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同步练习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地面沉降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流在夏季输沙量很大,说明该流域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
【答案】 B
2.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 )
A.径流量减少,不易决堤泛滥
B.径流量增多,季节变化减小
C.输沙量大,水库淤积严重
D.流速减慢,利于内河航运
【解析】 流域内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河流的泥沙含量增加,会导致下游河道、水库的淤积,增加洪涝灾害的威胁。
【答案】 C
2012年北京市霾天达到124天,集中在1~3月和10~12月。读图,回答3~4题。
3.据图信息,北京市治理PM2.5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人工降雨,减少空气中污染物的数量
B.减少煤炭使用量,缩短冬季供暖时间
C.将有污染的工业企业搬迁到西部山区
D.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解析】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出行,可以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减少霾的浓度;缩短北京市的供暖时间不可取,但可以提高煤炭的利用率;山区交通不便,不适合发展工业,况且为保护城区环境而去污染山区也不可取;降水有利于降低PM2.5浓度,但人工降雨不是目前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案】 D
4.北京市( )
A.春季多大风,雾霾天气增多
B.夏季降水量大,雾霾天数少
C.燃烧煤炭是最主要的污染源
D.工业发展水平高,污染严重
【解析】 北京市霾的浓度除了和污染源(燃煤、机动车)有关外,还和气象条件有关,如风速、气温、降水等。风速:风速较大时,可以吹散PM2.5;反之,PM2.5容易积聚。气温:近地面气温较高时,大气对流作用加剧,可以降低PM2.5浓度;大气出现逆温层时,PM2.5不易扩散。降水:降水有利于降低PM2.5浓度。
【答案】 B
曾经有相关人士微博爆料称,有些地方的化工厂、造纸厂将致命性污水通过高压水井压到地下,逃避监管,而地下排污法已在很多地方悄悄进行多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
5.造成我国水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有( )
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②生活垃圾、家庭炉灶 ③水土流失 ④农药、化肥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水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有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药、化肥及畜禽粪便等。
【答案】 D
6.水污染带来的后果是( )
①加剧水资源的短缺 ②危害人体健康 ③增加酸雨的次数 ④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水污染会加剧水资源紧张并危害人体健康。
【答案】 A
噪声污染是城市环境污染之一,当噪声大于60分贝时,就构成噪声污染。下图为“某城市局部地区上午10时等噪声线(单位:分贝)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噪声污染可能主要来自
( )
A.大型商场和体育场
B.娱乐场所和学校
C.交通运输和建筑施工
D.学校和森林公园
8.M、N两处噪声值向外迅速减小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盛行风的影响
B.绿化带的作用
C.声波传播中自然减弱
D.河流的影响
7~8.【解析】 图中M、N两地噪声值分别呈闭合状和带状应为建筑施工和交通运输影响。噪声值向外迅速减小的原因最有可能是绿化带的作用。
【答案】 7.C 8.B
读下图,回答9~10题。
9.对该图理解正确的是
( )
A.影响环境污染水平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增长速度
B.环境污染处理技术水平可以决定环境污染水平
C.环境政策对环境污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D.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会造成环境污染加重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与环境污染程度关系很大;仅靠改进技术,不可能遏制严重的环境污染,对环境污染起至关重要作用的是环境政策,倡导清洁生产,制定和执行消除污染的政策,改进污染处理工艺,可有效控制环境污染。
【答案】 C
10.关于人口与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增长是导致环境污染最重要的原因
B.人口压力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在不同社会技术背景下是一样的
C.人口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类活动的环境后果
D.人口数量增长对环境恶化没有直接影响
【解析】 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不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人口数量增长只是其中之一,但也不能忽视人口数量对环境恶化的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答案】 C
目前我国一般用污染系数(污染系数=风向频率/平均风速)来定量反映风对大气污染的影响。下图为我国M城市多年污染系数和多年风向频率统计图。据图回答11~12题。
11.据图判断,关于该城市的污染系数描述正确的是( )
A.污染系数从正东向南北两个方向递减
B.平均风速与污染系数成正比
C.污染系数越大的方向风向频率必定越大
D.污染系数西南偏西方向最小
【解析】 依图可看出M市多年污染系数分布,北方最大,东方较大,西南偏西方向最小,故D对;依材料可知污染系数与平均风速成反比,故B错;东南方没有东方的污染系数大,但东南方向的风频却比正东方向的风频大,故C错。
【答案】 D
12.为此该城市采取的可行措施是
( )
A.将污染大气的企业迁至城市西部
B.关闭所有污染大气的企业
C.将污染大气的企业迁至城市北部
D.污染物改为夜间排放
【解析】 对大气有污染的企业应该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故选A。
【答案】 A
读“我国西部各省区土地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回答13~14题。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甘肃省沙漠化土地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最大
B.内蒙古水土流失的面积与宁夏一样多
C.西北各省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干旱
D.云南、贵州两省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放牧
【解析】 读图可知,新疆沙漠化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最大;内蒙古土地总面积比宁夏大得多,但两者水土流失占土地总面积比例相差不大,故两省水土流失面积不会一样多;西北各省区由于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沙漠化面积大;云南、贵州两省水土流失产生的人为原因应是过度樵采、过度开垦。
【答案】 C
14.保护和恢复西部的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 ②提高沿途城镇的天然气使用率,减少对林草的开发 ③生态重点地区实行严格退耕还林还草 ④从根本上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以保护生态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④说法太绝对,排除④,故A项正确。
【答案】 A
15.读A、B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反映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为原因造成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主要由自然原因造成的有________、________等。
(2)图A中反映出的环境问题按照其性质各属于哪种类型?
(3)图B揭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据图A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图A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土地荒漠化、全球变暖、火山爆发、海啸、乱砍滥伐等。图B反映了全球变暖带来的冰川融化、沿海低地被淹等问题,其成因结合图A分析可知,与人类排放大量CO2及乱砍滥伐有关。
【答案】 (1)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噪声污染 土地荒漠化 全球变暖 火山爆发 海啸
(2)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等;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全球变暖;生态破坏问题:土地荒漠化、森林砍伐;自然资源衰竭问题:森林资源减少。
(3)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沿海城市及平原被淹没 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大量CO2,乱砍滥伐使森林减少,对CO2的吸收量减少
16.国家环保部公布的《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2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平稳,但形势依然严峻:超过30%的河流和超过50%的地下水不达标。读下列两图,回答问题。
(1)说明污染物进入地下含水层后,环境污染危害重于地表水污染的原因。
(2)浙江省温州市创新河道管理模式,大力推行“河长制”,河长的具体工作就是对河流进行“标本兼治”。说明“治标治本”的具体内容。
【解析】 (1)从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差别进行分析。(2)治标从当前污染物考虑;治本从减少污染物产生分析。
【答案】 (1)①污染物在地下含水层中运动比较缓慢,很难净化,危害长远。②污染物进入地下含水层时,隐蔽性强,渐进式产生,很难监管。
(2)治标:治理当前已经存在的污染,重点是做好清淤、清障、垃圾清理和拆违这四项重点工作。
治本:①从源头上防止和控制新的污染,关键在截污、控源(实行全程清洁生产);②要加强环境污染监管和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巩固整治成果。(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