钴等稀有金属资源安全的建议。
答案:
对电动汽车产业的影响:价格波动剧烈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影响企业的利润和发展;资源供应不稳定可能导致企业生产停滞,影响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对相关国家安全的影响:依赖进口的国家可能面临资源供应中断的风险,影响国家的能源转型和经济发展;资源垄断国家可能利用资源优势在国际政治经济中获取更大的利益,引发国家间的矛盾和冲突。
保障建议:加强国内资源勘探和开发,提高资源自给率;拓展资源进口渠道,与多个国家建立合作关系,降低对单一国家的依赖;加强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研发,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推动技术创新,寻找替代材料,减少对稀有金属的需求;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制定资源开发和贸易规则,维护全球资源市场的稳定。
七、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景引入、问题导学、新知探究等环节的设计,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能够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对资源安全问题的相关知识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
从知识掌握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阐述资源安全的概念、资源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保障资源安全的主要途径,在当堂应用环节,多数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高考题,解题思路清晰。但也有少数学生对资源安全问题影响国家安全的复杂途径理解不够深入,在回答相关问题时不够全面。
在能力培养方面,通过案例分析、图表解读和小组讨论等活动,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图表分析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然而,在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时,部分学生的思维深度不够,提出的观点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和启发。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视频、图片、图表等资料的运用,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时间分配上,新知探究环节的时间略显紧张,导致部分内容的讲解不够细致,学生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在分层作业设计方面,基础层、提高层和拓展层的作业难度梯度合理,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从作业完成情况来看,基础层作业的正确率较高,提高层和拓展层作业部分学生完成质量有待提高,反映出学生在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拓展探究方面还存在不足。
针对以上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优化教学时间分配,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讲解和互动。加强对学生深度学习的引导,设计更具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和创新。在作业评讲时,注重对学生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辅导和支持,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