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文阅读名篇名句默写复习任务三掌握十大夺分策略——逐一过关,正确书写课件(共22张PPT)+学案(教师用)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秋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文阅读名篇名句默写复习任务三掌握十大夺分策略——逐一过关,正确书写课件(共22张PPT)+学案(教师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3.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5 16:05:37

文档简介

复习任务三 掌握十大夺分策略——逐一过关,正确书写
一、领悟字词含意
对需要背诵默写篇目中的重点名句,要领悟其中重点字词的含意,这样不仅有助于记忆,还能避免写错别字。
[边练边悟]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2020·全国卷Ⅱ)《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________________”,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曝晒也不会挺直,因为“________________”。
(2)(2020·全国卷Ⅱ)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称出游时的食物都可来自山间,肥美的鱼从溪水中捕捞出,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用泉水酿制的美酒,口味甘洌。
解析:(1)根据题干提示“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可知表达其意思的原句是“其曲中规”,要默写的句子就是它的前一句。“即使再经曝晒也不会挺直”的原因是“ INCLUDEPICTURE "柔K.TIF" 使之然也”。注意“ INCLUDEPICTURE "柔K.TIF" ”的写法,“ INCLUDEPICTURE "柔K.TIF" ”意为用火烤木使之弯曲,是通假字。(2)根据“肥美的鱼从溪水中捕捞出”的提示,可推出要填写的句子是“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注意“渔”的写法,“渔”即“捕鱼”。
答案:(1) INCLUDEPICTURE "柔S.TIF" 以为轮  INCLUDEPICTURE "柔S.TIF" 使之然也 (2)临溪而渔 溪深而鱼肥
二、记住生僻难写字
名篇名句中有一些生僻难写的字,平时要勤于动笔,强化记忆,在考试中才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来。
[边练边悟]
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2021·全国乙卷)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描写了春日的洞庭湖景色,其中写到花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1·全国甲卷)《左传·庄公十年》记载,长勺之战结束后,曹刿向鲁庄公解释说,确认齐军不是伪装败退进而决定追击,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1·新高考卷Ⅱ)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采用对仗句式,连用两个比喻,表达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田园的向往。
解析:注意“芷”“辙”“靡”“羁”字的写法。
答案:(1)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 (2)(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 (3)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三、区分同音异义字
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的字在名篇名句中大量存在,这是命题者“设伏”的热点,考生在平时复习时要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字,有意识地多做分析比较,做到既知其形,又知其义。
[边练边悟]
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2021·全国乙卷)乐曲演奏过程中的停顿也有情感表达的作用。白居易《琵琶行》中对此进行说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客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仗工整,表现了诗人谦逊而诚恳的态度,是热情待客的名句,至今仍被时常引用。
解析:(1)“幽”易与同音字“忧”混淆;(2)“蓬”易与同音字“篷”混淆。
答案:(1)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2)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四、区分同义异形字
意义相同而字形迥异的字在名篇名句中也屡见不鲜,这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复习时应引起高度重视。
[边练边悟]
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解析:(1)“钩”易与同义字“勾”混淆;(2)“唯”易与“惟”混淆。
答案:(1)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唯见江心秋月白
五、区分形近异义字
形近字在名篇名句中也比较常见,加之读音大多相同或相近,对考生有很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因此在复习时应予以重视。
[边练边悟]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2)________________,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赤壁赋》)
解析:(1)“暝”易与“瞑”混淆;(2)“藉”易与“籍”混淆。
答案:(1)云归而岩穴暝 (2)相与枕藉乎舟中
六、留心词句的顺序
一部分考生平时读写背诵名篇名句时往往只观其大略,不注重细节,导致把词句的顺序写颠倒,且不少名句即使顺序颠倒,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因此更不易被察觉,使得考生白白丢掉了分数。
[边练边悟]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高低冥迷,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2)月出于东山之上,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解析:(1)“西东”易错写为“东西”;(2)“斗牛”易错写为“牛斗”。
答案:(1)不知西东 (2)徘徊于斗牛之间
七、留意具体的语境
对于名篇名句,不应死记硬背,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分析、品味,从而使我们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边练边悟]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传神地描写了琵琶女在诗人再三邀请下出场时那种羞怯的神态。
(2)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用“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嫩草初生时的逼真形态;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则以一句“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早春青草尚不丰茂的清新景象。
解析:(1)由“再三邀请”想到“千呼万唤”,由“羞怯的神态”想到“半遮面”,从而得出正确答案。(2)要扣住“嫩草初生”“青草尚不丰茂”填写正确答案。
答案:(1)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2)草色遥看近却无 浅草才能没马蹄
八、留意句中的通假字
通假字虽和本字的意思一样,但在默写时,若把句中的通假字写成本字,也属于误写,是不得分的。
[边练边悟]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中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为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解析:(1)“生”同“性”;(2)“知”同“智”。
答案:(1)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九、注意不遗漏虚词
名篇名句中有大量的虚词,在答题时稍不注意就很容易遗漏,造成丢分。
[边练边悟]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2021·新高考卷Ⅱ)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感慨:当李存勖强盛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讥笑。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告诫后人“不要只是哀叹,要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否则将重蹈覆辙,使更后来的人哀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中的第一个“之”,(2)中的“而”“亦”都是虚词,书写时很容易漏掉,应引起注意。
答案:(1)举天下之豪杰 莫能与之争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十、要注意语句出处
很多名句经过长期流传,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大众名言”。但是,在流传演变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名句发生了变化,甚至有了新的说法。因此,答题时一定要看清句子的出处。
[边练边悟]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论语》)
(2)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答案:(1)必有我师焉 (2)则必有我师
课时跟踪练
[学生用书P100(单独成册)]
(30分钟)
题组一 开放式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马暑期回老家游玩,路过一片荷塘,亭亭的荷叶、美丽的荷花,让他不禁想起两句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 (示例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2.张彬在山中漫步,他听到杜鹃(又名“子规”)啼叫,于是想起了唐诗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示例二)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3.小明在江边游览,此时天色已晚,但见一轮圆月挂在空中,他想起了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示例二)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4.暑假中,小明到岳阳楼游玩,他看着浩瀚无边的湖水,不禁想起了唐宋古诗词中描写洞庭湖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示例二)玉鉴琼田三万顷 着我扁舟一叶 (示例三)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5.小刚临摹了一幅关于鹿的中国画,画中的鹿惬意自在,这不禁令他想起了古人常借“鹿”来表现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示例二)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
6.小华的语文老师说,事物的发展要有限度,在一定范围之内才是最好的,比如过于质朴或者华美都不可以。小华由此领悟到古人所说的哲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7.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古代诗文永恒的主题,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对其生动的诠释。
答案:(示例一)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示例二)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8.小彤想从所学的诗文中选取两句话集成一副对联挂在书房,以提醒自己学习、做事贵在坚持,可选择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9.小丽在学古代意象的知识点时,发现古人为了表现超脱思想,常用“飞仙”“明月”等意象,她很自然地联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10.小刚学古诗文时,对“东皋”这个意象很感兴趣,他说初中学过“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同桌小敏说高中也学过含有这个意象的句子,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登东皋以舒啸 临清流而赋诗
11.小刚有一段时间沉迷于网游,但他认为没关系,打游戏都是小节,算是业余爱好。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古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祸患’‘所溺’说的就是你的网游呀!”
答案:(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12.小刚学古诗时,知道古人常常在饮酒时感叹时光流逝之快。李白就常有此感叹。同学小明提醒小刚,其实曹操诗中也常有此感叹,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13.“鸥()”是形声字,左边“鳥”表意,篆书形体像鸟,右边“漚”有水泡义,表示鸥鸟常漂浮在水面上,用在诗词中常比喻隐居者生活的悠闲自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示例二)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
14.小冬学古代史的时候,知道孔子非常崇拜周公。周公制礼作乐,确实非常伟大。后代人也爱在写诗时运用周公的典故,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
答案:(示例)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题组二 综合训练
1.(2025·沈阳市高三质量检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引用了“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这两句话,与《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样,都表达了人民的重要性。
(2)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沉香》中,象征江南陂塘风色的荷花很自然地勾起作者的乡心,词的结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绾合,使得上下片联成一气,融景入情,不着痕迹。
(3)学校文学社举办征文活动,小明想要从带有神话传说的诗句中汲取创作灵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2)小楫轻舟 梦入芙蓉浦 (3)(示例一)蚕丛及鱼凫 开国何茫然
(示例二)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示例三)江娥啼竹素女愁 李凭中国弹箜篌 (示例四)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2.(2025·成都市摸底测试)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明参加研学活动时,见到山间的急流冲击石壁,水声巨大,如雷鸣,又似钟鼓,这让他想到李白《蜀道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苏轼《石钟山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宵之夜,小刚看到街上车流涌动的景象,不由得联想起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看到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又不禁吟诵出本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唐宋诗词中,诗人常提及乐器,借音乐表情达意,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砯崖转石万壑雷 噌吰如钟鼓不绝/声如洪钟 (2)宝马雕车香满路 东风夜放花千树 (3)(示例一)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示例二)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示例三)乘醉听箫鼓 吟赏烟霞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明在森林公园里游玩,看到了树上的蝉蜕,他想到了可以用蝉蜕打比方来赞美人,如司马迁《屈原列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是用蝉来赞美屈原品质高洁,自动地远离污浊。
(2)音乐会上,高亢激昂的乐声使小刚大为震撼,他眼前似乎出现了乌云聚集、大雨倾盆的场景,不自觉吟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示赞叹。
(3)“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光的流逝总能让我们产生只争朝夕的劲头。古诗文中表达这种感慨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蝉蜕于浊秽 (2)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3)(示例一)日月忽其不淹兮 春与秋其代序 (示例二)汩余若将不及兮 恐年岁之不吾与 (示例三)白日何短短 百年苦易满 (示例四)及时当勉励 岁月不待人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以“中国古代建筑”为主题的活动课上,王老师提到中国古代木结构的房屋大致都是使用榫卯结构,但是并不等于完全不用钉子,并列举了《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加以印证。
(2)江天和同学们一起到江边游玩,看着江中小洲、沙汀上禽鸟时而飞翔,时而栖停其上,不禁想起了杜甫《登高》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有时内心充满矛盾,常常心里想着什么,可现实却不容你如此,两难之间更见张力。古诗文中写出抒情主人公矛盾心理或行为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钉头磷磷 多于在庾之粟粒 (2)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3)(示例一)不思量 自难忘 (示例二)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5.(2025·太原市高三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上泰山观看日出,看到彤云托日时,我们可以借用姚鼐《登泰山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描摹此景。
(2)复兴中学以《论语·里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作为校训,以勉励学子时时向优秀的人学习并反思自己的错误。
(3)春花秋月,夏雨冬雪,四时之景轮转于诗人的笔端,不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景致,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致,都能让我们感受到季节变换中诗人们的喜怒哀乐。
答案:(1)正赤如丹 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2)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示例一)杨柳依依 雨雪霏霏 (示例二)春花秋月何时了 胡天八月即飞雪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刚在学“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这类睹物思人典故的时候,想到了归有光《项脊轩志》中的枇杷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亮学《陈情表》时,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和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有类似之处,都提到“影”。只不过李白表现的是旷达洒脱,李密表达的是孤独悲哀。
(3)小刚擅长绘画,在学习之余,他画了一幅山水画,清澈的水面上,有荷花,有船,他想在画上面题两句诗词,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今已亭亭如盖矣
(2)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3)(示例一)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示例二)小楫轻舟 梦入芙蓉浦 (示例三)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姜夔《扬州慢》中,以回荡于整座空城之上的凄凉呜咽的号角声,进一步烘托今日扬州荒凉落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岂”表反问,在古诗词中常有强调语气、增强情感的作用。比如鲍照《拟行路难(其四)》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高适《燕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打算从高中语文课本里的古诗文中挑选两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针对他骄傲自满的性格,你建议他选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清角吹寒 都在空城 (2)心非木石岂无感 死节从来岂顾勋 (3)(示例一)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示例二)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 (示例三)满招损 谦得益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
复习任务三 掌握十大夺分策略——逐一过关,正确书写
一、领悟字词含意
对需要背诵默写篇目中的重点名句,要领悟其中重点字词的含意,这样不仅有助于记忆,还能避免写错别字。
[边练边悟]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2020·全国卷Ⅱ)《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________________”,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曝晒也不会挺直,因为“________________”。
(2)(2020·全国卷Ⅱ)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称出游时的食物都可来自山间,肥美的鱼从溪水中捕捞出,所谓“ ,________________”;而用泉水酿制的美酒,口味甘洌。
临溪而渔
溪深而鱼肥
二、记住生僻难写字
名篇名句中有一些生僻难写的字,平时要勤于动笔,强化记忆,在考试中才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来。
[边练边悟]
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2021·全国乙卷)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描写了春日的洞庭湖景色,其中写到花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1·全国甲卷)《左传·庄公十年》记载,长勺之战结束后,曹刿向鲁庄公解释说,确认齐军不是伪装败退进而决定追击,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1·新高考卷Ⅱ)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采用对仗句式,连用两个比喻,表达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田园的向往。
解析:注意“芷”“辙”“靡”“羁”字的写法。
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
(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三、区分同音异义字
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的字在名篇名句中大量存在,这是命题者“设伏”的热点,考生在平时复习时要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字,有意识地多做分析比较,做到既知其形,又知其义。
[边练边悟]
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2021·全国乙卷)乐曲演奏过程中的停顿也有情感表达的作用。白居易《琵琶行》中对此进行说明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客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仗工整,表现了诗人谦逊而诚恳的态度,是热情待客的名句,至今仍被时常引用。
解析:(1)“幽”易与同音字“忧”混淆;(2)“蓬”易与同音字“篷”混淆。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四、区分同义异形字
意义相同而字形迥异的字在名篇名句中也屡见不鲜,这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复习时应引起高度重视。
[边练边悟]
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神话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2)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解析:(1)“钩”易与同义字“勾”混淆;(2)“唯”易与“惟”混淆。
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唯见江心秋月白
五、区分形近异义字
形近字在名篇名句中也比较常见,加之读音大多相同或相近,对考生有很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因此在复习时应予以重视。
[边练边悟]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2)________________,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赤壁赋》)
解析:(1)“暝”易与“瞑”混淆;(2)“藉”易与“籍”混淆。
云归而岩穴暝
相与枕藉乎舟中
六、留心词句的顺序
一部分考生平时读写背诵名篇名句时往往只观其大略,不注重细节,导致把词句的顺序写颠倒,且不少名句即使顺序颠倒,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因此更不易被察觉,使得考生白白丢掉了分数。
[边练边悟]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高低冥迷,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2)月出于东山之上,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解析:(1)“西东”易错写为“东西”;(2)“斗牛”易错写为“牛斗”。
不知西东
徘徊于斗牛之间
七、留意具体的语境
对于名篇名句,不应死记硬背,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分析、品味,从而使我们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边练边悟]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传神地描写了琵琶女在诗人再三邀请下出场时那种羞怯的神态。
(2)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用“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嫩草初生时的逼真形态;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则以一句“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早春青草尚不丰茂的清新景象。
解析:(1)由“再三邀请”想到“千呼万唤”,由“羞怯的神态”想到“半遮面”,从而得出正确答案。(2)要扣住“嫩草初生”“青草尚不丰茂”填写正确答案。
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草色遥看近却无
浅草才能没马蹄
八、留意句中的通假字
通假字虽和本字的意思一样,但在默写时,若把句中的通假字写成本字,也属于误写,是不得分的。
[边练边悟]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中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为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解析:(1)“生”同“性”;(2)“知”同“智”。
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九、注意不遗漏虚词
名篇名句中有大量的虚词,在答题时稍不注意就很容易遗漏,造成丢分。
[边练边悟]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2021·新高考卷Ⅱ)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感慨:当李存勖强盛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讥笑。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告诫后人“不要只是哀叹,要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否则将重蹈覆辙,使更后来的人哀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中的第一个“之”,(2)中的“而”“亦”都是虚词,书写时很容易漏掉,应引起注意。
举天下之豪杰
莫能与之争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十、要注意语句出处
很多名句经过长期流传,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大众名言”。但是,在流传演变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名句发生了变化,甚至有了新的说法。因此,答题时一定要看清句子的出处。
[边练边悟]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论语》)
(2)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必有我师焉
则必有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