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唐朝前期形势和边疆各族分布图(669年)
唐朝后期形势和边疆各族分布图(820年)
【读图】说说唐朝周边有哪些民族政权?
唐朝与周边的少数民族是如何交往与交融?
唐代,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璀璨夺目的时代,不仅是文化艺术的巅峰,也是多民族和谐共存、深入交流与广泛交融的光辉篇章。
一、唐与吐蕃--文成公主入藏(和亲)
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各部,定都逻些(今西藏拉萨)。他推广灌溉技术,创制文字,颁行法令,设置官制等,采取一系列发展生产、改革和完善制度的措施。
1、吐蕃(bo)的兴起
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请婚。638年,吐蕃因请婚遭拒、使者恶意挑拨而发兵进攻松州。松州之战后,吐蕃主动撤军,遣使谢罪,并再次请婚。
2、使臣求婚
《步辇图》(局部)
唐朝阎立本所绘制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松赞干布派使臣禄东赞前往长安,李世民亲自接见,并同意将文成公主嫁往西藏,以实现联姻之事。此种政策称为和亲,和亲使唐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和平友好关系,避免了军事冲突。
一、唐与吐蕃--文成公主入藏(和亲)
3、文成公主入藏
641年,唐太宗派礼部尚书护送文成公主入藏。公主一行带着大量的农作物种子,生产工具以及各类书籍,从长安出发,途径甘肃、青海等地,长途跋涉,一路上克服了高山、河流、恶劣天气等诸多困难,最终抵达吐蕃都城逻些(luo suo)。
一、唐与吐蕃--文成公主入藏(和亲)
4、意义
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生产技术等方面的书籍
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请求唐朝给予蚕种及派遣工匠入藏
文成公主带去了哪些“嫁妆”?这些“嫁妆”对吐蕃社会产生了那些影响?
入藏前 “嫁妆” 意义
吐蕃牧民的饮食以肉食、乳制品和青稞制品为主 蔬菜种子
吐蕃地区不产茶 茶叶
吐蕃只用刻木记事 造纸术
促进吐蕃农业发展,丰富饮食结构
推动饮茶习俗在吐蕃传播
推动吐蕃文化发展和汉文化传播
影响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促进了唐蕃的友好关系
自从贵主和亲后,
一半胡风似汉家。
--陈陶《陇西行》
一、唐与吐蕃--文成公主入藏(和亲)
6世纪中期
突厥兴起于阿尔泰山地区的游牧部落,突厥汗国建立后,不断开拓疆土,控制了北方草原和整个西域。
隋朝时
隋朝时,突厥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分据阿尔泰山以东和以西。
唐朝前期
唐初,东突厥不断南下侵扰唐朝边境。630年,唐太宗击败东突厥。
二、唐与突厥(先占后管)
1、突厥的兴起
2、管理突厥
唐太宗击败东突厥后,各酋长及子嗣继位者接受唐廷的_____。
册封
唐高宗时,唐朝灭西突厥,中央政府完全统一了西域,唐朝先后设置了 ___ _ _和 ,管辖西域地区。
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
天可汗
744年,唐朝联合回纥灭后突厥汉国
8世纪中后期,突厥解体,退出历史
二、唐与突厥(先占后管)
【自主学习】:梳理唐与回纥的交往史实,说一说回纥与今天的哪一民族关系密切?
唐玄宗时,回纥(hé)首领_________统一漠北,建立回纥汗国,成为大漠南北最强大的势力。他接受唐玄宗的_____,号________。
骨力裴罗
怀仁可汗
册封
安史之乱爆发,回纥曾出兵助唐平叛。
后来,回纥上表请求改名_______。
回鹘
唐朝后期,双方贸易往来频繁,唐朝多用绢帛换取回鹘的 。
9世纪,回鹘部众离散,汗国灭亡。余众一部分南下融入汉人等当地民众中,其他西迁到河西走廊和西域。其中,大多数西迁到____地区,逐渐与当地民众融合,成为________先民的主体。
新疆
维吾尔族
三、唐与回纥(册封)
马匹
1.兴起:我国东北黑龙江流域,分支粟末靺鞨于 7 世纪基本统一各部,建立政权。
2.册封:唐玄宗封粟末靺鞨大祚(zuò)荣为渤海郡王,以渤海为号。
3. 交流:渤海国与唐朝 贸易 往来频繁,多次派遣留学生到唐朝求学,经济发展很快,被称为“海东盛国”。
1.兴起:云南苍山洱海一带的“六诏”
2.册封:在唐朝支持下,南诏建立,唐玄宗册封皮逻阁 为云南王。
3.交流:南诏崇尚 儒学 ,多次派遣贵族大臣和子弟到成都求学。
四、唐与渤海和南诏(册封)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28,说说这两个渤海和南诏与唐朝的交往情况。
天门军之印
印文为汉字篆刻“天门军之印”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出土的牡丹纹方砖
千寻塔的造型与结构是典型的唐代砖塔;塔上能见的文字资料,除佛教典籍常见的梵文外,基本全部是汉字,塔上清理出土的许多文物,如"开元通宝",铸刻"湖州"、"成都"字样的青铜镜以及瓷器、写经、印章等。
崇圣寺三塔(云南大理)
以上出土的文物和景区标志建筑说明了什么?
说明渤海和南诏学习唐朝,唐朝与周边政权之间文化交流交往频繁。
四、唐与渤海和南诏(册封)
【时空观念】结合地图说一说盛唐时期的疆域范围
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版图最大、势力最强的国家
咸海
大海
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一带
贝加尔湖
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
南海
隋唐时期,边疆地区得到开发,中央王朝加强了对各族地区的管辖,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巩固。
五、唐朝的疆域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重要优势。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都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民族交往方式 相关历史事件 民族交往与交融影响
归纳隋唐时期民族交往的主要方式及影响。
和亲
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
战争
击败东、西突厥汗国
设置机构
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册封
册封回纥;渤海;南诏首领
文化、贸易
唐朝多用绢帛换取回鹘的马匹;
渤海国派遣学生到唐朝求学;
南诏派遣贵族大臣和子弟到成都求学
促进边 疆 地 区 开 发
中 央 王 朝
加 强 了 对 各 族 地 区 的 统 辖,
统 一 多 民 族 国 家 得到 进 一 步 发 展 和 巩 固。
课堂小结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唐与吐蕃
唐与突厥
唐与回纥
渤海和南诏
文成公主入藏
①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尊奉为“天可汗”;
②唐太宗、唐高宗先后击败东西突厥;
③唐太宗武则天先后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
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唐玄宗册封皮逻阁为云南王。
时间:唐太宗
意义: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进了唐蕃的友好关系。
隋唐时期,边疆地区得到开发,中央王朝加强了对各族地区的统辖,统一多民族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
1、唐代画家阎立本创作的《步辇图》,描绘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使者的场景。该图可用于研究( )
A.宗教绘画的风格 B.唐与突厥的友好关系
C.民族政策的践行 D.贞观时期的中外交往
2、《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认为各民族没有什么不同,“盖德泽洽,四海可使如一家”。为此,他( )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派遣张骞出使西域
C.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D.实行开明民族政策
C
D
练习巩固
3、贞观四年(630年),东突厥归附唐朝者多达10余万人,先后人居长安者数千家,唐太宗予以妥善安置,其酋长皆被授予将军,中郎将等官职,其中五品以上者100多人。这一做法( )
A.促进了阶层流动 B.削弱了藩镇实力
C.加强了中外交往 D.推动了民族交融
4、 唐太宗被各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 )
A.唐朝国力强大 B.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唐太宗本人的素质很高 D.唐朝的经济繁荣
D
A
练习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