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押题卷】江苏省南京市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数学预测卷苏教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押题卷】江苏省南京市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数学预测卷苏教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13.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05 22:2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江苏省南京市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数学预测卷
一.计算题(共2小题,满分30分)
1.(10分)直接写得数。
34×3= 280+80= 330×3= 1
300×5= 198×3≈ 60×80= 403×4≈ 13×2+50=
2.(20分)列竖式计算并验算后两个。
37×3= 306×5= 363÷3= 661÷4=
二.填空题(共12小题,满分23分)
3.(1分)
的只数是的    倍;有    只。
4.(2分)要使168×□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    ;要使□13÷5的商是两位数,□可以填    。
5.(4分)在横线上填上“>”、“<”或“=”。
400克+600克    10千克
512×3    1500
835÷5    385÷5
6.(3分)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节课大约40   
水泥每袋重50   
课桌高约7   
一棵大树高约4   
一只蚂蚁的身长约5   
一场足球比赛需要90   
系红领巾大约需要20   
一架飞机的载质量约50   
一个苹果约重200   
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约9   
从北京到西安的距离大约是1077   
7.(1分)芳芳每天沿着长290米,宽210米的长方形广场跑一圈,她每天跑    米,合    千米。
8.王强5分钟跑了1000米,他跑步的速度是    ;妈妈在超市买了2袋大米共20千克,一共花了100元,这种大米的价格是    。
9.(2分)先算一算,再填空。
统计一下加、减法分别有多少道题,填入表中。
一共 加法 减法
   道    道    道
(1)加法题占总题数的。 (2)减法题占总题数的。
10.(1分)学校组织小朋友去规划馆参观,上午去了192人,下午去了306人,全天一共去了大约   百人.
11.(2分)□33×5≈2000,□里最小可以填   ,最大可以填   .
12.(2分)观察如图,木板的长度是    。
13.(1分)看图填空。
300+50=   
   ﹣50=   
   ﹣300=   
14.(2分)妈妈按“红一红一绿一黄一黄一黄”“红一红一绿一黄一黄一黄”的顺序一组一组穿珠子。
(1)妈妈穿第6个珠子时,这个珠子在第    组,是    色。
(2)妈妈穿第68个珠子时,这个珠子在第    组,是    色。
(3)妈妈穿了15组珠子,妈妈共穿了    个珠子。
三.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分)
15.(1分)在一座公路桥旁,有一块限重的交通标志牌(如图),被飞来的这只小鸟遮挡的字母应该是(  )
A.m B.g C.kg D.t
16.(1分)下列的运动现象中,是“平移”现象的共有(  )种。
①学校升国旗时国旗的运动
②风车转动时所做的运动
③钟面上分针的运动
④直上直下的电梯所做的运动
A.1 B.2 C.3 D.4
17.(1分)妈妈带了100元,她买了(  )后剩下的钱最多。
A.2个25元的计算器 B.2个35元的暖壶
C.2盏40元的台灯 D.2个30元的文具盒
18.(1分)李老师准备了256本练习本,作为新年礼物送给同学们,平均每名同学2本,可以送给多少名同学?列竖式第一步解答如图,圈出的数表示(  )
A.平均每名同学分得2本。
B.100名同学分走了2本。
C.100名同学分走了200本。
19.(1分)如果m÷n=a,那么数轴上a的位置正确的有可能是(  )
A.
B.
C.
D.
20.(1分)把一根木头锯成两段,第一段长米,第二段占全长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段长 B.第二段长 C.无法比较
21.(1分)1个哈密瓜36元,1个奇异果8元,妈妈带100元买1个哈密瓜后,剩下的钱还能买几个奇异果,正确的列式是(  )
A.100﹣36﹣8 B.(100﹣36)÷8
C.100﹣36÷68
22.(1分)丽丽要读一本120页的童话书,已经读了70页,剩下的每天读5页。根据以上信息不能求出的问题是(  )
A.还要读多少页才能读完?
B.丽丽已经读了多少天?
C.剩下的几天能读完?
D.剩下的比已经读了的少多少页?
23.(1分)估一估,a、b、c三个数的和可能是(  )
A.610 B.860 C.960 D.1060
24.(1分)要使是真分数,是假分数,x=(  )
A.1 B.8 C.9 D.10
四.操作题(共2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4分)
25.(4分)画画移移,动手动脑。
(1)在方格图中,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使每个图形的周长都是12厘米。再涂色表示所画长方形的。(方格边长为1厘米)
(2)方格图中的☆,先向    平移    格,再向    平移    格到★的位置。
26.(4分)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求它的周长。
五.应用题(共6小题,满分29分)
27.(5分)图书室有130本连环画,故事书的本数是连环画的4倍。图书室有多少本故事书?
28.(5分)妈妈买了一瓶可乐,哥哥喝了,妹妹喝了。两人一共喝了这瓶可乐的几分之几?
29.(5分)三年级4个班128人去参观科技馆。如果每个班人数相同,每班有多少人?
30.(5分)医务工作者要为实验小学的596名师生做核酸检测,已经做了215名。剩下的要3名医务工作者完成,平均每名医务工作者给多少名师生做核酸检测?
31.(5分)学校买了篮球、排球各5个,买篮球用去245元,买排球用去115元,一个篮球比一个排球贵多少元?
32.(4分)你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再解答出来。
问题1:   ?问题2: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计算题(共2小题,满分30分)
1.(10分)直接写得数。
34×3= 280+80= 330×3= 1
300×5= 198×3≈ 60×80= 403×4≈ 13×2+50=
【考点】一位数乘两位数;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无括号四则混合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千以内加减法.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102;360;990;;
1500;600;4800;1600;76
【分析】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中每一位上的数(包括0),哪一位乘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子进行相加(减)得数作分子,分母不变。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估算方法:把因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百数再相乘。
【解答】解:
34×3=102 280+80=360 330×3=990 1
300×5=1500 198×3≈600 60×80=4800 403×4≈1600 13×2+50=76
【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估算方法,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20分)列竖式计算并验算后两个。
37×3= 306×5= 363÷3= 661÷4=
【考点】列竖式计算乘法;一位数除多位数;列竖式计算除法;一位数乘两位数;一位数乘三位数.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111;1530;121;165……1。
【分析】多位数乘一位数: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各个数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多位数除以一位数: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最高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如果不够商1时就商0占位;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解答】解:37×3=111
306×5=1530
363÷3=121
661÷4=165……1
【点评】本题考查竖式计算,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二.填空题(共12小题,满分23分)
3.(1分)
的只数是的  5 倍;有  8 只。
【考点】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5;8。
【分析】由图可知,鹦鹉的只数是燕子的5倍;鹦鹉有40只,用40除以5,即可求出燕子有多少只。
【解答】解:的只数是的5倍。
40÷5=8(只)
答:有8只。
故答案为:5;8。
【点评】本题考查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4.(2分)要使168×□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  5 ;要使□13÷5的商是两位数,□可以填  1、2、3、4 。
【考点】一位数除多位数;一位数乘三位数.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5;1、2、3、4。
【分析】用168分别乘5和6,根据所得的积可确定要使168×□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几;要使□13÷5的商是两位数,□里的数要小于除数5且不为0,据此解答。
【解答】解:168×5=840,168×6=1008,所以要使168×□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5;要使□13÷5的商是两位数,□里的数要小于除数5且不为0,可以填1、2、3、4。
故答案为:5;1、2、3、4。
【点评】解答本题需熟练掌握一位数乘除三位数法则,灵活解答。
5.(4分)在横线上填上“>”、“<”或“=”。
400克+600克  < 10千克
512×3  > 1500
835÷5  > 385÷5
【考点】质量的单位换算;一位数乘三位数;一位数除多位数.
【专题】综合填空题.
【答案】<;>;>。
【分析】根据1千克=1000克,整数乘法和除法计算进行填空。
【解答】解:400克+600克<10千克
512×3>1500
835÷5>385÷5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是质量单位换算,整数乘法和除法计算问题。
6.(3分)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节课大约40 分钟 
水泥每袋重50 千克 
课桌高约7 分米 
一棵大树高约4 米 
一只蚂蚁的身长约5 毫米 
一场足球比赛需要90 分钟 
系红领巾大约需要20 秒 
一架飞机的载质量约50 吨 
一个苹果约重200 克 
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约9 小时 
从北京到西安的距离大约是1077 千米 
【考点】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专题】长度、面积、体积单位;质量、时间、人民币单位;应用意识.
【答案】分钟;千克;分米;米;毫米;分钟;秒;吨;克;小时;千米。
【分析】根据对长度单位、时间单位、质量单位的认识,结合生活经验即可解答。
【解答】解:一节课大约40分钟
水泥每袋重50千克
课桌高约7分米
一棵大树高约4米
一只蚂蚁的身长约5毫米
一场足球比赛需要90分钟
系红领巾大约需要20秒
一架飞机的载质量约50吨
一个苹果约重200克
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约9小时
从北京到西安的距离大约是1077千米
故答案为:分钟;千克;分米;米;毫米;分钟;秒;吨;克;小时;千米。
【点评】本题侧重考查长度单位、时间单位、质量单位的认识,关键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7.(1分)芳芳每天沿着长290米,宽210米的长方形广场跑一圈,她每天跑  1000 米,合  1 千米。
【考点】长方形的周长;长度的单位换算.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1000,1。
【分析】利用长方形周长公式:C=(a+b)×2计算,根据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1千米=1000米换算单位即可。
【解答】解:(290+210)×2
=500×2
=1000(米)
1000米=1千米
答:她每天跑1000米,合1千米。
故答案为:1000,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长方形周长公式的应用及长度的单位换算。
8.(2分)王强5分钟跑了1000米,他跑步的速度是  200米/分 ;妈妈在超市买了2袋大米共20千克,一共花了100元,这种大米的价格是  5元/千克 。
【考点】一位数除多位数.
【专题】运算能力;应用意识.
【答案】200米/分;5元/千克。
【分析】根据路程÷时间=速度,代入数值即可解答;根据总价÷数量=单价,代入数值即可解答。
【解答】解:1000÷5=200(米/分)
100÷20=5(元/千克)
答:他跑步的速度是200米/分;这种大米的价格是5元/千克。
故答案为:200米/分;5元/千克。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位数除多位数、两位数除三位数除法的实际应用,明确路程、时间和速度(总价、数量和单价)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2分)先算一算,再填空。
统计一下加、减法分别有多少道题,填入表中。
一共 加法 减法
 10 道  4 道  6 道
(1)加法题占总题数的。
(2)减法题占总题数的。
【考点】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
10,4,6;
(1);
(2)。
【分析】先根据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观察可知,共有10道题目,加法算式4道,减法算式6道;
(1)要求加法题占总题数的几分之几,用加法算式的道数除以10,即4÷10;
(2)要求减法题占总题数的几分之几,用减法算式的道数除以10,即6÷10。
【解答】解:
一共 加法 减法
10道 4道 6道
(1)4÷10
答:加法题占总题数的。
(2)6÷10
答:减法题占总题数的。
故答案为:,,,,,,,,,;
10,4,6;
(1);
(2)。
【点评】考查了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根据各自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还考查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进行解答。
10.(1分)学校组织小朋友去规划馆参观,上午去了192人,下午去了306人,全天一共去了大约 五 百人.
【考点】数的估算.
【专题】应用题;应用意识.
【答案】五。
【分析】根据加法的意义,求全天一共去了多少人,把上午和下午去的人数相加,然后估算即可。
【解答】解:192+306
≈190+310
=500(人)
500人即五百人。
答:全天一共去了大约五百人。
故答案为:五。
【点评】本题考查了加法的意义的实际应用,关键是明确数量之间的关系。
11.(2分)□33×5≈2000,□里最小可以填 4 ,最大可以填 4 .
【考点】数的估算.
【专题】计算题;运算能力;应用意识.
【答案】4,4。
【分析】根据一位数乘三位数的估算方法,利用“四舍五入”法把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整百整十数进行估算。
【解答】解:要使□33×5≈2000,□里最小填4.最大填4。
故答案为:4,4。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一位数乘三位数的估算方法及应用。
12.(2分)观察如图,木板的长度是  48毫米 。
【考点】长度的测量方法.
【专题】几何直观.
【答案】48毫米。
【分析】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物体的一端与刻度尺的0刻度对齐,另一端在刻度尺的哪个刻度,物体的长度就是多少,如果不是从0开始,就用后面的刻度减去前面的刻度,就是物体的长度。
【解答】解:68﹣20=48(毫米)
答:木板的长度是48毫米。
故答案为:48毫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长度的测量,关键培养学生测量线段长度的能力。
13.(1分)看图填空。
300+50= 350(个) 
 350 ﹣50= 300(个) 
 350 ﹣300= 50(个) 
【考点】千以内加减法.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350(个);350,300(个);350,50(个)。
【分析】左边有300个苹果,右边有50个苹果,共有350个苹果,据此解答。
【解答】解:300+50=350(个)
350﹣50=300(个)
350﹣50=300(个)
故答案为:350(个);350,300(个);350,50(个)。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千以内数的加减解决问题,准确识图是关键。
14.(2分)妈妈按“红一红一绿一黄一黄一黄”“红一红一绿一黄一黄一黄”的顺序一组一组穿珠子。
(1)妈妈穿第6个珠子时,这个珠子在第  1 组,是  黄 色。
(2)妈妈穿第68个珠子时,这个珠子在第  12 组,是  红 色。
(3)妈妈穿了15组珠子,妈妈共穿了  90 个珠子。
【考点】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事物的间隔排列规律.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1)1,黄;(2)12,红;(3)90。
【分析】(1)根据图示可知,每6个珠子一循环,按“红一红一绿一黄一黄一黄”的顺序排列,所以第6个珠子是黄色。
(2)用68除以循环周期6,求出68里有几组循环周期零几个即可解答。
(3)根据每组珠子的个数及组数,求珠子的总数。
【解答】解:(1)妈妈穿第6个珠子时,这个珠子在第1组,是黄色。
(2)68÷6=11(组)……2(个)
答:这个珠子在第12组,是红色。
(3)6×15=90(个)
答:妈妈共穿了 90个珠子。
故答案为:1,黄;12,红;90。
【点评】先找到规律,再根据规律求解。
三.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分)
15.(1分)在一座公路桥旁,有一块限重的交通标志牌(如图),被飞来的这只小鸟遮挡的字母应该是(  )
A.m B.g C.kg D.t
【考点】质量及质量的常用单位.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D
【分析】明确标志中数值与单位的含义,知道该标志牌应该是桥梁限载重量,应该是10吨,字母“t”就是质量的单位“吨”,由此解答。
【解答】解;在一座公路桥旁,有一块限重的交通标志牌(如图),被飞来的这只小鸟遮挡的字母应该是10t。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交通标志的了解,要明确桥梁限载重量的含义。
16.(1分)下列的运动现象中,是“平移”现象的共有(  )种。
①学校升国旗时国旗的运动
②风车转动时所做的运动
③钟面上分针的运动
④直上直下的电梯所做的运动
A.1 B.2 C.3 D.4
【考点】平移;旋转.
【专题】几何直观.
【答案】B
【分析】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移动的图形运动。平移后图形的位置改变,形状、大小、方向不变。
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这个定点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叫做旋转角。旋转前后图形的位置和方向改变,形状、大小不变。
【解答】解:是“平移”现象的有①、④,共2种。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移与旋转的意义及在实际当中的运用。
17.(1分)妈妈带了100元,她买了(  )后剩下的钱最多。
A.2个25元的计算器 B.2个35元的暖壶
C.2盏40元的台灯 D.2个30元的文具盒
【考点】一位数乘两位数.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A
【分析】分别计算出每个选项的总钱数,再比较大小,钱数越少,剩下的越多。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25×2=50(元)
35×2=70(元)
40×2=80(元)
30×2=60(元)
50<60<70<80
答:她买了2个25元的计算器后剩下的钱最多。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18.(1分)李老师准备了256本练习本,作为新年礼物送给同学们,平均每名同学2本,可以送给多少名同学?列竖式第一步解答如图,圈出的数表示(  )
A.平均每名同学分得2本。
B.100名同学分走了2本。
C.100名同学分走了200本。
【考点】一位数除多位数;列竖式计算除法.
【专题】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
【答案】C
【分析】竖式中的“2”表示的是200,是100乘2的积,据此解答。
【解答】解:256÷2=128(本)
答:可以送给128名同学。
竖式中的“2”表示的是200,是100乘2的积,表示100名同学分走了200本。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需熟练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算理,明确竖式中每个数的意义。
19.(1分)如果m÷n=a,那么数轴上a的位置正确的有可能是(  )
A.
B.
C.
D.
【考点】数轴的认识.
【专题】数感;运算能力.
【答案】D
【分析】根据数轴知识,结合算式m÷n=a,依次分析各个数轴,解答即可。
【解答】解:A.中,m÷n,a的位置不在处,所以不符合题意。
B.中,m÷n,a的位置不在处,所以不符合题意。
C.中,m÷n,a的位置不在处,所以不符合题意。
D.中,m÷n,a的位置在处,所以符合题意。
答:如果m÷n=a,那么数轴上a的位置正确的有可能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数轴的认识,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20.(1分)把一根木头锯成两段,第一段长米,第二段占全长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段长 B.第二段长 C.无法比较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专题】分数和百分数;数感.
【答案】B
【分析】由题意第二段占全长的,可知第一段占全长的1,比较出和的大小,就求出答案.
【解答】解:第一段占全长的1;
因为,所以第二段长.
故选:B.
【点评】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抓住第二个条件,这根木头的长度为单位“1”,把它分成两段.
21.(1分)1个哈密瓜36元,1个奇异果8元,妈妈带100元买1个哈密瓜后,剩下的钱还能买几个奇异果,正确的列式是(  )
A.100﹣36﹣8 B.(100﹣36)÷8
C.100﹣36÷68
【考点】带括号的表外除加、除减.
【专题】应用题;运算能力.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1个哈密瓜36元,1个奇异果8元,妈妈带100元买1个哈密瓜后,还剩下100﹣36=64(元),可以买64÷8=8(个)奇异果,据此解答。
【解答】解:(100﹣36)÷8
=64÷8
=8(个)
答:剩下的钱还能买8个奇异果。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带括号的表外除加、除减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求出剩下多少钱。
22.(1分)丽丽要读一本120页的童话书,已经读了70页,剩下的每天读5页。根据以上信息不能求出的问题是(  )
A.还要读多少页才能读完?
B.丽丽已经读了多少天?
C.剩下的几天能读完?
D.剩下的比已经读了的少多少页?
【考点】“提问题”、“填条件”应用题.
【专题】应用题;应用意识.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童话书的页数为120页,已读页数70页,未读页数每天读5页,则除了B选项其他都可求。
【解答】解:120﹣70=50(页),即还要读50页才能读完,A可求;
(120﹣70)÷5=10(天),即剩下的10天能读完,C可求;
70﹣(120﹣70)=20(页),即剩下的比已经读了的少20页,D可求。
只有B没法求。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题意可以解决什么问题的应用。
23.(1分)估一估,a、b、c三个数的和可能是(  )
A.610 B.860 C.960 D.1060
【考点】数的估算.
【专题】运算顺序及法则;运算能力.
【答案】C
【分析】根据图示,a表示的数大约是150,b表示的数大约是380,c表示的数大约也是420,据此相加即可。
【解答】解:400+400+150=950
960与950接近。
因此a、b、c三个数的和可能是960。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加法的估算方法。
24.(1分)要使是真分数,是假分数,x=(  )
A.1 B.8 C.9 D.10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专题】分数和百分数.
【答案】B
【分析】在分数中,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为真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为假分数.由此可知,要使是真分数,是假分数,则8≤x<9,即x=8.
【解答】解:根据真分数假分数的意义可知,
要使是真分数,是假分数,
则8≤x<9,即x=8.
故选:B.
【点评】根据真分数与假分数的定义及所给分数的分母确定分子的取值是完成此类问题的关键.
四.操作题(共2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4分)
25.(4分)画画移移,动手动脑。
(1)在方格图中,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使每个图形的周长都是12厘米。再涂色表示所画长方形的。(方格边长为1厘米)
(2)方格图中的☆,先向  右(或下) 平移  4(或3) 格,再向  下(或右) 平移  3(或4) 格到★的位置。
【考点】画指定周长的长方形、正方形;作平移后的图形;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专题】几何直观;应用意识.
【答案】(1)(长方形画法及涂色不唯一);
(2)右(或下),4(或3),下(或右),3(或4)。
【分析】(1)12÷2=6(厘米)=4厘米+2厘米=3厘米+3厘米,画一个长为4厘米、宽为2厘米的长方形和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根据分数的意义,再把长方形的面积看作一个整体,把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其中1份涂色。
(2)★在☆下边3格,右边4格的地方,根据平移的特征即可解答。
【解答】解:根据题意画图如下(长方形画法及涂色不唯一):
(2)方格图中的☆,先向右(或下)平移4(或3)格,再向下(或右)平移3(或4)格到★的位置。
故答案为:右(或下),4(或3),下(或右),3(或4)。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分数的意义、平移的特征。
26.(4分)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求它的周长。
【考点】长方形的周长.
【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应用意识.
【答案】26厘米。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据此即可计算解答。
【解答】解:(8+5)×2
=13×2
=26(厘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6厘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应用。
五.应用题(共6小题,满分29分)
27.(5分)图书室有130本连环画,故事书的本数是连环画的4倍。图书室有多少本故事书?
【考点】表外乘加、乘减.
【专题】运算能力;应用意识.
【答案】520。
【分析】图书室有130本连环画,故事书的本数是连环画的4倍,根据乘法的意义,用130乘4即可求出故事书的本数。
【解答】解:130×4=520(本)
答:图书室有520本故事书。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点: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8.(5分)妈妈买了一瓶可乐,哥哥喝了,妹妹喝了。两人一共喝了这瓶可乐的几分之几?
【考点】分数加减法应用题.
【专题】应用题;应用意识.
【答案】。
【分析】用加法列式计算两人一共喝了这瓶可乐的几分之几。
【解答】解:
答:两人一共喝了这瓶可乐的。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出题中数量关系。
29.(5分)三年级4个班128人去参观科技馆。如果每个班人数相同,每班有多少人?
【考点】一位数除多位数.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32人。
【分析】用三年级参观科技馆的总人数除以班数,即可求出每班的人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128÷4=32(人)
答:每班有32人。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一位数除三位数解决问题,需准确理解题意。
30.(5分)医务工作者要为实验小学的596名师生做核酸检测,已经做了215名。剩下的要3名医务工作者完成,平均每名医务工作者给多少名师生做核酸检测?
【考点】带括号的表外除加、除减.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127名。
【分析】根据题意,用596减215求出剩下的人数,然后再除以3即可。
【解答】解:(596﹣215)÷3
=381÷3
=127(名)
答:平均每名医务工作者给127名师生做核酸检测。
【点评】考查了运用整数除法和减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1.(5分)学校买了篮球、排球各5个,买篮球用去245元,买排球用去115元,一个篮球比一个排球贵多少元?
【考点】带括号的表外除加、除减.
【专题】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先计算出总价格的差,即245﹣115=130元,再除以5个,即可得解.
【解答】解:(245﹣115)÷5,
=130÷5,
=26(元);
答:一个篮球比一个排球贵26元.
【点评】本题也可以先分别计算出篮球的总价和排球的总价,再相减,列式为:245×5﹣115×5.
32.(4分)你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再解答出来。
问题1: 柳树的棵数有多少棵 ?问题2: 柳树和松树共多少棵 ?
【考点】“提问题”、“填条件”应用题.
【专题】应用题;应用意识.
【答案】柳树的棵数有多少棵,315棵;柳树和松树共多少棵,420棵。
【分析】根据题意可提问柳树的棵数有多少棵,或者提问柳树和松树共多少棵;再解答出来即可。
【解答】解:问题1:柳树的棵数有多少棵?
105×3=315(棵)
答:柳树的棵数有315棵。
问题2:柳树和松树共多少棵?
105+105×3
=105+315
=420(棵)
答:柳树和松树共420棵。
故答案为:柳树的棵数有多少棵;柳树和松树共多少棵。
【点评】根据题意提出合适的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