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押题卷】安徽省合肥市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数学预测卷苏教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押题卷】安徽省合肥市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数学预测卷苏教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05 22:28: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安徽省合肥市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数学预测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如果A点和B点在一条直线上,C点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那么A、B、C三点(  )
A.一定在同一条直线上。
B.可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C.一定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2.把3升的饮料倒入400毫升的杯子中,最多可以倒满(  )杯。
A.6 B.7 C.8
3.比较下面三个角的大小,最大的是(  )
A. B.
C.
4.甲÷乙=40,如果甲不变,乙乘8,则商变为(  )
A.320 B.5 C.80 D.40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于90°的角是钝角。 B.计数单位就是数位。
C.线段可以测量长度。
6.一辆汽车1.5小时行驶9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行驶240千米要用多少小时?下面的选项正确的有(  )
(1)90÷1.5×240 (2)1.5÷90×240 (3)240÷(90÷1.5)
(4)240÷(1.5÷90)(5)240÷90×1.5 (6)240÷90÷1.5.
A.(1)(3)(5) B.(2)(3)(4) C.(2)(3)(5) D.(2)(3)(6)
7.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30,去掉其中的3个数据后,整组数据的平均数发生了变化。那么去掉的三个数据是(  )
A.28、29和30 B.29、30和31 C.30、30和30 D.20、30和40
8.下面汉字中,既有平行线又有垂直线的是(  )
A.互 B.云 C.丰
9.下面的图形中,角最大的是(  )
A. B. C.
10.羽毛球6个装一盒,8盒装一箱。960个羽毛球可以装多少箱?正确的列式为(  )
A.960÷6×8 B.960÷8×6 C.960÷6÷8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1.在横线上填上“>”“<”或“=”。
103×32    3000 (62+203)+97    62+(203+97)
324÷36    10 15×18+15×2    15×(18+2)
12.5□0÷52,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    ;要使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填    。
13.口袋里有5个红球和2个黄球,每次从中任意摸1个球,摸后放回,摸到红球的可能性    ,摸到黄球的可能性    。想让摸到两种球的可能性一样大,应该把    球增加    个。
14.如图∠1=120°,∠2=   。
15.钟表的分针由8:25走到8:40,分针    时针旋转了    °。
16.◎〇〇□◎〇〇□◎〇〇□……左起第20个是    。
17.从8:30到10:10,钟面上时针旋转了    度。
18.最大的两位数和最小的两位数的和是    ,积是    。
19.小明在一次测试中,语文、数学和英语的平均分为95分,其中语文和英语的平均分为93分,他数学得    分。
三.计算题(共3小题)
20.直接写出得数。
(1)90÷45= (2)100÷50= (3)210÷30= (4)860÷20=
(5)40×50= (6)24×5= (7)23×30= (8)630÷7=
21.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①481÷37=
②★905÷18=
③★782÷34=
22.脱式计算。
900﹣800÷40
21×(689﹣468)
5400÷180÷5
四.操作题(共2小题)
23.观察物体,在如图的方格纸中把看到的画下来。
24.按要求量一量,画一画。
(1)∠1的度数是    °。
(2)画一个120°的角。
(3)小红从A点沿斑马线走到路的另一边,怎样走最近?画一画。
(4)在点子图上画一个梯形,并画出一条高。
五.应用题(共6小题)
25.据科学调查发现,剑鱼2小时可以游216千米,旗鱼3小时可以游342千米。它们谁的速度快?
26.在方框内填上适当的数,然后列出综合算式。
(1)   
(2)   
27.某校组织315名师生春游,租了7辆同样的客车,平均每辆客车坐多少人?
28.运动会入场仪式上,三(4)班男生排成2队入场,每队有9人。如果每队6人,正好可以排成几队?
29.郑州科技馆位于郑州市嵩山南路。展品涵盖天地自然、声学、数学、航天、通信等自然科学,开放时间为每周三~周日9:00﹣17:00,每周一、周二闭馆。(国家法定假日除外)
(1)科技馆内自然展品大约是航天类展品的3倍,请你用下面的图表示出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2)馆内还会放映一些科普表演剧(如图时间表)。小乐周六上午9:40从家出发,30分钟后到达场馆,他到达的时间是    ,离科普表演剧开始还有    分钟。
项目 上午 下午 地点
科普表演剧 10:30 3:30 多功能厅
(3)小乐走30步大约15米,他从一个展厅的一头走向另一头(如图),大约走了90步。你来估一估。算一算,这个展厅长大约多少米?(请写出你的思考过程)
30.下面是树人小学三年级学生一分钟跳绳的测试结果。
三(1)班一分钟跳绳测试成绩统计表
跳绳/下 130以上 101~130 60~100 60以下
人数 9 24 12 4
三(2)班一分钟跳绳测试成绩统计表
跳绳/下 130以上 101~130 60~100 60以下
人数 12 26 5 7
(1)把上面两个表合成一个统计表,填一填。(4分)
人数跳绳班级 130以上 101~130 60~100 60以下
三(1)班
   
   
   
   
三(2)班
   
   
   
   
(2)三(1)班一分钟跳绳100下以上的同学有    人。
(3)两个班级中一分钟跳绳60下以下的同学共有    人。
(4)通过本次跳绳测试,你有什么感想?
安徽省合肥市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数学预测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如果A点和B点在一条直线上,C点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那么A、B、C三点(  )
A.一定在同一条直线上。
B.可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C.一定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考点】直线、线段和射线的认识.
【专题】几何直观.
【答案】A
【分析】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解答此题即可。
【解答】解:如果A点和B点在一条直线上,C点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那么A、B、C三点一定在同一条直线上。
故选:A。
【点评】熟悉直线特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把3升的饮料倒入400毫升的杯子中,最多可以倒满(  )杯。
A.6 B.7 C.8
【考点】体积、容积进率及单位换算.
【专题】综合判断题;应用意识.
【答案】B
【分析】1升=1000毫升,先把3升换算成毫升作单位,再看3升里面最多有多少个400毫升,即最多可以倒满几杯。
【解答】解:3升=3000毫升
400×7=2800(毫升)
400×8=3200(毫升)
3000毫升(即3升)里面最多有7个400毫升,最多可以倒满7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1升=1000毫升的掌握与灵活运用。
3.比较下面三个角的大小,最大的是(  )
A. B.
C.
【考点】角的概念和表示.
【专题】几何直观;应用意识.
【答案】C
【分析】根据锐角、直角、钝角的意义,大于0度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90度的角是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图A是锐角,图B是直角,图C是钝角。
锐角<直角<钝角
所以最大的是图C。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锐角、直角、钝角的意义及应用。
4.甲÷乙=40,如果甲不变,乙乘8,则商变为(  )
A.320 B.5 C.80 D.40
【考点】商的变化规律.
【专题】综合判断题;推理能力.
【答案】B
【分析】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为原来的8倍,则商缩小为原来的8倍,据此解答。
【解答】解:甲÷乙=40
甲÷(乙×8)
=甲÷乙÷8
=40÷8
=5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于90°的角是钝角。 B.计数单位就是数位。
C.线段可以测量长度。
【考点】直线、线段和射线的认识;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
【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几何直观.
【答案】C
【分析】直线没有端点,两边可无限延长;射线有一端有端点,另一端可无限延长;线段,有两个端点,而两个端点间的距离就是这条线段的长度;钝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数位表示数的具体位置,计数单位表示数的意义。
【解答】解:钝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原题说法错误;
计数单位和数位表示的意义不同,原题说法错误;
线段可以测量长度,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线段的特征、钝角的认识及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意义。
6.一辆汽车1.5小时行驶9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行驶240千米要用多少小时?下面的选项正确的有(  )
(1)90÷1.5×240 (2)1.5÷90×240 (3)240÷(90÷1.5)
(4)240÷(1.5÷90)(5)240÷90×1.5 (6)240÷90÷1.5.
A.(1)(3)(5) B.(2)(3)(4) C.(2)(3)(5) D.(2)(3)(6)
【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
【专题】行程问题.
【答案】C
【分析】(1)首先用汽车行驶90千米用的时间除以90,求出行驶1千米用的时间,然后用它乘以要行驶的路程即可;
(2)首先根据路程÷时间=速度,求出汽车的速度是多少;然后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用240除以汽车的速度即可;
(3)首先根据除法的意义,用240除以90,求出240千米是90千米的多少倍;然后用它乘以汽车行驶90千米用的时间即可.
【解答】解:(1)1.5÷90×240
=1.5×240÷90
=360÷90
=4(小时)
答:行驶240千米要用4小时.
(2)240÷(90÷1.5)
=240÷60
=4(小时)
答:行驶240千米要用4小时.
(3)240÷90×1.5
=240×1.5÷90
=360÷90
=4(小时)
答:行驶240千米要用4小时.
所以选项正确的有(2)(3)(5)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
7.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30,去掉其中的3个数据后,整组数据的平均数发生了变化。那么去掉的三个数据是(  )
A.28、29和30 B.29、30和31 C.30、30和30 D.20、30和40
【考点】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
【专题】平均数问题;应用意识.
【答案】A
【分析】如果去掉的3个数据的平均数是30,则平均数不会变化,去掉的3个数据的平均数不是30,平均数会发生变化,根据平均数=总数÷份数,分别计算出各选项数据的平均数即可。
【解答】解:A.(28+29+30)÷3
=87÷3
=29
去掉28、29和30,整组数据的平均数会发生变化。
B.(29+30+31)÷3
=90÷3
=30
去掉29、30和31,整组数据的平均数不会发生变化。
C.(30+30+30)÷30
=90÷30
=30
去掉30、30和30,整组数据的平均数不会发生变化。
D.(20+30+40)÷3
=90÷30
=30
去掉20、30和40,整组数据的平均数不会发生变化。
去掉的三个数据是28、29和30。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平均数的计算。掌握平均数计算方法是解答的关键。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8.下面汉字中,既有平行线又有垂直线的是(  )
A.互 B.云 C.丰
【考点】垂直与平行的特征及性质.
【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几何直观.
【答案】C
【分析】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解答】解:既有平行线又有垂直线的汉字是“丰”。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垂直和平行的性质。
9.下面的图形中,角最大的是(  )
A. B.
C.
【考点】角的概念和表示.
【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几何直观.
【答案】C
【分析】根据角的开口大小判断角的大小即可。
【解答】解:最大。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角的特征及认识。
10.羽毛球6个装一盒,8盒装一箱。960个羽毛球可以装多少箱?正确的列式为(  )
A.960÷6×8 B.960÷8×6 C.960÷6÷8
【考点】表外乘除混合.
【专题】应用题;应用意识.
【答案】C
【分析】根据包含除法的意义,先用960除以6计算出可以装多少盒,即960÷6=160 盒,再用160除以8计算出可以装多少箱,即160÷8=20箱,即可得解。
【解答】解:960÷6÷8
=160÷8
=20(箱)
答:960个羽毛球可以装多少箱。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除法的复合应用题,先计算出一共装多少盒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1.在横线上填上“>”“<”或“=”。
103×32  > 3000 (62+203)+97  = 62+(203+97)
324÷36  < 10 15×18+15×2  = 15×(18+2)
【考点】带括号的表外乘加、乘减;两位数除两、三位数.
【专题】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
【答案】>,=,<,=。
【分析】根据两位数乘三位数以上乘法、两位数除三位数除法计算出结果,再进行比较即可。
根据加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解:103×32=3296
3296>3000
(62+203)+97=62+(203+97)
324÷36=9
9<10
15×18+15×2=15×(18+2)
103×32>3000 (62+203)+97=62+(203+97)
324÷36<10 15×18+15×2=15×(18+2)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两位数乘三位数以上乘法、两位数除三位数除法、加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以及整数大小的比较。
12.5□0÷52,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  2 ;要使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填  1 。
【考点】两位数除两、三位数.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2、1。
【分析】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被除数百位和十位组成的数字和除数比较大小,组成的数字比除数大或相等,商就是两位数,比除数小,商就是一位数;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5□0÷52,要使商是两位数,5□≥52,□里可以填2、3、4、5、6、7、8、9,最小填2;要使商是一位数,5□<52,□里可以填:0、1,最大填1。
故答案为:2、1。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练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13.口袋里有5个红球和2个黄球,每次从中任意摸1个球,摸后放回,摸到红球的可能性  大 ,摸到黄球的可能性  小 。想让摸到两种球的可能性一样大,应该把  黄 球增加  3 个。
【考点】可能性的大小.
【专题】综合填空题;应用意识.
【答案】大;小;黄;3。
【分析】数量多的摸到的可能性就大,反之就小;如果想让摸到两种球的可能性一样大,则两种球的数量一样即可,即增加黄球3个或减少红球3个,据此解答。
【解答】解:5>2
5﹣2=3(个)
即每次从中任意摸1个球,摸后放回,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大,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小。想让摸到两种球的可能性一样大,应该把黄球增加3个。
故答案为:大;小;黄;3。
【点评】此题考查可能性的大小,数量多的摸到的可能性就大,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判断。
14.如图∠1=120°,∠2= 60° 。
【考点】线段与角的综合.
【专题】几何直观;运算能力.
【答案】60°。
【分析】∠1与∠2正好组成一个平角,即∠1+∠2=180°,∠1的度数已知,据此即可求出∠2的度数。
【解答】解:因为∠1+∠2=180°,∠1=120°,
所以∠2=180°﹣120°=60°。
故答案为:60°。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平角的意义。
15.钟表的分针由8:25走到8:40,分针  顺 时针旋转了  90 °。
【考点】角的度量.
【专题】几何直观.
【答案】顺,90。
【分析】钟面上12个数字把钟面平均分成12份,每份所对应的圆心角是360°÷12=30°,即每两个相邻数字间的夹角是30°,即指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时,绕中心轴旋转了30°,从 8:25到8:40,分针从5旋转到了8,就是旋转了3个30°,据此解答。
【解答】解:30°×3=90°
答:钟表的分针由8:25走到8:40,分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度。
故答案为:顺,90。
【点评】关键是明白即指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时,绕中心轴旋转的度数,分针由8:25走到8:40,走了几个数字。
16.◎〇〇□◎〇〇□◎〇〇□……左起第20个是  □ 。
【考点】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
【专题】推理能力;模型思想.
【答案】□。
【分析】每4个图形一循环,计算地20个图形是第几组循环零几个图形,即可判断其形状。
【解答】解:20÷4=5(组)
答:左起第20个是□。
故答案为:□。
【点评】先找到规律,再根据规律求解。
17.从8:30到10:10,钟面上时针旋转了  50 度。
【考点】旋转;钟面上的角.
【专题】图形与变换;几何直观.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因为钟表上的刻度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12等份,每一份是30°,从8:30到10:10,时针旋转了1个大格加个大格,用大格数3乘30°即可。
【解答】解:从8:30到10:10,钟面上时针旋转了1个大格。
30°×1
=30°
=50°
答:从8:30到10:10,钟面上时针旋转了50度。
故答案为:50。
【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钟面上每一大格是30°的性质,来解决分针转动一定的时刻所组成夹角的度数问题的灵活应用能力。
18.最大的两位数和最小的两位数的和是  109 ,积是  990 。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109,990。
【分析】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然后求出99与10的和,99与10的积即可。
【解答】解:99+10=109
99×10=990
答:最大的两位数和最小的两位数的和是109,积是990。
故答案为:109,990。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
19.小明在一次测试中,语文、数学和英语的平均分为95分,其中语文和英语的平均分为93分,他数学得  99 分。
【考点】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
【专题】平均数问题;应用意识.
【答案】99。
【分析】用95乘3,求出语文、数学和英语的总分,再用93乘2,求出语文和英语的总分,再相减,即可解答。
【解答】解:95×3﹣93×2
=285﹣186
=99(分)
答:他数学得99分。
故答案为:99。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均数问题,理解和应用平均数的含义是解答关键。
三.计算题(共3小题)
20.直接写出得数。
(1)90÷45= (2)100÷50= (3)210÷30= (4)860÷20=
(5)40×50= (6)24×5= (7)23×30= (8)630÷7=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一位数除多位数;两位数除两、三位数;一位数乘两位数.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1)2;(2)2;(3)7;(4)43;(5)2000;(6)120;(7)690;(8)90。
【分析】根据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解答】解:
(1)90÷45=2 (2)100÷50=2 (3)210÷30=7 (4)860÷20=43
(5)40×50=2000 (6)24×5=120 (7)23×30=690 (8)630÷7=90
【点评】口算时,注意运算符号和数据,然后再进一步计算。
21.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①481÷37=
②★905÷18=
③★782÷34=
【考点】列竖式计算除法;两位数除两、三位数.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①13;②50……5;③23。
【分析】(1)根据除法的竖式计算规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有几位,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不够除,就在这一位上商0,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看结果与被除数是否相等进行验算,用乘法验算时,一定要注意相同位数要对齐,用这个数分别去乘多位数上每一个数位上的数,从个位数乘起,即从右往左乘,乘到哪一位就把积写在哪一位数位对应的下面,据此作答。
【解答】解:①481÷37=13
②★905÷18=50……5
验算:
③★782÷34=23
验算:
【点评】本题考查两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22.脱式计算。
900﹣800÷40
21×(689﹣468)
5400÷180÷5
【考点】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无括号四则混合运算.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880,4641,6。
【分析】(1)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
(3)根据除法的性质计算。
【解答】解:(1)900﹣800÷40
=900﹣20
=880
(2)21×(689﹣468)
=21×221
=4641
(3)5400÷180÷5
=5400÷(180×5)
=5400÷900
=6
【点评】本题考查了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四.操作题(共2小题)
23.观察物体,在如图的方格纸中把看到的画下来。
【考点】作简单图形的三视图;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
【专题】空间观念;几何直观.
【答案】
【分析】这个立体图形由5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从前面能看到4个相同的正方形,分两行,下行3个,上行居中1个;从右面能看到3个相同的正方形,分两行,上行1个,下行2个,右齐;从上面能看到4个相同的正方形,分两行,上行3个,下行1个,右齐。
【解答】解:
【点评】本题是考查作简单图形的三视图,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左面(或右面)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平面图形。
24.按要求量一量,画一画。
(1)∠1的度数是  70 °。
(2)画一个120°的角。
(3)小红从A点沿斑马线走到路的另一边,怎样走最近?画一画。
(4)在点子图上画一个梯形,并画出一条高。
【考点】角的度量;画指定度数的角;作最短线路图;过直线上或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垂线;梯形的特征及分类;作梯形的高.
【专题】几何直观.
【答案】(1)70;
(2)(3)
(4)(画法不唯一)
【分析】(1)量角要注意两对齐: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对齐,量角器的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对齐,做到两对齐后看角的另一条边对着刻度线几,这个角就是几度,看刻度要分清内外圈。
(2)先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在量角器120°的地方点点;以射线的端点为端点,连接两个端点,即可作成120°的角。
(3)过A作BC的垂线段即可。
(4)根据梯形的意义及梯形的高的意义:上下两底之间的距离。作图即可。
【解答】解:(1)∠1=70°
(2)(3)如图:
(4)
(画法不唯一)
故答案为:7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角的度量和画法、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段、梯形的画法等基础作图。
五.应用题(共6小题)
25.据科学调查发现,剑鱼2小时可以游216千米,旗鱼3小时可以游342千米。它们谁的速度快?
【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
【专题】应用题;应用意识.
【答案】旗鱼。
【分析】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分别计算出剑鱼和旗鱼的速度后比较大小即可作答。
【解答】解:216÷2=108(千米/时)
342÷3=114(千米/时)
108<114,即旗鱼时速比剑鱼时速快。
答:旗鱼的速度快。
【点评】本题考查了关系式:速度=路程÷时间的应用。
26.在方框内填上适当的数,然后列出综合算式。
(1) 260×[(161﹣98)÷7]=2340 
(2) (145+780÷12)×32=6720 
【考点】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260×[(161﹣98)÷7]=2340;(145+780÷12)×32=6720。
【分析】(1)先用161减去98求出差,再用求出的差除以7求出商,最后用260乘求出的商即可;
(2)先用780除以12求出商,再用145加上求出的商求出和,最后用求出的和乘32即可。
【解答】解:(1)
综合算式:260×[(161﹣98)÷7]=2340;
(2)
综合算式:(145+780÷12)×32=6720。
故答案为:260×[(161﹣98)÷7]=2340;(145+780÷12)×32=6720。
【点评】解决这类题目,要分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根据运算顺序列出综合算式,注意合理利用括号。
27.某校组织315名师生春游,租了7辆同样的客车,平均每辆客车坐多少人?
【考点】一位数除多位数.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45人。
【分析】用师生的总人数除以客车的辆数,即可求出平均每辆客车坐多少人。
【解答】解:315÷7=45(人)
答:平均每辆客车坐45人。
【点评】本题考查一位数除多位数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28.运动会入场仪式上,三(4)班男生排成2队入场,每队有9人。如果每队6人,正好可以排成几队?
【考点】简单的归总应用题.
【专题】归一、归总应用题;应用意识.
【答案】3队。
【分析】根据总量=单一量×数量,求出总量,再根据数量=总量÷单一量,即可解答。
【解答】解:9×2÷6
=18÷6
=3(队)
答:正好可以排成3队。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归总应用题,求出总量是解答关键。
29.郑州科技馆位于郑州市嵩山南路。展品涵盖天地自然、声学、数学、航天、通信等自然科学,开放时间为每周三~周日9:00﹣17:00,每周一、周二闭馆。(国家法定假日除外)
(1)科技馆内自然展品大约是航天类展品的3倍,请你用下面的图表示出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2)馆内还会放映一些科普表演剧(如图时间表)。小乐周六上午9:40从家出发,30分钟后到达场馆,他到达的时间是  10:10 ,离科普表演剧开始还有  20 分钟。
项目 上午 下午 地点
科普表演剧 10:30 3:30 多功能厅
(3)小乐走30步大约15米,他从一个展厅的一头走向另一头(如图),大约走了90步。你来估一估。算一算,这个展厅长大约多少米?(请写出你的思考过程)
【考点】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日期和时间的推算.
【专题】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
【答案】(1)
(2)10:10、20;
(3)45。
【分析】(1)把航天类展品的数量看作单位“1”,自然展品大约是航天类展品的3倍,据此画出线段图表示出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2)首先求出小乐从家到场馆走了多少分钟,再根据减法的意义,用上午开始表演的时刻减去小乐到场馆的时刻即可。
(3)小乐走30步大约15米,他从一个展厅的一头走向另一头(如图),大约走了90步,根据“包含”除法的意义,求出90步包含多少个30步,就是多少个15米,据此解答。
【解答】解:作图如下:
(2)9时40+30分=10时10分
10时30分﹣10时10分=20分
答:他到达的时间是10时10分,离科普表演剧开始还有20分钟。
(3)15×(90÷30)
=15×3
=45(米)
答:这个展厅长大约有45米。
故答案为:10:10、20;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0.下面是树人小学三年级学生一分钟跳绳的测试结果。
三(1)班一分钟跳绳测试成绩统计表
跳绳/下 130以上 101~130 60~100 60以下
人数 9 24 12 4
三(2)班一分钟跳绳测试成绩统计表
跳绳/下 130以上 101~130 60~100 60以下
人数 12 26 5 7
(1)把上面两个表合成一个统计表,填一填。(4分)
人数跳绳班级 130以上 101~130 60~100 60以下
三(1)班
 9 
 24 
 12 
 4 
三(2)班
 12 
 26 
 5 
 7 
(2)三(1)班一分钟跳绳100下以上的同学有  16 人。
(3)两个班级中一分钟跳绳60下以下的同学共有  11 人。
(4)通过本次跳绳测试,你有什么感想?
【考点】统计图表的填补;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
【专题】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应用意识.
【答案】(1)9,24,12,4,12,26,5,7;
(2)33;
(3)11;
(4)两个班还有11人跳绳成绩不理想,要加强训练,提高同学们的身体素质。(答案不唯一)
【分析】(1)根据两个单式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复式统计表即可;
(2)将三(1)班一分钟跳绳100下以上的同学人数相加即可;
(3)将两个班级中一分钟跳绳60下以下的同学人数相加即可;
(4)写出自己的想法即可,答案不唯一。
【解答】解:(1)统计表如下:
人数跳绳班级 130以上 101~130 60~100 60以下
三(1)班 9 24 12 4
三(2)班 12 26 5 7
(2)9+24=33(人)
答:三(1)班一分钟跳绳100下以上的同学有33人。
(3)4+7=11(人)
答:两个班级中一分钟跳绳60下以下的同学共有11人。
(4)通过本次跳绳测试,我的感想是:两个班还有11人跳绳成绩不理想,要加强训练,提高同学们的身体素质。(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9,24,12,4,12,26,5,7;33;11。
【点评】本题考查了统计图表的填充,关键是根据已知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