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城市空间结构 同步练习2(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1 城市空间结构 同步练习2(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04 18:4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
城市空间结构
作业
第2课时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读图完成1~2题。
1.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
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2.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
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70~1990年之间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和夜间人口变化越来越大,即人们白天到中心商务区上班,夜间休息到住宅区,体现出住宅区和中心商务区分离。第2题,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反映出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住宅区和中心商务区分离的必备条件是城市交通条件改善,只有城市交通条件改善,才能使人们上下班更为便捷。
答案:1.C 2.B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简图,该市甲、乙住宅区出现了明显分化。读图完成3~4题。
3.有关甲、乙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邻近商业区,居民购物比乙区方便
B.乙区居民的收入一般高于甲区
C.甲区交通便利,房价高
D.乙区远离市中心,房价低
4.关于该市工业区区位选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城市边缘,地价较低
B.靠近中心商业区,有利于结构调整
C.临近铁路线,交通便利
D.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对城区污染小
解析:第3题,甲住宅区靠近工业区和铁路,属于低级住宅区;乙住宅区位于河流上游,靠近风景区,地势较高,属于高级住宅区,该小区的居民一般收入较高。第4题,该市工业区位于城市外缘,盛行风的下风向,靠近铁路,交通便利。
答案:3.B 4.B
某城市具有环形放射状道路,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A.a曲线       
B.b曲线
C.c曲线
D.d曲线
6.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地段一般的功能区是(  )
A.商业区
B.工业区
C.住宅区
D.文化区
解析:第5题,市中心土地租金最高,从市中心延伸出来的主要公路与城市环线交会处形成地租次高峰。第6题,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及从市中心延伸出来的主要公路两旁地段一般是商业区。
答案:5.D 6.A
下图为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完成7~8题。
7.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最有可能是(  )
A.扇形模式
B.同心圆模式
C.楔形模式
D.多核心模式
8.R1区域常住人口数量较少,其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
A.交通通达度低
B.环境质量差
C.地租昂贵
D.服务设施差
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最有可能为同心圆模式。第8题,R1区域位于城市中心,地价较高,为商业区,故常住人口少。
答案:7.B 8.C
9.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________(偏南风、偏北风)。
(2)除考虑风向外,该市工业布局的主要特点还有哪些?
(3)A、B、C、D四地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商业中心的是________地。
(4)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地,原因是什么?
解析:第(1)题,该地工业区位于城市的北部和西部,因此盛行偏南风才不污染住宅区空气。第(2)题,可从交通和位置两个角度归纳。第(3)题,位于市中心附近的C,交通便捷,人流量大,最有可能发展为商业中心。第(4)题,高级住宅区需要优美的环境,可从风向、河流、周围环境等角度分析。
答案:(1)偏南风
(2)靠近河流、公路、铁路等交通便捷处;分布在城市的边缘地区等。
(3)C
(4)D 位于城区盛行风的上风地带,污染少;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交通便捷。
10.如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早期该城市选址的有利条件。
(2)该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与哪种模式较为相似?其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3)M、P、Q中哪一处是高级住宅区,并说出判断理由。
(4)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石油化工城应建在何处并说出理由。
(5)请简述甲、乙两卫星城建设对该城市建设的意义。
解析:第(1)题,城市的选址主要是受到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交通条件、政治因素、旅游因素等)影响,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中,该城市市中心的中心商务区位于河流的交汇处,其他城市功能区主要沿河流呈扇形分布,河流能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便利的水运交通和充足的水源。第(2)题,扇形模式的形成因素是地租因素和交通通达性。第(3)题,高级住宅区占据高坡、上风、上水、交通、风景区等优势。高级住宅区选择的区位是环境优美、地势较高的城市边缘地方,往往靠近文化区或风景区;P点位于河流上游,水源洁净;靠近文化教育区;靠近旅游观光带,环境优美;远离重工业区,污染少;离中心商务区近,方便购物;而Q区靠近重工业区,环境污染严重,且靠近飞机场,噪声污染严重;M区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易受污染,且靠近火车站,比较嘈杂,不符合形成高级住宅区的选址条件。第(4)题,高新技术产业区一般分布于人才密集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靠近高速公路或飞机场)等,石油化工工业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石油化工城的建设往往远离城区,并位于河流下游,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及交通便利的地区,尽可能减少对城区的污染;甲处位于河流下游、盛行风向垂直地带的郊外,且靠近河流与高速公路,水陆交通便利,适于建设石油化工城;乙城位于主导风向的上风区,环境优美,且靠近高速公路与飞机场,交通便利,适于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第(5)题,卫星城是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旨在控制大城市的过度扩展,疏散过分集中的人口和工业,进而分散城市职能,缓解用地紧张与交通压力,利于保护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合理化发展等。
答案:(1)河流交汇处,水运便利,取水方便。
(2)扇形模式。地租因素和交通因素。
(3)P。位于河流上游,水源洁净,靠近文化教育区;靠近旅游观光带,环境优美;远离重工业区,污染少;离中心商务区近,方便购物。
(4)甲。位于河流下游,水污染小;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大气污染小;水陆交通便利。
(5)分散城市职能;缓解城市土地、交通压力;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合理化发展。
随着高速公路、轨道交通不断向郊区延伸,高速公路出入口、轨道交通站点附近成为购物、就业和人口的集聚区。随着集聚区规模的扩大,逐渐形成具备城市功能的新都市,又称“边缘城市”。下图示意美国“边缘城市”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布局。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首先出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生产用地       
B.居住用地
C.办公用地
D.零售业用地
2.图示“边缘城市”(  )
A.人口的昼夜流动性大
B.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
C.空间上和中心城市相接
D.建筑物的密度比中心城市大
解析:由图示可以看出,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以零售业用地为主;“边缘城市”是在原有城市周边郊区基础上形成的具备就业场所、购物、娱乐等功能的新都市,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
答案:1.D 2.B
下图为某市三个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图。读图回答3~4题。
3.三个区域中(  )
A.工业污染最严重的是a
B.常住人口最多的是b
C.地价最高的是c
D.商业活动最为繁荣的是b
4.以下地理事物最有可能位于a区域的是(  )
A.大型批发零售市场
B.高级住宅区
C.疗养院
D.中心商务区
解析:第3题,据图中三个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构成可知,a区域为中心商务区,地价最高;b区域为住宅区,常住人口最多;c区域为工业区,工业污染最严重。第4题,由上题可知,a区域为中心商务区。
答案:3.B 4.D
5.下图为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________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各功能区中________区占地面积最大。
(2)现拟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处为化学工业园区,从环境角度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
(4)随着城市的发展,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现有在东北部和西南部建设新城的两种方案,你支持哪一种方案?请阐述你的理由。
解析:(1)公共事业用地主要指公共服务事业的用地,例如政府、文教、医疗等;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是住宅用地。(2)大型批发市场要遵循交通最优原则,①在城市边缘,占地面积广,地价低;靠近铁路、高速公路,交通便利。(3)化学工业污染大气和水源,图示化学园区在城市东北方,河流下游方向,对城市水源污染小;最小风频上风方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小。(4)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东北部和西南部建设新城的两种方案都有利有弊,选其一答,要阐述建城的有利条件。东北部:有铁路、高速公路提供便利的交通;靠近工业区,原有的公用基础设施较好,便于工人上下班。西南部:地势较高,在河流的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较好;利用荒地,占用耕地少。
答案:(1)文教 住宅
(2)① 靠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城市外围,地价低
(3)河流下游方向,对城市水源污染小;最小风频上风方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小。
(4)以下两种答案任答其一,言之有理即可。
一是东北部:有铁路、高速公路提供便利的交通;靠近工业区,公用基础设施较好,便于工人上下班。
二是西南部:地势较高,河流的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较好;利用荒地,占用耕地少。