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1节 质点 参考系(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第1节 质点 参考系(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05 09:02:41

文档简介

第1节 质点 参考系
课标要求 层级达标
1.经历质点模型的建构过程,了解质点的含义。2.知道将物体抽象为质点的条件,能将特定实际情境中的物体抽象成质点。3.体会建构物理模型的思维方式,认识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学考层级 1.形成初步的质点、参考系的概念,能利用它们解释一些自然现象,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2.经历质点模型的建构过程,初步体会建构物理模型的思维方式,认识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选考层级 能将复杂的实际问题转换成质点模型,并恰当选取参考系研究质点的运动规律。
逐点清(一) 物体和质点
[多维度理解]
1.物质与物体:我们生活的客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由分子、   等组成,物体是物质的   状态。
2.质点: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它简化为一个具有   的点。
3.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条件
(1)物体的   和   对所研究的问题无影响,或者有影响但可以忽略不计时,可将物体看成质点。
(2)当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     时,物体上任意一点的运动完全能反映整个物体的运动,一般可以将该物体看成质点,但不一定总是能看成质点。
4.物理模型
(1)物理模型是指在物理研究中,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模型,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是物理学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质点就是典型的物理模型之一。
(2)物理模型作为一种理想化模型,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对实际问题的科学抽象,实际中并不存在。
[全方位练明]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质量很大的物体一定可以视为质点。(  )
(2)体积很大的物体不能视为质点。(  )
(3)研究轿车通过某大桥的时间时,可以将该轿车视为质点。(  )
(4)研究百米赛跑运动员最后冲线的动作时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
2.(2024·浙江1月选考)杭州亚运会顺利举行,如图所示为运动会中的四个比赛场景。在下列研究中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  )
A.研究甲图运动员的入水动作
B.研究乙图运动员的空中转体姿态
C.研究丙图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的平均速度
D.研究丁图运动员通过某个攀岩支点的动作
3.(选自沪科版教材“思考与讨论”)地球是一个庞然大物,直径约为12 800 km,与太阳相距1.5×108 km。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能不能把地球看成质点?研究地面上各处季节变化时(如图),能不能把地球看成质点?
逐点清(二) 参考系
[多维度理解]
1.定义: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被选定用来作为   、假定不动的某个其他物体叫作参考系。
2.选取原则: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可以   选择。
(1)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得到的结果会有所   。
(2)参考系选取得当,会使问题的研究变得简洁、方便。
(3)通常情况下,在讨论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都以   作为参考系。
3.静止的相对性: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中,   是绝对的,   是相对的。
4.参考系的四性
相对性 用来作为参考系的物体都是假定不动的,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参考系而言的
任意性 参考系的选取具有任意性,但应以观察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
统一性 在同一个问题中,若要研究多个物体的运动或同一个物体在不同阶段的运动,必须选择同一参考系
差异性 同一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结果一般不同
[全方位练明]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参考系必须是静止不动的物体。(  )
(2)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不论选取怎样的参考系,其结论是相同的。(  )
(3)参考系可任意选取,通常情况下,在讨论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如汽车的运动),都以地面为参考系。(  )
2.(2023·浙江1月选考)“神舟十五号”飞船和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在轨运行如图所示,则(  )
A.选地球为参考系,“天和”是静止的
B.选地球为参考系,“神舟十五号”是静止的
C.选“天和”为参考系,“神舟十五号”是静止的
D.选“神舟十五号”为参考系,“天和”是运动的
3.在某校秋季运动会入场仪式中,全班同学保持队形不变通过主席台前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方队中某同学为参考系,方队中其他同学是运动的
B.以方队中某同学为参考系,主席台是静止的
C.站立在主席台旁观看的老师,看到方队迎面而来,是选择自己为参考系的缘故
D.以上说法均错误,参考系必须是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
第1节 质点 参考系
逐点清(一) 
[多维度理解]
1.原子 聚集 2.质量 3.(1)大小 形状 (2)完全相同 
[全方位练明]
1.(1)× (2)× (3)√ (4)×
2.选C 研究甲图运动员的入水动作时,运动员的形状和体积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够忽略,此时运动员不能够视为质点,故A错误;研究乙图运动员的空中转体姿态时,运动员的形状和体积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够忽略,此时运动员不能够视为质点,故B错误;研究丙图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的平均速度时,运动员的形状和体积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能够忽略,此时运动员能够视为质点,故C正确;研究丁图运动员通过某个攀岩支点的动作时,运动员的形状和体积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够忽略,此时运动员不能够视为质点,故D错误。
3.提示: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的形状、大小可以忽略,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当研究地面上各处季节的变化时,地球的形状、大小不可以忽略,故不能把地球看成质点。
逐点清(二) 
[多维度理解]
1.参考 2.任意 (1)不同 (3)地面 3.运动 静止 
[全方位练明]
1.(1)× (2)× (3)√
2.选C 以地球为参考系,“天和”和“神舟十五号”都是运动的,故A、B错误;由于“神舟十五号”和“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二者是相对静止的,因此选“天和”为参考系,“神舟十五号”是静止的,同理选“神舟十五号”为参考系,“天和”也是静止的,故C正确,D错误。
3.选C 由于同学保持队形不变通过主席台前方,同学之间保持相对静止,以方队中某同学为参考系,方队中其他同学是静止的,主席台是运动的,A、B错误;以站立在主席台旁观看的老师为参考系,方队是迎面而来的,C正确;参考系的选取具有任意性,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运动的,D错误。
1 / 4(共60张PPT)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质点 参考系
(强基课—逐点理清物理观念)
第 1 节
课标要求
1.经历质点模型的建构过程,了解质点的含义。
2.知道将物体抽象为质点的条件,能将特定实际情境中的物体抽象成质点。
3.体会建构物理模型的思维方式,认识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层级达标
学考层级 1.形成初步的质点、参考系的概念,能利用它们解释一些自然现象,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经历质点模型的建构过程,初步体会建构物理模型的思维方式,认识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选考层级 能将复杂的实际问题转换成质点模型,并恰当选取参考系研究质点的运动规律。
1
逐点清(一) 物体和质点
2
逐点清(二) 参考系
3
课时跟踪检测
CONTENTS
目录
逐点清(一) 物体和质点
1.物质与物体:我们生活的客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由分子、______等组成,物体是物质的______状态。
2.质点: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它简化为一个具有_______的点。
多维度理解
原子
聚集
质量
3.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条件
(1)物体的______和______对所研究的问题无影响,或者有影响但可以忽略不计时,可将物体看成质点。
(2)当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__________时,物体上任意一点的运动完全能反映整个物体的运动,一般可以将该物体看成质点,但不一定总是能看成质点。
大小
形状
完全相同
4.物理模型
(1)物理模型是指在物理研究中,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模型,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是物理学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质点就是典型的物理模型之一。
(2)物理模型作为一种理想化模型,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对实际问题的科学抽象,实际中并不存在。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质量很大的物体一定可以视为质点。 ( )
(2)体积很大的物体不能视为质点。 ( )
(3)研究轿车通过某大桥的时间时,可以将该轿车视为质点。 ( )
(4)研究百米赛跑运动员最后冲线的动作时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
全方位练明
×
×

×
2.(2024·浙江1月选考)杭州亚运会顺利举行,如图所示为运动会中的四个比赛场景。在下列研究中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  )
A.研究甲图运动员的入水动作
B.研究乙图运动员的空中转体姿态
C.研究丙图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的平均速度
D.研究丁图运动员通过某个攀岩支点的动作

解析:研究甲图运动员的入水动作时,运动员的形状和体积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够忽略,此时运动员不能够视为质点,故A错误;研究乙图运动员的空中转体姿态时,运动员的形状和体积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够忽略,此时运动员不能够视为质点,故B错误;研究丙图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的平均速度时,运动员的形状和体积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能够忽略,此时运动员能够视为质点,故C正确;
研究丁图运动员通过某个攀岩支点的动作时,运动员的形状和体积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够忽略,此时运动员不能够视为质点,故D错误。
3.(选自沪科版教材“思考与讨论”)地球是一个庞然大物,直径约为12 800 km,与太阳相距1.5×108 km。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能不能把地球看成质点?研究地面上各处季节变化时(如图),能不能把地球看成质点?
提示: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的形状、大小可以忽略,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当研究地面上各处季节的变化时,地球的形状、大小不可以忽略,故不能把地球看成质点。
逐点清(二) 参考系
1.定义: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被选定用来作为______、假定不动的某个其他物体叫作参考系。
2.选取原则: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可以_____选择。
(1)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得到的结果会有所______。
多维度理解
参考
任意
不同
(2)参考系选取得当,会使问题的研究变得简洁、方便。
(3)通常情况下,在讨论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都以_______作为参考系。
3.静止的相对性: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中,______是绝对的,______是相对的。
地面
运动
静止
4.参考系的四性
相对性 用来作为参考系的物体都是假定不动的,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参考系而言的
任意性 参考系的选取具有任意性,但应以观察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
统一性 在同一个问题中,若要研究多个物体的运动或同一个物体在不同阶段的运动,必须选择同一参考系
差异性 同一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结果一般不同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参考系必须是静止不动的物体。 ( )
(2)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不论选取怎样的参考系,其结论是相同的。 ( )
(3)参考系可任意选取,通常情况下,在讨论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如汽车的运动),都以地面为参考系。 ( )
全方位练明
×
×

2.(2023·浙江1月选考)“神舟十五号”飞
船和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在轨
运行如图所示,则(  )
A.选地球为参考系,“天和”是静止的
B.选地球为参考系,“神舟十五号”是静止的
C.选“天和”为参考系,“神舟十五号”是静止的
D.选“神舟十五号”为参考系,“天和”是运动的

解析:以地球为参考系,“天和”和“神舟十五号”都是运动的,故A、B错误;由于“神舟十五号”和“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二者是相对静止的,因此选“天和”为参考系,“神舟十五号”是静止的,同理选“神舟十五号”为参考系,“天和”也是静止的,故C正确,D错误。
3.在某校秋季运动会入场仪式中,全班同学保持
队形不变通过主席台前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方队中某同学为参考系,方队中其他同学
是运动的
B.以方队中某同学为参考系,主席台是静止的
C.站立在主席台旁观看的老师,看到方队迎面而来,是选择自己为参考系的缘故
D.以上说法均错误,参考系必须是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

解析:由于同学保持队形不变通过主席台前方,同学之间保持相对静止,以方队中某同学为参考系,方队中其他同学是静止的,主席台是运动的,A、B错误;以站立在主席台旁观看的老师为参考系,方队是迎面而来的,C正确;参考系的选取具有任意性,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运动的,D错误。
课时跟踪检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级——学考达标
1.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引入“质点”的概念,从科学方法上来说属于(  )
A.极限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
B.观察实验的方法
C.建立理想物理模型的方法
D.等效替代的方法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质点”是为了研究问题简单方便而引入的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所以从科学方法上来说属于建立理想物理模型的方法,故C正确。
1
2
3
4
5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2024·浙江杭州高一检测)杭州亚运会铁饼
比赛中首次使用机器狗搬运铁饼,在运输铁饼过
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估算机器狗运动的时间时,可以将其看作质点
B.研究机器狗的腿部动作时,可以将其看作质点
C.铁饼相对于机器狗静止是以铁饼为参考系
D.铁饼相对于机器狗静止是以地面为参考系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估算机器狗运动的时间时,机器狗的体积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看作质点,故A正确;研究机器狗的腿部动作时,机器狗的体积和形状不可以忽略,不可以看作质点,故B错误;铁饼相对于机器狗静止是以机器狗为参考系,故C、D错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考系是为了描述物体运动而选取的
B.宇宙中的物体有的静止,有的运动
C.只能选取不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D.同一物体的运动相对不同的参考系,其观察结果一定相同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参考系是为了描述物体运动而事先选来作为参考的物体,故A正确;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则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处于运动状态,根据所选的参考系不同,物体会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故B错误;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以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基本原则,故C错误;同一物体的运动相对不同的参考系,其观察结果可能不同,故D错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于2024年4月25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执行与天和核心舱后续对接、载人飞行等任务。下列关于神舟十八号飞船说法正确的是(  )
A.搭载神舟十八号的火箭点火时,火箭可以看成质点
B.神舟十八号与天和核心舱对接时,神舟十八号可以看成质点
C.研究神舟十八号发射时的轨迹时,可以把它看成质点
D.航天员从神舟十八号出舱时,可以把神舟十八号看成质点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搭载神舟十八号的火箭点火时,火箭的形状、大小不能忽略不计,火箭不可以看成质点,故A错误;神舟十八号与天和核心舱对接时,神舟十八号的形状、大小不能忽略不计,神舟十八号不可以看成质点,故B错误;研究神舟十八号发射时的轨迹时,神舟十八号的形状、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故C正确;航天员从神舟十八号出舱时,神舟十八号的形状、大小不能忽略不计,神舟十八号不可以看成质点,故D错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2024·广州高一检测)2024年3月2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活动。在空间站机械臂的帮助下,重点完成了天和核心舱太阳翼维修工作,这也是我国航天员首次完成在轨航天器舱外设施的维修任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研究航天员“太空漫步”的动作时,航天员可看成质点
B.机械臂在工作时可看成质点
C.观察航天员在对天和核心舱太阳翼维修时,航天员和太阳翼不能看成质点
D.研究空间站绕地球的运动轨迹时,空间站不能看成质点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研究航天员“太空漫步”的动作时,要考虑航天员的形状和大小,不能看成质点,故A错误;机械臂在工作时,要考虑机械臂的形状和大小,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观察航天员在对天和核心舱太阳翼维修时,航天员和太阳翼不能看成质点,故C正确;空间站绕地球运动时可以忽略其形状和大小,能看成质点,故D错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一叶落而知深秋,“时节序鳞次,古今同雁行。甘英穷西海,四万到洛阳”。雁阵在天空中行进时,一般都是排成“人”字阵或“一”字斜阵,如图所示。其迁徙时大多以整齐队伍匀速飞行,这是雁阵为了长途迁徙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研究雁阵的行进情况,一定以地面作为参考系
B.雁群的行进情况与参考系的选取无关
C.研究头雁扇动翅膀产生气流的影响时,可以将头雁看作质点
D.若研究雁阵从北方迁往南方的时间,可以将雁阵看作一个质点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研究雁阵的行进情况,不一定以地面作为参考系,也可选取其他物体为参考系,A错误;物体的运动状态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B错误;研究头雁扇动翅膀产生气流的影响时,不能忽略头雁的形状、大小,所以不能将头雁看作质点,C错误;研究雁阵从北方迁往南方的时间时,雁阵的形状、大小可以忽略,所以可以将雁阵看作一个质点,D正确。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多选)同学们通过诵读经典,尽享经典之美,感受诗词之趣,感受自然风光的美好,涵养心灵。下面关于诗词中参考系和物体的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流直下三千尺”选取的参考系是山林
B.“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选取的参考系是长江水
C.“抬头望明月,月在云中行”选取的参考系是云
D.“轻舟已过万重山”选取的参考系是山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选取的参考系是山林,A正确;诗句“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选取的参考系是地面,B错误;诗句“抬头望明月,月在云中行”选取的参考系是云,C正确;诗句“轻舟已过万重山”选取的参考系是山,D正确。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8.某超市中,两层楼间有一架斜面式自动扶梯,如图所示,陈老师带着孩子乘匀速上升的自动扶梯上楼。孩子在电梯上向上跑,陈老师没有“动”而是随着电梯上楼。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以扶梯为参考系,陈老师是运动的
B.以扶梯为参考系,孩子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考系,陈老师是静止的
D.以地面为参考系,孩子是静止的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陈老师相对扶梯静止,而孩子相对扶梯是运动的,以扶梯为参考系,陈老师是静止的,孩子是运动的,故A错误,B正确;以地面为参考系,陈老师和孩子都是运动的,故C、D错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如图所示,载人火箭的顶端部分装有发射逃生系统,称为逃逸塔,逃逸塔内部包含航天员乘坐的返回舱。在发射过程中,如果一切正常,逃逸塔不工作,随运载火箭一起升空;如果遇到突发情况,逃逸塔就会自动点火,在短时间脱离运载火箭,从而达到保护航天员的目的。根据上述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火箭正常发射时,逃逸塔相对运载火箭是运动的
B.火箭正常发射时,航天员相对运载火箭是运动的
C.若火箭发射时遇到突发情况,逃逸塔将与运载火箭发生相对运动
D.若火箭发射时遇到突发情况,航天员与运载火箭始终相对静止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火箭正常发射时,航天员、逃逸塔和运载火箭一起运动,处于相对静止,A、B错误;若火箭发射时遇到突发情况,航天员将随逃逸塔一起脱离运载火箭,则航天员、逃逸塔与运载火箭是相对运动的,C正确,D错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B级——选考进阶
10.2023年11月30日,重庆市域铁路江跳线与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正式贯通载客运营,乘客乘坐贯通列车即可实现跨线运行、零换乘,提升乘客出行体验。如图是在江跳线圣泉寺站首趟贯通运营的列车进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研究某乘客上车动作时,可以将该乘客视为质点
B.研究列车通过某一道闸所用的时间,可以将该列车视为质点
C.选进站时运动的列车为参考系,坐在列车中的乘客是静止的
D.选进站时运动的列车为参考系,站台上等候的乘客是静止的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研究某乘客上车动作时,不能忽略该乘客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将该乘客视为质点,故A错误;研究列车通过某一道闸所用的时间,不能忽略列车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将该列车视为质点,故B错误;选进站时运动的列车为参考系,坐在列车中的乘客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C正确;选进站时运动的列车为参考系,站台上等候的乘客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D错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关于质点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甲图中,仿生学家研究老鹰飞行动作时,把老鹰看作质点
B.乙图中,专家为高铁列车设计建造站台时,把高铁列车看作质点
C.丙图中,足球运动员要踢出旋转前进的“香蕉球”,把足球看作质点
D.丁图中,科学家研究地球公转时在轨道上的位置,把地球看作质点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仿生学家研究老鹰飞行动作时,老鹰的大小、形态对研究有影响,不能把老鹰看作质点,故A错误;专家为高铁列车设计建造站台时,涉及高铁列车的长、宽、高等因素,不能把高铁列车看作质点,故B错误;足球运动员要踢出旋转前进的“香蕉球”,需要把握足球的旋转方向、角度等,不能把足球看作质点,故C错误;科学家研究地球公转时在轨道上的位置,地球的大小和形状远小于轨道半径,可以忽略不计,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故D正确。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如图所示,匀速飞行的飞机上,某运动员跳伞后,飞机上的运动员甲和地面上的人乙观察跳伞运动员丙的运动后,引发了对跳伞运动员丙运动状态的争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人的说法中必有一个是错误的
B.他们的争论是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而引起的
C.研究物体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
D.选择的参考系只能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研究物体的运动一定要选择参考系。出现争论的原因是甲和乙选择了不同的参考系。甲以自身或乘坐的飞机为参考系,看到跳伞运动员丙是沿直线下落;而乙是以自身或地面为参考系,看到跳伞运动员丙是沿曲线下落。甲、乙两人的说法均正确。综上,选项B正确。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搭乘神舟十八号飞船到天宫空间站出差的三位航天员每24小时可看到16次太阳“东升西落”,则(  )
A.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太阳为参考系
B.太阳“东升西落”说明运动是相对的
C.空间站和神舟十八号飞船进行对接动作时,可将两者视作质点
D.观察航天员出舱活动完成任务情况时,可将航天员视作质点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球为参考系,A错误;太阳“东升西落”是相对于地球的运动,说明运动是相对的,B正确;空间站和神舟十八号飞船进行对接动作时,因为要研究空间站和飞船的动作,所以不能将两者看成质点,C错误;观察航天员出舱活动完成任务情况时,因为要观察航天员的动作,所以不能将航天员看成质点,D错误。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4.热气球运动起源于18世纪,随着球皮材料和制热燃料的普及,热气球已成为公众休闲观光和体育旅游项目。在一次观光游览中,甲、乙、丙三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关于甲、乙、丙的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可能停在空中
B.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可能匀速下降,且v丙>v甲
C.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可能匀速上升
D.以上说法均不对
2
3
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楼房和地面相当于同一参考系,所以,甲是匀速下降。乙看到甲匀速上升,说明乙也是匀速下降,且v乙>v甲。甲看到丙匀速上升,有三种可能:丙静止;丙匀速上升;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丙看到乙匀速下降,也有三种可能:丙静止;丙匀速上升;丙匀速下降,且v丙<v乙。综上所述,C正确。
2
3
4课时跟踪检测(一) 质点 参考系
A级——学考达标
1.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引入“质点”的概念,从科学方法上来说属于(  )
A.极限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
B.观察实验的方法
C.建立理想物理模型的方法
D.等效替代的方法
2.(2024·浙江杭州高一检测)杭州亚运会铁饼比赛中首次使用机器狗搬运铁饼,在运输铁饼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估算机器狗运动的时间时,可以将其看作质点
B.研究机器狗的腿部动作时,可以将其看作质点
C.铁饼相对于机器狗静止是以铁饼为参考系
D.铁饼相对于机器狗静止是以地面为参考系
3.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考系是为了描述物体运动而选取的
B.宇宙中的物体有的静止,有的运动
C.只能选取不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D.同一物体的运动相对不同的参考系,其观察结果一定相同
4.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于2024年4月25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执行与天和核心舱后续对接、载人飞行等任务。下列关于神舟十八号飞船说法正确的是(  )
A.搭载神舟十八号的火箭点火时,火箭可以看成质点
B.神舟十八号与天和核心舱对接时,神舟十八号可以看成质点
C.研究神舟十八号发射时的轨迹时,可以把它看成质点
D.航天员从神舟十八号出舱时,可以把神舟十八号看成质点
5.(2024·广州高一检测)2024年3月2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活动。在空间站机械臂的帮助下,重点完成了天和核心舱太阳翼维修工作,这也是我国航天员首次完成在轨航天器舱外设施的维修任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航天员“太空漫步”的动作时,航天员可看成质点
B.机械臂在工作时可看成质点
C.观察航天员在对天和核心舱太阳翼维修时,航天员和太阳翼不能看成质点
D.研究空间站绕地球的运动轨迹时,空间站不能看成质点
6.一叶落而知深秋,“时节序鳞次,古今同雁行。甘英穷西海,四万到洛阳”。雁阵在天空中行进时,一般都是排成“人”字阵或“一”字斜阵,如图所示。其迁徙时大多以整齐队伍匀速飞行,这是雁阵为了长途迁徙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雁阵的行进情况,一定以地面作为参考系
B.雁群的行进情况与参考系的选取无关
C.研究头雁扇动翅膀产生气流的影响时,可以将头雁看作质点
D.若研究雁阵从北方迁往南方的时间,可以将雁阵看作一个质点
7.(多选)同学们通过诵读经典,尽享经典之美,感受诗词之趣,感受自然风光的美好,涵养心灵。下面关于诗词中参考系和物体的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流直下三千尺”选取的参考系是山林
B.“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选取的参考系是长江水
C.“抬头望明月,月在云中行”选取的参考系是云
D.“轻舟已过万重山”选取的参考系是山
8.某超市中,两层楼间有一架斜面式自动扶梯,如图所示,陈老师带着孩子乘匀速上升的自动扶梯上楼。孩子在电梯上向上跑,陈老师没有“动”而是随着电梯上楼。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以扶梯为参考系,陈老师是运动的
B.以扶梯为参考系,孩子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考系,陈老师是静止的
D.以地面为参考系,孩子是静止的
9.如图所示,载人火箭的顶端部分装有发射逃生系统,称为逃逸塔,逃逸塔内部包含航天员乘坐的返回舱。在发射过程中,如果一切正常,逃逸塔不工作,随运载火箭一起升空;如果遇到突发情况,逃逸塔就会自动点火,在短时间脱离运载火箭,从而达到保护航天员的目的。根据上述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正常发射时,逃逸塔相对运载火箭是运动的
B.火箭正常发射时,航天员相对运载火箭是运动的
C.若火箭发射时遇到突发情况,逃逸塔将与运载火箭发生相对运动
D.若火箭发射时遇到突发情况,航天员与运载火箭始终相对静止
B级——选考进阶
10.2023年11月30日,重庆市域铁路江跳线与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正式贯通载客运营,乘客乘坐贯通列车即可实现跨线运行、零换乘,提升乘客出行体验。如图是在江跳线圣泉寺站首趟贯通运营的列车进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某乘客上车动作时,可以将该乘客视为质点
B.研究列车通过某一道闸所用的时间,可以将该列车视为质点
C.选进站时运动的列车为参考系,坐在列车中的乘客是静止的
D.选进站时运动的列车为参考系,站台上等候的乘客是静止的
11.关于质点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仿生学家研究老鹰飞行动作时,把老鹰看作质点
B.乙图中,专家为高铁列车设计建造站台时,把高铁列车看作质点
C.丙图中,足球运动员要踢出旋转前进的“香蕉球”,把足球看作质点
D.丁图中,科学家研究地球公转时在轨道上的位置,把地球看作质点
12.如图所示,匀速飞行的飞机上,某运动员跳伞后,飞机上的运动员甲和地面上的人乙观察跳伞运动员丙的运动后,引发了对跳伞运动员丙运动状态的争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人的说法中必有一个是错误的
B.他们的争论是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而引起的
C.研究物体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
D.选择的参考系只能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
13.搭乘神舟十八号飞船到天宫空间站出差的三位航天员每24小时可看到16次太阳“东升西落”,则(  )
A.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太阳为参考系
B.太阳“东升西落”说明运动是相对的
C.空间站和神舟十八号飞船进行对接动作时,可将两者视作质点
D.观察航天员出舱活动完成任务情况时,可将航天员视作质点
14.热气球运动起源于18世纪,随着球皮材料和制热燃料的普及,热气球已成为公众休闲观光和体育旅游项目。在一次观光游览中,甲、乙、丙三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关于甲、乙、丙的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可能停在空中
B.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可能匀速下降,且v丙>v甲
C.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可能匀速上升
D.以上说法均不对
课时跟踪检测(一)
1.选C “质点”是为了研究问题简单方便而引入的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所以从科学方法上来说属于建立理想物理模型的方法,故C正确。
2.选A 估算机器狗运动的时间时,机器狗的体积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看作质点,故A正确;研究机器狗的腿部动作时,机器狗的体积和形状不可以忽略,不可以看作质点,故B错误;铁饼相对于机器狗静止是以机器狗为参考系,故C、D错误。
3.选A 参考系是为了描述物体运动而事先选来作为参考的物体,故A正确;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则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处于运动状态,根据所选的参考系不同,物体会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故B错误;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以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基本原则,故C错误;同一物体的运动相对不同的参考系,其观察结果可能不同,故D错误。
4.选C 搭载神舟十八号的火箭点火时,火箭的形状、大小不能忽略不计,火箭不可以看成质点,故A错误;神舟十八号与天和核心舱对接时,神舟十八号的形状、大小不能忽略不计,神舟十八号不可以看成质点,故B错误;研究神舟十八号发射时的轨迹时,神舟十八号的形状、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故C正确;航天员从神舟十八号出舱时,神舟十八号的形状、大小不能忽略不计,神舟十八号不可以看成质点,故D错误。
5.选C 研究航天员“太空漫步”的动作时,要考虑航天员的形状和大小,不能看成质点,故A错误;机械臂在工作时,要考虑机械臂的形状和大小,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观察航天员在对天和核心舱太阳翼维修时,航天员和太阳翼不能看成质点,故C正确;空间站绕地球运动时可以忽略其形状和大小,能看成质点,故D错误。
6.选D 研究雁阵的行进情况,不一定以地面作为参考系,也可选取其他物体为参考系,A错误;物体的运动状态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B错误;研究头雁扇动翅膀产生气流的影响时,不能忽略头雁的形状、大小,所以不能将头雁看作质点,C错误;研究雁阵从北方迁往南方的时间时,雁阵的形状、大小可以忽略,所以可以将雁阵看作一个质点,D正确。
7.选ACD 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选取的参考系是山林,A正确;诗句“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选取的参考系是地面,B错误;诗句“抬头望明月,月在云中行”选取的参考系是云,C正确;诗句“轻舟已过万重山”选取的参考系是山,D正确。
8.选B 陈老师相对扶梯静止,而孩子相对扶梯是运动的,以扶梯为参考系,陈老师是静止的,孩子是运动的,故A错误,B正确;以地面为参考系,陈老师和孩子都是运动的,故C、D错误。
9.选C 火箭正常发射时,航天员、逃逸塔和运载火箭一起运动,处于相对静止,A、B错误;若火箭发射时遇到突发情况,航天员将随逃逸塔一起脱离运载火箭,则航天员、逃逸塔与运载火箭是相对运动的,C正确,D错误。
10.选C 研究某乘客上车动作时,不能忽略该乘客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将该乘客视为质点,故A错误;研究列车通过某一道闸所用的时间,不能忽略列车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将该列车视为质点,故B错误;选进站时运动的列车为参考系,坐在列车中的乘客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C正确;选进站时运动的列车为参考系,站台上等候的乘客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D错误。
11.选D 仿生学家研究老鹰飞行动作时,老鹰的大小、形态对研究有影响,不能把老鹰看作质点,故A错误;专家为高铁列车设计建造站台时,涉及高铁列车的长、宽、高等因素,不能把高铁列车看作质点,故B错误;足球运动员要踢出旋转前进的“香蕉球”,需要把握足球的旋转方向、角度等,不能把足球看作质点,故C错误;科学家研究地球公转时在轨道上的位置,地球的大小和形状远小于轨道半径,可以忽略不计,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故D正确。
12.选B 研究物体的运动一定要选择参考系。出现争论的原因是甲和乙选择了不同的参考系。甲以自身或乘坐的飞机为参考系,看到跳伞运动员丙是沿直线下落;而乙是以自身或地面为参考系,看到跳伞运动员丙是沿曲线下落。甲、乙两人的说法均正确。综上,选项B正确。
13.选B 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球为参考系,A错误;太阳“东升西落”是相对于地球的运动,说明运动是相对的,B正确;空间站和神舟十八号飞船进行对接动作时,因为要研究空间站和飞船的动作,所以不能将两者看成质点,C错误;观察航天员出舱活动完成任务情况时,因为要观察航天员的动作,所以不能将航天员看成质点,D错误。
14.选C 楼房和地面相当于同一参考系,所以,甲是匀速下降。乙看到甲匀速上升,说明乙也是匀速下降,且v乙>v甲。甲看到丙匀速上升,有三种可能:丙静止;丙匀速上升;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丙看到乙匀速下降,也有三种可能:丙静止;丙匀速上升;丙匀速下降,且v丙<v乙。综上所述,C正确。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